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12日14:44:2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在1996年,強-5帶上鷹擊81是中國的海航反艦主力,現在當然鳥槍換炮了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水面艦艇的海空攻擊能力也大大提高,這裡還沒有算入更加強大的052D和055


儘管反艦彈道導彈激起人們的極大想象力和興趣,反艦彈道導彈不是打航母的唯一武器。除了反艦彈道導彈外,常規的反艦導彈依然是反航母的利器,更是對付美國艦隊航母以外艦船的主要武器。反艦導彈是反艦巡航導彈的簡稱,專長掠海飛行、水線攻擊。水線攻擊可以最大限度地製造破壞,但反艦導彈也可以在彈道末端躍起頂攻,不僅增加反導攔截的困難,也攻擊上層建築和甲板上的武器、雷達、設備,使得艦船失能,便於後續攻擊。


反艦導彈可以空射、艦射、潛射和岸射,有專用的,但現在更多是通用的。考慮到美國航母不大可能進入岸基反艦導彈的射程,蘭德報告裡只考慮空射、艦射和潛射反艦導彈。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中國海航飛機一覽


中國海軍雖然已經走出飛潛快時代,但海航依然是中國海軍的主要打擊力量之一。在1996年,75%以上的海航飛機還是第二代;到2010年,85%的海航飛機已經為第三代或者第四代;到2017年,除了殲-8和殲轟-7,將全部升級為第四代,深度升級和配備現代武器的殲轟-7也不是通常意義的第三代可比。在轟炸機中,2002年才露面的轟-6G雖然基本設計依然是50年代的圖-16,但在航電、武器和發動機升級後,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轟-6D可掛載兩枚反艦導彈,轟-6G可掛載4枚。這依然是中國海航遠程反艦攻擊的主力。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中國反艦導彈一覽


中國反艦導彈也在過去20年裡飛速發展,從高亞音速到超音速種類齊全。高亞音速反艦導彈擅長掠海飛行,目標小,技術成熟,但速度稍慢;超音速反艦導彈速度快,攔截窗口特別小,末端動能大,但射程短,目標稍大。最新的YJ-12結合了YJ-62(也稱C-602)的遠程和YJ-91(仿製自俄羅斯Kh-31)的末端超音速,具有特別大的威脅。YJ-81(也稱C-801)、YJ-82K(C-802)、YJ-83(也稱C-803)更是早已聞名,YJ為“鷹擊”的簡稱。飛機加反艦導彈的射程使得海航的力量投射半徑極大地增加。在1996年,強-5的作戰半徑約600公里,加上70公里射程的YJ-81,合成射程為670公里;在2017年,殲-16(蘇-30MKK的國產深度升級型)的作戰半徑達到1500公里,加上280公里射程的YJ-62,合成射程達到1780公里,接近強-5架YJ-81的三倍。中國的反艦導彈威脅迫使美國艦隊收縮使用,加強對航母的護衛,也迫使宙斯盾軍艦將更多的垂髮井用作防空,減少陸攻巡航導彈的攜帶量。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中國海軍的驅逐艦、護衛艦


反艦導彈也可從水面艦艇和常規潛艇發射。過去20年裡,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引人矚目引人矚目。在1996年,中國海軍的主力還是老舊的051級(西方代號“旅大”級)驅逐艦和053級(西方代號“江湖”級)護衛艦,事實上只有部分換裝了較現代的YJ-8,其餘還在使用老式的“海鷹”系列反艦導彈。兩艘053級改裝的053K級(西方代號“江東”級)是中國海軍唯一裝備防空導彈的艦艇。中國在1999年購入2艘俄羅斯的現代級(956E型,136、137號)驅逐艦,具有先進的OTH能力和超音速反艦導彈。2005年再購入兩艘現代級(956EM型,138、139號),反艦導彈射程增加到240公里。2004年,中國自行研製的兩艘052B級(西方代號“旅洋I”級,168、169號)驅逐艦服役,到2015年1月,已有更先進的裝備相控陣雷達和垂髮導彈的5艘052C級(西方代號“旅洋II”級,170號等)、2艘051C級(西方代號“旅洲”級,115、116號)、1艘052D級(西方代號“旅洋III”級,172號)服役,另有1艘052C和5艘052D下水但尚未服役。此外,還有20艘054/054A級(西方代號“江凱”級)護衛艦服役。052D裝備的YJ-18不僅具有很大的射程和超音速衝刺能力,還能在末端攻擊時達到10g的機動能力,以擺脫反導攔截。現代級、052B、052C、052D、051C和054A都有OTH能力,“頂板”雷達主動探測距離180公里,探測距離誤差50米、方位誤差0.25度,被動探測距離450公里。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中國常規潛艇和核動力攻擊潛艇


除水面艦艇,潛艇也是中國的重要反航母平台。潛艇可以在外部提示引導下攻擊,也可以自主搜索、自主攻擊。潛艇魚雷是威力巨大的反航母武器,潛射反艦導彈更是具有隱蔽、突然和射程遠的優勢。在1996年,中國常規潛艇主力是033級(仿製蘇聯“羅密歐”級)和改進的035級(西方代號“明”級),數量眾多,但性能落後,極少出遠海,而且只有魚雷攻擊能力,沒有發射反艦導彈的能力。中國在1995年購入兩艘俄羅斯“基洛”級(877E型)常規潛艇,這是中國海軍第一種水滴形常規潛艇,十分安靜。此後,中國追加了10艘更先進的“基洛”級(636型),後8艘具有發射SS-N-27潛射反艦導彈的能力,有說法其餘4艘也將改裝而具有發射SS-N-27的能力。1999年開始,中國自行研製的039級(西方代號“宋”級)服役,2004年更先進的041級(西方代號“元”級)服役,有可能裝備了不用空氣的水下推進系統(簡稱AIP)。2015年美國海軍情報局報告指出,039和041可能已經改裝了垂直發射YJ-18的能力。核動力攻擊潛艇方面,1980年開始服役的5艘091級(西方代號“漢”級)正在退役,2006年開始服役的093級(西方代號“商”級)接替,改進的093A即將服役,但美國海軍情報局2015年報告認為,在建的兩艘也可能是更先進的095級,預計在靜音和綜合戰力方面有飛躍提高。蘭德在報告中估計,095最晚在2020年服役。


美國海軍的宙斯盾軍艦是艦隊反導的主力。提康德羅加級27艘巡洋艦從1983-1994年開始服役,伯克級62艘驅逐艦從1991年開始服役,至今仍在建造,計劃在2016-2031年間建造24艘伯克III級,裝備更大口徑的防空反導雷達。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美國海軍的巡洋艦、驅逐艦一覽


美國海軍也沒有閒着,宙斯盾本來就是就是針對蘇聯海軍反艦導彈飽和攻擊而研製的,同樣適合用於攔截中國反艦導彈。裝備有宙斯盾的美國海軍軍艦數量從1996年的34艘增加到2010年的68艘,正好翻倍,其中反導能力的軍艦從無增加到18艘。到2017年,美國海軍將有87艘宙斯盾軍艦,其中39艘具有反導能力。朱姆瓦爾特級首艦有可能在2016年服役,但蘭德報告中沒有計入。


在艦空導彈方面,美國海軍也在經典的防空為主的SM-2(SM為“標準導彈”的簡稱)基礎上,在1981年推出Block III和IIIA改型,最大射程增加到165公里。2004年服役的Block IV專用於末端反導,2008年服役的Block IIIB則增加紅外製導模式,加強對反艦導彈的攔截。SM-3是反彈道導彈為主的專用攔截彈,2007年服役的SM-3 Block IA射程可達1200海里(約2200公里),2014年4月服役的Block IB具有 改進的導引頭、先進數據處理和改進的姿態控制能力,用於加強在大氣層外的機動。Block IIA計劃在2018年服役,增加導彈的末端速度將近50%,足夠攔截中程和中遠程導彈。Block IIB應該裝有較輕的戰鬥部,達到更高的速度和高度,用於攔截洲際導彈,但在2013年3月下馬了。SM-6是全新的導彈,2013年11月開服役,可由非宙斯盾系統接力制導,比如美國海軍的E-2D預警機,這使得SM-6攔截反艦導彈的範圍擴大到370公里,大大超過宙斯盾的雷達探測距離,可以在遠離反艦導彈的末端衝刺時就開始攔截。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除了遠程的SM系列導彈,美國海軍還有點防空和近程艦空導彈(如ESSM和RAM)填缺補漏,構成多層防禦。同時,艦隊還可對GPS、中繼制導和末端雷達制導實施干擾,加上傳統的箔條和假目標,有效地誘使反艦導彈失效。


但蘭德在報告中對中國潛艇的魚雷攻擊威脅更為重視,甚至認為這是比反艦彈道導彈更大的威脅。中國潛艇不僅有直接攻擊能力,還可作為體系打擊的一部分,跟蹤航母行動,提供航母行蹤信息。相對與1996年以來中國潛艇的發展來說,美國的反潛能力發展沒有那麼快。


在1996年,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只有2艘基洛級(877型)算得上現代化,其餘73艘都是老舊的033級和035級。到2010年,中國潛艇艦隊縮減到54艘,但一半(27艘)為現代化設計,包括基洛級(877E型、636型及具有反艦導彈發射能力的改進636型)、039級、041級。2010年後,中國新型潛艇的產量進一步增加,預計到2017年將有70%(41艘)為現代化設計,總數達到70艘。核動力攻擊潛艇的數量穩定在4-5艘,但先進的093和093A級取代老舊的091級。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美國海軍核動力攻擊潛艇


美國海軍的航母最出風頭,但真正的海戰主力是核動力攻擊潛艇。1996年時,洛杉磯級(包括改進型)是主力。2010年時,3艘海狼級加5艘弗吉尼亞級加入艦隊,更多的弗吉尼亞級還在繼續建造,接替退役的洛杉磯級。但弗吉尼亞最終建造數量將少於洛杉磯級,這不是一對一的替換。弗吉尼亞級和大部分洛杉磯級除常規的魚雷和潛射“魚叉”反艦導彈外,還具有12具垂髮戰斧巡航導彈發射筒。針對中國崛起,美國海軍公開宣稱,大部分核動力攻擊潛艇已經部署到太平洋,其中3艘以關島為基地。另一方面,美國海軍全面升級潛艇聲納數據處理系統,採用開放結構和低成本、高性能、使用靈活的商用電腦,使得過去只能在岸上專用中心才能進行的複雜聲學處理現在可在艇上進行。蘇聯解體前最新一代核動力攻擊潛艇在性能上大大縮小了與美國潛艇的距離,但全面升級的先進聲納數據處理能力使得美國重建了對俄羅斯潛艇的水聲優勢。潛艇水聲性能是各國嚴加保密的,蘭德在報告中援引2009年美國海軍情報局公布的潛艇相對聲學性能圖示,其中中國潛艇依然弱於俄羅斯潛艇推斷。蘭德在報告中據此認為,美國對中國潛艇具有顯著優勢。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從高新6號開始,中國的反潛機缺門也開始補上了


在空中,美國海軍依靠P-3C和更先進的P-8A海上巡邏機。1962年投入使用的P-3C具有主被動聲納浮標、海面搜索雷達和磁探儀。2013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P-8A更為先進,高分辨率的雷達不僅能搜索海面,還能搜索島岸和內陸目標。P-8A能攜帶SLAM-ER陸攻巡航導彈、魚叉反艦導彈、航空深彈,反潛用的Mk54輕型魚雷則裝在專用的機內武器艙內,機內還能攜帶100多枚聲納浮標。P-8A沒有磁探儀,但可與MQ-4C(海軍型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配合使用。到2015年,美國海軍已經擁有21架P-8A,還有53架已經訂貨。MQ-4C預計在2018年服役,美國海軍計劃訂購68架。


美國海軍還有幾艘水聲監測船,使用SURTASS拖曳聲納,在150-450米水深工作,具有很遠的探測距離。SURTASS也有低頻主動聲納探測能力。水聲監測船本身沒有攻擊能力,但可以向海上巡邏機提供概略指引信息


在蘭德的數字沙盤演習中,假定中國潛艇只使用被動聲納,使用主動聲納、雷達要暴露自己,被動無線電測向也要把天線伸到水面上,容易暴露。美國反潛力量用被動和主動聲納搜索中國潛艇,主動聲納主要為聲納浮標。被動聲納浮標用陣列監聽,不驚動敵人潛艇;主動聲納浮標需要的數量較少,探測距離也遠,但驚動敵人潛艇。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反潛需要用到水聲匯聚的特點,單靠直接聆聽是不夠的


水下的溫度躍變層起到聲學反射鏡的作用,水聲會聚有點像電離層的天波反射,利用水聲會聚區(簡稱CZ)增加聲納探測距離可與用OTH雷達增加探測距離相對應。與OTH雷達不同的是,水面也起聲波反射鏡作用,所以在水面和溫度躍變層之間,聲波可以多次反射。第一次反射稱為第一會聚區,距離大約為25海里(約46公里),第二會聚區距離約50海里(約92公里),第三會聚區距離約75海里(約139公里),但每經過一個會聚區聲波強度下降約20分貝(100倍)。在會聚區之間也是聲納盲區。聲納探測距離用會聚區衡量,聲納探測距離取決於目標噪聲和聲納的靈敏度,也取決於潛艇自身的噪聲,這是信噪比的問題。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美中雙方潛艇與反潛探測距離


蘭德在報告中根據美國海軍情報局2009年發表的圖表推測中國潛艇的靜音性能,然後計算了上表中中國潛艇對美國航母的被動聲納探測距離和美國反潛力量(核動力攻擊潛艇、海上巡邏機、水聲監測船)對中國潛艇的探測距離。蘭德在報告中也特意指出,這只是說明性的,用於趨勢性分析,不代表數據有任何準確度。表內也沒有中國潛艇對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艇的探測距離,或許蘭德認為不值一提。不過,2007年11月,美國媒體報道,一艘中國039級潛艇在足夠對“小鷹”號航母發射魚雷的距離(一般認為是10海里以內)示威性上浮,確保被美方發現,至少這一次護航的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艇、驅護艦艇、空中反潛巡邏根本沒有發現悄悄靠近的中國潛艇。據報道,中國賣給埃及的033潛艇也有在演習中突然出現在美國航母附近的記錄。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2009年美國海軍對中國潛艇靜音能力的評估,一般認為,這明顯低估了


為了簡化起見,蘭德假定在會聚區上探測概率為100%,在比會聚區更遠的距離或者在會聚區之間的探測概率為0%。這是很粗略的,但足以給出定性結論。在蘭德的數字沙盤演習中,美國艦隊為單一航母戰鬥群,有核動力攻擊潛艇在艦隊和中國大陸之間前出屏護,並有海上巡邏機和水聲監測船伴隨保護。假定中國潛艇必須搜索整個作戰區域。交戰有離台海500海里和1000海里兩種情況,並有外界提示引導和無外界提示引導兩種情況。在有外界提示引導的情況下,假定每24小時內可以隨機地得到一次目標航母的位置通報,提示信息可以來自OTH雷達、衛星或者飛機。每24小時的更新速率並非不合理,潛艇不能經常上浮接受信息,那樣容易暴露。


中國潛艇的聲納性能由上表決定,演習中沒有具體模擬最後的導彈或者魚雷攻擊,只模擬在確認目標位置並進入導彈或者魚雷發射位置的次數。進入發射陣位必須考慮目標運動速度和相對方向,還有武器的飛行或者航行時間。演習長度假定為7天。


對於美國反潛力量來說,演習計算對中國潛艇發動的有效攻擊次數。對於核動力潛艇來說,假定最大速度為30節,空投魚雷必須在目標3海里以內入水才判作有效;對於常規潛艇,假定最大速度為20節,空投魚雷在4海里以內入水依然判作有效。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艇的攻擊則要考慮探測距離和目標速度。演習中不考慮中國潛艇對美國潛艇的反擊,也不考慮其他中國海空力量對美國反潛力量的反擊造成的干擾和損失。


演習首先考慮單一中國潛艇的情況,然後考慮狼群攻擊情況。美國反潛力量在1996、2003、2010年情況中包括兩艘洛杉磯級潛艇,巡邏速度15節;兩架P-3C巡邏機,巡邏速度75節,最大速度320節;另有兩艘水深監測船。在2017年情況中包括兩艘佛羅里達級潛艇,巡邏速度25節;兩架P-8A巡邏機,巡邏速度100節,最大速度440節,還有兩艘水聲監測船。航母戰鬥群自身的反潛直升機和驅護艦艇的反潛能力沒有考慮在內。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單一中國潛艇在台灣東南1000海里在7天戰爭中發現並對單一美國航母戰鬥群進入發射陣位的次數


蘭德在報告中給出了演習中的“一對一”情況,也就是單一中國潛艇針對單一美國航母戰鬥群在7天戰爭中成功進入發射位置的次數。這只是進入發射位置,沒有計入美國護航力量攔截來襲導彈或者魚雷的因素,也不計算航母命中後的損害程度。1996、2003、2010年的美國反潛力量設定是相同的,所以對於同型中國潛艇,只要已經服役,結果也是相同的。基洛級(636型)以第二批10艘為準。顯然,噪聲水平、武器射程有很大的影響。外界引導是提高交戰次數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在狼群情況下,假定中國潛艇可以在一次出擊中在海上持續30天,常規潛艇的航渡速度為8節,核動力潛艇為25節。中國潛艇從三個主要基地出擊:青島、舟山、湛江。由於海上自持力最長為30天,戰爭只有7天時間,需要在戰區提前部署而不能臨時再趕赴,算入航渡和輪休時間,平均需要2.59艘才能在台灣東南1000海里距離上常年維持一艘常規潛艇艘,核動力潛艇則減少到1.95艘。這是由於核動力潛艇速度較快、周轉較快的緣故。參照前述各個時期中國潛艇總數,可以計算出中國海軍能在戰區投放的最大潛艇數量。蘭德在報告中沒有計入033級和035級,認為這些老式潛艇對航母沒有實質性威脅,而且實際觀察下來這些老式潛艇基本上不出遠海。這樣下來,蘭德在報告中認為中國實際上能把現代化潛艇中的35-50%的投入戰鬥,。


根據投入戰鬥的潛艇數量和潛艇性能、武器性能、單艘潛艇的交戰次數,蘭德計算了中國潛艇狼群在台灣東南1000海里處發現美國航母並進入發射位置的次數。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中國潛艇集群在7天戰爭中在台灣東南1000海里發現並對單一美國航母戰鬥群進入發射位置的次數


這是根據公開數據和簡單化的假定計算的,但如果不糾結於具體結果的準確性,還是可以看出定性的趨勢。中國潛艇力量在過去20年裡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蘭德在演習中改變多組參數,但所有計算結果都表明,中國潛艇的預期交戰次數都成數量級地增長,有些情況下竟然增加20倍。另一個重要結論是:外界引導具有巨大作用,每天一次的外界引導就可以把交戰次數增加5-8倍,效果甚至高於在無引導情況下所有中國潛艇傾巢出動,後者只能增加交戰次數一倍左右。最重要的是,蘭德的數字沙盤演習表明,中國潛艇的可能攻擊次數已經對美國航母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即使沒有外界引導,在7天戰爭期間發生至少進入發射陣位一次的可能對半;有外界引導的話,可能達到4-5次,每一兩天就可能遭到一次攻擊。如果在戰區有兩個甚至更多航母戰鬥群,任一航母戰鬥群遭到攻擊的次數幾乎成倍增加,儘管中國潛艇的損失也相應增加。考慮到政治風險和人員損失,這是不可接受的風險,美國航母戰鬥群有可能必須等戰區“肅清”中國潛艇威脅後才能進入。反潛戰是非常花時間的,美國不一定有這個時間。另一選擇是冒險進入戰區,以取得更高的飛機出動率,代價是接受很高的遭到中國潛艇攻擊的風險。

蘭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戰(五)飛機與潛艇打航母


中國三大艦隊抵達台灣東部海域和南沙海域的距離

蘭德在報告中對中國空艦和艦艦威脅不以為然,這是基於冷戰時代美國艦隊反制蘇聯導彈飽和攻擊的經驗,這是有道理的。在宙斯盾的強力護衛下,飽和攻擊確實不容易奏效。但蘭德對於中國潛艇的威脅是基於美國海軍對潛艇作戰的理解,並不一定符合實際。中國潛艇的主體還是常規動力的柴電潛艇,核動力攻擊潛艇的數量還很少。柴電潛艇特別安靜,但速度較慢,水下耐久力較差,需要不時上浮充電。不依賴空氣的AIP可以延長水下潛航時間,但依然不能解決速度問題。柴電潛艇適合攻擊固定航線上的低速船隊,或者在關鍵水道打伏擊,特別適合水聲環境複雜的淺近海域,但要在開放大洋搜索、追逐動輒以30節高速機動航行的航母戰鬥群並不合適。除非航母撞上門來,或者在必經航線上設伏,否則柴電潛艇很難在占領發射陣位。在對方沒有防備的時候鑽空子是做的到的,但在戰時主動占位就比較困難。這是有能力長時間水下高速航行的核潛艇才擅長的任務。蘭德在演習中劃定了台海東南1000公里的戰區範圍,大約在菲律賓以東位置,實際戰區可以從日本外海到中國南海,中國潛艇要這樣滿世界蹲點、守株待兔,效率十分低下。但柴電潛艇的大量存在本身和空射反艦導彈一樣,使中國海岸以外的中近海成為美國航母的禁區,迫使美國航母遠離中國海岸,降低艦載飛機的出動率,增加加油機的負擔,降低總體作戰效能,還是有很大作用的。這對裝載巡航導彈的水面戰艦也是一樣。大量安靜的柴電潛艇還能在近海水中設伏,也大大限制了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艇和巡航導彈潛艇的行動自由度,這是另一個作用。但到開放大洋追逐高速航母並不適合。


另外,柴電潛艇可以在遠海用作前沿偵察和監視,作為OTH雷達和衛星的補充。收集的航母位置和航向、速度信息傳遞給總部,但只有在有利的時候才主動攻擊。柴電潛艇還可以利用航母對潛艇威脅的恐懼,在海上設置無線電偵聽和聲納浮標,冒充潛艇通氣管和天線,占用反潛資源,擾亂艦隊行動,在未受攻擊時則通過衛星發送周圍過往船舶的信息,作為海洋監視體系的補充。


蘭德在報告中的結論是,與1996年相比,中國海軍的威脅極大地增加,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國海軍威脅來自幾個方面:


1、有效的遠程監視系統

2、先進的反艦導彈和射程遠達2000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

3、先進的海航飛機和水面艦艇

4、新一代裝備先進魚雷和反艦導彈的大型、安靜的潛艇


美國海軍也在發展,包括反制中國衛星和OTH雷達的能力。美國海軍也肯定在發展反制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的能力,這包括硬殺傷反導能力,更重要的是反制中國海洋偵察監視的能力。美國海軍也可以在戰術上反制中國的反航母作戰,比如增加機動和拉開與中國大陸的距離,但這些動作也會影響美國干預的有效性。蘭德在報告中認為,在美中台海戰爭的各個想定中,中國導彈攻擊嘉手納和反航母能力是對美國最不利的。


在1996年,中國缺乏有效的海洋偵察監視能力,作戰平台和武器也太落後,對美國航母沒有多大威脅,美國在海上有絕對優勢 。在2003年,中國能力有所進步,但還是不足以翻盤,美國依然占優勢。在2010年,中國海軍由於綜合進步已經能在海上逼平美國航母。在2017年,中國海軍的進一步發展使得美國航母在台海想定中已經處於劣勢。有意思的是,蘭德認為,中國海軍的主要威脅來自潛艇,而不是反艦彈道導彈。不過蘭德也刻意指出,要是戰爭時間延長,美國海軍的實力更能發揮出來,中國威脅隨時間減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這位中國設計師同時開發兩款武裝直升機
2019: 香港政府徵召特別警察
2018: "基建狂魔"新利器竟用核動力
2018: 中國第4代核聚變裝置獲重大突破 首次實
2017: 金頭盔比武結果 說明殲10A明顯不是殲11
2017: 必須時常回顧來時路:北京衛視五集記錄
2016: 共匪飛賊的金孔雀變成了黑燒雞
2016: 自由派白人是真正的白垃圾,美國就是一
2015: 日稱中方已看透奧巴馬軟弱 將推進南沙
2015: 別再笑C919了:日本今日首飛的國產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