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6年08月11日20:40:3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2014年時任國防部長的哈格爾與歷任國防部長在一起,左二威廉·佩里,右二哈羅德·布朗,右一是基辛格


美 國現任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是核物理學家出身,他是歷史上第三位有理工科學家背景的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在克林頓時代曾給當時的國防部長威廉·佩里當副 手。佩里也是理工科學家出身,他曾在吉米·卡特時代任國防部副部長,給哈羅德·布朗當助手。布朗則是美國第一個理工科學家出身的國防部長。從布朗、佩里到 現在的阿什頓·卡特,這三位前科學家組成了兩對有趣的搭檔。

1927年9月19日,布 朗生於紐約市一個律師的家庭,他的祖父母都是從中歐來的猶太人。布朗從小家庭維艱,他幼年時父親就去世了,這種紐約底層猶太人家庭的子弟,只有發奮讀書才 有出頭的機會。他天資聰穎,十五歲就讀完高中考入哥倫比亞大學,22歲時拿下哥大物理學博士學位,相繼在哥大、史蒂芬斯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任教。

1952 年,布朗來到加州弗莫爾放射實驗室工作,這裡是美國核武器研發中心,布朗在此負責北極星潛射彈道導彈的彈頭和早期氫彈的研發工作,對氫彈實用化有重要貢 獻。實驗室主任、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非常欣賞布朗,稱讚他“把氫彈從一種笨拙的裝置變成了靈巧的工具”。1958年,布朗成為實驗室副主 任,1960年特勒退休後,他正式接任主任,布朗被認為是對美國核武器發展具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之一。

在 政治上,布朗和那個時代大多數人一樣,也和大多數猶太人一樣,是堅定的民主黨人。1961年肯尼迪上台後,布朗被任命為國防部下屬國防研究與工程署署長, 主抓核武器研發工作。1965到1969年,當過約翰遜政府的空軍部長,任內參與規劃、發展了一系列重要軍用航空器。1969年民主黨下台後,布朗重返學 術界,擔任加州理工學院院長(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演的就是四個加州理工青年教師的故事)。擔任校長之餘,布朗還曾受尼克松總統邀請,作為美方代表參加過美蘇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談判(SALT I)。

1974年,布朗和時任佐治亞州州長的吉米·卡特在 “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由企業界、學術界和政界三方人士組成,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是一個類似達沃斯論壇的NGO組織)活動中相識,布朗在國防問題尤其是核戰略方面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給卡特留下深刻印象。在1976年總統大選中,卡特邀請布朗擔任自己的國防事務競選顧問。不久,布朗被任命為國防部長,他干滿了4年任期,被認為是卡特任命的最恰當的閣員之一。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從實驗室到五角大樓

卡特忠實的執行官

70 年代美國發生了一連串事件,越南撤軍、石油危機、水門事件、經濟“滯脹”,美國社會深陷理想主義破滅和迷茫、絕望的的痛楚中,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稱這段 時間是“美國的未遂自殺”。在總統大選中,代表“新南方”陽光、開明新一代政治家的卡特,承諾將為選民提供他們尋求的使命感和希望。

卡 特是美國海軍軍官學校1946屆畢業生,當過7年海軍軍官,從軍生涯雖然不長,但卻非常特殊。卡特在美國海軍傳奇人物海曼·里科弗海軍上將麾下服役過。里 科弗挑選下屬的標準極高,卡特被選中並在其直接領導下參與過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的實驗工作。這段經歷使卡特深入了解了軍隊如何運行。多年後他成 為總統,五角大樓的將軍們發現這位當年的小上尉在國防事務上相當內行。

給懂軍事的總統 當國防部長不是件輕鬆的事,艾森豪威爾的三任國防部長就覺得在內行老闆領導下工作比較難干。但是布朗卻和卡特搭配得很融洽。布朗性格內向,喜歡獨自工作, 喜歡讀書。和卡特一樣,他是個工作狂,每天工作長達12個小時,業餘交際不多,以讀書為樂,有時一周就能讀5本書。布朗不善於同人交往,更喜歡和文字打交 道。曾給布朗的第一副部長查爾斯·鄧肯做過高級軍事助手的科林·鮑威爾在自傳中評論:“我總覺得布朗更願意我們把文件從門底下塞進他的辦公室,好讓他一個 人仔細閱讀或者考慮一些道理。”

作為常年從事武器研發的技術專家,布朗能迅速理解複雜 的技術問題,對各類尖端武器有深入研究和了解。在面對國會和媒體的質詢與聽證時,他經常能準確回答出 從美蘇軍事實力對比到一些重要武器系統性能等精確細節,這讓他在國會和新聞界有着良好聲譽。很多人認為,在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由布朗這樣的技術專家出任 國防部長很適宜。但一些批評者則認為,布朗長於武器裝備的領域,對複雜廣闊的世界政治問題缺乏了解和認識,也許正是這一原因,布朗很少在政策制訂問題上與 其他閣員發生內訌。

布朗很有大局觀,注意在公開場合和白宮保持一致,而不是像很多前任、後任那樣,不僅將自己視作總統的國防事務助手和顧問,還將自己看作五角大樓部門利益的守護人,為爭地盤和白宮、其他部門內鬥。當意見不一致時,他能忠實服從白宮的決定,因此深得卡特信任。

保羅·約翰遜曾評論卡特時代美國對外政策十分混亂,以致除了傷害盟國和朋友,缺乏其他顯著特徵。卡特的國家安全團隊存在深刻的分裂和對立,三方內鬥讓其前 任福特 時代的內閣不和顯得小巫見大巫。國務卿塞勒斯·萬斯和副總統沃爾特·蒙代爾是不干涉主義者,主張對蘇和解並避免捲入第三世界的衝突;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則是強硬派,主張在全球各地強硬對抗蘇聯(以上三人都是三邊委員會成員)。內鬥的第三股勢力是白宮辦公廳主任漢密爾頓·喬丹,他是卡 特的助手兼佐治亞州老鄉,1966年就追隨卡特,喬丹級別不高但位置重要,對卡特有着特殊影響力,經常提出不同於兩派的獨立觀點。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與國務卿塞勒斯·萬斯

卡 特認為,要實現美國的安全目標,不能依靠軍事力量,而是要更多依靠外交手段和溝通、引導。但卡特本人的傾向時左時右,有時甚至兩者兼備或朝令夕改。哈羅 德·布朗作為國家安全團隊重要一員,他在三方內鬥中沒有鮮明立場,對國防事務之外的問題從不輕易表態,將原本屬於其職責範圍內的影響力拱手讓給其他人。

布 朗承認,布熱津斯基和卡特關係最密切,當涉及包括國防事務在內的重大決策時,布熱津斯基才是總統做出決定前最後一個與之商討的人。很多涉及國防部利益的重 大決策,如巴拿馬運河條約談判、撤離駐韓美軍這類事,甚至漢密爾頓·喬丹作為總統特使都密切參與其中,布朗在決策時卻置身之外,只是形成政策後忠實執行 卡特的國防政策。在三方內鬥中,布朗基本是一個看客,也許正因為如此,卡特才對他有特殊的欣賞。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與卡特關係非常密切

以美國技術抵消蘇聯數量

70 年代的美國經濟面臨持續衰退、嚴重通脹和巨額財政赤字的壓力。卡特就職時,民意測驗顯示公眾對長年軍備競賽帶來的巨額軍費支出感到厭倦。卡特認為蘇聯威脅 論只是右翼試圖增加軍費而宣揚的“狼來了”老套故事,他對國防的基本設想是降低核戰爭威脅,削減戰略武器數量,通過緩和軍備競賽以減少軍費開支。落實白宮 這些構想的任務落到了布朗的肩頭。

削減軍費最好的辦法是削減戰略武器開支。冷戰時代美國的國防預算中,戰略武器一般占三分之一,該部分是導致白宮、國會與五角大樓激烈衝突的源頭。從杜魯門時代起,幾屆美國政府均因該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美國在戰略武器方面曾長期保持壓倒優勢,但從尼克松時代起,蘇聯急劇膨脹的核武庫已能與美國平分秋色,美國核戰略轉為“相互威懾”戰略,即確保雙方核力量平衡達到恐怖的核均勢,使彼此都不敢先動手發動核戰爭。到70年代後期,蘇聯戰略力量繼續增長,核均勢有被打破的可能。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卡特、蒙代爾副總統、國務卿塞勒斯·萬斯和哈羅德·布朗在戴維營

布 朗在1975年的一次演講中明確質疑美國過去曾奉行的戰略,認為謀求打贏核戰爭已不切實際,他對“相互威懾”戰略也不滿意,提出了“打擊軍事力量戰 略”。布朗認為,美國雖然在核彈頭和海陸空三位一體運載工具數量與投送重量上不如蘇聯,但享有技術優勢,應該加強科研方面的努力,以戰略武器的技術優勢抵 消蘇聯不斷增長的數量優勢,美國的核武器更精確,反應更迅速,因此應注重摧毀蘇聯軍事目標,這就要求美國提高戰略核力量的靈活和多樣性,以能應付從擦槍走 火到全面核大戰各類核衝突。

布朗最優先的措施是砍掉B-1轟炸機項目。B-1A型轟炸 機是60年代作為替換B-52轟炸機的項目開始研發的,具備超音速、超低空飛行能力,可以通過低空高速突防的模式穿刺蘇聯的防空網。到70年代後期,蘇聯 的防空系統持續加強,布朗和卡特都對B-1突防能力感到懷疑,當時飛機本身還存在一些嚴重技術缺陷,但研發成本卻不斷上漲。1970 年單機估算價格是 4000 萬美元,到1975年升至 7000 萬美元,最終估計每架採購價將超過1億美元,在當時還從未有過這麼昂貴的飛機。

布 朗仔細評估了整個B-1A項目,當時美國已經在秘密研發F-117隱形戰鬥機和B-2隱形轟炸機,而且老式B-52轟炸機經過改裝後,可以攜帶新型空射巡 航導彈,從蘇聯防空網覆蓋範圍外就能打擊蘇聯戰略目標,還能繼續服役多年。因此布朗認為B-1已沒有存在必要,1977年6月30日正式宣布取消B-1A 的生產計劃。

取消B-1項目後,預計能節省100多億美元,布朗將其用於部署能機動發射的MX洲際彈道導彈,並給老式民兵III導彈裝備新式MK12A彈頭,還開始裝備三叉戟核潛艇,改進B52轟炸機並為其配備可搭載核彈頭的空射巡航導彈。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老式B-52轟炸機掛載可攜帶核彈頭的ALCM空射巡航導彈後性能獲得長足擴展

在 常規武器方面,布朗對超級航母不感興趣,他的前任已批准了建造第2、3艘“尼米茲”級航母的計劃。首艦“尼米茲”建成時耗資6.35億美元,第2艘“艾 森豪威爾號”(CVN69)耗資8億美元,第3艘“卡爾·文森號”(CVN70)成為首艘耗資超10億美元的航母,布朗預計第四艘航母將超過20億美元。

面 對採購成本急劇攀升的吞金獸,布朗認為不如將錢花在三軍其他項目上,或讓美國海軍建造排水量只有4萬噸的小型航母,並搭載新式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但美 國海軍對小型常規動力航母沒興趣,堅持要核動力超級航母。布朗按照卡特總統的想法,在1978、1979兩個財年頂住了國會要求建第四艘“尼米茲”航母的 計劃,省下來的資金用於五年內每年建一艘三叉戟核潛艇。直到1980財年,面對國會強大壓力,才不得不同意建造“西奧多·羅斯福號”(CVN71)航母。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B-2隱形轟炸機和F-117隱形戰鬥機都是哈羅德·布朗時代開始秘密研發

布 朗一方面暫緩軍隊薪餉增長,削減部隊員額,減少部隊訓練、部署、軍事行動和裝備設施維護保養費用支出,另一方面將節省出的費用投入到武器系統升級換代上。 他認為,鑑於蘇聯有4萬輛坦克,美國只有1萬輛,在東西方對峙最關鍵的中歐地區,雙方軍力對比是2.5:1。如果美國試圖製造和部署坦克以維持中歐戰線的 力量平衡,那麼僅採購3萬輛坦克就需要500億美元(按1982年幣值計,且不計後續維護保養費用)。在十年時間裡,美國雖然有財力承擔這筆採購費,但為 3萬輛坦克配備相應操作人員還需要增加15到20萬人,如果再算上配屬坦克部隊的其他輔助人員,美軍需要增加30到40萬員額才行,即便美國重新恢復徵兵 制,和平時期也征不來這麼多人當兵。

布朗估計,除非將美軍員額增加到實有規模 (1979年美軍全軍202萬人,蘇軍算上內務部隊後超過400萬人)的兩倍,或者國防預算淨增加50%,同時再採購相當部分低廉的盟國裝備以代替昂貴的 美制裝備,才能保持與蘇聯常規軍力的平衡,但這是政治上絕無可能接受的安排。限於卡特削減軍費開支的框架性政策,軍費開支不可能實質性增長,美國只能在常 規武器更新換代、提升性能上下功夫。

從技術上來說,蘇聯現有的地面武器系統和美國同代武器性能大體相當,但武器生產速度是北約集團的兩倍多,而且蘇軍人力成本比美國低得多,人力數量優勢非常大,低技術和多人力的組合對蘇聯很有利。

美國核物理學家怎樣當國防部長:以技術實力對抗蘇聯

海灣戰爭中一系列武器裝備都是哈羅德·布朗時代開始研發。

美 國當時已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在電子設備、集成電路、計算機和數據處理方面占顯著優勢。布朗本人保守估計認為,美國大體至少領先蘇聯5到7年。在一些關鍵 性領域,如精確制導武器、巡航導彈、空對空導彈、飛機隱身技術、海軍反潛能力和情報部門技術搜集處理能力等占絕對優勢。美國在高技術應用於軍事的能力和 效率上大大強於蘇聯,但美國人力成本比蘇聯高得多,因此,高技術低人力的搭配模式對美國最有利。

布朗提出了用高技術裝備和量少質高人力的組合來抵消蘇聯數量優勢的構想。他在任期內廣泛推動常規部隊武器裝備現代化計劃,地面部隊第三代裝備的研發工作全線鋪開,如M-1坦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新式防空戰車、阿帕奇直升機、M270火箭炮、高機動多用途悍馬軍車,以及能夠精確制導的炮彈等武器系統。

在 布朗時代,美軍雖然過了4年軍費開支捉襟見肘的苦日子,但幾乎所有武器系統 的研發都已開始。到海灣戰爭爆發時,這些系統業已成熟。其中,相當一部分開拓性的功勞應當記在布朗時代負責工程和研發的國防部副部長、號稱“隱形武器之 父”的威廉·佩里身上。隨着蘇聯的解體,布朗所提出的以技術抵銷蘇聯數量優勢的戰略,永遠沒有機會實際驗證了,但在他任期內播下的種子,最終在海灣戰爭中 結出碩果,美國打的這場高技術戰爭讓全世界大吃一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盤點中國軍人在俄不公遭遇 老大哥光環
2015: 外媒曝光朱日和建築衛星照 有總統府 巴
2014: 反美先鋒逃命時仍首選美國,有點黑色幽
2014: 領先印度多遠?中國真實國力讓印度傻眼
2013: 我入役僅兩月補給艦被派亞丁灣凸顯遠洋
2013: 打得好!新疆警匪衝突 公安拔槍當場擊
2012: 諜獲我二炮絕密文獻,美國為何不喜反惱
2012: 中國宇宙雷達系統將成美空天飛機剋星
2011: 德國之聲:美國要求中國提供航母項目信
2011: 灣灣廣告幻想圖:擊中大陸新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