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在東海問題實際上沒讓步 是做套讓日本鑽
送交者: 佚名 2007年05月26日15:00:3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據傳解放軍海軍某首長,針對美日還有印度不斷叫囂的“中國海軍危險論”作報告說,要抓住難得機遇,埋頭發展,大力發展,不要聽人家放屁,我們一直發展到他們不敢威脅我們為止,現在還差得很遠。

  這段話很經典,說“中國威脅論”,就是敵我力量對比還處於敵人能威脅我們的階段,而現在這個對比正在發生急劇變化,敵人的威脅能力在減弱,他們着急,所以要嚷嚷。

  大家關心的東海問題,實際上中國沒有讓步,只表態互惠而已。

  為妥善處理東海問題,雙方達成以下共識:

  (一)堅持使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

  (二)作為最終劃界前的臨時性安排,在不損害雙方關於海洋法諸問題立場的前提下,根據互惠原則進行共同開發。

  (三)根據需要舉行更高級別的磋商。

  目前與日本在領土領海方面的爭議,還不是軍事手段解決的的時候,所以必須有一個雙方認可的協商機制。無論建立什麼協商機制,我們在東海開發方面已占先手。東海油氣田我們已經在開發,有的已吃上果實了,日本着急,在嚷嚷,就需要找一個藉口平息矛盾,做一個套讓日本鑽進去。“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就是一個套,可以理解為“我已開發”,有爭議“擱置”。

  摘一段秦剛回答日本記者提問,很容易解讀中方的做法和對策:

  追問:日方認為中方在東海開採的一些油氣田位於爭議區域,你的意思是中國不接受日方的劃界主張嗎?

  答:中方對東海劃界的主張是基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一系列現代海洋法規定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我們有充分的法理依據。日方在東海劃界問題上有自己的主張,中日雙方存在爭議。對待爭議,我們主張通過友好協商解決。你剛才提到的那個問題,是基於日方提出的“中間線”原則,認為中國的油氣開發活動越過了日本主張的“中間線”。對於日方單方面提出的所謂“中間線”,中方是不予承認的。這一立場不會改變。

  問:你剛才說中國的主張是基於聯合國海洋法和其他相關海洋法規的原則,而日方則主張“中間線”原則,中方主張的東海海域到底包括哪些範圍?

  答:你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有關國際條約的規定,再測算一下應該是在哪裡,這不並不困難。......


  對於韓國現狀的解讀,要注意幾個背景事實:一是韓國面對北朝鮮,既有統一的野心,也有怕虎狼南下的忐忑;二是韓國長期被日本統治,與日本關係千絲萬縷;三是韓國是美國“解放”的,即使遭殺糟奸,也是恨爹怕爹的。

  對朝鮮半島的未來,我們有謀劃,肯定要讓他進入中國主導的東亞經濟體,更長遠一點的,還有安全機制,最終進入中國文化圈。但目前還無法確定行進的路線圖,因為不確定因素還太多,包括外部的和我們自身的。

  最理想的是,朝鮮實行經濟開放政策,捆綁在中國經濟體上,以此為據點向南蠶食,這個時間上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另一個方案是加強與韓國經濟聯繫,使韓國經濟發展逐漸脫離美日引擎,讓韓國成為瓦解美日韓甚至美日同盟的楔子,同時徹底打碎美日推動下的韓國北進吞併企圖。這個側翼進攻成效很大,來自美日以及韓國國內的事大分子反撲是必然的,現在鬧得很兇,就是因為他們感到脖子快被卡住了,再不發聲就沒機會了。

  但是我們握住半島的鑰匙仍然在北面,美國要防止朝鮮有核,我們呢,就是要尋找重新突入朝鮮的良機。一旦我們尋找到機會,朝鮮經濟向中國全面開放,那麼也就是六方會談完成使命的日子。如果正面取得成就,再加上側翼對韓國包圍,我們就牢牢掌握住了半島未來的發展進程。

  如果我們在半島站穩腳跟,那麼美日聯盟就與大陸隔離,充其量也就是在幾個島上折騰的野人部落,無論軍事上、政治上,都不會大的作為,把美國趕出東亞的第一步就算完成。

  印度在這方面的發展很快,它的航天技術可以印證。最近幾年,印度在心態上把中國作為目標,“超中”成為越來越流行的官方口號,我倒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

  印度在軍事上對中國的真正威脅來自印度洋,陸上只輪得到我們威脅他。不說覆蓋印度全境的駐疆二炮,帕米爾的機械化師,拿起地圖算算比例尺就知道,那是可以“飛流直下新德里”的。印度也想手裡有一個能“飛到”北京、上海的撒手鐧,可以滿足自卑心理的需要,振奮一下變態的“民族精神”。烈火-3大概就是這個玩意兒。

  這個世界依舊是美國制定遊戲規則的格局

  這個世界依舊是美國制定遊戲規則的格局。美國最強,是中心。扶植歐洲抗衡蘇俄,扶植日韓乃至東南亞(台灣),消耗中國。自己牢牢抓住波斯灣的石油、拉美的礦藏――這就是美帝心目中的“和諧世界”!

  計劃沒變化快。蘇聯倒得快了點,美國驚喜之餘難免手忙腳亂了點。反手打壓歐洲,就有了新老歐洲之分。中國反倒強了,日韓都開始毛躁了,美帝也在布兵排陣,陰陽相濟。中亞,印度忽然發現自己的崛起或擺脫中俄陰影又多了一線希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美國開戰伊朗的經濟賬
2006: 聯合登月,運十陰謀
2005: 走近英雄---與徐良、劉亞玲等老山英雄
2005: 爭論: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無可厚非
2004: 在台海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2004: 台海可能不會有大戰,因為台軍會很快投
2003: 也談“走向共和”
2003: 中國的外交:從策略到原則
2002: 中國加入WTO帶來的負面作用的管理策略
2002: 中國的經濟戰略特別是外經貿的調整(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