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當年那麼強大的美國,為什麼沒有打贏越南戰爭?
送交者: 三把刀 2019年08月26日21:42:4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為什么正當國力鼎盛時期的美國,卻連一個小小的越南都打不贏,在被譽為越南戰爭泥潭中被拖垮,最終倉皇撤出越南?

越南在1885年到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期間則被日本占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世稱“北越”。法國則扶植保大皇帝在南方建立了政權。

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又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國軍隊在美國的支持下,控制西貢、河內等主要城市,但廣大農村已經落在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游擊隊手中。1954年,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

圖2:奠邊府戰役失敗法軍就此撤出越南

戰事結束後,雙方開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談判,1954年7月21日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中國、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撾九國外長,達成協議,史稱《日內瓦協定》。根據這一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十七度線為界實行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統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

《日內瓦協定》的重點是:法國撤出越南,並承認越南、柬埔寨、老撾為獨立國;以北緯十七度為界,分割南北越南;南北越為中立國家,不得與任何國家締結軍事同盟,不得進口軍火,不得依附任何集團或國家;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實行普選,由普選的結果來統一全國。

按照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卻沒有舉行。同時北方也沒有同意進行選舉。最後,美國和南北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半島一樣。

後來只有法國和北越簽署了這個協議。法國撤出印支三國之後,美國為了阻止北越向南越擴張,全力支持吳廷琰(也有翻譯為吳廷艷)在南越建立政權,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發動政變推翻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國,也叫南越。

法國退出印度支那後,1955年1月起,美國將“美駐印支軍事顧問團”改為“美駐南越軍事援助顧問團”,1954年至1959年平均派遣軍事顧問650人。1960年上升到900人。1963年底,美國在南越的軍事顧問和支援部隊達16300人。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1960年1月17日夜,檳椥省北越支持者首次發動武裝起義,攻占南越政府的一個據點。1960年12月2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並發布十點綱領,綱領號召成立一支人民的軍隊,推翻美國在越南南方的統治,建立民族民主聯合政府,在南方實現獨立民主、改善民生、和平中立,進而和平統一祖國。1961年2月15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把越南共和國境內各地的人民武裝統一組成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裝力量,從事游擊戰,事實上由越南勞動黨南方局實施集中統一領導指揮。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就任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中稱:“為確保自由的存在和自由的勝利,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承受任何負擔,應付任何艱難,支持任何朋友,反抗任何敵人。這些就是我們的保證——而且還有更多的保證。美國同胞們,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全世界的公民們,不要問美國將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我們共同能為人類的自由做些什麼。最後,不論你們是美國公民還是其他國家的公民,你們應該要求我們,獻出我們同樣要求於你們的高度力量和犧牲。問心無愧是我們唯一可靠的獎賞,歷史是我們行動的最終裁判……但我們知道,確切的說,上帝在塵世的工作必定是我們自己的工作。”

圖3:肯尼迪總統決心介入越南戰爭

這標誌着在美國主流民意推動下,肯尼迪政府將率領美國軍隊發動一場不宣而戰的“特種戰爭”,一步步戰爭升級,把美國帶入越戰泥淖。

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廷琰政府,美國副總統林登·約翰遜訪問西貢,與吳廷琰簽署“聯合公報”,派遣100名美軍特種作戰部隊人員進入南越,開始特種作戰試驗,開啟美軍戰鬥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美國的越南戰爭開始的標誌。

隨後美國又提出在“18個月內綏靖南越並在北越建立基地的‘斯特利計劃’”。這場特種戰爭實質就是由美國提供財力與作戰物資、由美國顧問指揮南越軍隊進行的戰爭。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這時候中南半島的衝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

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衝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1961年10月,馬克斯韋爾·泰勒將軍赴南越實地研究派遣美軍後續部隊問題,提出一套“政治改革”方案,從而形成“斯特利—泰勒計劃”:在南越內部,要在18個月內建立1.6萬個“戰略村”,控制農民,枯竭越共武裝力量的人力物力來源;在南越外部,封鎖南越與外界的聯繫,切斷越南北方的支援。

圖4:美軍二戰名將馬克斯韋爾·泰勒

1961年末,美國開始增派軍事顧問,深入西貢軍隊各級訓練和指揮其作戰。

1962年,中蘇論戰爆發,中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此都積極支持北越在南越發動的人民戰爭。

1962年2月,美國在西貢設立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美國駐越南軍事援助司令部”,負責特種戰爭指揮,大量向南越運入美軍人員和作戰物資。至1962年底,在越美軍人數達到1.2萬人,飛機約240架。

1963年1月10日,保羅·哈金斯總結1962年特種戰爭戰果,稱“共殺死敵人3萬人,美軍與南越軍損失兵員1萬人。”

1963年,由於特種戰爭不順利,美國決定支持南越軍方於11月1日發動軍事政變,軍方推翻並槍殺吳廷琰.由楊文明組成軍政府控制南越政權。

1963年11月22日,約翰·肯尼迪遇刺身亡,林登·約翰遜接任美國總統,他擴大美國參與越南戰爭的角色,標誌着美國對越政策進入全面戰爭的新階段。

圖5:林登·約翰遜總統進一步擴大戰爭

1964年1月,南越陸軍第一軍軍長阮慶發動軍事政變,自任越南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兼總理。

1964年2月,美國成立南越問題特別委員會,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訪問南越,與阮慶擬訂“重點清剿”的麥克納馬拉—阮慶計劃。3月,約翰遜總統批准美軍轟炸北越與老撾、柬埔寨境內的越共庇護所的作戰計劃。

至1964年底,美國派遣到南越的軍事人員增加到三萬多名,對南越政權的援助,從1954年至1964年共達40億美元,其中80%以上是直接的軍費開支。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裝力量從1961年初到1964年6月,消滅和擊潰敵軍30多萬,包括2000餘美軍,摧毀80%以上的“戰略村”,解放三分之二以上土地和七百多萬人口,迫使西貢政權的統治收縮在城市和交通沿線。

至1964年底,南方越共在巴地省平也取得勝利,在連續幾天的戰鬥中,抗住並擊潰敵軍先後投入有空軍支援的十個營的兵力的進攻,殲滅南越陸軍兩個營又一個連後,安然轉移,標誌着“特種戰爭”的破產。

南越正規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即靠近北越軍事基地,挑起沿岸設施使用雷達從而暴露位置,由南越艦艇炮火予與摧毀。

1964年7月31日,南越海軍從峴港派出幾艘炮艇,炮轟北越北部灣的兩座小島,美海軍驅逐艦“馬多克斯”號在附近游曳。8月2日,“馬多克斯”號稱在離海岸30海里的國際水域內遭到3艘北越魚雷艇襲擊,並在附近的航母“提康德羅加”號支援下擊沉一艘北越魚雷艇。8月4日,“馬多克斯”號與“特納·喬伊”號驅逐艦往北航行時,稱後者被雷達訊號追蹤並宣稱受到攻擊。美國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又稱“北部灣事件”)。

圖6:“東京灣事件”標誌戰爭全面升級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報復性攻擊。北越第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誌着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政府宣稱北越攻擊位於公海上的美國軍艦,但並未提及他們的任務。

8月5日,美國出動大批飛機轟炸北越。北越防空部隊擊落美機8架,擊傷3架,俘虜1名美國飛行員。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當夜宣布增兵越南的六點計劃。

美國國會於8月6日召開秘密聽證會,8月7日眾議院以400票對零票、參議院以81票對2票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以他的判斷“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裝部隊——去援助東南亞集團防禦條約中的任何一個為保衛其自由而請示支援的成員國或條約簽字國。”

1964年11月,約翰遜在美國大選中以壓倒多數的選票當選總統,體現國內同仇敵愾的戰爭決心意志。

為贏得戰爭,約翰遜總統採納美國著名智庫人物、戰略大師赫爾曼·康恩的“逐步升級”戰略,“戰爭逐步升級是一個‘賭決心的競爭’,而衡量決心的,常常是為了追求某些目標願意付出代價的程度。一方或另一方可能僅僅因為它覺得已經吃夠了苦頭而決定降級。”

1965年2月7日凌晨,美軍在波來古空軍基地遭到越共游擊隊攻擊,傷亡上百人。約翰遜立即命令對北越實施報復性轟炸。2月7日13時50分,美國航母出動艦載機猛烈轟炸北越廣平省洞海市。2月12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交對北越實施戰略空襲的“滾雷”作戰計劃,並得到約翰遜批准。3月2日,“滾雷行動”開始。

圖7:對越南實施戰略空襲的“滾雷行動”

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成為第一批進入戰區的美軍戰鬥人員。1965年3月底,美陸軍在西貢成立作戰指揮機構,開始實施“墨漬”戰略戰術,即在南越沿海設立基地據點,構成環形防禦圈,逐步向北越占領區滲透,尋找北越地面部隊主力決戰。這標誌着美國在越南的“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

1965年7月,約翰遜決定動用B-52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地毯式空襲,代號“弧光作戰”。同時,美國空軍參謀長柯蒂斯·李梅上將宣稱,要把北越炸回石器時代[注 1]。約翰遜政府認為,只要美國地面部隊直接參戰,就能在越南南方取勝;只要美軍飛機對越南北方地毯式轟炸經濟目標與城市,就會使北方因為“有一個工業體系要保護”而屈服,從而實現美國的越戰目的。

7月24日,約翰遜總統將在越美軍總兵力增至12.5萬人;翌日,第101空降師的4000名人員進入越南。11月27日,五角大樓要求進一步增加在越美軍兵力到40萬人以便執行計劃中的大規模掃蕩行動;到1966年8月,在越南美軍總兵力已經多達42.9萬。

1965年8月1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5500名士兵發動戰爭中的第一場大規模陸戰,成功摧毀越共在祥雲的基地。1965年11月,美軍發動第一次旱季攻勢,爆發美軍及北越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鬥。經3天激戰北越陣亡1037人,美軍陣亡234人,以平手收場,但北越將南越分為兩段的計劃也因此失敗。這兩場戰役使北越從此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衝突,改而採取游擊戰的戰術。

圖8:美軍開始展開大規模地面作戰

空中作戰也同樣的大規模提升;約翰遜批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天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

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與中國或蘇聯引發正面衝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因此,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幾乎無法發揮功效。北越部隊依然以驚人的速度通過胡志明小道,頂着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6年2月,在地面上,成功獲得大規模增兵的駐越美軍最高司令官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發動一系列“搜剿與摧毀”戰略戰術取代“墨漬”方案。同時,北越軍隊則執行消耗戰略,在精心準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撤離戰場。北越已做好準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此時不論是威斯特摩蘭將軍或華盛頓的政治人物都不斷表示美軍正在取得勝利。但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

1966年至1967年美軍發動第二次“旱季攻勢”。採取固守與清剿相結合的戰略戰術。美軍地面部隊主力集中到內線,固守西貢、順化、峴港、溪山等主要城市和基地,構築堡壘障礙,製造無人區,隔絕北越南下通道;以小股兵力在不遠離設防駐地,實施小規模的搜索圍剿攻勢作戰。而在南越廣大農村,以美國空軍支援南越陸軍作戰。此時,美軍駐南越總兵力已近47萬人。

這時,為了吸引北越軍隊進行正面戰鬥並阻止物資不斷透過胡志明小道進入南越,美軍決定投入大量部隊進入溪山基地。依照計劃,這將迫使北越部隊發動一場類似十年前,越南部隊擊敗法國軍隊的奠邊府戰役的攻擊。從1968年1月底到4月初,歷時77天,4萬北越軍圍攻6000名美軍據守的溪山。此戰,美國強大的後勤力、直升機、空中力量等,以數百的傷亡消滅數倍的敵軍。然而事實上,這似乎是北越為了使美國分心的結果;因為美軍高層注意力幾乎都在溪山,以致於對接下來的春節攻勢幾乎完全沒有準備。

圖9:血腥慘烈的溪山戰役

1968年1月30日,北越發動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兵力超過32.3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200多個市鎮和農村地區發動“總攻擊”,包括南越36個省會、5個大城市、64個縣城和50個戰略村,西貢機場、總統府和南越總參謀部。美國駐西貢大使館也遭到攻擊,引發美國輿論譁然。

然而南越並沒有爆發預期的暴動,使北越人民軍在遭受美軍和南越政府軍壓倒性打擊下,大部分的攻勢都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內被擊潰,但在西貢中維持長達三天。在南越第三大城及王朝舊首都順化市激戰甚至持續一個月。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

儘管在春節攻勢中,北越遭到了很大損失,但到了5月,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的慘烈狀況在美國公眾中造成巨大震驚,國內反戰浪潮日益高漲。儘管約翰遜總統和威斯特摩蘭將軍一直宣稱北越軍事力量受到削弱,並承諾戰爭會在短期內結束,但春節攻勢表明北越依然具有巨大的軍事力量,戰爭的結束依然遙遙無期。

圖10:春節攻勢意味戰爭的結束依然遙遙無期

北越軍事上的失敗,卻同時是精神上以及宣傳上的大捷,使春節攻勢成為越南戰爭中的轉捩點。美國政府高層內部因為春節攻勢而失去戰意。當威斯特摩蘭將軍計划動用再增兵20萬的要求被泄漏出去時,美國民眾更是普遍認為這表示駐越美軍無法挽回局勢,迫使原本同意增兵的約翰遜總統放棄增兵計劃。

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部分暫時停止“轟雷行動”(即“部分停炸”),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

1968年5月13日至10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國與美國在巴黎舉行雙邊會談。

1968年10月31日,約翰遜宣布暫時全面停止轟炸北越(即“完全停炸”)。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新一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宣稱:“我們陷入戰爭,需要和平。”“我們陷入分裂,需要團結。”

1973年1月,北越、南越解放陣線和美國、西貢政權四方在法國巴黎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從越南全面撤軍。

1975年3月,北越違背巴黎協定,大舉進攻南越,僅僅一個多月就攻占南越首都西貢,完成了南北越的統一。

圖11:北越坦克進入西貢市區,南北越南統一

由此可見,美國與越南之間並沒有國家之間的宣戰,只能算是地區局部戰爭。而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執政之爭,決定了越南戰爭。兩黨之爭,引發了民意的反戰情緒高漲,美國當時正在經歷能源危機,引發了經濟危機中,共和黨為了贏得執政,就必須順應民意結束越南戰爭。所以,美國不是失敗,而是撤軍,拋棄了南越政權,真正的輸家是南越政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文明衝突是一方壓倒另一方的暴力,好而
2018: 美國是如何摧毀日本的芯片產業的?
2017: 習近平王岐山是右棍離毛主席十萬八千里
2016: 中國能完全戰勝美國嗎?哈哈
2016: 《血壯山河》之3061 台兒莊真相 42
2015: 點評美國軍隊的戰鬥力
2015: 日本第2艘准航母今日下水 艦名沿用侵華
2014: 中國挑戰西方壟斷 欲成操作系統的全球
2014: 歷史:(一)古希臘的開始(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