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揭秘淞滬會戰中國75萬軍隊被日本28萬人擊敗的原因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05月17日03:28:1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如果說占領東北勾起了日本鬼子全面侵略中國的野望, 那麼淞滬與南京是導致鬼子全面占領中國的信心爆棚了。  兩件事都是蔣介石干的, 一個是主動投降出賣了3000里河山, 一個是為了給列強表演葬送了積累多年的百萬軍隊。 而蔣介石淞滬抗戰中的愚蠢和膽怯(百萬軍隊只為換點同情)行為竟然被犬儒文痞吹噓成戰略英明, 並且在中國知識分子群中傳遞了好幾十年而沒人糾正。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本文摘自《淞滬抗戰》 作者:文/葛業文 圖/金爽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軍隊之間的首次主力會戰,交戰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在3個多月的時間內激戰於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抗戰八年中規模最大、時間最持久的戰役之一,震驚世界。

烽火3月的淞滬會戰在一片淒風苦雨中降下帷幕,和5年前的結局一樣,中國軍隊再一次以多敗少,拱手讓出屬於自己的土地。

歷史總愛捉弄人,歷史總喜歡重複上演。只是,這一次,上演的劇情更讓人不可思議,更令人悲痛嘆息。

危機促人發醒,國難造就團結。

在這驚心動魄的3個月當中,全中國上下凝聚出了一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整個民族決心以全面的犧牲來面對歷史危機的挑戰。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當時國民政府發表自上海撤退的聲明,可以說是對於這場會戰的過程與意義,做出最好的歷史見證與結論。

淞滬會戰雖然最終失敗,但是,它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同仇敵愾、萬難不屈的民族精神與民族之魂!它吹響了華夏子孫全民抗戰的嘹亮號角!

縱觀淞滬會戰中,參戰日軍無論在兵員、武器,以及戰鬥力都是遠遠超越中國軍隊的,惟獨那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精神為中國軍隊軍所獨有。此役中國國力和軍力雖不如日本,但軍民拚死殺敵,終以25萬人傷亡的代價,斃傷日軍9萬餘人,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粉碎了日本3個月之內滅亡中國的迷夢。並為上海和長江下游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也具有重要影響和地位。當時英國特派駐上海軍事觀察家埃文斯。福代斯。卡爾遜寫道,淞滬會戰足以證明兩點:1.中國已下決心為他的獨立而戰,而且中國軍隊確有作戰的能力;2.日本軍隊自日俄戰爭後被世人認為是可怕的軍隊,這次經中國一打,降到了第三等國的地位。中國軍隊此次抗戰英勇堅毅,使世人刮目相看,恢復了自己的榮譽。

不管這是否為溢美之詞,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淞滬會戰最終失敗了,中國不僅兵員損失巨大,還丟失了上海和蘇杭等城市及江浙一帶的富饒土地,民眾百姓流離失所,至於物資財產的損失更是無法統計。回顧這場戰爭,痛定思痛,很多經驗教訓值得仔細總結和銘記。

導致淞滬會戰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戰略指導思想上

蔣介石和南京國民黨政府不能立足於獨立自主,把戰略戰役的最大希望寄託於西方列強的干預上,企圖藉助別人的力量"以戰求和",立足點即根本錯誤。蔣之所以從一開始就把華東和上海作為決戰地,主動出擊,其中一個重要的戰略意圖就是認為上海不僅為中國最大都市,而且也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乃"中外觀瞻所系","國際觀感"十分重要,上海開戰必引發西方列強的干預。因此決定"不惜任何犧牲,予以強韌作戰"。在蔣看來,以淞滬會戰牽連各國在滬利益,促使美、英、蘇等大國或國際組織干涉調停,即可達到總體解決中日爭端問題,達到保障現有主權和行政領土完整的"和平"目的。蔣介石在淞滬會戰初期答記者問時說:現在"所從事的戰爭,不僅是中國自己的戰爭,而應是一切委託其生命於條約的神聖和不可侵犯的國家的戰爭,尤其是那些在中國有廣大的商業利益,而目下利益正在被破壞,代表正在被驅逐的國家的戰爭。"上海是國際貿易港,"海口的破壞於任何國家無益"。南京國民政府希望並且認為美、英、蘇等大國"必能在其鄭重簽訂之國際條約下各盡其所負之義務",因此,"在上海和敵人用全力火拼一番,不特轉變西人一向輕華之心,且可能引起歐美國家居間調停,甚或武裝干涉"。然而蔣忘了,任何帝國主義都是利己主義者,他們絕不會為中國人民犧牲自己的利益,只會把中國的利益作為維護自己利益,相互之間討價還價的籌碼,隨時準備出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哪次不是如此呢?指望西方列強全心全意地站在中國人民一邊,無異與虎謀皮。

即使是對於真正的朋友,也不能抱不切實際的幻想。須知,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獨立的戰略利益,都是從自己的民族、國家、利益決策問題的,誰也不會為了別人而引火燒身。公理正義在不同的國家、民族中有不同的內容,每個國家民族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來理解和解釋公理和正義的。對朋友,即使是真正的朋友,也不能指望過多,更不能把本國軍隊人民的命運之"寶"押在別人的身上。以別人的好惡來確定或改變自己的作戰計劃。世界上只有自己能夠救自己,別人總不能代替自己,別人總是靠不住的,依靠別人也是註定要吃虧的。歷史證明,毛澤東獨立自主的思想是光耀千秋、顛撲不破的。

對"友"尚且如此,更何況敵乎?對敵人、對手就更不能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更不能存僥倖心理了。淞滬會戰蔣介石之所以在對日指揮上處處被動,死抱住"以戰求和"思想不放是一個根本原因。之所以產生如此重大的認識偏差,根本原因是對日本軍閥的野心之狂、胃口之大認識不足。實際上,日本不僅早已不把南京政府當作親善對象,而且是要吞併全中國。不僅要吞併全中國,還要從英、美手中奪占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胃口大得驚人,野心膨脹到超乎想像的地步。

正因為對日本野心缺乏足夠的認識,因而才發生了日本定下了攻占南京,沿長江把中國攔腰斬斷的戰略規劃之後,蔣介石仍試圖用一次戰役反擊來迫使日本講和的可笑事情,甚至直到日軍已在杭州灣登陸,還作出是一股小分隊、不超過1個半旅團這種可笑的判斷。種種政治上的、軍事上的一廂情願,其根源蓋出於對日本帝國主義對華野心的幻想。經驗證明對自己的主要對手和敵人,必須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敵人總是得寸進尺的實力主義者,只有丟掉幻想,思路才能打開,思想才能解放,也才能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二、戰略戰術方針上

除了淞滬會戰初期中國軍隊主動實行攻勢作戰外,從整個戰爭全盤來看,中國軍隊一直處於被動防守地位,在戰役中的各主要作戰階段,亦多取守勢。在敵強我弱時消極防禦,單純與敵人拼消耗,打陣地戰,只能是死路一條。蔣介石在淞滬會戰中所採取的消極防禦,被動挨打,以70萬大軍的血肉之軀構築阻擋侵略洪水的堤壩的作戰指導是非常愚蠢的。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滬、寧、杭三角地帶猶如一隻巨大的烏龜,*是上海,龜腳是杭州和江陰,上海地區實際上是夾在杭州灣與長江口之間的一個半島,而龜尾即是南京,龜背,則是一片河網的太湖流域。

在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條件下,把70餘萬大軍投人這樣一個地域狹窄、水網密布、沼澤遍地的半島地區只能是被動挨打,沒有迥旋餘地,正好適應了日本軍國主義速戰速決、聚而殲之的戰略計劃。淞滬戰場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地面工事構築不易,給防禦作戰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數十萬大軍,既未作縱深梯次配置,又未實施戰役機動,加之一線部隊過分靠近海岸及江岸,長時期遭受日軍艦炮襲擊,徒然增加了兵員傷亡。8月23日以後,中國各部隊即被日軍緊緊咬住無法脫身,往往為一城一地之得失,浴血相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限制,無力改變戰場局勢。僅有的一次主動進擊,還因組織指揮不力而失利,此後再未能有任何轉機。

而在整個會戰中,蔣介石採取逐次添油的戰術,只有戰役戰鬥的反擊而沒有戰略上的進攻,戰鬥多採取短促突擊的方式進行,如此呆板的戰略戰術指導,中國軍隊怎麼能不處處被動,處處受制於人呢?而失去了主動權的消極防禦的軍隊,又怎麼能不失敗呢?中國軍隊在戰役戰鬥中的某些主動終究彌補不了蔣介石在戰略指導上的消極被動,因而必然導致失敗。

 
0%(0)
0%(0)
  詆毀抗戰領袖蔣公的都是狗漢奸毛廁洞的走狗 -   /無內容 - 龍天和大俠 05/17/19 (375)
  一蔣無能,害死三軍。   /無內容 - slinkyone 05/17/19 (431)
    凡事留學日本回來的幾乎都有問題, 蔣介石是其中之一  /無內容 - 香椿樹1 05/17/19 (387)
      也就是說蔣介石不僅僅是無能的問題,而是精神上被閹割了  /無內容 - 香椿樹1 05/17/19 (38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殲31近期或有重大改進 第五代艦載機定
2018: 伊朗導彈數量中東第一 以色列卻可用這
2017: 美軍將研製“大力丸”把特種兵推到人類
2017: 美國空軍解除對F-35A飛行員的體重限制
2016: ZT 晚清以來的衰敗讓中國人走入了一個
2016: 盤點美國歷史上十大最燒錢戰爭
2015: 日本超導磁懸浮列車
2015: 鬼子投降前最後一個月,國共兩黨各自在
2014: 大快人心:博訊金牌“記者”被依法拘捕
2014: GDP世界第二,軍力世界第二的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