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殲15撞鳥事故分析:收起落架後導致防吸鳥功能失效
送交者: 嵐少爺 2017年08月17日21:12:0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圖:殲15吸鳥起火

  近日,官媒詳細報道了一起殲15起飛過程中因為吸鳥而導致發動機起火的事故,幸運的是飛行員安全駕駛戰機降落,並且火勢被迅速控制。

  對於各種噴氣式飛機來說,發動機吸鳥是一種並不罕見的惡性事故。

  但是也有一些機種,在設計上對於吸鳥具備特別強的抵抗能力——比如蘇27家族,但遺憾的是,這種功能在應用上被設置了較大的限制,此次殲15吸鳥時,正好防護功能由於起落架收起而失效。

  蘇27採用了升力體機身設計,其整個中、後機身,都是以一個中央機翼的結構形式存在;而發動機則和進氣道一起,以吊艙構件的形式懸掛和嵌鑲在中央翼結構上。

  這種特殊的布局,使得蘇27系飛機的進氣口被安置在前起落架後方的位置,離地面高度相對較低,而且中間沒有機身遮蔽。類似的問題也存在於米格29上。

  這意味着在惡劣環境——比如野戰跑道或者是遭受攻擊後的機場起降時,前輪濺起的土石塊等異物,極有可能被吸入發動機引發致命的事故。蘇聯曾專門為蘇27這個問題改裝了一架C-26驗證機進行相關試驗。

  這個問題是蘇27在早期設計中,起落架和進氣道布局具體設計選取的一個關鍵爭議點所在。後來真正成功的T10C原型機,前起落架位置大幅度後移靠近進氣道,就是為了減少前輪濺起異物捲入進氣道的幾率。

  除此以外,蘇27還設計了一個結構複雜、成本非常高昂、重量也很大的防護網;這個網的旋轉軸位於進氣道喉道的後擴散段中,在收起狀態下會緊貼着進氣道下表面。這個防護網會在起降狀態下打開,並且在升空到一定高度以後收起。

  該防護網的網眼孔洞由電火花工藝加工而成,單個防護網的打孔數量極多,而且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在殲11系列的國產化過程中,這個防護網一直是良品率特別低下、製造成本居高不下的技術難關部件之一。

  蘇27系這個防護網,同時使該機具備了較強的起降階段防吸鳥能力。但是出於提高系統可靠性、避免動力損失(防護網打開時進氣性能損失很大)等因素的考慮;防護網的收放,主要是根據起落架的收放狀態來決定的。

  而根據官媒的報道,殲15在起飛一分多鐘以後就遭遇事故——換句話說,剛剛收了起落架就遭遇了鳥群。

  然而起落架是不能常放不收的,一則起落架放下時阻力很大;二則隨着飛行速度的提高,作用在飛機表面的大氣壓力也會急劇增加,高速帶起落架飛行,會對起落架和艙門結構形成嚴重的損壞。因此起飛以後,飛行員必須在速度增加到一個限制值之前,就把起落架收上去。

  因此這次事故,雖然哪怕是晚收幾十秒起落架或許就能避免;但是在不能預見會遭遇鳥群的情況下,無論是蘇霍伊設計局在控制邏輯上的設計,還是飛行員的操作決策,都沒有理由繼續讓防護網打開。

  這是一次純粹運氣不好引發的不幸事故,但萬幸的是,飛行員以優異的心態和技能表現,最終挽救了飛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越南拒絕澳洲退伍軍人紀念龍潭戰役揭塵
2016: 與中國鬧僵 英媒:澳大利亞的好運快沒
2015: 轟-6K成軍內情公開 戰鬥英雄臨終對軍委
2015: 日媒:中美走向冷戰十字路口 美國欲先
2014: 習近平式反腐推動亡黨亡國
2014: 《今日關注》20140817美或解禁對越軍售
2013: 中國國產航母將實現全電動混合動力
2013: 日甲級戰犯集體書作被發現 東條英機寫
2012: 官媒:中國現在除大規模戰爭外沒辦法奪
2012: 中國歷史上六大頂天立地悲情英雄敢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