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劉統: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探討
送交者: 落英繽紛 2009年04月17日19:30:0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探討 劉統   近讀楊奎松先生所着《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書(以下簡稱《恩怨》),其中第8章中以蘇聯檔案資料為依據,提出了一個重要論斷:在解放戰爭中,“ 蘇聯紅軍不僅在暗中協助中共在東北建立根據地,而且為進入東北的及在華北的中共軍隊先後提供了足夠裝備幾十萬人的武器彈藥,從而使這支過去因為裝備落後、彈藥缺乏,主要靠游擊戰取勝的部隊,迅速成長起來,從而極大地縮短了中共中央原先預計的徹底戰勝國民黨的時間表。”    為了更具體地說明這個論點,作者在註解中引用了蘇聯方面的資料:“有關戰後蘇聯遠東軍向中共東北民主聯軍提供的日本關東軍武器數量,步槍約為70萬支,機槍約為12000─14000挺,各種炮約4000門,坦克約600輛,汽車約2000多輛,另有彈藥庫679座,800餘架飛機和炮艇若干。同時已知1948年前後蘇軍將絕大部分日本關東軍武器提供給中共軍隊以後,還曾向東北的中共軍隊提供過一定數量的蘇聯製造和捷克製造的武器裝備。據毛澤東與米高揚1949年2月初的談話,為了宣傳的目的,東北野戰軍1948年11月入關前將蘇制武器均留在了關外。”這個觀點不是楊奎松先生的首創。1976年出版的《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卷“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條目中曾這樣寫過:“蘇聯的援助是人民解放軍力量壯大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蘇軍指揮部把繳獲原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轉交給人民解放軍(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筒37000餘門,坦克600輛,飛機861架,機槍約12000挺,汽車2000 余輛等等)。爾後,蘇聯又向人民解放軍提供了大量蘇制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台灣國民黨方面也持這種觀點。當年在東北參與接收的田時雨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東北的日、偽軍既幾全部被俘,俄軍所獲武器無數。從松北進出的難胞所見:如許多戰車、武器,俄軍除已隨時補給共軍外,絡繹不絕的多以運向佳木斯途中,那裡是集中之所。──佳木斯之為共軍的後方,兵源的重鎮,造成日後松北襲進的大規模攻勢,卒使戰局急轉而下。”[1]這叄方面的觀點的依據其實都來自蘇方的資料。東北解放戰爭真的是依靠蘇聯援助才取得勝利的嗎?為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從我們現存的歷史檔案中去尋找事實的真相。 從1945年9月到12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和各解放區部隊陸續進入東北的初期階段,不斷受到蘇聯東北占領軍的限制和排斥。蘇聯方面反覆無常的態度,給東北野戰軍開闢東北根據地的行動造成了嚴重的困難。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共中央即決定各解放區部隊全面出擊,迅速擴大解放區。冀東軍區李運昌部隊和山東軍區萬毅部隊奉命進軍東北。9月5日,冀東第16分區曾克林部率先進入瀋陽,開始擴充部隊,搜集武器。短短幾天便收編了萬餘人,獲得了大批日軍遺留下來的武器彈藥。但由於蘇聯政府與國民黨當局簽有條約,中共軍隊的行動很快就引起了蘇方的不安。9月14日,蘇軍駐東北最高司令宮馬林諾夫斯基元帥派聯絡官貝魯羅索夫中校與曾克林一起乘飛機去延安與中共中央交涉。蘇軍方面的立場是:“(蘇聯)紅軍退出滿洲之前,蔣軍及八路軍均不得進入滿洲。”“(蘇聯)紅軍不久即將撤退,屆時中國軍人如何進入滿洲,應由中國自行解決,我們不干涉中國內政。”    當時,蘇方的態度是嚴守中立,並未給中共方面任何優待。[2]但曾克林在向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匯報時,將東北情況說得非常樂觀。據中共中央9 月16日給各解放區的情況通報中針述曾克林妁話說:“曾克林部隊現已發展為2萬餘人,全為新式裝備。曾率4個連到瀋陽一星期,即發展成4000人,並收編保安隊萬餘人。”“在瀋陽及各地堆積之各種輕重武器及資財甚多,無人看管,隨便可以拿到。曾克林已看守瀋陽各重要工廠及倉庫,據說有槍數十萬支,大炮數千門及彈藥、布匹、糧食無數。”“紅軍不允許八路軍及中央軍進入滿洲,但我們個別同志及我們部隊不用八路軍番號者,都可幫助並委任為衛戍司令、市長及其他重要職務,因而得以控制資財及發展武裝。”“現在滿洲最自由,一切人只要不帶武器,不用八路軍、共產黨番號,即可自由進入滿洲,乘火車不要買票。”[3]曾克林的匯報使中共領導人非常興奮,9月15日當天即決定成立以彭真為書記的中共中央東北局,並派彭真、陳雲、伍修權等隨蘇軍代表一起乘飛機去瀋陽。彭真等走後,劉少奇向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匯報了情況,並稱這是“千載一時之機”。   隨後,劉少奇還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各解放區,抽調部隊和幹部輕裝前往東北接收武器,開闢根據地,掀起了十萬大軍開赴東北的重大戰略行動。彭真等到達瀋陽後,發現蘇軍的態度相當惡劣。情況也根本不像曾克林所說“槍支彈藥可以隨便拿到”,而是少得可憐。絕大部分日軍武器庫的裝備都被蘇軍用火車運往蘇聯。9月 21日,彭真電告中央:“現在我看守下較可靠的軍械庫只有七五山炮11門、追擊炮70門、六五子彈500萬發,曾在延報告數不確。”“綏中飛機已被蘇軍搬走,瀋陽南機場確有27架雙引擎日本爛飛機,及十餘個大零件庫,但修理不可能。瀋陽西機場有單引擎完整的戰鬥機70架,但無點滴汽油,目前對我全無作用。 ”他表示:“將來能否取得大批武器,還是個謎。”[4]此時,各解放區進軍東北的部隊已經上路。因上級說到東北可以領到新武器裝備,許多部隊出發前將重武器留給根據地兄弟部隊,只帶了少量槍支彈藥。當1945年底各部隊陸續到達東北時,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武器可資補充。此時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主力已從秦皇島登陸,向錦州、瀋陽步步逼近。而蘇方為了履行與國民黨的約定,於11月19日強迫中共東北局離開瀋陽,並規定中長鐵路沿線城市全部交給國民黨當局。為此,中共中央被迫改變策略,提出“ 讓開大路,占領兩廂”,放棄對大城市的占領,在農村開闢根據地。[5]由於蘇方許諾的援助落空和對中共的排斥,進入東北的中共軍隊處於極為困難的境地。   黃克誠率領的新四軍3師是進軍東北中人數最多的一支主力部隊,11月25日到達錦州附近時,黃向中央報告情況說:“部隊50多天行軍,極疲勞。自華中及沿途動員,均說坐火車、汽車,到東北背好武器等樂觀心理。現在處於無黨、無群眾、無政權、無糧、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之困難情況,部隊士氣受極大影響。”[6]當時各主力部隊都寄希望於李運昌部,李運昌部奉命將瀋陽獲得的武器運往錦州,補充主力部隊。但是李運昌的新部隊在國民黨軍到來之前即發生叛變和逃亡,大部武器在運送過程中遺失。12月30日,彭真向各部隊通報:東北局組織李運昌部“運赴錦州方面的各種彈藥物資(七九子彈49萬發在內),叄八子彈達80萬發,手榴彈15萬個,皮鞋、帽子各3萬,大衣1萬,棉裹腿10萬。另由北面運去12000支步槍,機槍300挺”。“自離瀋陽並把物資西運後,總部已空無所有。”但是各部隊並沒有得到,經調查後李運昌承認:“由葉柏壽及馬叄家運錦之槍彈物資,在中途就被別人取用,無可靠部隊押運,到錦已非原數,又未查清。當時山海關失守,文年生、黃永勝兩部槍未得手。又應付戰鬥情況,曾發機、步槍2000餘支,其他物資本來準備全部補充黃(克誠)梁(興初)師,後因該部來到,錦州已失,大批物資(7列車)又運回朝陽、北票,為人又偷去、私拿一部。”結果,黃克誠師實際得到的武器是“僅補充步槍1200支、輕重機槍44挺、山炮 10門、野炮4門,尚不能補足。沿途留下之武器,且多破缺不全,為新部隊丟下不用者。楊(國夫)師、梁(興初)師稍多一點,幹部戰士對新部隊裝備完善,老部隊破破爛爛,極不滿意。”[7]這種情況,當時被稱為“老兵老槍,新兵新槍”。  在武器裝備遠劣於國民黨軍的狀態下,中共中央決定調整戰略。1945年12月28日,毛澤東發出《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重要指示,要求進入東北各部隊作長期打算,在東滿、西滿、北滿廣大農村發動群眾,深入地、扎紮實實地開展工作,建立根據地。他強調: “幹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鬥,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倖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乾淨。”[8]依靠蘇方提供援助的話,這裡一個宇也沒有提。這表明,中共中央已徹底丟掉幻想,準備依靠自己的力量,與國民黨爭奪東北。《恩怨》一書中所說蘇方向進入東北的中共軍隊提供幾十萬人裝備的敘述,實屬子虛烏有。   東北野戰軍的發展壯大,雖然只有短短3年,卻經歷了艱苦曲折的過程。那麼,東北野戰軍的武器裝備是怎樣發展的呢?這裡根據歷史檔案資料,作一簡要回顧:炮兵的發展是最典型的例子。據四野司令部編成的《日寇投降後關內各解放區進入東北部隊實力統計表》計算,1945年底,東北野戰軍總數為107959 人,擁有步槍39641支、輕機槍1139挺、重機槍105挺、擲彈筒59個、追擊炮64門。能夠用於戰鬥的重武器如榴彈炮、坦克、飛機,更是一無所有。[9]這個基礎比關內的山東野戰軍要差得多。說明東北野戰軍在東北未得到任何外來援助的重武器,連槍支都補充得極少。因此,東北野戰軍在建立農村根據地的過程中,將各部隊分散開來,搜集日偽散落的武器,並進行剿匪,以此作為擴充武器裝備的主要來源。  炮兵的總結說:“東北炮兵建設中火炮的來源全靠戰鬥中繳獲,或由各地搜集敵偽遺棄或撤退不及散藏各處的火炮來裝備自己。這些火炮都是經過敵人破壞分散而遺棄下來的殘缺不全的火炮,不經過修理是不能使用的。因此我們建設炮兵必須同時建設炮工,建設炮工和建設炮兵是分不開的。”在朱瑞領導下,炮兵幹部“在撫順收集了20餘門高射炮,在瀋陽搶出幾輛坦克,在撫順、通化等地收集了幾十輛汽車。移師牡丹江後更派人四處搜山,先後在鏡泊湖、阿爾山等地收集了上百門山、野、榴彈炮及各種零件近萬件,在這一基礎上建立了叄個榴彈炮團,並由南滿炮兵旅撥來一個炮兵團(收集的山炮全交給了縱隊)、一個高射炮大隊、一個戰車大隊。”到1947年2月,朱瑞領導下的炮兵共收集到各種火炮700餘門。其中,榴彈炮49門、野炮97門、山炮108門、步兵炮141門、迫擊炮300 余門。[10]半數左右的炮經過修理可以使用,山炮、迫擊炮分到各縱隊,重炮集中使用,組成特種兵縱隊,亦稱“炮縱”。在1949年初“叄下江南”戰役中,東北野戰軍首次使用了重炮,給國民黨軍以沉重打擊。可以說,東北野戰軍的炮兵,是靠“拾破爛”建立起來的。這在中外戰爭史上也是沒有先例的。  軍工的創業同炮兵一樣,也是白手起家。1946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後勤部下屬的兵工部部長韓振紀,帶領一批關內來的幹部在南滿通化建立最初的兵工生產基地。國民黨軍侵占南滿後,韓振紀等帶着機器和原料經北朝鮮轉移到琿春,建立起子彈廠、手榴彈廠等6個兵工廠,成為東北野戰軍第一個正規的兵工基地。當時條件非常艱苦,機器少、資金缺,沒有技術人員。他們自籌糧食、資金,招收當地工人,使用日本技術人員開展生產,1946年9月一個月就生產子彈13萬發,手榴彈35000個。與此同時,大連、牡丹江、哈爾濱、佳木斯、雞西、輯安、齊齊哈爾等地也建立了不同規模的軍工廠、修械廠。到1947年,東北軍工的年生產能力達到手榴彈300萬個、子彈2000萬發、各種炮彈150萬發,基本滿足了野戰軍作戰需要。[11]毛澤東對東北的軍工生產寄予厚望。 1947年7月10日,他在給各解放區的《一年作戰總結及今後計劃》的指示中,特別指示林彪、羅榮桓:“東北軍事工業應全力接濟關內,目前開始的一年內,你們必須用大力建立大規模軍事工業。”11月13日,毛澤東再次電告林彪和東北局:“望東北局用全力加強軍事工業之建設,以支援全國作戰為目標。 ”[12]根據中央指示,東北局於1947年9月召開第一次軍工會議,統一組織,分工生產,增加產量,擔負起支援關內解放戰爭彈藥供應的重任。 1947年下半年到1948年初,東北野戰軍的秋季和冬季攻勢結束後,東北戰局發生了巨大轉折。中共占有了東北地區絕大多數的鄉村、縣城和中等城市,解放區聯成了一片,困難的時期過去了。為了與國民黨軍隊決戰和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東北軍工事業出現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原料問題基本解決,工廠設備進一步完善,形成了有分工的規模生產格局。據建新公司1948年上半年的統計數字,軍工一廠完成山炮彈彈體77000多個、彈殼11000多個;二廠完成引信 80000多個、底火38000多個。火藥廠生產無煙火藥17噸,化學廠生產硫酸2000多噸,煉鋼廠生產各種鋼材1200多噸。機械廠生產出衝壓機、水壓機等軍工生產急需的機械。軍事上和經濟建設用的鐵絲、木板、鍋爐等產品也源源不斷地運往解放區各地。此外,大連生產的收發報機、電話等通訊設備、藥品,也是解放區的主要來源。[13]到1948年6月底,東北軍區軍工部共有大小工廠55個、工人10000多、幹部2500多人。這是一個很大的家業,基本上可以滿足野戰軍在東北的作戰需求。當時,東北局特派李一氓任旅大地委副書記兼財經委員會主任,專管對關內務解放區的供應和貿易工作。東北局還作出決定:1947年9月東北軍工會議確定的由大連製造24萬發炮彈供應關內的計劃不變。 1948年要擴大炮彈、引信、叄酸的生產,恢復煉焦廠,製造黃色炸藥,仿造子彈機器,恢復擴大安東和南滿的有色金屬礦,保障大連的軍工原料。這些工作後來都一一得到了落實。[14]   1948年是東北局勢全面扭轉的一年。東北野戰軍在多次戰役中大量殲滅國民黨軍精銳部隊,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軍工生產也形成規模,基本保證了部隊作戰的彈藥需求。 1948年8月,即遼瀋戰役之前,東北野戰軍的實力統計為:兵員總數1039737人,長槍385134支,短槍50352支,衝鋒鎗12960支,輕機槍15582挺,重機槍3136挺,六零炮2890門,迫擊炮986門,山炮324門,野炮194門,榴彈炮92門。除重炮外,從數量上看已形成了優勢,具備了與國民黨軍決戰的實力。東北叄年解放戰爭期間,軍工事業從無到有,從分散游擊的生產到形成規模集中生產,從槍械維修、生產部分彈藥到修理坦克、火炮,生產各種槍支大炮,取得了顯着的成就。這不僅保證了遼瀋戰役的勝利,也有力地援助了關內的解放戰爭。上述事實雄辯地說明: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是黨中央領導下的東北野戰軍百萬將士和後方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而不是單純依靠蘇聯的援助取得的。如果無視這些事實,單純依靠蘇聯的個別資料解釋東北解放戰爭的進程,是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符合歷史實際的結論的。 轉自:中青在線
0%(0)
0%(0)
    這篇文章應該單列,加精華,楊奎松是真正的獨立學者  /無內容 - 基本常識 04/18/09 (210)
  此文翔實可信,信口亂說者要心虛了。  /無內容 - 落英繽紛 04/17/09 (289)
      國軍之敗,沒有原因?總不能怪自己吧。  /無內容 - 就是了 04/18/09 (242)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民心,蔣認為共軍不是對手,共軍贏了民心。  /無內容 - 就是了 04/18/09 (197)
            民心跟軍事勝利有個正相關的關係。  /無內容 - 落英繽紛 04/18/09 (207)
              可以說蔣是政治上的失敗導致國軍軍事上的失利。  /無內容 - 就是了 04/18/09 (163)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當前首要敵人是美國--總理訪日想到的
2006: 日本的要害為啥永遠掐在美國人手裡
2006: 1979年越戰後 中國歸國戰俘的生活實錄
2005: 中日戰略層面的競爭是否已經啟動?
2005: 華盛頓如何解讀中國反日大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