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10日06:55:3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4日,正圍困英法聯軍的“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突然接到希特勒親自下的停止前進命令,仰天長嘆道:“敦刻爾克唾手可得,卻被命令停止前進!”


而就在3天前,德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把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東北部的小城敦刻爾克里。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圖為敦刻爾克位置

敦刻爾克是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40萬大軍從這個小港撤退,無異於痴人說夢。


當時英國準備發動“發電機計劃”,力爭撤離三萬人。沒想到,這次幾乎沒有什麼希望的行動,竟成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9天時間內成功撤軍33萬人,載入史冊


如今英國人津津樂道這場戰役,其實他們的撤退之所以能成功,無非是希特勒停止強攻罷了。


後來,許多史學家直指希特勒專橫獨行,說這是一項愚蠢的命令。甚至這被稱作“二戰德國最高統帥部第一個大錯誤”的決定。許多人想象,如果當時希特勒進軍消滅英法聯軍,強攻英國,二戰的結局又會如何?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希特勒 視察軍隊

結局會如何,我不知道,也不敢瞎猜。不過,希特勒為何會做出這樣的命令,轉而把精銳部隊用去強攻莫斯科?這倒是有章可循。


有人說,這是因為希特勒認為英國與他們一樣,具有高貴的血統,因而不想打,留條路日後好相見。而當時歐洲普遍是反布爾什維克的態度,所以就打蘇聯,對於希特勒來說,這是順應民心的。


這種說法,前半部分可以說是無稽之談,而後半部或許有點道理。其實中國古代歷史上,倒有一個類似的案例,可以類比德國的選擇。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朱元璋時代 勢力圖

當初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上游被陳友諒占據,下游則是張士誠,朱元璋就處在這兩股勢力中間。朱元璋認為應該先攻打張士誠,因為張士誠比較弱,容易攻陷。


這個說法一經提出,朝堂上諸將贊成,只有劉伯溫提出了反對意見:“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協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


意思是說,張士誠是個保守的人,遲早成為我們的俘虜,不足為慮。而陳友諒挾持主公威脅臣下,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占據上游,天天想着吃掉我們,所以得先打他。攻打陳友諒,下游的張士誠也不敢怎樣,只會自保,而攻打張士誠,陳友諒必定會趁虛而入,逼迫我們兩線作戰。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朱元璋、陳友諒 鄱陽湖大戰

最終朱元璋聽取了劉伯溫的意見,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後掃平張士誠,進而一統天下。


我們再看看當初的德國,進行比對一番,就知道,蘇聯之於德意志,正如陳友諒之於朱元璋,而英吉利則是張士誠。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德國、蘇聯、英國局勢圖

希特勒如果選擇先打英國,在渡海的時候(那時候的英國海軍非常強大)必定遭到猛烈的反抗,一時半會拿不下。如果這時候蘇聯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希特勒採取了只困不打的策略,避免與英國陷入持久戰,同時又因為英國陸軍力量較弱,不敢與蘇聯進行夾擊。此時打蘇聯,才是更好的選擇。


德國參謀部打了這個如意算盤,想跟丘吉爾和談,沒想到丘吉爾在敦刻爾克撤軍完畢後,發表演講:“英國絕不義和!”,表示要跟德國干到底。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英國首相丘吉爾

這下好了,和談不成,希特勒只能來硬的。於是天天派飛機過去轟炸,逼迫丘吉爾和談,雙方陷入拉鋸戰,糾纏不清。蘇聯看到了這情況,覺得有機可乘,於是準備重兵出擊。


1941年6月,蘇聯還未來得及動手,德國部署于波蘭、芬蘭、羅馬尼亞的約450萬軍隊,一個閃現直接打進蘇聯200英里。僅僅一周的時間,擊落近4000架飛機,俘虜蘇聯60多萬人。這就是著名的“巴巴羅薩行動”。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巴巴羅薩行動 示意圖

為何德國這麼容易就打進去了?因為蘇聯一心想着進攻,壓根就沒想到德國會來個閃電戰,沒做防禦準備,被希特勒打了個措手不及。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寧可舉全國之力強攻蘇聯,也不願拿下英國?

莫斯科保衛戰

同年12月,德軍兵臨莫斯科,進行合圍。


後來我們也知道,天不遂希特勒願,1941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比往年更冷些。饑寒交迫、水土不服,加上蘇聯的頑強抵抗,德國敗走莫斯科城下。


德國損失近77.5萬軍隊,而蘇聯損失80萬,同時有兩百萬軍隊受傷或被俘虜。這場戰役,無論是對德國還是蘇聯來講,都是巨大的代價。因而這次戰役,也被稱作二戰的轉折點。


0%(0)
0%(0)
  不列顛是島國,1940年納粹的海空力量不足夠戰勝英國。  /無內容 - 果子狸 11/10/20 (172)
    正確!加十分!真是個好學生!  /無內容 - 中國海軍 11/10/20 (14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美國專家慫恿波蘭攻擊俄羅斯 用這塊俄
2019: 一枚核導彈破水而出,射程覆蓋巴基斯坦
2018: 已無懸念:習近平在進博會讀第五縱隊司
2018: 醫德
2017: 沙場剪影:陸軍戰士的帥氣身影和戰地更
2017: 中美正在進行中的戰爭 不宣而戰
2016: 希拉里的郵件算啥大問題嗎? 不會與世
2016: 《血壯山河》之3119 南線空虛 3
2015: 習馬會的贏家與輸家:大陸完全顯示主導
2015: 美國衰敗魔咒再度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