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阿富汗幾十年亂局的病根何在?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1年08月16日19:12:3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當地時間8月16日上午,阿富汗塔利班政治辦事處發言人默罕默德·納伊姆宣布,戰爭在阿富汗已經結束。回首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阿富汗這個國家給我們留下了太過深刻的印象。這個印象就是——亂。至於阿富汗亂從何來,有人說是從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開始;有人說是從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開始。但實際上,阿富汗亂局的淵藪卻遠比這些久遠得多。

   

  阿富汗土地貧瘠、物產匱乏,甚至連地理位置都算不上特別重要——阿富汗東北連接的瓦罕走廊曾是連接中國與中亞的重要陸路通道。但自大航海時代以來,這種需要翻山越嶺,途中有各種艱難險阻的陸上通路就已經基本被海路所替代。可以說,近代以來阿富汗不具備讓西方列強多瞧上一眼的客觀條件。唯一讓阿富汗變得與眾不同的,是沙俄在彼得大帝時期定下的向南擴張的基本國策與英國在英屬印度現實利益的衝突。19世紀中期以來,沙俄不斷在中亞地區向南擴張,英國則不斷以英屬印度為基地向北擴張。為了與沙俄的勢力進行對抗,英國在19世紀先後發動了兩場英阿戰爭,以期在英屬印度和沙俄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區域。這兩場戰爭的結果是阿富汗南部的部分區域——包括阿富汗主體民族普什圖人的大概一半的傳統聚居區被併入了英屬印度。

   

  1893年,已經淪為英國傀儡國的阿富汗王國與英國簽署了《杜蘭德線協定》,正式將一條把普什圖人聚居區一分為二的杜蘭德線作為英國勢力範圍分界線,這後來成為了阿富汗與英屬印度的實控邊界線,最後又在1947年英屬印度獨立和印巴分治後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實際邊界。但從根源上來說,現在屬於巴基斯坦的部分領土是英國人用武力從阿富汗搶來的,在英國統治印度的時候阿富汗人沒有與英國爭奪領土的實力,但現在英國人走了,面對同樣孤立無援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人自然不願意承認這條杜蘭德線。這導致了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非常難以解決的領土爭端。而為了削弱阿富汗對巴基斯坦的威脅,在後來事關阿富汗的各種重大事件中,總少不了巴基斯坦的身影。

   

  另一方面,由於帝國主義者對杜蘭德線西北阿富汗的長期忽視,以及阿富汗國內對於西方列強強烈的復仇主義,阿富汗始終沒有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走向現代化,而是在越來越深的陷入了宗族政治與神權政治當中。1920年代,阿富汗國王阿曼努拉·汗前往歐洲和土耳其進行了一次考察,深感西方之強大,阿富汗之落後,回國後開始矢志改革。他廢除了奴隸制、廢除了婦女罩袍習俗、開設了男女同校的學校,力圖讓阿富汗走向現代化和世俗化。然而國王的一片苦心卻遭到了宗族和宗教領袖的一致反對,致使阿富汗爆發了內戰。內戰中,面對反對派壓倒性的兵力優勢,阿曼努拉·汗宣布退位。他的堂兄穆罕默德·沙阿卻奇蹟般的率領王國軍隊擊敗了叛軍,殺死了叛軍首領,並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阿富汗的新國王。有了阿曼努拉·汗的前車之鑑,穆罕默德·沙阿廢除了他堂弟的一些激進改革,開始推行更加溫和的改革政策。然而這種公然“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卻又引起了國內改革派的不滿,這導致其在1933年被一名15歲的學生所刺殺。

   

  這種略顯畸形的社會改革道路一直持續了幾十年。上世紀50年代,出身於阿富汗王室的達烏德·汗出任阿富汗王國的總理一職。同上世紀50年代的許多政治人物一樣,達烏德·汗也深受蘇聯革命輸出的影響,他希望阿富汗效仿蘇聯進行社會改革,也推出了大量相關的政策。這一時期阿富汗的經濟成長和婦女解放事業進展得都相對順利。但問題在於,越發靠近蘇聯的阿富汗引起了美國的不滿;再加上達烏德·汗還是普什圖民族主義者,希望能夠追討回阿富汗的失地。這導致其在位期間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日趨惡劣,並招致了巴基斯坦對阿富汗的封鎖。在這些危機下,1963年達烏德·汗被迫辭職。但這也使得王室出身的達烏德·汗開始反思阿富汗的憲政體制的弊端。最終卸任10年後的1973年,達烏德·汗趁着阿富汗國王訪問意大利的契機發動政變,結束了阿富汗的君主制,建立了阿富汗歷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國。成為了阿富汗第一任總統的達烏德·汗掌權後,繼續推行了他親蘇、反巴的政策。

   

  種種原因導致成為了共和國的阿富汗還是沒能抑制住國內的暗流涌動。這時候反對達烏德·汗的主要有兩大派系,一派是他在政變時期的盟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他們反對達烏德·汗的獨裁統治和普什圖民族主義;另一派是由巴基斯坦支持的極端宗教分子,他們的目的是反對政府改革,要在阿富汗恢復神權統治。1975年,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阿富汗極端宗教主義者發動了一次叛亂。雖然這次叛亂沒有取得成功,卻在根本上動搖了達烏德·汗的統治。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達烏德·汗成立了自己的政黨阿富汗民族革命黨,並宣布阿民革之外的所有政黨均為非法——包括他此前的各路盟友。同時,他還降低了阿富汗對蘇聯的依賴,導致了蘇阿關係的惡化。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情況下,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領袖之一米爾·哈珀遭到暗殺。這成為了壓死達烏德·汗的最後一根稻草。人民民主黨宣稱哈珀是被政府暗殺的,而長期同情人民民主黨的阿富汗軍隊則發動了叛變,殺死了達烏德·汗和他的家人。這就是阿富汗歷史上的四月革命。

   

  革命之後,人民民主黨走上了阿富汗的政治中心。這個政黨在60年代末分裂成了以窮苦農民為主的群眾派和以政治精英領銜的旗幟派。雙方的矛盾在於,群眾派主張動用一切力量,使用一切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成共產主義;而旗幟派則主張阿富汗不具備建立共產主義的先決條件,社會改革需緩步進行。在政治上,阿富汗的靠山蘇聯更加傾向於旗幟派的路線,但四月革命的結果卻是實際在四月革命中出力最多的群眾派掌握了政權。在掌握政權後,群眾派為了獲取蘇聯的支持,開始在國內推行“紅色恐怖”,大肆迫害旗幟派人員——他們確信,如果沒有旗幟派,蘇聯就只能支持群眾派。雖然蘇聯希望保全旗幟派,但他們卻被群眾派領袖塔拉基的一句話懟了回去——偉大導師列寧教導我們要對革命敵人冷酷無情,必許消滅他們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1978年開始,塔拉基的群眾派政府開始了對阿富汗大刀闊斧的現代化改革,其中包括大量直接針對傳統伊斯蘭民法和婚姻法的改造。他們宣稱“要徹底剷除阿富汗社會的封建主義”。種種改革措施讓傳統宗族和宗教勢力更加難以容忍,而群眾派政府則採用了最簡單的手法解決改革過程中的阻力——直接解決造成阻力的人。這使得整個阿富汗的舊勢力都在反對群眾派政府的旗幟下團結了起來。而在群眾派內部,也出現了潛伏在黨內的大野心家——阿明。在執行“紅色恐怖”的過程中,群眾派二號人物阿明攫取了黨、政、軍大權,並把塔拉基架空。1979年,塔拉基與阿明因政治路線問題出現了重大分歧,導致阿明在1979年發動政變推翻了塔拉基政權,成為了阿富汗新的一號人物。

   

  作為一個民族主義者,阿明一方面反感蘇聯對阿富汗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對巴基斯坦和其背後的美國深惡痛絕。由於激進的社會改革和美國、巴基斯坦對激進宗教主義者的支持,阿明上台後阿富汗的舊勢力立刻發動了叛亂。無力抵抗叛軍的阿明此刻只能求助蘇聯幫助其平叛。然而此時的阿明政權對蘇聯來說卻成為了蘇聯腹地的一顆定時炸彈。在情感上,蘇聯人厭惡阿明;在現實上,蘇聯人也看透了阿明無法掌控阿富汗的局勢,最終只能讓阿富汗進入到親美、親巴勢力的手中。因此面對阿明的求助,蘇聯一邊調兵遣將進入阿富汗,另一邊則在策劃“做掉”阿明,另尋自己在阿富汗的代理人。最終在1979年12月25日,隨着阿富汗安全局勢的不斷惡化,蘇聯邁出了武裝入侵阿富汗的一步。

   

  早在阿明發動政變之初,美國就意識到,蘇聯可能會選擇出兵打擊已經成為了其沉重包袱的阿富汗阿明政權。1979年3月30日,美國國防部代表沃爾特·斯洛克姆就曾公開詢問:“保持阿富汗的叛亂活動是否有價值,是否能‘把蘇聯人拖入越南的泥潭’?……如果蘇聯人決定發動攻擊,我們完全有興趣讓他們卡在那裡”。兩個月之後,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份文件,授權CIA向所謂的“阿富汗聖戰者”提供“非致命援助”。可以說,蘇聯推翻阿明政權的做法正中美國下懷。在美國、巴基斯坦和其他境外勢力的支持下,阿富汗的舊勢力與蘇聯進行了長達10年的游擊戰爭,這場尾大不掉的戰爭,最終成為了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然而,在戰爭中由美國和巴基斯坦等國的資助下成長起來的“阿富汗聖戰者”卻也成為了美國和巴基斯坦的夢魘,這其中就包括9·11恐怖襲擊的策劃者——本·拉登。

   

  蘇聯在1989年撤出阿富汗後,還一直對其扶植起來的阿富汗政府進行援助以維持其統治。然而這個“蘇聯老大哥”卻在1991年底“撒手西去”了。阿富汗政府再一次進入了風雨飄搖之中。1992年,阿富汗的各路軍閥勢力開始了長達4年的大混戰。在這個過程中,塔利班第一次出現在了阿富汗的政治光譜中。所謂塔利班,實際上是“塔利布”一詞的複數形式,意為“學生”,與意為“老師”的毛拉相對應。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該組織的早期成員多是在阿富汗多年戰亂中輾轉進入巴基斯坦,並在巴基斯坦宗教學校學習過的學生。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塔利班民兵組織於1994年成為了阿富汗內戰中的主要力量,並在1996年占領了阿富汗的絕大部分領土。其他部分軍閥為了反抗塔利班組成了“北方聯盟”,退入了阿富汗東北部的山區與之周旋。

   

  受成員生長環境的影響,1996年至2001年間塔利班的統治有相當濃烈的極端宗教主義思想。這在已經經過了上百年新思潮洗禮的阿富汗並不得人心。然而正如文章開頭所述,阿富汗貧瘠的土地、匱乏的物產和壓根沒什麼戰略重要性的地緣位置;再加上蘇聯人在這裡的前車之鑑讓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對其提不起興致——除了巴基斯坦。直到有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徹底改變了這一切——9·11。其實在9·11之前美國和基地組織並沒有什麼特別深的過節,本·拉登之所以要發動9·11襲擊完全是看不慣美軍在海灣戰爭後賴在沙特阿拉伯不走的行徑。1996年,本·拉登發布的第一個教令就是呼籲美國士兵離開沙特;1998年,本·拉登的第二條教令表明了他對美國和以色列外交政策的反對,對美國駐軍沙特的反對,並呼籲穆斯林對美國進行攻擊。此外,2004年美國部分公開的所謂“28頁報告”中,則暗指可能是沙特阿拉伯的王室成員與本·拉登共同策劃了9·11襲擊。

   

  總之,不論出於何種原因,本·拉登和他的基地組織對美國發動了這場舉世震驚的恐怖襲擊。本就囂張跋扈的美國人自然受不了這種委屈。他們立刻通過自己的情報網絡鎖定了9·11的幕後黑手——本·拉登。然而此時的本·拉登卻並不承認9·11是自己所為,並向自己的好友——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尋求庇護。現在我們並不清楚奧馬爾是明知本·拉登發動了9·11襲擊還為其提供庇護,或是自己也被本·拉登騙了。但結果就是,當美國人上門來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時,奧馬爾拒絕了,說除非美國公開是本·拉登策劃了9·11襲擊的證據,否則不會交出本·拉登。而在美國方面,公開相關證據意味着會把整個國家的情報網絡和自己的線人“翻出來,曬一曬,洗一洗,拾掇拾掇”,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美國與塔利班也因此結仇。隨後不久,美國宣布塔利班為恐怖組織提供庇護,並在2001年10月7日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發起了軍事打擊。在壓倒性的軍力優勢面前,阿塔幾乎毫無抵抗之力,喪失了剛剛建立不久的政權。與此同時,被阿塔打到東北山區的北方聯盟也捲土重來,加入了美國扶植的卡爾扎伊政府。

   

  原本美國入侵阿富汗無非兩個目的,一個是為9·11報仇,揚了本·拉登;另一個是順手幹掉公然與美國作對,包庇本·拉登的塔利班政權。其中第二個目的到2002年春季就已經基本完成;至2011年,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後,最主要的目的也完成了。但美軍卻發現自己又掉進當初蘇聯人掉進的泥坑裡了。阿富汗境內沒有任何組織有實力在沒有美國幫助的前提下維持政權,這讓美國人不能“說走就走”,不然塔利班捲土重來美國光是在面子上就掛不住。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用美國模式改造阿富汗這個國家,但很快美軍發現當初“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阿富汗人組成的新政府並沒有任何救國救民的情懷,也不想搞任何改革,只是一群在美國的庇護下貪贓枉法的投機分子。這些人爛泥扶不上牆,但是美國還必須去支持他們。而美國支持的力度越大,這些人就可以越安心地濫用國家公器。這其實也是美國在入侵阿富汗20年後,痛定思痛撤離阿富汗的根本原因。

   

  可以說,外部勢力的干涉無可否認的是阿富汗幾十年亂局的原因之一;可另一個更加根本的原因卻很容易被忽視——阿富汗亂局,亂在自身。而今天風捲殘雲一般消滅了阿富汗新政府的塔利班能終結這一切亂局嗎?自古以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1996年至2001年的極端宗教統治在阿富汗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也是如今許多阿富汗人爭着搶着要逃離阿富汗的原因之一。禍根得不到解決,阿富汗和平和繁榮就沒有堅實的保障。如今,改頭換面的塔利班宣布將實施更加溫和,更加世俗化的政策。這是一個致力於解決阿富汗亂局根本病灶的建設性方案,但能否實施、落實還要看今後的發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La bataille contre WeChat est
2020: 各國五代機研製爭相模仿F-22,而不是J-
2019: 紐時:川普當局批准售台F-16戰機。篤定
2019: 群眾應當怎樣投票才能夠在選舉中取得最
2018: 抗議美國制裁,土耳其人選擇焚燒美元
2018: 袁崇煥罪狀解釋
2017: 那個比豬還蠢的香椿樹到首頁看看,人家
2017: 中國的對外用兵之道 (再續)
2016: 《血壯山河》之3052 台兒莊真相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