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張召忠談中國軍費為何增至世界第二:受這兩件事刺激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9年04月25日23:28:4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劉華清司令員的海軍戰略反響很大

  我1970年入伍的時候,中國漂亮的女孩子找對象全找當兵的。他們在老百姓心中各個都是活雷鋒;軍人待遇好,工資要比當地水平高百分之二三十,我所在的海軍導彈部隊是特種部隊,一個月伙食費有19塊錢,比別的軍人還要高六七塊錢;軍人社會地位也高,都說“颯爽英姿五尺槍”,那時候的女孩子看到誰的對象一身軍裝,都羨慕得不得了。

  不過那個時候,我們的海軍發展是比較落後的。當時的海上作戰就用小艇打大艦,拿着步槍和手榴彈,堅持近戰,因為你開近了之後,對方的大炮就沒轍。我們還堅持夜戰,在海上拼刺刀。這基本上是陸軍的方法,一直堅持到1974年西沙自衛反擊戰。

  中國海軍70年,重要時間節點很多,第一件肯定是1949年4月23號海軍成立,第二件就應該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了。改革開放對中國海軍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海軍本身就是一個國際性的軍種,如果封閉起來是沒辦法發展的。改革開放後,我們看到了國際海洋形勢,加上國際海洋法規的實施改變了海洋規則,同時南海又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周邊國家開始不斷占領我國的島礁。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改革開放之後的80年代,可以說是海軍發展最活躍的一段時間了。

007.jpg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白馬廟鄉舉行成立大會的會址

  就是在80年代,時任海軍司令員劉華清第一次提出海軍戰略,認為海軍應該近海防禦,應該向中遠海開拓,並且積極提倡發展航空母艦。這個海軍戰略產生了很大的反響,中國海軍開始朝着現代化邁進了。

  我是搞研究的,親身感受到在80年代我們對海洋權益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美國第一次使用隱身飛機、第一次使用戰斧導彈、第一次使用GPS導航,展示了很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這場戰爭對我軍的影響非常大,全軍都開始研究這場戰爭,學習高新技術,那是非常好的一段時期,國家加強了科學技術建設。

008.jpg

  1993年9月,我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前往日內瓦參加國際海戰法專家會議,任務是討論修改《適用於海上武裝衝突的國際法》,這開啟了中國走向規範海洋、法治海洋的道路。當時有34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會議,美國派出了具有海軍少將、中將軍銜的專家與會,還有美國國務院的法律專家,而我當時只是個海軍中校。1996年,我又去意大利參加了海戰法專家會議。

  我回國以後馬上給海軍領導寫匯報材料,我沒有想到上級這麼重視,責成賀鵬飛副司令員來管我這個事。我潛下心來研究,花了5年時間寫了《海戰法概論》,後來我就把這個簡化成一個老百姓能看懂的通俗版本《規範海洋》。這應該是海軍發展到了一個高級階段,有了法律,我們就可以走出去,跟國外在法律層面探討一些問題,也可以依法治國、依法治軍了。

  1998年12月,美、英兩國對伊拉克發動沙漠之狐行動,我管它叫第一次導彈戰役。在空襲持續的72個小時中,海軍單獨地從海上發射導彈。一個人都沒死,誰都沒見面,就結束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僅過了3個月,科索沃戰爭爆發了,輪到美國空軍了,利用歐洲的空軍基地起飛進行空襲,最後也是誰都沒見面。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都是以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化戰爭,這對於世界軍事格局的影響,包括中國海軍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從1978年到1999年的20年,是國家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隊要忍耐”的20年。20年中,我國軍隊員額長期保持在300萬至350萬人,國家的軍費投入每年基本維持在70億~90億美元。這個軍費你還得除以4,因為有海、陸、空、二炮(今火箭軍)4個軍種平攤。到海軍後,又要除以4,因為還有設備維護、發工資、日常開銷等,這樣最後用在裝備發展上的就沒剩下什麼錢。這樣的軍費投入,無論算總額還是算人均,都是非常低的。直到1999年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事件和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等一連串危害國家安全事件發生後,我們才深刻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拿出一定的錢來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

  30年陸軍,50年空軍,100年海軍

  海軍的成長和國家的成長是一致的。從1949年成立到2000年左右,海軍的發展一直是這樣一個狀態(手在低處畫水平線),到了2000年以後是這樣的狀態(手緩緩往上抬),到了2010年之後就是這樣的狀態了(手猛地向上揚起)。可以說,我們是2000年之後才開始往上爬坡,2010年之後才陡然加速。這個爬坡曲線,和我們綜合國力的爬坡曲線基本上是一致的。

  海軍發展很複雜。軍事學者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叫“30年陸軍,50年空軍,100年海軍”。在所有軍種里,海軍是最能代表綜合國力的一個軍種。首先是它的兵種齊全,包括艦艇部隊、潛艇部隊、陸戰隊、航空兵、岸防部隊五大兵種,陸海空都有了;其次是技術複雜,需要依靠國家強大的科技創新和工業製造能力;另外就是花錢多,而且還要求持續性地花錢。比如陸軍一個參謀管錢,最多也就是幾千萬,而海軍一個參謀管錢,可能就是幾十個億,概念不一樣。

  海軍是一個國際性軍種,海軍的發展也是各國交流借鑑的結果。上世紀80年代,我們開放了,開始舉辦各類防務展,所以國外來訪的軍艦就特別多。我懂外語,又懂技術,就經常派我到他們艦上當聯絡官。那個時候我看人家的艦,有一種我自己沒房子住,到別人豪宅里參觀的感覺。這種參觀是對等的,人家也要來我們的艦上參觀。他們特別講禮儀,帶着白手套,習慣性地到各個地方摸一摸,一點灰塵都沒有,就說:“保養的還行。真沒想到現在還有這種艦艇,這是我見過保存最好的古董。”

  整個80年代,我們最大的驅逐艦才3000噸。到了90年代,我們的海軍在別人眼中才像樣子了。那時候我們出了052A型驅逐艦,包括112哈爾濱艦和113青島艦,這兩艘艦有4800噸,但是上面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八國聯軍牌”的,也就是從西方國家買過來的,然後自己組裝起來。所以那時候開着這兩艘軍艦到其他國家去,就發現我們和西方的艦一樣了。後來,1998年到國防大學後,跟學員們一起去參觀071型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這是個兩棲運輸艦,是我登上的最大的作戰艦艇,好壯觀。我當時問他們,能不能多造兩艘?他們回答:“哪有錢啊?造這個就費了不少勁。”

  進入21世紀後,中央軍委調整了戰略方針,海軍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2002年,我們開始加大軍費投入,那一年軍費176億美元,第一次超過周邊的韓國、印度和中國台灣地區。此後,我們的軍費也是逐年增加,最高時增幅12.7%,直到現在排在世界第二。

  遼寧艦是一所航母大學

  1980年5月,時任副總參謀長的劉華清將軍在美國海軍CV-61突擊者號航母上參觀。美軍以保密為由,不許我們觸碰航母上的設施。劉華清這樣一位高級將領,卻像個小學生一樣,看得極其認真。後來他說:“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

  1985年,我第一次登上航空母艦。廣東省中山市有家企業買了一艘澳大利亞墨爾本號航空母艦,準備拆除後賣廢鋼鐵。我們當時去了一批人,包括外國武器裝備研究人員、造船專家、研究所所長,結果到那裡一看,跟一座山一樣!之前我見過最大的艦艇就是051型驅逐艦,也就是3000噸,這個大傢伙有2萬多噸,太厲害了。

  我進到裡面後,裡面真是亂七八糟,好像外國人從來不收拾東西,有飛機飛行作戰的模板,有各種各樣的英文研究書籍。當時我們很少能接觸到英文書,我就拿了回去,了解一些艦艇知識。那會我們對航母知道得很少,所以在上面就胡思亂想隨便猜。比如看到蒸汽彈射器,就感覺這東西有可能是彈射艦載機的,但什麼原理,怎麼彈射,為什麼有滑軌,下面還有很大的蒸汽鍋爐是幹什麼,是來彈射艦載機的嗎?這些還是一無所知。

  1999年,廣東省委宣傳部請我去講課。我在報紙上看到消息說,廣東從俄羅斯購買了一艘航空母艦,於是就跟他們說想去看看。他們四處打聽後才知道,是一家民營企業從俄羅斯購買了明斯克號航母,停在了廣東文沖船廠,準備改造成軍事主題公園。一開始那家民營企業老闆不同意參觀,後來把我的名字說出來,老闆很激動,因為他愛看我的軍事節目,於是就給我開了個專場。他陪着我在航母上轉,我問他為什麼不對媒體開放呢?

  他說,現在這艘航母破破爛爛、鏽跡斑斑,流出照片去,將來我們就沒法賣票參觀了。其實,明斯克號是我最熟悉的航母之一。它曾經是蘇聯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艦,經常率領編隊到我國東海、黃海和南海游弋,那種高傲和無所畏懼地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但是後來,美國用星球大戰計劃把蘇聯拖垮了,明斯克號就漸漸變成這樣了。這讓我很有感觸:一個國家海軍的強大是和國家興衰有最直接的關係的。

  2001年,聽說一家公司收購了俄羅斯的基輔號航母,停在了秦皇島。我從北京直奔那裡,到那裡一看人山人海啊,人們排着隊登艦參觀,這個航母后來也被改造成航母主題公園。

  從墨爾本號開始,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就形成了一股航母熱,在全民國防教育和高科技知識普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需要說明的是,航母並不是一個高技術裝備。許多技術層面的東西,其實在二戰之前就解決了。所以關於要不要發展航母,當年的激烈爭論中有一種看法我是接受的,就是當時國家經濟條件有限,在一定時期內只能在航母和航天中選擇一個重點,所以我們選擇了航天。因為航天屬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東西,與航母相比,需要的配套也不多。這是國家做出的正確戰略選擇。

  但是,反對發展航母的聲音裡面,也有一些是不對的。有人認為,發展航母的目的是起降艦載機,所以發展加油機豈不是更好?岸基加油機和岸基作戰飛機相互配合,同樣能延長作戰半徑。有人認為,中國海軍的任務是近海防禦,潛艇、快艇、岸基作戰飛機、岸基導彈和火炮就足夠了,沒必要發展航空母艦。有人認為,航空母艦是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海軍的象徵,中國是防禦性軍事力量,再加上國外一些人將發展航母與“中國威脅論”掛鈎,所以這不利於搞好周邊關係。還有人認為,航空母艦耗資巨大,當時全軍只有70億至90億美元的軍費,全給航母也不夠,所以不具備經濟基礎。這些觀念,都是落後的思維方式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2012年我們終於服役了第一艘6.5萬噸級航空母艦——遼寧艦。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當時為了建造這個龐然大物,蘇聯已經耗資5000多億盧布。蘇聯時期的造船廠是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隸屬烏克蘭。1995年,瓦良格號已經完成了68%,完全竣工還需要3億美元。這對烏克蘭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就跟俄羅斯要錢,俄羅斯說沒錢了,於是烏克蘭打算拆了賣廢鋼鐵。經過一番波折,瓦良格號終於在2002年3月被拖到了大連造船廠,我們從2005年開始改裝,一直到2012年建成服役。

  萬事開頭難,以前我們沒有航母,現在有了航母,問題就好說了。瓦良格號是一個半成品,我們繼續建的過程中,培養了很多工程技術人才,這是一所航母大學。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始自主設計和建造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建造只用了26個月,舾裝用了12個月,速度比英國、美國都要快!2017年4月,中國首艘國產001A型航空母艦正式下水。作為一個海軍老兵,我滿心期待着早日看到中國海軍的航母編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軍用芯片絕不做"中興第二"
2018: 關島B52戰略轟炸機飛近廣東
2017: 關於國產航母下水的幾個疑問
2017: 分析:中國C919大飛機即將首飛? 挑戰
2016: (圖)反射式天文望遠鏡鏡頭解
2016: 2000 第二部 冤殺韓復榘 序言
2015: 自稱英語好的同學看看這題:
2015: 戰力超日本!日媒分析中國驅逐艦家族
2014: 韓國稱獨島適用《韓美相互防衛條約》
2014: 中國首富榜浮出水面 - 讓愛濕蒂極度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