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央視為何此時曝光我國中段反導試驗
送交者: 辰辰楊 2016年08月01日18:34:3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7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公布了我國在2010年和2013年兩次中段反導試驗的畫面,並對導彈和反導試驗專家陳德明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報道。聯繫不久前美國決定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本次央視新聞聯播曝光我國兩次中段反導試驗的畫面到底是巧合,還是別有深意?中段反導到底有何意義,使其能夠成為中美這樣的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
  什麼是中段反導?
  導彈是一種攜帶戰鬥部,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控制導引飛行軌跡,指向並摧毀目標的飛行器。根據彈道導彈飛行的狀態,其飛行全程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是上升段。指導彈從發射架發射到飛出大氣層這一階段。
  二是飛行中段,指導彈飛出大氣層外,在大氣層外向目標區域飛行的階段。
  三是末段,指導彈到達目標區域上空附近,重返大氣層,直至命中目標的階段。
  中段反導是指對導彈處於飛行中段時進行攔截,也就是對飛出大氣層後,還未再入大氣層前,對處於太空真空飛行狀態的來襲彈頭進行攔截。為何中段反導意義重大呢?根本原因在於中段反導擁有在上升段反導,或在末段反導時所不具備的很多優勢。
  當然,在上升段進行反導攔截最為有效,因為在這個階段導彈剛剛起飛不久,將導彈摧毀不僅能使本國目標免於被敵方導彈殺傷,還能使導彈被擊毀後的碎片以及放射性物質落在敵方區域。但在上升段擊毀敵方導彈並不現實——這需要在彈道導彈點火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並展開攻擊,或需要突破敵方重重防禦,深入敵人縱深發動攻擊。
  在末段時,雖然有充足時間準備攔截,以及基本掌握敵方導彈飛行數據等優勢,但末段攔截時,彈道導彈進入大氣層後開始俯衝,彈頭軌跡傾角變大、速度通常在7—8倍聲速,這就給末段攔截帶來很大的困難。如果是分導式彈道導彈,多個分彈頭都已釋放,目標數大增難以攔截;如果導彈攜帶的是核武器或生化武器,即使末段攔截成功,放射性物質或生化污染物也會落入本土。另外,新一代彈道導彈還會在末段變軌,這就都大大增加了末段攔截的不確定性,因此,末端攔截並非一個好選擇,很多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
  相對於在上升段反導,中段反導既具有更充足的準備時機,又不用突破敵方的重重防禦,深入敵人縱深發動攻擊。相對於末段防禦的"點防禦"來說,中段防禦屬於"面防禦",其防禦面積是末段的10倍以上,加上飛行中段約占整個彈道飛行時間的80%—90%,而且在這個階段,導彈的彈道相對平穩固定,從而有更高的攔截成功率。另外,在這個階段,分導式彈道導彈攜帶的多個彈頭還沒有與導彈分離,一次攔截就能把所有分彈頭全部打掉,因此,中段反導也是攔截效率最高的階段。即便來襲導彈攜帶核彈頭,將彈道擊毀後其攜帶的放射性物質也不會掉落在本土。
  由此可見,中段反導技術的成熟,對於保障國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義,如果說戰略核打擊能力是戰略進攻的利劍,那麼中段反導技術就是戰略防禦的堅盾。
  中段反導有哪些關鍵技術?
  要想在中段實施攔截,就要儘可能提前發現來襲的彈道導彈,同時在其上方進行跟蹤、計算飛行彈道,這樣才能估計出最佳攔截點。這就需要具備強大的系統探測和跟蹤能力、精準的目標識別和定位能力、強大的系統抗干擾和引導能力,以及相應的戰場指揮、控制、通訊能力,以解決對大氣層外目標的預警、探測、跟蹤和識別,以及反導攔截彈頭機動變軌碰撞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具體來說,中段反導的關鍵技術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彈道導彈預警技術。在中段反導作戰中,無論是紅外手段,還是雷達手段,在茫茫太空中要發現並識別出目標彈道導彈都是比較困難的事——一是需要監控的空間範圍非常廣闊;二是在外大氣層中沒有氣動加熱,導彈純慣性飛行,加上目標紅外隱身技術的發展,彈道導彈可以降低自身紅外信號,致使導彈目標特徵不明顯;三是難以識別誘餌彈,隨着誘餌彈頭等多種突防技術的發展,來襲導彈會釋放誘餌與自身同速同向慣性飛行,使得搜尋飛行中的彈道導彈和識別區分誘餌都是難題;四是來襲導彈可以採用吸波材料設計彈體,同時還可以將彈頭包裹在金屬聚酯薄膜氣球中,並混雜在大量外觀與之相似的空氣球中一同釋放,使雷達難以識別真假目標。目前,中段反導攔截預警系統主要有天基早期預警衛星、海基和陸基大型遠程觀測雷達,以及陸、海、空、天等多平台攜帶多種探測器,組成一體化立體預警探測網,以實現儘早發現來襲導彈的目標。
  二是跟蹤識別技術。目標跟蹤識別是大氣層外攔截器在中末制導交接班時必須完成的工作,一般由遠程相控陣雷達和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聯合完成。遠程相控陣雷達是指示性的,它識別目標的彈道和落點;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是分辨性的,它識別目標的形狀和威脅。由於中段攔截系統的攔截點一般在大氣層外數十到數百千米的範圍內,而反導系統的探測、信息傳輸處理及指令下達需要耗費數十秒的時間,而且彈道導彈進入中段後已經完成上升段的加速。因此,攔截彈發射後需要與目標彈道導彈“搶”時間。彈道中段是導彈防禦系統目標識別最具挑戰性的階段,目標識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反導系統的總體水平。目前,中段反導攔截大多使用紅外或雷達導引頭。由於攔截彈頭要在太空中很短的時間內發現、跟蹤和鎖定目標彈頭。因此,一方面導引頭需要較大的視場,可以在遠處發現目標,並將快速移動的目標納入視場;另一方面需要導引頭鎖定目標信號,並快速跟蹤目標。
  三是碰撞技術。中段反導攔截技術是反導技術中的又一個關鍵技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在各種反導攔截技術中要求最高。原因在於攔截彈頭速度非常快,利用其本身的質量就可以撞毀目標。因此,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將這種“碰撞-殺傷”技術作為攔截彈頭反導的優選技術,即直接碰撞技術,而技術難點也在這裡。因為來襲的彈道導彈為了避免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燒毀,一般都非常堅固,所以說,碰撞必須準確,才能以足夠的動能將目標摧毀,否則,彈道導彈只能發生軌道偏離,仍能在空中或地面發生爆炸,這就對攔截彈頭導引律設計和姿態控制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目標截獲、跟蹤、撞擊和控制具有“零”脫靶量,而瞬間來襲彈道導彈的方位、角度是事先不知道和難以捉摸的。
  結語
  由於艦載防空導彈受艦艇噸位及導彈和雷達性能的限制較大,因此,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除了研發海基的標準3導彈外,中俄都在大力發展陸基大推力中段反導導彈,而新聞聯播曝光的中段反導試驗就是我國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畫面。
  央視曝光我國陸基中段反導技術,一方面是向全世界表明我國中段反導在信息處理、偵查預警、攔截武器、武器傳輸、制導精度和反應速度方面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階段。另一方面也是對美國決定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有力回應——中國既擁有戰略核打擊能力,又擁有中段反導技術,完全有能力應對域外國家對中國發起的挑戰和衝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毛澤東邀王光美游泳 劉少奇提醒穿絲襪
2015: 橫徵暴斂:毛澤東在延安被農民詛咒遭天
2014: 解放軍絕密殺手鐧曝光,可打遍全美,當然
2014: 給頗有頭腦的老包提一個問題,設想一下
2013: 中國在南海力量太強 迫使菲越棄武從文
2013: 簡氏曝未來中國潛艇:配光纖導彈可特種
2012: 汪洋這副模樣 穿上軍裝試射成績不錯
2012: 學者稱“中國特色炮艦外交”以漁民當先
2011: 瓦艦7月29日大圖 甲板收拾乾淨
2011: 慶祝八一,特大喜訊,軍壇首發,點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