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花重金買到野牛登陸艇技術 性能強悍為何僅造4艘
送交者: 三把刀 2019年01月25日23:26:5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氣墊船自問世以來,其軍事價值就為各國所重視。氣墊船是利用鼓風機把高壓空氣不停的輸送到船底,並用柔性圍裙兜住空氣,利用這層氣墊把船身全部或者部分托離水面,從而大幅度減少水面帶來的航行阻力,因此氣墊船可以獲得極高的航行速度。氣墊船的原理突出了其兩個優勢,分別是高速與無視地形。高速自然不必說,無視地形是登陸作戰所必須的。水路兩棲戰車為了下海做了很大犧牲,個個皮薄餡大,上了岸卻要正面剛坦克,如果用氣墊船直接運送主戰坦克通過海灘,進攻力量是兩棲車比不上的,這也是我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引入野牛氣墊船的考量。

  作為氣墊船中的翹楚,“歐洲野牛”別的不說,個頭首先是最大的。野牛的滿載排水量為555噸,可搭載150噸的物資,相當於3輛T80或者8輛BMP,如果換成步兵,可以搭載36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快趕上一個營了。除此之外再看野牛本身,不光有堅固的車頂,還有兩門AK630,射速3000發/分的30mm艦炮,不僅能放空,還能壓制灘頭反坦克火力,保證艙內的部隊安全上岸。相比之下,美國LACA氣墊登陸艇排水量只有87噸,只能以敞篷的方式運送一輛M1外加24名士兵,武器只有兩挺12.7。不僅如此,野牛的巡航速度高達60海里,幾乎是LACA的兩倍,300海里的航程也可以在台灣海峽往返。總結來說,野牛強悍又實用,為什麼解放軍只造了4艘?能夠用的嗎?

  其實說造了4艘都勉強,因為其中還有兩艘是翻新的。氣墊船所需的技術含量不算高,畢竟中國船廠連航母都能翻新。那是不是氣墊船已經過時了?這也不見得,因為美國LACA氣墊船看起來不咋地的,甚至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設計,但至今仍有81艘在役,馬潤們甚至用的不亦樂乎。因此,筆者認為野牛氣墊船不被重視的原因恰恰是這艘船太強了,強到可以獨立成體系,關鍵是很難融入到其他的作戰體系中。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野牛裝不進船塢登陸艦,這就意味着它的作戰區域限制在了朝鮮、越南等地,連菲律賓都威脅不到。

  野牛的自衛火力雖然強大,對反艦導彈有一定的抵禦能力,但登上灘頭以後,它龐大的身軀反而會成為累贅,很容易成為火炮、火箭彈的靶子。野牛雖然能抗住攻擊,保證乘員的存活率,但很難順利通過灘頭,其運載的主戰坦克同樣寸步難行,所以這樣的存活率是嚴重摻水的。其次,現代作戰中十分強調體系作戰,而不少朋友對登陸的理解還停留在二戰時期的艦炮覆蓋、傘兵繞後與馬潤衝鋒中。現代登陸作戰早已不拘泥於固定地形,登陸位置很多,對手的防禦卻不可能遍布整個海岸線,如果需要爭奪灘頭,那也是在登陸前就已經爭奪完畢,就好比美國陸軍在伊拉克一樣。綜上所述,中國需要的也是LACA這種能裝進船塢登陸艦的單純而靈活的登陸艇,因此中國於2010年小批量投產了726型氣墊登陸艇,依照美軍標準配置兩棲作戰載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中共抗日四大戰役
2018: 粟裕失敗之戰—南麻、臨朐戰役
2017: 最新研究成果:二戰是美國發起的。
2017: F-35新年開戰定乾坤
2016: 從現在應該有什麼樣的對台政策? (轉載
2016: 向中國靠攏的昂山素季
2015: 張靈甫是不是抗戰名將:起碼打遍全場(組
2015: 從張震將軍回憶淮海戰役看共產黨對人民
2014: 離岸醜聞爆發之際,請看我去年五月對我
2014: 聽說玉兔出故障了。是不是沒找到宇航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