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揮淚大降價”?瘋狂生產F-35,中國應如何應對?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9年11月04日18:54:5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最近幾天,如果說國際軍事航空界發生了什麼大事,那一定是美國國防部在上個月月底拋出來的一個“一攬子”F-35型戰鬥機的採購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的要求,美國防部將在2021到2023財年一次性打包採購478架F-35系列第四代戰鬥機,其中美軍三軍自己可分到291架,項目夥伴國可以分到127架,其餘外銷國家分到90架。

最關鍵的是:這批大單的總合同金額只有340億美元,分攤到平均每架戰鬥機上面單價甚至不到8000萬美元,再算上其餘的一部分附加費用(備品、培訓等)後戰機的飛離價格只有7800萬美元不到。消息傳回國內後,輿論大嘩,一部分軍宅驚訝於“F-35戰鬥機怎麼這麼便宜”,一部分軍宅則非常擔憂“我們怎麼辦”。

因此,咱們今天就來專門開坑談一談美國國防部近年來最大的一筆大單。

美軍的打包採購計劃

咱們首先要弄清楚的,顯然是這個“一攬子打包採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究竟包含了哪些詳細內容。所幸由於美國國防部的採購法案都是極為詳盡且公開的,咱們可以直接引用相關信息了。

按照美國防部的說法,這批478架F-35型戰鬥機的大單是分三個財年採購的,預判是2021到2023財年;採購分三個批次(第12到第14批次),每批次的數量分別是149架、160架、169架F-35系列戰機;在這478架戰機里,F-35A型351架,垂直起降的F-35B型86架,艦載機F-35C型41架;從價格來看,在第13批次採購中F-35型戰鬥機的平均單價就已經降到了8000萬美元以下,但是具體分型號也有一定的區別。

F-35A是比較便宜的型號

比如在第14批次里F-35A型戰鬥機的最低價格已經低到了7790餘萬美元,而F-35C的價格還有9440萬美元,至於F-35B型戰鬥機由於多了一台升力風扇故價格還是頗高,在1.01億美元左右。即使如此,這價格相比於印度空軍花了46.8億美元買的36架Rafale-F3型戰鬥機而言,那簡直已經是跳樓價了。

F-35B因為有風扇所以比較貴

F-35為什麼可以這麼便宜?

相信大多數讀者老爺在讀完了上面的文字之後,心裡都會有“我勒個大艹”的感覺,畢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戰機的製造與採購怎麼說都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尤其是在進入第三代戰鬥機時代後航空製造業愈加向技術密集型發展,一個航空主機廠一年能造出十幾、二十多架三代機就算產能很不錯了。比如俄羅斯的共青城廠每年製造出來的蘇-35S型戰鬥機不過20來架,印度著名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位於納西克的蘇-30MKI組裝線年產量也就16架,這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言不合就年產160架F-35型戰鬥機算開掛?

其實也不完全如此,在大伊萬看來,美國F-35系戰鬥機在經產能爬坡後達到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如下幾個因素:

一是美國航空業特有的“大開大合”的生產傳統,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由於美國航空工業極為發達,研發計劃多,批產計劃多,換代速度快,某一特定型號的飛機沒有那麼多時間占用生產線,都是採用“高速生產而後拆毀生產線,接着迅速轉產下一型號”的做法。這種生產模式帶來了美國空軍戰術飛機單位時間內生產速度快、總產量攀升速度快的優勢,但也帶來了生產缺乏後勁、拆毀生產線後難以恢復的問題;

F-35的脈動生產線

二是技術工人隊伍成熟,要達到要素一裡面的“產能快速爬坡”,沒有一支熟練的技術工人隊伍是絕對做不到的,而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航空工業產值暴增帶來了技術工人隊伍的擴張,且這麼多年來一直維持着一支規模龐大、技術精湛的產業工人隊伍,成為了戰機暴兵的有效支撐;

F-35生產線的工人

三是項目管理合理,F-35型戰鬥機作為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很多設備甚至機體製造是分包給多個國際合作商來做的。國際合作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分配資源與挖掘產能潛力,但做不好的話長板就會變成短板,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在波音客機上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國際分包模式在JSF計劃上同樣得到了成功的運用,使得F-35戰鬥機從來沒有受困於某個分系統產能影響總產量;

F-35計劃是國際分包模式

四是生產理念先進,F-35型戰鬥機在製造中採用的“無紙化裝配、步進式總裝、脈動化生產”不用提了,到現在還是我國航空製造業全力模仿的對象。在達成以上四個要素、解鎖“航空強國”成就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達到如此高的生產效率並不令人意外,在某型產品大批生產的情況下,單價能逐步下降也是水到渠成的。

實際上,按照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設想,在2023財年達到的年產169架的數字依然屬於所謂的“低速初始生產”(LRIP)狀態,至於這個“全速生產”(FRP)的數字有多少那就是見仁見智了,據說在產能全開的情況下可以達到每年400架以上。這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如果讓大伊萬來形容的話,真的也是沒誰了。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總而言之,在這三個批次的F-35型戰鬥機全部製造完畢後,美國空軍在2023年的第四代戰鬥機機隊規模將達到驚人的530架F-35A加上185架F-22A,總計715架;而美國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F-35B/C數量也將達到驚人的397架,美軍的四代機總量將突破千架大關達到1112架;

如果算上屆時日、韓等美國的盟友能夠拿到的F-35的數量,中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面對的第四代戰鬥機壓力比現在只會更大不會更小。因此,現在我們怎麼辦?

不要低估F-35

當然,大伊萬也不止一次地聽很多讀者老爺講過,說啥子“不要過於在意F-35”啦、“F-35戰鬥機機動性太差”啦、“豬在天上飛”啦,諸如此類的說法在大伊萬看來都是要嗤之以鼻的。畢竟說“F-35型戰鬥機機動性差”僅僅是該型戰機飛控軟件尚未升級之前的“狀態1.0”,而在解鎖全部飛控性能升級到“狀態2.0”後這一問題早已解決,堪稱典型的以偏概全的誤傳。

F35座艙

事實上以目前美軍“紅旗”等多個演習中體現出來的性能,F-35A型戰鬥機已經可以憑藉機動性在近距離格鬥中生吃三代狗王F-16了,更不用說該型飛機目前還是唯一一型全信息化的第四代戰鬥機,其“網絡中心戰”的實力非常雄厚。

咱還是那句話,誰要是輕易小看F-35這種第四代戰鬥機,甚至認為可以憑藉三代半戰鬥機壓制之,在未來是要吃大虧的。

中國該如何反制?

既然如此,我軍“兩航”部隊在未來5到6年的時間裡,可以採取怎樣的反制措施呢?我國的航空工業又可以從中得到何種啟發呢?其實,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過很多類似的觀點了:

從裝備建設的角度來講,應當圍繞着“全力批產第四代戰鬥機、在三代半戰鬥機方面有所取捨、部分升級第三代戰鬥機”來做,將目前大多數的生產資源向批產第四代戰鬥機的生產線集中,完成產能爬坡、從低速生產狀態儘快轉為高速生產狀態顯得極其重要;而在三代半戰鬥機領域則應當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以殲-16為代表的雙重任務戰鬥機和殲-10C這種既可以空戰又可以防空壓制的戰鬥機的批產中,對於三代半制空戰鬥機則不再投入更多資源;在三代機的升級上,重點通過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與先進告警設備提升三代機在高強度對抗狀態下的戰場生存率,確保三代機可以在次要威脅方向上執行任務,而不必再作為主力機使用。

而從戰役戰術與戰場建設的角度來講,既要抓好“空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這兩個兵種的戰術建設,立足現有裝備強化殲-20型戰鬥機與殲-16型戰鬥機協同作戰的能力,盡力抵消F-35的部分優勢;更要抓好三軍聯合作戰能力建設尤其是戰場態勢感知、實時監視能力建設,在“兩航”部隊通過對稱對抗模式難以壓制F-35型戰鬥機的情況下,空軍部隊的偵察監視無人機、火箭軍部隊的高超音速打擊器對強敵部署有第四代戰鬥機的前沿戰略存在點可以形成有效的“不對稱優勢”,尤其是在強敵目前還在配套提出“分布式空中戰役設想”的情況下,這種“強偵察監視+三軍信息交互”能力甚至比空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的聯合空中戰役能力要重要的多。

無偵-8就是為以上的情況準備的

總的來講,儘管目前美軍在F-35型戰鬥機的批產與裝備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且可以憑藉這種優勢在東部海域對我再度形成戰役戰術上的優勢,但是我國航空工業與中國空軍的潛力也是相當巨大的,與強敵之間的較量也一直在路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陳平: 美已四面楚歌,貿易戰毫無勝算
2018: 如果俄羅斯和北約全面開戰,結局會如何
2017: 小小金做核武應當是美國放縱的結果。本
2017: 俄再給中國上一課:兩架轟炸機就干挺美
2016: 有些人活着,但是垃圾。有些自稱讀了許
2016: 別忘了希拉里說過她當選就要把監獄人滿
2015: 我軍南沙新建基地到底是資產還是負擔?
2015: C919,這一句話就引來不少仇恨!
2014: 答季牧龍 面首 中文解釋
2014: 據說這張圖里有挪威海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