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2003年伊戰後:中國軍隊露出得意的笑容
送交者: 阿道夫二世 2006年05月17日15:59:5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991年的海灣戰爭,給中國軍隊帶來極大的震撼。

  實際上在海灣戰爭之前,中國軍隊還是自信滿滿。在此之前兩年,中國結束與越南的邊界衝突後,中共領導人還滿意的說,“我們的軍隊是能打仗的。”

  但在1991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美軍以極小的代價,在很短的時間內摧毀了薩達姆120萬正規軍,對此中國軍隊極為震驚。震驚來源於兩個換位思考:
  假如把美軍換成中國軍隊,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假如把伊拉克軍隊換成中國軍隊,又會是什麼結局?

  雖然從感情上說中國的將領們不相信他們會敗於美軍,但理智告訴他們,他們的結局不會比薩達姆的軍隊好多少。

  震驚之後中國人冷靜了下來,他們開始反思、開始覺醒,我們無法知道當時中國軍隊發生了什麼變化。但是在21世紀頭十年已經過去一半的時候,我們在看中國軍隊,就可以的清楚知道中國軍隊發生的深刻變化。

  第一個變化應當是軍事思想的變化。

  “技術決定戰術”,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公開承認軍事技術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中國軍事思想中,戰鬥精神和軍事謀略是同等的重要,軍事技術的重要性則被有意迴避。為此,他們還刻意的批判“唯武器論”。

  實際上中國軍隊也知道先進軍事技術的重要,但是他們不願意公開承認。“技術決定戰術”,實際是中國軍事思想的潛規則。在紅軍時期的“十六字”訣、對日作戰的長期敵後游擊戰、國共內戰的“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韓戰前期迂迴穿插、近戰、夜戰,後期的堅固防禦、短促反擊,實際都是“技術決定戰術”的理智選擇。

  雖然是理智的選擇,同時也是無奈的選擇。長期以來,中國軍隊的軍事技術始終處於落後的地位。因此,着重突出戰鬥精神和軍事謀略的重要性,對於維持中國軍隊的士氣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隨着技術的發展,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再也無法繼續下去了。海灣戰爭中,美軍的軍事技術優勢在戰爭開始前就決定了戰爭的結局,而雙方統帥的謀略水平、雙方士兵的士氣只能影響這個結局到來的時間和代價。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軍事技術的作用更加突出,南聯盟軍隊的軍事謀略水平和軍隊士氣是值得稱讚的,但是他們還是無法抵擋盟國的軍事技術優勢。

  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軍隊有變成徹底的“唯武器論”者的趨勢,但在中國新的軍事領導人上台後,這種趨勢得到扭轉。在現代中國軍事思想中,軍事技術、軍事謀略和戰鬥精神同等重要。

  在承認軍事技術的重要性後,中國軍隊的裝備水平發生了深刻變化。這個變化在上個世紀末還不明顯,但進入21世紀這種變化已經十分明顯。在單件兵器的技術性能對比上,中美主戰裝備的差別已經不是很大。如果要想在此時戰勝中國軍隊,就需要發揮我們在數量和整體協同作戰上的優勢。

  仔細評價中美軍事技術的差距,我們發現在不同的領域差距是不同的,有的落後30年,有些則幾乎沒有差距。目前,中國軍隊正在致力於追趕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試圖顛覆美國領先的地位,具體的發展趨向將作專門論述。

  因此,我們更需要軍事技術研發的前瞻性,使我們得以維持對華軍事優勢。F22A“猛禽”的研製如果晚10年或5年,後果不堪設想。相反,因為資金的因素而放棄一些計劃,將使我們的優勢蕩然無存,例如RAH66。最明顯的莫過於美國陸軍,由於沒有換代性的裝備計劃,使得中美差距急劇縮小。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中國軍隊開始露出得意的笑容。

  第二個變化是中國國防理念的變化。

  在結束與前蘇聯沿着漫長邊界線的陸上對峙後,中國的國防理念發生了徹底的變化。

  制空權、制海權與制天權,是中國軍隊國防建設的新重點。與之對應,自1991年來中國軍隊大幅裁軍,陸軍部隊大幅削減,海、空、戰略導彈部隊的比例大幅增加。

  “沒有空防就沒有國防”,在目睹了科索沃的空中制勝後,中國軍隊開始承認“空軍制勝論”。由此引發了中國空軍的一次飛躍性發展,儘管目前還面臨着電子、發動機等項的技術瓶頸,但是其試圖顛覆美國傳統空中優勢的企圖已經非常明顯。我們認為在未來的中美衝突中,任何得不到F22A支持的戰略方向,必將遭到中國優勢陸軍的巨大壓力。而實際上F22A的優勢能維持多長時間也是一個問題,我們不排除中、俄合作研發下一代戰機的可能。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因為任何中美空中並駕齊驅的格局出現,都將是民主世界的噩夢!

  在海軍方面,中國明確提出了要“確保900海里制海權”。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其目的在於瓦解第一島鏈,而對於美國來說,一旦在第一島鏈無法立足,其防禦前沿將後撤1500公里。水面艦艇的技術優勢已經不明顯,而航空母艦則受到對方陸基飛機及新型潛艇的威脅。對抗來勢洶洶的中國海軍,我們只能依靠數量上的優勢,目前我們依然保持着水面主力艦艇和核潛艇對華10:1的絕對數量優勢。DDX、JSF計劃的遲緩,對於美國維持其海軍優勢是致命的。

  空間領域則是中國試圖開闢的第四對抗領域。戰略導彈是中國對抗美國的一隻顛覆性力量,提高制天能力將使中國的顛覆企圖得以實現。“神舟”飛船計劃和“伽利略”合作計劃都有明顯的軍事目的。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努力已經觸及了美國最敏感的地帶,並且使我們遇到了兩難選擇:如果同意外太空非軍事化,等於默許中國任意以民用目的為幌子,利用外太空威脅美國;而不同意外太空非軍事化,等於將美國太空目標暴露給中國的反衛星武器。

  第三個變化是“人民戰爭”的新嘗試。

  現在顯然不是拿一隻步槍就能上陣的時代,中國傳統的人民戰爭也進入更加專業化的時代。

  中國將士兵的服役期縮短為2年,退役士兵將保持10年預備役身份,按照中國軍隊200萬普通士兵的規模計算,中國受過專業訓練的、年齡在20-30歲之間預備役士兵超過1000萬!

  同時預備役士兵的構成也不限於農民和藍領的子弟,城市的年輕知識階層也是一部分。新入學的大學生將接受1個月的軍事訓練,中國宣稱這是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和鍛煉意志,而實際上不知不覺間,這些大學生在軍訓後已經被人民武裝部記入預備役名單。

  同時,民兵組織也更加專業化,在中心城市的民兵組織中,有師級規模的防化部隊和防空部隊,民兵組織的專業化保證了正規軍的專業化,一旦發生戰爭,城市的日常守衛、防衛將由這些民兵組織承擔。

  儘管他們目前使用的是正規部隊淘汰的裝備,但考慮到中國正規軍隊的換裝速度驚人,這些民兵組織的裝備水平也將很快提升。我們很難理解中國為什麼把單兵防空導彈這樣危險的武器配發給準軍事人員?

  同時,中國政府頒布的“國防動員條令”,規定可以在戰時隨意徵用民用資源。這意味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正在成為中國軍隊的隱性戰爭資源。

  因此,如果在中美衝突時中國突然迸發出超出我們估計的戰爭潛力,我們毫不意外。

  通過分析,我們不得不對中國從震驚到覺醒產生的變化保持高度警惕。面對中國軍隊的發展,需要我們的政治家作出選擇。事實表明,單純的軍事技術競賽只有暫時的領先者,我們有必要重新理解中國古代軍事家倡導的“攻心為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李敖有話說 潑潑連戰的冷水
2005: 俞力工:和平之舉不分先後
2004: 充滿莫名仇恨的中國青少年
2004: 爸爸,什麼是恐怖份子?
2003: 一位韓國留學生的發現
2003: 聊聊F16和J10
2002: 中國和日本“一衣帶血”
2002: 《誰殺了林彪》第二十一章:譽謗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