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幫巴鐵升級梟龍戰機 印度LCA賣不掉還盲目攀比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8年04月05日01:44:2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LCA Mk2戰機

  近日,巴基斯坦空軍前參謀長在離任前表示,最新的“梟龍”Block3版已經完成設計,中國電科14所同時表示,將為“梟龍”提供KLJ-7A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說,堪比“四代半”戰機的“梟龍”正呼之欲出。

  作為巴鐵的對手,印度也沒閒着。印度空軍近日爭鋒相對的宣布將採購201架LCA“光輝”Mk2戰機,預計花費176億美金,以落實莫迪總理 “印度製造”的政策。這批Mk2加上目前生產中的40架Mk1,以及2016年訂購的83架Mk1A型,印度預計可獲得324架LCA戰機來取代370架的米格-21對抗巴基斯坦空軍。那麼,LCA Mk2究竟是款什麼飛機呢?今天,北國防務特約撰稿人就來說說它。

002.jpg

  △印度LCA的升限可達15千米,並且在任何高度都可達到超音速(需開加力)。Mk2型的機身從13.2米略微延長到13.7米以容納更多設備,另外其座艙、外型、掛架。。。等也小幅調整以降低8%的超音速阻力

  LCA戰機起源於1983年,當時印度獲得蘇聯授權生產的米格-21剛交付完畢,預計在1995年開始會到達壽限,因此是個發展新戰機來取代米格-21的好時機。為了取代米格-21的超音速攔截任務,LCA採用了特別的 “複合三角翼”構型:外側後掠角達62.5度以降低震波阻力,但內側後掠角縮小為50度以推遲高攻角的失速現象,這使其內側襟翼與垂直尾翼都能在高攻角可保持控制效果。

  殲-10與“鷹獅”使用前翼的理由也是要提高三角翼在低速的控制性與機動性,但卻是要前翼 “犧牲小我來完成大我”:利用前翼失速的渦流來推遲主翼內側的失速現象。而印度認為LCA的機身較小,複合三角翼的結構較能保持輕小。

003.jpg

  △法國“陣風”戰機的RBE2雷達縮小版將裝到LCA Mk1A上,不過法國只能賣25部完整雷達外加8部半完成品,其餘都得授權印度生產;印度也在開發自己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下),但經過MMR雷達的失敗經驗,能否順利量產仍是未知數

  然而,LCA的設計一直拖到1990年才定案,等到2001年才開始技術驗證機的試飛,並在2005年得到第一批20架量產型的訂單。由於國產的MMR雷達無法下視,在2007年決定改向以色列採購雷達,並下訂第2批20架Mk1,此時中國的殲-10與巴基斯坦的“梟龍”早已服役,LCA成為最後一種還在發展的四代機。

  另一方面,印度雖然也在開發戰機發動機,但因為緩不濟急,第一批量產機還是使用美制F404發動機,軍方認為推重比太低,除非提升推力,否則不會大量採購。因此,LCA還沒服役就開始討論要發展增強發動機的Mk2版。

004.jpg

  △LCA Mk2的重點改良項目,右上角可看到換裝兩個大顯示器的儀錶板,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型號則還不明朗

  然而,由於各國空軍都已經往四代半或五代機邁進,空軍認為Mk1還沒服役就已經落伍,Mk2又要花時間大幅修改,因此在2015年同意先發展部分改良的Mk1A。其主要的改良是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以提升戰機的超視距射程和多目標交戰能力印度。空軍在2016年底同意採購83架Mk1A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立刻召開國際標,要以18.5美元億買100部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以2億美金買100具自衛干擾吊艙。雷達部分由法國泰利茲公司中標,於2017年安裝第一部縮小版RBE2雷達到LCA上進行試飛。

005.jpg

  △上為LCA Mk2選用的美制F414發動機,下為印度國產發動機。由於後者遲遲不能服役,印度已利用“陣風”的協議中的抵消條款要求法國提供技術指導,但何時才會用在戰機上還是未知數

  然而,印度空軍對本國航空工業已失去信心,因此購買Mk1A其實是兩手策略:同時要求政府讓他們向國外採購200架(後來降為114架)授權生產的單發動機戰機來替換年久失修,失事不斷的米格-21戰機。雖然該計劃引起了瑞典“鷹獅”與美國F-16的極高興趣,但還是與莫迪政權要振興國內產業的方向有所牴觸。因此,空軍的201架Mk2大單可能是政治妥協的結果,拉攏產業界的政治力量來向國家爭取淘汰米格-21的經費。

006.jpg

  △印度LCA在去年五月完成以制“德比”導彈的試射,成為其邁向全面作戰狀態的重要里程碑。但這也表示目前少量服役的LCA Mk1還不能發射超視距導彈,在全球四代機群里可說相當落後

  不過,藉由西方廠商的大力支持,LCA Mk2的硬件水平確實有不小的提升,這或許也是印度空軍“難以拒絕”的原因。其主要升級項目如下:

  發動機由9噸推力的F404升級為10噸的F414發動機,這使其對“梟龍”保持些微的推力優勢;

  1. 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目前不清楚是沿用Mk1A的法制雷達還是改用國產雷達?前者可能性較高;

  2. 採用有源相控陣天線的 “統一電子戰系統”來取代外掛電子戰吊艙,預計在今年底開發完成;

  3. 換裝2面6X8寸大顯示器的座艙儀錶板

  4. 以一台高速任務計算機取代原有的2台開放架構計算機

  5. 座艙造氧系統

  由於印度米格-21機隊的狀況很糟,換裝需求迫在眉睫,因此空軍要求HAL將年產量逐步提高,在2019年從8架提高到16架,在2022-2023年提高到24架並完成Mk1A的生產,開始生產Mk2。

  在進度上看,LCA Mk2繼續大幅落後“梟龍”Block3幾乎是肯定的,且技術水平相比“梟龍”Block3也沒優勢,但數量卻遠超。這其實也是印巴空軍規模的體現,間接的就是兩國整體國力的縮影。相比軍事技術,這已經是另一回事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那麼中國打一場仗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呢
2017: 俄羅斯核潛艇的新時代:
2016: 史上影響最大的洩密案:巴拿馬檔案
2016: 巴拿馬文件醜聞屬實冰島總理下台
2015: 中國武直10疑在巴基斯坦開始訓練 巴軍
2015: 俄媒稱中國有能力對亞太任何地區發動攻
2014: 王偉遺體已經找到,背後黑幕驚天曝光(
2014: 中方黑匣子搜尋儀偵聽到脈衝信號
2013: 深度解讀中國為何再購俄潛艇:為引進單
2013: 八國聯軍侵華時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