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關於“造大飛機”的幾點創新建議
送交者: 胡參謀長 2006年06月30日15:07:3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關於我國在“十一五”期間“造大飛機”的幾點創新建議――絕非“紙上談兵”,望予以足夠重視

摘要:提出我國造大飛機時應該具有的三個創新點,從而確保我國航空工業快速、穩步、創新的發展。
關鍵詞:大飛機、多艙密封式彈射逃生系統、多艙飛機、一體化地面飛機快速測試保障系統

喜聞我國已經正式決定在“十一五”期間立項“造大飛機”,這的確是一個遲來的好消息,也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我相信,大飛機上天的日子一定會勝過“梟龍”的場面,它將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巨大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實際上,我國的大飛機早在30年前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如果不是“人為因素”的話,目前,我國的天空上、機場裡不可能滿眼儘是“波音”、“麥道”、“空客”之流,也應有我“運十”、“運十一”……的風采。
如今我們要着手開始“造大飛機”,就不可能走“運十”、“波音”、“麥道”、“空客”的老路,否則永遠是亦步亦趨,永遠在跟着別人跑,永遠都落後於人。因此和最新的“空客”、“波音”相比,我們一定要有所創新,下面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僅供參考,不對之處歡迎指正。

第一,重點解決“飛機安全性”問題。
大飛機,無論作為民用、軍用,安全性是首要的任務。姑且不論前些時候我軍墜毀的所謂“運輸機”及其“精英”如何,這次事故本身就說明大飛機必須要有很強的安全可靠性。
作為像大飛機這樣的一個系統工程,在設計之處就必須考慮系統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這一點不容置疑,也是必須做的。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創新點並不在於此,這裡所說的“飛機安全性”是指“飛機事故逃逸救生系統”的研製開發,這本身也是國際航空界的一個難題,如果這套系統的研發成功勢必將使我國大飛機使用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那麼究竟如何解決這一個世界難題呢?
目前航空航天領域主要的逃生手段實際上並不多,諸如作戰飛機的彈射座椅、直升飛機的抗墜毀吸能設計措施、飛船的“逃逸塔”等,而對於大型飛機而言目前沒有實用的逃生手段,僅有的無非是陸地和海上迫降所提供給乘客的必要救生設備(氧氣設備、救生衣等),但客觀的講,這些設備都屬於“被動自救”設備,無法解決更多的飛行中出現事故的實際問題,因此在真正事故發生時,這些所謂的“被動自救”設備起到作用的並不多,最終真正起到“分析避免事故再現”作用的只有兩個“黑匣子”,只是此時經驗的取得是以多少個生命為代價啊!目前包括美國的航天飛機在內都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美專家建議為航天飛機裝備密封彈射式逃生系統,可是至今依舊沒有付諸實踐。
鑑於目前的情況,建議我國的大飛機率先研發安裝“多艙密封式彈射逃生系統”。所謂“多艙”是飛機在設計中可以參考飛船、潛艇方式設立若干艙段,每個艙段可以獨立密閉,比如根據飛機載客量的大小,將經濟艙分為 3~4個艙段,商務艙分為一個艙段,頭等艙分為一個艙段,駕駛艙分為一個艙段。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化整為零”,出現事故可以通過“彈射逃生系統”分別處理,減少需要處理的艙段重量,提高救生系統的可靠性,減輕“彈射逃生系統”的技術要求和開發難度,也避免因為只有一個“彈射逃生系統”失效而導致人員的重大傷亡。
“多艙密封式彈射逃生系統”中需要解決的創新點和難點:密封艙重量配置分布、大型彈射系統、大型傘降逃生系統、多套逃生系統配置及應急分離系統、密封艙生命和乘客心理保障系統等。
以上系統的研製並非“紙上談兵”,是切實可行的,該系統的研製成功有助於大幅度提高我國民用、軍用運輸、預警、海監、反潛等大型飛機的使用性能。一旦我國的大飛機安裝上述系統,其安全可靠性和可自救性將會大大提高,有助於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和大飛機自主研發能力,迎頭趕上並超過任何國外飛機製造公司。

第二,重點解決“多艙飛機”的總體設計問題。
“多艙設計”並非什麼新鮮的課題,早在導彈、運載火箭、飛船、航天飛機、航空母艦、大型軍艦、潛艇等裝備上廣泛採用,其主要優點在於,模塊化設計、組合自如、維護簡單、抗毀傷能力強、功能多樣等,但如果將“多艙設計”設計理念運用到“大飛機”之上,實際就是一種創新。
“多艙飛機”確實具備很強的技術優勢,包括以上羅列的內容,並可有效地實現上述的“多艙密封式彈射逃生系統”功能。作為軍用飛機而言,多艙飛機的優點和更是突出,可以將不同的艙室設計成不同的電子艙、儀器艙、武器艙、干擾艙等等,其使用成本要遠遠小於改裝一架傳統飛機的費用。因此,多艙飛機設計是軍民兩用最理想的選擇。
另外,多艙飛機有助於實現大小飛機的不同組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數量不等的“艙段”,從而實現不同的載客(載貨)數量,這一點是任何單艙飛機所無法比擬的!比如:通過組合就能使我國的大飛機很容易實現“空客380”的巨大容量。
“多艙飛機”中需要解決的創新點和難點:多艙飛機的空氣動力特性分析、多艙飛機的結構及材料工程、多艙飛機自鎖及分離技術、多艙飛機起落架重心配置設計、多艙飛機動力系統及最大航程油路設計、操縱性和穩定性設計、飛行控制與顯示系統、地面設施與綜合測試保障、環境控制與生命保證系統等。
多艙飛機的研製有助於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和大飛機自主創新研發能力,引領飛機發展新潮流並全面超過任何國外飛機製造公司。

第三,重點解決“一體化地面飛機快速測試保障系統”問題。
目前由於機型太多,因此飛機測試保障系統本身種類繁多,測試工作量大,對測試保障人員技術要求高、專業化程度高、測試設備由於進口成本偏高,對於俄羅斯造的大飛機(圖、安系列),本身測試設備台數多,測試更加複雜,這種現狀不利於一體化快速測試保障,尤其不利於部隊的快速反應。因此有必要解決“一體化地面飛機快速測試保障系統”的問題。
由於採用多艙設計方案,即模塊化、通用化設計理念,因此很有助於利用已有的總線方式(VXI、PXI、CAN、STD、PCI等)實現“一體化飛機快速測試保障系統”的開發設計。
“一體化地面飛機快速測試保障系統”中需要解決的創新點和難點:目前在我國航天一些領域已經應用了類似的測試系統,但用在航空領域還沒有。從實際研發角度而言,沒有什麼難點可言!

當然上述理論創新要變成現實,其中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問題總是少於辦法的,只要肯想,問題一定會解決,千萬不能一棍子打死,一概而論。千萬不能過於迷信所謂的“專家”,他們一味的求穩,不敢冒險,主要是怕擔責任,丟烏紗。真正的專家應該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雜家”,他們精通幾門專業,絕非一門,更懂得交叉和邊緣學科,能更加全面、客觀的看待每一個問題,對任何新生事物從不草率的說“不”,並敢說別人所不懂之事,敢冒別人所不能冒之險,不冒險就不會有創新,不冒險我們如今還在“鑽木取火”,過着現代人嚮往的“游牧”和“田園”生活呢!!
以上是針對我國在“十一五”期間準備造大飛機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回復並展開討論。如果建議能有所接納,我建議我們大型客機的名字不要再叫做俗不可耐的什麼“運”系列了,可以考慮叫做“龍客”、“華客”等等,並建議開始征名活動。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這項工程完全依靠市場規律運作會存在很大的技術和政治風險問題,因為我國“以大飛機為代表的航空工業”其技術與國際上相比差距太大,這不得不讓我國必須集中精力、群策群力、集中攻關才能完成這項宏偉的“航空跨越式”發展之路,避免“運十”的悲劇再次重演,這一點必須加以強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自由衛士:誰是最偉大美國人?
2005: 大唐鐵騎VS.阿拉泊游騎軍
2004: 不能忽視俄羅斯介入台海戰爭的可能
2004: 把戰場搬到美國
2003: 日本經濟近十年回顧、國家走向和中日關
2003: 日本走向右翼的必然及中國的機遇(2)
2002: 蔣價石心腹將領--湯恩伯
2002: 犯有錯誤的開國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