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對前期東亞時事分析的一些反思
送交者: 王者歸來88 2006年02月10日15:23:4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東亞時評】對前期東亞時事分析的一些反思

時事分析如同天氣預報,有個準確性的問題,所以我們以前提到過,如果我們的分析出現誤判,我們將及時澄清,以免誤導視聽,儘管我們的讀者範圍不大,但還是要說出對的話充分負責。

我們前期關於中國中止六方會談並以此向美國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施加壓力的分析極為成功,對後續發展的預測也基本正確,沒有什麼誤判,但的確存在一個漏判,那就是沒有考慮到拉氏還有“破罐子破摔” 這一招。關於拉氏如何使用這一招以求擺脫在朝核和伊核問題上的被動,我們在近期的時事分析中已有說明。雖然這一變化對我們先前所做的有關預測(如中美貿易戰的可能,朝鮮半島本身的發展等)影響不大,依然有效,但這一新情況確實給東亞今後的形勢發展引入了新的變數,尤其是朝鮮半島本身,鑑於六方會談作為對美施壓的功能已失,對於中俄和美日都成為雞肋,但對韓國卻至關重要,所以中國有可能推動六方會談儘快舉行,對此我們在最近的一期時事分析中已作了說明。這也是我們對今後靖國神社和六方會談分析所做的最大的調整。

雖然我們說過美國新保守主義什麼事都敢做,什麼禍都敢闖,但對拉氏置美國長遠利益於不顧,敢於“破罐子破摔” 還是缺少思想準備,所以從今以後我們不得不對他隨時做最壞的打算,尤其是在美國新保守主義在國內外都走到窮途末路的情況下。

拉氏使出“破罐子破摔” 這一招應該在佐立克訪華期間就已初露端倪,但由於當時我們收到的信息多是正面的,因此對佐立克訪華作了不少正面的解讀,現在看來這些正面解讀有失偏頗。佐立克訪華結束後,有關負面信息逐漸浮出水面,最典型的兩條一是中國如果在伊核問題上“製造麻煩” ,美國就回在石油供應上給中國製造麻煩,二是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對中國和日本各打五十大板。所以,現在看來佐立克訪華時要傳達的一個信息就是美國要拿出“破罐破摔’ 手段,從而警告中國在六方會談問題上不要走得太遠,美國不想在朝核問題上和中國玩下去了。

對中國來說,雖然借中斷六方會談一勞永逸解決靖國神社問題的意圖落空,但也說不上什麼損失,只不過把靖國神社問題變成持久戰來打就是了。但同時,韓國“脫美入亞” 的步伐將大大加快,因為如我們先前所指出的,拉氏作出在朝核問題上“破罐破摔” 的姿態的同時,也等於對韓國作出了“何去何從,由你選擇” 的姿態。拉氏對小泉寄予如此厚望,不惜徹底犧牲韓國,小泉可不能讓拉氏失望啊。東海,台海,北方四島,竹島,小泉有多大本事就儘管使出來吧,別再唧唧歪歪抱怨中韓抓住靖國神社問題不放。

所以,對中國來說,拉氏使出“破罐破摔” 招術本身就是無招可用可用的表現,中國當然無需驚慌。既然美國不在乎韓國,中國只管順水推舟,把朝鮮半島經濟經濟整合和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做實,把金正日訪華後表現出的開放姿態轉化為兩韓經濟統合的實際行動。同時,中俄將借今年晚些時候的中俄軍演從半島外部進一步展現向整個朝鮮半島提供安全保障的實力與決心。另外,中俄應以某種方式向韓國保證中俄聯手可以有效約束金正日不會作出極端行動,以解除韓國脫離美日軍事同盟的後顧之憂,並保障在未來兩韓政治統一過程中能夠有效約束金正日以達成兩韓均可以接受的政治框架。在目前情況下,後面一點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金正日將要訪問印尼的消息十分有趣,我們認為,有些中國不便對金正日說出口的敏感話題(如兩韓統一後金正日家族的政治安排)借相對中立的第三方,如印尼,的口說出來應該是非常合理的。有關話題之所以敏感是因為中國有“拋棄” 朝鮮的“前科” ,從中國口裡說出任何讓金家放棄部分權利的話都有可能引起金正日的過急反應,從而使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從這裡我們再次意識到當初鄧小平在與韓國建交問題上犯下的錯誤,多多少少給現在中國力推的兩韓統一帶來的負面影響。失去金錢事小,失去信任事大,尤其對朝鮮這樣有骨氣,自尊心又特別強的窮親戚。沒有這個失誤,這些話加上推動朝鮮改革開放的主張中國本來都是可以直說無妨的,現在只能旁敲側擊,或賈口於人。

在靖國神社問題變成持久戰後,中國除了繼續在外交上與朝韓聯手孤立日本,並把這個問題拿到任何可能的國際場合;但另一方面,中國則需要和日本保持某種接觸,讓日本在東海和釣魚島問題上找不到藉口。

王者歸來 2006。02。0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毛主席為什麼給核武器上了保險?
2005: 戰例: 俄軍成功突破美航母防禦圈
2004: 點評台海大勢_中美台最後攤牌的時機
2004: 台空軍解密摔機六百餘架真相
2003: 義和團——中國一百年的陰影
2003: 海戰回眸:震動沙皇的對馬大海戰 ZT
2002: 俄羅斯核武器轉向海洋
2002: 法軍失去“歐洲船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