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和中俄打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需要增加多少兵力?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9年06月11日23:00:0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最近,蘭德公司出台了一份新的報告《美國戰略資源的不匹配》,文中以美國目前同時面臨的在歐洲、朝鮮半島、台灣和中東潛在動用軍事力量為前提,對美國現有的軍事力量進行了計算。

  該報告稱,“本報告探討了明顯的2018年國防戰略的要求與實際投入的資源和現有能力的明顯鴻溝,我們需要增加投入以減少在全世界同時取得成功之間存在的差距。”

  該報告對於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可能需要投入軍力的熱點主要認定為四個:

  在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中國大陸採取武力統一台灣、朝鮮半島的大規模軍事衝突,以及中東恐怖分子的死灰復燃。

  這四個熱點同時爆發衝突——基本上就意味着一件事: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蘭德的這個報告基本就是美國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估計——回顧蘭德公司近年重頭國防報告的題目很有意思,《中美軍事積分表》、《設想不可能的事:中美全面開戰》、《美國戰略資源的不匹配》……嗯……呵呵,在美國的推動之下,中俄背靠背戰略夥伴關係形成之後,美國動用軍事手段的成本不斷攀升,從這些報告的標題里可見一斑。

  在蘭德的報告中,將美國應對“國家安全威脅”的任務分為三個優先等級,每個等級有3項主要任務。

  第一等級的任務:

  1、對核國家實施威懾,採取的戰略是大規模反應戰略,需要對美國核武庫和投送系統實施現代化改進。

  2、擊敗有限的彈道導彈攻擊,應對戰略是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增加導彈防禦系統部署。

  3、對恐怖攻擊,尤其是大規模殺傷性恐怖襲擊,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

  第二等級的任務:

  1、在波羅的海方向威懾俄羅斯。

  2、對朝鮮實施威懾避免其實施導彈和火炮攻擊

  3、威懾中國避免其武統台灣

  第三等級任務:

  1、幫助日本、菲律賓等國對抗中國擴張。

  2、威懾伊朗

  3、擊敗武裝極端組織

  要完成這樣任務,美國目前的軍費面臨不足,按照目前的計劃,到2027年美軍的軍費也不過增長到7500億美元左右,而這被認為並不足以完成上述任務。

  問題是需要多少錢——當然蘭德的報告裡也沒有具體說要多少錢,但是他們算了一下美國軍力上的缺口,雖然他們的依據其實還是挺一廂情願的,比如把中國火箭軍的導彈數量和性能是按照2015年美國國會報告中的說法,比如還在折騰朝鮮,然後中國17萬大軍進入朝鮮但不到三八線,只控制邊境100以南100公里,頂多進到朝鮮半島蜂腰處——就好像朝鮮戰爭的歷史教訓美國人都忘光了(好吧,或許是真的),比如還設想中國不僅要奪取釣魚島,甚至還打算占領日本或者菲律賓。

  好吧,按照他們的設想,上述四個敵方都爆發衝突了,那其實也和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無異了。

  呵呵……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兵力到底有多少缺口,又需要做什麼呢?

  我們下面用連載方式來梳理一下他們的觀點。

  這裡我們先把結論性的一些東西放在前面,以便讀者形成一個概念,後面我們再來看蘭德是怎麼討論出來這些東西的。

  按照蘭德公司的報告,為了保護波羅的海三國,準備與俄羅斯開戰時,美軍在這一方向可以動用的兵力目前只有一個裝甲旅和6個戰鬥機中隊,而如果要戰勝俄軍,美軍需要的兵力包括:

  8個裝甲旅、3個步兵斯特瑞克旅、3個陸戰隊營、20個戰鬥機中隊、4個陸基海軍戰鬥機中隊、以及2個航母戰鬥群。

  目前缺口(按計劃未來十年內要填補)是:

  7個裝甲旅、一個步兵斯特瑞克旅、兩個陸戰隊營、14個空軍戰鬥機中隊、4個陸基海軍或陸戰隊戰鬥機中隊、2個航母打擊大隊。

  此外,美軍還需要提升目前已經部署到歐洲的一個裝甲旅的戰備狀態,使其具備隨時作戰的能力。

  在朝鮮半島方面,蘭德計算需要擴軍(未來十年內完成):

  5個裝甲旅、13個步兵斯特瑞克旅、6個海軍陸戰營、3個空軍戰鬥機中隊、12個陸基海軍戰鬥機中隊、2個航母打擊大隊、4個兩棲攻擊艦打擊大隊。

  而目前按照美國國會軍費投資水平,還有6個裝甲旅,2個步兵斯特瑞克旅經費沒有着落(目前美軍在韓國部署了一個裝甲旅,但其戰備狀態被認為不行,所以這裡的缺口比需要增加的裝甲旅還多了一個……)

  而如果要全面干涉解放軍武統行動,美軍的缺口(未來十年內要填補)是(包括在衝突發生時向印太地區其他盟國增兵):2個“多域步兵旅”(尚不存在的超級增強版步兵旅,有新輕坦、地對地地對艦彈道導彈、防空系統)、5個海軍陸戰營、11個空軍戰鬥機中隊、4個海軍陸基戰鬥機中隊、5個航母打擊大隊、5個兩棲攻擊艦大隊。

  按照現有的經費計劃,美軍還需要提升在印太地區部署的一個裝甲旅的戰備狀態,並增派一個航母打擊大隊和一個兩棲攻擊艦大隊。

  相比之下,中東地區美軍的兵力將縮減為:1個裝甲旅,4個步兵斯特瑞克旅、1個陸戰隊營、2個戰鬥機中隊、1個陸基海軍戰鬥機中隊——至於航母,其他戰區的航母或兩棲攻擊艦路過的時候順便幫忙扔個炸彈……

  這篇報告某種意義上和《設想不可能》一樣,有着濃厚的“我們去轟炸華沙吧”(《是,首相》梗……)的感覺,也就是給那些狗屁不懂的議員們看最極端和最不可能的情況,反正沒人敢干……然後引導他們選擇相對理性的選項。

  解放軍現有33個旅能夠實施強行登陸,一旦這些部隊奪取一個灘頭或者機場,隨後就會有32個裝甲旅和59個步兵旅可以投入作戰——中國可以動用528輛反艦導彈發射車、192套遠程防空系統,1908架戰鬥機、189架轟炸機、201艘戰艦和53艘潛艇提供支援。中國每次對付一個對手可能只會動用上述部隊的一小部分,但我們不得不正視其強大的總兵力

所以,報告中關於“全面干涉台灣需要採取什麼行動”,提出了下面四條:所以,報告中關於“全面干涉台灣需要採取什麼行動”,提出了下面四條:
  1、如果總統決心保衛台灣,他或她需要動員全部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部隊,以向其他潛在敵方發出信號(不要低估美國的決心),並對即將開始的行動提供支持。

  2、美國空軍應該準備部署攜帶遠程反艦導彈的轟炸機以幫助擊退登陸船團。根據海上部署情況的變化,這些轟炸機應該前出到能夠在第一時間採取反應的位置。此外,空軍應當準備好大批的戰鬥機、加油機和偵察監視飛機,以準備攻擊敵方部隊。

  3、美國海軍應當部署4個航母打擊大隊進入戰區,以支持該地區的美國盟友,這需要總統的命令。海軍同時還應該加派4個兩棲攻擊艦大隊進入戰區,以幫助部署和支援地面部隊。

  4、美國陸軍和或海軍陸戰隊應該做好準備,隨時馳援該地區的美國盟友。這些旅級戰鬥隊應該具備多域火力營(裝備反艦導彈、火箭炮、短程防空系統);此外美軍要全面開放指揮控制和偵察監視支援(譯者註:說得好聽,其實是全面接管台軍),以便盟軍向美軍提供步兵(譯者註:說得好聽,不就是炮灰嘛)、工兵、航空和後勤部隊的支援。

  而在此之前,蘭德建議,在沒有如此激進的全面干涉行動的前提下,美軍應該:

  1、向台灣施加壓力,增強其遲滯、削弱解放軍的能力,以阻止解放軍快速統一。台灣應增加遠程反艦導彈和火箭炮兵力,同時為了保護這些火力,要大幅度增加短程防空火力。

  2、部署遠程反艦導彈,可以通過轟炸機、戰鬥機和火箭炮發射(艦射版本也需要)。

  3、建立與關鍵盟友全程合作行動的概念,以確保他們能夠對進攻軍隊實施迎頭痛擊,而美軍在此過程中,可以根據政策需要和行動需要,靈活提供支援。

  換句話來說,蘭德的實際建議是,進行有限的干涉,這其中最具“殺手鐧”效應的,是美軍親自下場打擊我軍登陸船團。

  而如果這種程度的干涉無法取得效果,解放軍仍然快速完成統一任務,那麼“根據政策需要”和“行動需要”,美軍將可以選擇收手——如果不然,那麼“我們轟炸華沙吧”。(就是上面那個喪心病狂的全面戰爭方案)——這其實和我們近年來對美國可能干涉統一行動的看法相似,關鍵是能否快速解決問題,有些網友老喜歡說要封鎖台灣,不必登陸——呵呵,那就看看施洋這篇文章吧:

  水雷封鎖台灣,靠誰最好辦?

  前幾天和朋友聊起十幾年前的幾次台海危機和當時解放軍的應對舉措,其中就免不了提到當時幾乎所有對台解決方案里都會提到過的一件事情——水雷封鎖。對於當時的解放軍來說,水雷封鎖基本屬於“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的封鎖形式,相比於其他使用作戰兵力進行封鎖的方式,具備成本低、效果好、容易部署且能牽制敵方大量兵力等優點。

  對於水雷布設來說,常見的手段包括水面布雷、潛艇布雷和航空布雷這麼幾種,這其中,理論上一次性布雷量最大的毫無疑問是水面布雷。中國海軍在上世紀80年代為了封鎖渤海灣、阻滯蘇聯海軍在可能的大規模入侵中在戰場側翼進行的兩棲登陸,一度發展過專用的918型布雷艦,並且建造了814艦投入使用。

  雖然從艦艇技術上,該艦更像是中國研製的自動布雷設備以及許可證生產的皮爾斯蒂克柴油機的試驗艦,但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該艦的快速布雷能力和程控機械化布雷能力在海峽兩岸里還是無人出其右,雖然該艦的最大航速只有20節,但理論上其攜帶200枚水雷,布設雷場的速度和效果反而要比那些理論上能跑到30多節的驅逐艦要好得多,不過對台進行布雷封鎖的作戰環境顯然不適合這麼大的布雷艦,畢竟這樣的艦艇在台灣周邊地區的行動不可能隱蔽,而作為專業的布雷艦,該艦所執行的任務顯然是路人皆知。

  按照當時的設想,在台海附近進行水面布雷,相對比較容易做到隱蔽行動的還是使用漁船等民用船隻進行偽裝布雷,但漁船航速慢,布雷數量少,對於進行全面封鎖所需的大規模布雷來說並不合適。

  相比之下,潛艇布雷的隱蔽性相對最強,潛艇一次性能夠攜帶的水雷數量也有幾十顆(典型的033型每次可以最多攜帶36枚水雷),比起漁船什麼的要好不少,而且因為是水下布雷,潛艇可以接近到儘可能靠近港口的位置布放水雷,其封鎖效果也要比水面布雷更好。正因如此,解放軍在那個時期對於潛艇布雷可以說是相當倚重的,畢竟當年連中央軍委都有領導提出了要搞“以潛制海”的海軍發展思想,雖然海軍最後經過論證是給出了要綜合發展的結論,但在那個時期,確實唯有潛艇有可能在隱蔽條件下展開對台的布雷封鎖作業任務。

  在2000年之後,解放軍曾經不止一次派出常規潛艇突破第一島鏈,並對包括基隆港在內的台灣主要港口進行模擬潛艇布雷行動,其主要的目的也在於阻止台灣通過東海岸幾個港口獲得外界物資。由於當時解放軍的先進潛艇總體數量相對有限,需要執行更加重要的作戰任務,因此這些水下布雷任務大多數都交給了老舊的033型潛艇。不得不說這樣的行動讓台軍也感到壓力巨大,因此將168艦隊的8艘濟陽級巡防艦部署在蘇澳港,試圖儘可能保障台灣東海岸的海外交通線可以繼續使用。

  不過對於當時的解放軍潛艇來說,台軍的反潛力量並沒有太大的威脅。給解放軍潛艇行動造成比較大麻煩的,更多是美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的P-3C反潛巡邏機。由於兩國的P-3C飛機數量多,巡邏密度很大,多次出現我軍潛艇在水下發現被反潛機持續跟蹤,不得不改變計劃,展開大範圍機動。這在和平時期最多也就是“與外國軍機鬥智鬥勇”的額外訓練科目,可真到了實戰準備的時候,大範圍的機動所耽擱的時間與被持續跟蹤,輕則影響布雷任務的正常完成,重則會暴露解放軍的作戰企圖。

  儘管如此,在當時的情況下,潛艇布雷已經算是解放軍最可靠的大量布雷對台封鎖的主要形式了。相比之下,航空布雷反應速度更快,雖然單機布設的水雷數量很少,不過在快速前出進行補充布雷或者對關鍵水道的封鎖上,航空布雷依然是行之有效手段。當然這種布雷行動也很難保持隱蔽性,適用的場合更多還是在大規模軍事行動發起後對雷區進行補充上。

  解放軍裝備的轟-6系列轟炸機和“飛豹”殲擊轟炸機都具備航空布雷的能力,相關的作戰訓練也一直在進行,考慮到台軍的防空力量特別是航空兵力量在行動後會被我軍全面壓制,這些戰機在合理規划行動路徑並且得到友軍戰機掩護的時候,其安全性也有相當的保障,唯一的問題在於轟-6和“飛豹”作為我軍當時重要的打擊力量,在戰鬥發起後無疑是任務繁忙,如果需要補充布雷的數量較多,屆時可能難以滿足各類任務的需求。

  相比解放軍的布雷力量,台軍的水雷戰艦艇在數量和質量上一直都處於絕對的劣勢,因此一旦展開大規模攻勢布雷,台軍本身的反水雷能力基本上是不需要太過擔心的。但類似的封鎖在短時間內對於台軍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對一個省級行政區域進行大規模的全面封鎖,毫無疑問會對其各個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台灣這樣一個工業化程度極高的島嶼地區,由於大量的原料、燃料以及成品都要依賴運輸進出,全面封鎖顯然會對其經濟造成極為沉重的打擊。但這類影響多數需要至少幾個月才能顯現出來,對於台軍來說,在本島存儲有相當數量武器彈藥的情況下,類似的封鎖也不會對其裝備戰鬥力的發揮有太多影響。

  而對於為了減少境外干涉勢力影響,對台統一作戰從一開始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縮短作戰行動時間,力爭儘快完成任務,這就和封鎖這種作戰形式產生了矛盾。某種程度上,這種“封鎖”能夠產生的最積極也是最快速的作用,便是在其甫一發生時對台灣島內產生的巨大心裡震撼和所引起的社會恐慌。從這個角度看,雖然進行封鎖作戰是整個戰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但顯然想靠“餓他十天半個月”來不戰自勝,並非對於台海軍事行動科學的看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重返中東,美國最後的掙扎
2018: 附加題:
2017: 庫爾德出山:庫爾德不是第二個以色列,
2017: 此國僅2.5萬平方公里6天打敗3國 俄至今
2016: 最新動態,釣魚島已經歸屬俄國,俄國軍
2016: 09x的短板與中美海戰的沙盤推演
2015: 印度入侵緬甸鬧劇鬧的啥?
2015: 給范長蛇副總參謀長提個建議:你們真怕
2014: 台灣人反擊 中國敢讓13億人選領導?中
2014: 黃橋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