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推娃盛況”是真的嗎?華人家長是否走得通? (圖)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19年01月17日00:03: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國推娃盛況”是真的嗎?華人家長是否走得通? (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人立場!


“美國推娃盛況”是真的嗎?華人家長的拼搏路徑在美國是否走得通?今天我們邀請了一位正在美國訪學的媽媽談談她的觀察。她是國內985大學老師,

孩子在美國上小學6年級,希望提供一個更全面的視角。

從作者文章透出的背景,她應該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州的基礎教育水準,在美國全國肯定能排到前十的。他們那些公立學區,資源很豐富,給學生提供的資源非常多。

我不知道那個家長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因為在我看來,她住在明尼蘇達州,他們的孩子只要正常上學,只要能從她的高中畢業,大概率就會去讀他們明尼蘇達州好的公立大學。

美國中部的很多州,都有一個所謂的旗艦大學,像明尼蘇達大學雙子城分校,還有像我所在的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分校,還有像在芝加哥的伊利諾伊州的香檳分校,這些學校都叫做旗艦大學。

這些學校不僅是在美國的公立大學裡排在前列,而且跟常青藤這些私立學校比,也能排到前30。

所以在我看來,那個文章作者的孩子在明尼蘇達州,只要是上公立學校能夠高中順利畢業,上個明尼蘇達大學雙子城分校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這裡本地人的想法就是我們的孩子呢,本科去讀一個州大,然後如果他願意繼續學習的話,那就讓他碩士的時候再去申請一個更好的學校。

比如孩子碩士的時候去申請一個藤校,很多是有獎學金的,所以,你本科讀州大,然後研究生拿獎學金讀藤校,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性價比是最高的。

你何苦從小學就開始推孩子,一路推一路推,然後高中本科要去上私立學校,投了幾十萬美金甚至上百萬美金,最後碩士去讀藤校。

這兩條路比起來,那肯定是前一條路性價比更高。而且從就業的角度去考慮,都是從藤校研究生畢業的,還要看具體能力,因為孩子的學歷是一樣的。

當時這篇文章出來以後,我就覺得這個作者是誇大了,她把某些方面的情緒和極端個案當成了一個普遍的現象來寫,結果可能又契合了國內家長的焦慮,一看美國都這麼焦慮,心裡也平衡很多。而且現在國內好像是期末考試,家長們就更焦慮了。

我覺得在美國的華裔家長,之所以焦慮,就是因為他們把中國教育的那一套方式帶到了美國。希望用在中國高考成功的那套方式,在美國追求教育上的成功,所以他們會焦慮,如果他放下這一套中國教育的手段,或者是參加高考的教育方式,然後以一個本地人的心態去看本地人是怎麼做的,那她就不會這麼焦慮了。

我現在就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我的老大上小學六年級,他就說他同學每天在學校談得最多是電子遊戲,回家幹得最多的事就是打遊戲,就是各種玩兒呀,所以大家很輕鬆,六年級很輕鬆。

因為他們只要能讀完高中,百分之七八十都能去上麥迪遜這個大學,這是個很好的大學呀,教育水準很高,本州大學學費又便宜。

所以他的同學沒有壓力,大家都過得很輕鬆,很happy。據我觀察,美國六年級的小孩兒比我們國內的同齡孩子呢,顯得更單純,就更像個小孩兒,國內六年級小孩就像個小大人一樣。美國六年級的孩子感覺跟咱們國內三四年級的小孩兒差不多,心思很單純,因為他過得無憂無慮。

說到新一代移民的這種不安全感導致大家特別拼,華人只是一種表現,你看拉丁裔,第二代的墨西哥移民,第二代的阿根廷移民,跟第二代華人移民表現就不一樣,說到底還是每個人的母國文化決定的那種氛圍。我看到我身邊的這些拉丁裔的移民,他們很快樂,整天樂呵呵的。

所以你的母國是這樣一種文化氛圍的話,你到了移民的國家,你就會把這個文化傳統帶過去。我們漢族人長期以來科舉考試,小升初啊,中考,高考的壓力,一直在這種標準化考試的壓力下。

華裔的孩子在標準化考試里很容易取得成績,但是拉丁裔就是一個活潑的能歌善舞的文化,他們到了美國社會還是能歌善舞。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美國社會對一個人成功的評價標準,並不是說靠看學習成績,或者看你個人的收入高低,而是看你這個人是不是有趣,生活是不是豐富。

在中學,那就看你是不是酷。如果你是只會學習的話,那你就是一個書呆子,一點都不酷。然後呢,你一定要把自己搞得酷酷的,怎麼酷呢,比如說體育特別好,你就很酷,比如說跳舞、戲劇的藝術方面特別厲害,也會顯得酷酷的。

當然也有人說這是美國社會的反智主義。總之重要的是,學習好的孩子或者是成績好的孩子,在學校反而不受歡迎,反而可能被排擠。

美國的這個主流校園文化的形成有它的歷史背景,作為移民的後代,你來到這裡,恐怕就是要接受,接納,或者遵守這樣一套。那中國的小孩要是酷酷的話呢,家長就很看不過去了,就看不順眼了,無法接納。

我覺得很多在美國的華裔家庭矛盾,就是來自於父母把自己當年在國內高考成功的那一套想複製到美國來,結果發現在美國就推行不了,就是不容易成功。比如說哈佛錄取華裔孩子,不只看成績,還看你課外活動,看你的社會服務,這就讓很多中國家長接受不了。

在美國,如果是焦慮的華裔二代家庭,可能有這樣一個典型的背景。比如父母是國內985高校畢業的一路拔尖,北大,清華,這種最好的學校,現在造出一個新詞叫 “國藤”,北大,清華、人大,還有像什麼浙大,復旦啊,這個都叫做國藤。

這些家長從“國藤

”一路順利畢業,然後到美國留學找到工作站穩腳跟生下孩子,然後呢,對孩子也就是同樣一套培養的手段,希望孩子能夠複製自己當年的路徑,希望孩子在美國的學校一路成績也很優異。

但申請學校的時候才知道除了看成績,大學還要看你的社會活動,看你的體育和文藝。你看在灣區,華裔多的灣區孩子,一個是學數學,第二是學鋼琴,或者學會一門樂器,第三個是學體育,女孩子可能就去學體操了,然後男孩子學個體育。

再說,學這些東西,很好玩。美國就很強調have fun ,就是學什麼東西讓你Have fun,你要從中覺得很好玩,很有樂趣。很多父母讓孩子去學這些東西,孩子本身就覺得很有意思,很好玩。

一些華人家長讓孩子學東西,還是想怎麼區別他人,好競爭大學,是很功利的。因為我們在國內的教育傳統就是很功利,我們學習成績好的目的是為了考更好的學校,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國內教育資源很緊張,評價體系很單一,大家努力走一條獨木橋,走一條路。但是在美國是不一樣,美國是大家走不同的路。

比如一個耶魯大學的教授,他有個同學從小成績不如他,但喜歡做飯開了一家餐廳。餐廳老闆和大學教授,說到底誰算成功呢?如果評價收入,那可能餐廳老闆賺得比教授賺的還要多。餐廳老闆給自己打工,給自己放假,餐廳一關,我就出去休假了。

你說社會地位,沒錯,在華人心目中做一個大學老師,特別有地位,當一個餐館老闆特別沒地位,但是美國不是這麼看的,美國不是一個唯學歷來評價的社會,很多美國人可能會覺得說這個餐館老闆酷酷的,做個法學院教授,一點兒都不酷。

說到底,還是文化的差異,對教育理解的差異,對成功評價的差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日本也響起導彈警報, 三胖參加奧運會
2018: 十三勇士歸玉門
2017: 以戰止戰:中國需要10萬枚核彈,10萬艘
2017: 從科索沃戰爭到我駐南使館被炸:美國的
2016: 去他的假共賣國跪台辦(國台辦)
2016: 假共喉舌新華社關於蔡英文當選後的哀鳴
2015: 宣傳F35超強B2沒有敵手,美國為啥憂心
2015: 說好的“平等,人權,耶穌”普世價值呢
2014: 港媒:中國海軍迎造艦高潮 2年全面超越
2014: 周末了,這個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