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人民海軍大建史(3):第一批中國特色的戰艦
送交者: 嵐少爺 2019年04月15日23:57:3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960年中蘇關係全面破裂,蘇聯撤走來華專家之後,來自蘇聯這一東方陣營核心的技術和產品來源就基本宣告中斷。儘管此後中蘇每年還會通過外貿渠道進行一定數量的進出口貿易,但大規模全方位的由蘇聯引進成套武器裝備和技術在這一時期基本成為了不可能。

500

▲ 中蘇之間“同志加兄弟”的友誼隨着1960年蘇聯專家的撤回也宣告破裂

對於起步沒有多久的中國艦艇工業而言,為期十年的中蘇蜜月期在匆忙結束之時,也在無形中用蘇聯留給中國的技術給中國艦艇工業設置了所能達到的技術天花板。在整個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中國的艦艇工業一邊盡全力消化吸收中蘇兩次協定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和發展了一系列適合中國海軍需要,具備相當“中國特色”的海軍艦艇。

500

▲ 中國海軍70年代的新型主戰艦艇,主要就是這些自建的國產艦隻

完美的中國炮艇

隨着中國海軍在50年代建立起了一支以各類快艇和少量中型水面艦艇為核心的近海艦隊,新中國的沿海防禦體系算是初步完成了構建,不過與一般印象中海軍一型艦艇能管20-30年的情況不同,那時中國海軍除了噸位較大的艦隻以外,多數小型船艇的壽命並不能達到這個水平。這裡既有早期中國海軍作戰任務繁重,小型艦艇需要頻繁執行各類作戰和護航、護漁工作的原因,也有當時中國造船工業落後,早期炮艇建造水平有限,使用壽命較短的因素。加上建國早期留用、改造和急造的一系列炮艇性能低劣、狀況不一,中國海軍也確實需要繼續建造性能更好、更符合中國海軍需求的新型炮艇。

500

▲ 55甲型炮艇雖然達成了階段性成果,但並非面對所有的戰鬥都有優勢

在1958年全國追求“大躍進”的形勢下,中國海軍也多少受到了影響,將海軍新型炮艇的設計建造權限下放給各艦隊的裝備部門,使其根據各地的需求和技術水平,各自建造了一批新型高速炮艇。相比陸軍裝備和空軍裝備在“大躍進”期間由各大院校主導,提出了大量性能指標不切實際且無法完成研製的裝備,海軍艦隊的裝備部門在設計建造中更加考慮實際條件,因此這些高速炮艇雖然在設計上或多或少有些激進,但總體上都算是成功的裝備。

這一系列炮艇包括旅順建造的0105型、青島建造的0108型、上海建造的0109型和廣州的0110型。這幾型炮艇的研製目的都旨在改善55甲型的性能表現,包括進一步提升航速、改善適航性、延長續航力同時增強火力。它們都不約而同通過放大艇體尺寸,增加排水量到100-150噸,航程比55甲延長30%甚至增加一倍;改善線型並增加主機數量,將航速提升到27-30節;不同程度地增強火力,要麼加裝25毫米機關炮或重機槍增加火力密度,要麼加裝57毫米炮加強威力,甚至還有引入魚雷發射管,將炮艇和魚雷艇的功能合二為一的。這批4型快艇建造了17艘並且經歷了實戰的考驗,也為海軍接下來研製全軍統一的新型炮艇做了探索。

500

▲ 東海艦隊建造的0109型護衛艇,裝有57毫米的大口徑艦炮

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設計建造新一代炮艇,海軍艦船修造部在綜合各艦隊的炮艇性能特點的基礎上,參考總結此前批量設計建造50噸和75噸級炮艇的經驗教訓,在1959年提出,1960年1月完成了0111型護衛艇的設計,隨後在進行施工設計之後,於1960年5月開工建造,並於11月20日正式下水,在完成舾裝後進行了近一年的試驗工作,並於1961年11月23日正式交付使用。首艇的排水量130噸,最高航速28.5節,裝備2門單管57毫米艦炮和2座雙聯裝25毫米機關炮。隨後為了進一步提升航速,0111型在正式投入量產之前進行了設計修改,一方面通過削減排水量減重,一方面調整了武備,用兩座雙管37毫米炮取代了57毫米炮,加強了火力密度,同時通過細節設計的修改,使其最高航速超過30節。改進後的炮艇於1962年12月開工建造,被稱為0111甲型,或者62甲型,也就是西方稱為“上海級”的炮艇。

500

▲ 經過各項改進後62型炮艇達到了比較理想的作戰性能

0111型炮艇在火力上較此前的55甲型有了明顯增強,航速上也提升了近50%,能夠追上包括美制獵潛艇在內的幾乎全部國民黨水面艦艇並具備相當的航速優勢,以便在戰鬥中占據有利位置。其100多噸的排水量比以前的炮艇都要大,同時其造價又整體相對低廉,建造難度較低,便於海軍大批量投入建造。定型的0111甲型從1962年底到1966年,在大連造船廠和黃埔造船廠共建造了30艘,而隨後改進動力系統的0111乙型、丙型、丙II型、丁型、丁II型,以及全面現代化的62-1型、62-1G型的建造則一直貫穿到20世紀末,不僅大量裝備我軍,替換了包括55甲在內的幾乎我軍所有舊式炮艇,同時還大量援助和出口。除了作為炮艇,0111系列還被作為改裝平台,發展建造了數十艘反潛護衛艇、巡邏艇等其他型號,各種型號的總數超過500艘,總噸位超過6萬噸,至今仍然在一些港口承擔勤務和護衛任務。

500

▲ 部分晚期建造的62系列護衛艇至今承擔着港口護衛和巡邏的相關任務

窮人的“黃水戰列艦”

在50年代的“六四協定”中,中國造船工業在蘇聯專家的幫助支持下,曾經組裝建造了14艘6604型獵潛艇,成為中國海軍最早的反潛艦艇。隨後在“二四協定”中,中國又引進了6641型(即蘇聯的201M型)獵潛艇,這是一種根據蘇聯自身需求,以反潛作戰作為主要目標的200噸級小型獵潛艇。為了使該艇符合中國的使用需求,國內有關設計部門原計劃針對該艇進行部分修改,但修改方案卻在徵求用戶——東海艦隊的意見時遭到了拒絕。

500

▲ 蘇聯海軍自己裝備的201M型獵潛艇,是一型以反潛為最主要用途設計的艦艇

東海艦隊的理由是當時的國民黨海軍並沒有潛艇,因此6641型最重要的反潛戰能力很多時候派不上用處,而該型艇火力太弱、航速也不夠,幾乎無法執行一般的護衛、護航任務。雖然設計部門在原本的艇體框架上試圖通過換裝37炮等方式進行改進,但其性能水平依然無法令東海艦隊滿意,在這樣的情況下,1959年一機部決定不建造6641型獵潛艇,而是在儘可能利用6641型的蘇聯訂貨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一型新的滿足海軍需求的反潛護衛艇。1960年,海軍艦船修造部正式下文,將該型艇命名為037型反潛護衛艇。

500

▲ 當時國民黨反動派的水下力量還處於求購2人微型潛艇的階段,相比之下對海作戰更重要

雖然蘇聯專家的撤離對037型反潛護衛艇的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考慮到南海艦隊對於大型反潛護衛艦的需求,1962年在大連造船廠派出的幹部和技術力量從支持下,廣州黃埔造船廠正式開始了首艘037型反潛護衛艇的建造。1964年11月16日,首艘037型正式交船,工期2年3個多月。1964年第二艘037型艇開工,該艇在部分修改了設計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艇上設備的國產化率,除了主機是蘇聯進口之外,其餘設備全部實現了國內提供。1965年,為了戰備急需,第三、四艘037型開始建造,他們又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少修改,使用雙聯57毫米炮替換了原本的單管76.2毫米炮,進一步增強了火力,同時也基本確定了日後037型艇的基本風貌。

500

▲ 最早的037型護衛艇艏部裝備的是單管76.2毫米艦炮

037型反潛護衛艇排水量375噸,艇長56米,寬6.9米,配備4台12VE230ZC型中速柴油機,最大航速30.5節。正式定型的艇上擁有2座雙聯57毫米艦炮和2座雙聯25毫米艦炮,以及4座5管火箭深彈發射裝置以及2座深彈發射炮、2座深彈投擲架。艇上有警戒雷達、敵我識別器和雷達偵察接收機各一部,並有一套主動聲吶以便進行搜潛作業。在艦炮火力領域,雖然037型只有不足400噸,但其火力已經接近噸位更大的國民黨艦艇且超出稍早前開始建造的0111系列炮艇。

500

▲ 037型造型威武、火力強勁,因此還被戲稱為“黃水戰列艦”

儘管前兩艘037型艇的是由當時國內造船水平較差的黃埔造船廠在大連造船廠人員的幫助下以“出差建造”的形式完成的,但當時的中國幾大造船工業體系已經具備了試製這類自行設計的大型護衛艇的能力。雖然在首艇的建造中還出現了諸如淡水冷卻器被雜物堵塞影響航速的情況,但最終該艇依然順利通過了全面考核。在此之後,上海求新造船廠又試製了供北方海區使用的037北方方案型。加上青島造船廠,3個船廠先後建造了17艘037型,在上世紀70年代初完成了037基本型的發展和定型。

500

▲ 大量建造的037型迅速成為了徹底斷絕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沿海行動的關鍵

作為中國70年代初能夠在中國北、東、南三大艦隊的船廠里同時批量建造的艦艇中最先進的型號,037型定型之後就開始了大批量建造。在80年代中期以前,除去試製的17艘037型,國內的造船廠(除了之前的三家外,1978年重慶造船廠也開始建造037型)共建造了136艘037型反潛護衛艇,總噸位超過5萬噸,這些艦艇中有44艘用於出口和援外,餘下的則組建了中國海軍大多數的反潛護衛艇大隊,成為了中國海軍第一批近海反潛力量。與此同時,由於037系列的火力和續航力遠強於當時的0111系列護衛艇,因此在不少需要在遠離海岸的行動中,037型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作戰力量。1974年的西沙海戰中,就是關鍵時刻感到戰場的2艘037型逆轉了戰局,將中國海軍引向了最終的勝利。

500

▲ 儘管在遠海作戰任務上並不擅長,但037型在海上戰鬥力不可小視

隨後的80年代乃至90年代,037型作為中國海軍400噸級的成熟平台,又成為新時期水面輕型作戰力量的發源地,當然這是後話。而在整個70年代,相比起數量有限的大中型驅護艦,數量管夠的037型才是當時中國海軍近海作戰力量的中堅。

500

▲ 037型作為一個平台的生命力則要延伸到21世紀

湊合出來的護衛艦

相比500噸以下的護衛艇在蘇聯專家撤走後中國的自行發展,排水量在千噸以上的護衛艦等艦艇的設計建造在1960年以後就不是那麼順利。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通過“六四”協定建造的4艘6601型護衛艦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性能較好的火炮護衛艦,不過該艦上當時的雷達、火控、動力系統等設備都使用的蘇聯設備,我國當年也無法掌握這些產品的生產技術。

500

▲ 6601型護衛艦是當時中國自行建造的最強艦艇,前提是要有蘇聯的技術和產品支持

不過在4艘6601竣工之時的1958年,正值“大躍進”席捲全國,通縣陷入狂熱的海軍設計部門也提出了設計建造一型性能先進的新型護衛艦。按照當時的設想,這款新型護衛艦排水量只有800噸,採用燃氣輪機,最高設計航速45節,火力則要強於當時1200噸的6601型護衛艦。這樣的性能當時的中國造船工業自然無能為力,而蘇聯專家撤走,中蘇之間訂貨渠道中斷之後,連繼續生產6601級別護衛艦的能力也失去了。

500

▲ 6601型上的蒸汽輪機必須從蘇聯進口,這是限制該艦後來建造的關鍵原因

適逢1961年,隨着南海地區軍事鬥爭形勢尖銳,南海艦隊對於能夠深入南海執行任務的大中型艦艇的需求變得日益迫切。由於此時台灣海峽的情況也極為緊張,在上海、大連地區就算造出了護衛艦級別艦艇,躲過國民黨的追蹤乃至襲擊,通過台灣海峽部署到南方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因此在1962年,海軍要求當時剛剛組建的國防部第七研究院使用現有設備設計一型用於南海需求的護衛艦,這意味着這型護衛艦不僅需要在短時間內設計出來,還要能夠在廣州地區利用當地施工能力有限的造船廠投入建造。

500

▲ 當時的南海艦隊只有“南寧”艦這一艘護衛艦

正如之前所說,當時建造護衛艦所需要的雷達、火控、艦炮、蒸汽輪機都還沒有辦法實現國產,因此在這一型護衛艦的設計上,為了能夠儘快開工,必須使用現有的設備進行建造,在首要的動力系統上,國內能夠自行製造的柴油機成了唯一可行的方案,而在武器角度,當時國內自製小口徑艦炮和高射機槍基本已經解決,而100毫米艦炮當時還無法自制,因此決定挪用岸炮使用,至於雷達和火控,則因陋就簡,放棄配備火控雷達,只安裝了國內能夠自製的導航雷達和敵我識別設備。

500

▲ “因陋就簡”來的國產護衛艦,就是中國第一款自行設計建造的護衛艦

當時國內能夠製造的蘇式艦用柴油機大多是為各類快艇準備的高速柴油機,並不適合驅動排水量千噸以上的護衛艦,而當時相對適合柴油機只有供商船使用的6ESDZ43/67型6缸重型低速柴油機,卻存在重量、體積偏大、尺寸偏高、功率偏小的種種缺陷。儘管如此,作為別無選擇的辦法,研製單位設法將其改裝成了9缸的9 ESDZ43/67型柴油機,單級功率增加到3300馬力,極限功率可以短時間內達到4000馬力。雖然兩台柴油主機的總功率只有6600馬力,遠小於6601護衛艦的20000馬力,但通過合理設計螺旋槳,使其接近最佳直徑和最佳轉速的方式,讓該艦達到了理論上可行的最大航速。雖然這一航速在試航超出設計指標1節的情況下也只有21.5節,比之前的6601型少了6.5節,但對於當時嚴重缺乏護衛艦的海軍而言,這已經是有限條件下的最好解決方案了。

500

▲ 這樣的航速在跟蹤外國艦艇時會有些費力,但除了追不上全速逃跑的以外,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為了在南海地區更好的使用,儘管在當時條件有限,但65型仍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借鑑當時國內電影院的陸上空調系統,為該艦設計設計了國內首套艦用空調系統,大大改善了艦上的工作環境和居住條件,成為當時南海艦隊居住條件最好的艦艇,也為後來在南海地區的艦艇設計奠定了基礎。

500

▲ 性能與數量的雙重疊加,讓65型護衛艦很快成為了南海艦隊的絕對主力

由於南海艦隊的艦艇當時只能在廣州造船廠建造,而後者當時缺乏造艦的基礎設施和建造經驗,因此當時廣州造船廠一面進行了場內的全面基礎設施建設,一面派出以副總工程師為首的工作組到上海江南造船廠進行調查研究;另一方面,江南造船廠於1964年8月開工建造首艘65型護衛艦,通過摸索和試製總結經驗,為後續艦在廣州的建造打下基礎。

一年以後的1965年8月,廣州造船廠建造的首艘65型正式開工,1966年6月下水,當年年底正式交船。到1969年6月,廣州造船廠的4艘65型全部交付,南海艦隊也至此擁有了具備完整編制的護衛艦大隊力量。這些護衛艦隨後一度成為了南海遠海作戰力量的核心,其中的3號艦502“南充”還在1988年3月14日參加了九章群礁海戰,在擊沉3艘越南登陸艦和運輸船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500

▲ “南充”艦在九章群礁海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艱難起步的新潛艇

相比60年代初就能夠脫離蘇聯原始設計,結合中國實際需求和工業技術水平,自行設計和建造一系列有中國特色的中小型水面艦艇相比,由於潛艇在技術難度上更高、結構更複雜,蘇聯專家撤走和訂貨斷絕後,中國的造船工業別說自行設計潛艇,就連全面掌握仿製蘇制潛艇都耗費了相當長的時間。之前提到過6633型首艇要到1965年才正式交船服役,而這實際上還只是使用蘇聯訂貨建造的首制艇,真正使用全部國產材料設備的第一艘6633型潛艇要到1966年才正式開工,而其正式服役更是要到1969年了。

500

▲ 潛艇的國產化在進度上要比水面艦艇慢得多

儘管6633型潛艇在上世紀50年代末引進的時候尚屬先進產品,但在60年代中後期已經不那麼“尖端”了。為了進一步提升國產潛艇的性能,在全國產的6633型潛艇開工後,自行研製的035型常規潛艇在1967年就開始啟動任務。從項目的任務時間來看,基本上和6633型的國產化建造是同步啟動的。

從技術的角度講,一開始的035型潛艇的總體設計並不激進,技術指標也變化有限,雖然採用了更加先進的艇體,但艇上的設備多數還是以6633所用設備進行改進提高的產品。不過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研製全新的潛艇並不容易,1969年首艘035型潛艇在武昌造船廠開工,雖然僅耗時23個月就離廠交艇,但隨後又花了3年多的時間進行試航,隨後又對潛艇設計進行了大規模修改,而1970年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第二艘雖然在1974年就交付了,但其身上的問題導致該艇直到1986年報廢也一直無法正式服役,隨後1971年開工的第三艘035因為“文革”的干擾停工,1977年恢復施工的時候,肋骨已經產生了嚴重腐蝕,沒有完工就在1981年宣布報廢。而真正的定型035型潛艇的建造,則要拖到1979年才正式開工。

500

▲ 當由於035型的研製進展緩慢,海軍不得不在70年代繼續大規模建造已經不先進的033型潛艇

能設計建造“完美的炮艇”,“理想的護衛艇”,“湊合的護衛艦”,卻還在“堪用的潛艇”上遇到不少麻煩,這差不多就是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後,經過10年“自力更生”成長起來的中國造船工業可以為海軍提供的產品類型,而中國海軍以及造艦工業在70年代的進步,則多少要歸功於一些“突如其來”的新項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要證實一件事是否合理或荒謬,最簡潔的
2018: 出賣中國三人行:劉鶴,習近平,易綱!
2017: 從朝核危機回顧中國外交與國家戰略轉型
2017: 朝核問題—眼花繚亂的陷阱 黎陽
2016: 新老照片對比一睹西沙風采變化
2016: 航空母艦值得讚美?
2015: 北京野心有多大,亞投行爆滿後的隱患
2015: 殲20試飛新照展示機身優美線條(圖)
2014: 世界首次:法國無人戰鬥機與現役戰機編
2014: 日自製隱形戰機14年首飛,將替代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