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北約東擴對歐洲安全格局的影響
送交者: Optics 2004年05月06日17:35:3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3月29日正式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等7個波羅的海和中東歐國家為其成員國。這是冷戰結束後北約的第二次東擴。分析人士認為,北約大規模東擴計劃的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安全格局,對美俄關係、歐美關係、歐俄關係以及歐洲內部關係的演變都將產生深刻影響。

  美國:借東擴遏制俄羅斯東山再起

  北約組織原本是二戰後東西方對峙的產物。隨着冷戰結束、蘇聯和華約集團的解體,北約原有的職能已不復存在,於是美國提出了改造北約的新戰略。北約新戰略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利用冷戰後中東歐一些國家急於尋求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安全保護的心理和需求,制訂了逐步吸收這些國家入盟的龐大計劃,即一般常說的東擴計劃。東擴計劃意圖十分明顯,就是爭奪和控制中東歐地區這個緩衝地帶,使之成為遏制俄羅斯的前沿陣地。美國通過吸納中東歐以及其他地區國家加入北約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防範和遏制俄這個軍事潛在對手的東山再起。

  冷戰後的第一次東擴,即1999年3月波蘭、匈牙利和捷克3個東歐國家入盟,使北約的防線向俄邊界推進了800多公里。俄曾把波羅的海一帶列為北約不能逾越的“紅線”。然而,這次新一輪東擴則突破了這一界限,使俄西北部邊界直接暴露在北約軍事力量面前。第二次擴大後,北約成員國數量從冷戰結束前的16個猛增到26個。東擴計劃還拓展了北約的戰略空間,使北約擁有了一道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不間斷的戰略防線。與此同時,俄的戰略空間受到前所未有的擠壓。北約戰機可以在3分鐘內飛至聖彼得堡上空,北約偵察機可以隨時在俄邊界附近進行偵察活動。

  “9·11”事件後,美國把國際反恐作為一個優先的戰略目標,並且提出了使用軍事打擊手段來防範恐怖威脅的所謂“先發制人”的軍事理論。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已經把軍事觸角伸向了中亞縱深地區,而北約的東擴則使美國掌握了廣大歐亞地區的安全控制能力。美國試圖控制歐亞和中亞地區的目標正在通過北約東擴逐步得到實現,北約作為歐洲的一個地區性軍事、政治機構則有可能最終演變成一個為美國戰略利益服務的全球性組織。

  俄羅斯:尋找突破口化解東擴衝擊

  俄對北約東擴後所面臨的形勢十分清醒。俄一權威媒體發表評論指出,“北約已經把俄緊緊包圍:俄西北方向的3個獨立國家成了北約成員國,加里寧格勒州被北約從波蘭和立陶宛方向緊緊夾住。南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加入北約、加上原先的老成員土耳其,從軍事政治意義上看,是從黑海方面包圍俄”。早在葉利欽執政時期,俄就對北約東擴表示了堅決反對的立場。普京出任俄總統後,這一立場並沒有改變,但是俄在軍事和經濟上處於劣勢、難以同美國正面抗衡,口頭上的抗議和譴責也難以阻止北約的東擴計劃。因此,普京政府在策略上做出重大調整,最近的反應比較審慎和低調,採取的對應措施則更為迂迴和理性。

  首先,俄採取措施改善與美國和北約的關係。2002年5月,俄先後與美國簽署了關於削減進攻性戰略力量條約和與美國建立新型戰略關係的聯合聲明,隨後又和北約簽署了建立新型合作關係的“20機制”的北約-俄羅斯理事會協議。俄的意圖是通過逐步“融入”北約,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尋求與北約平等的發言權,促使北約向政治組織方向轉變,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北約東擴對俄國家安全的不利影響。莫斯科要求北約東擴不能威脅俄的國家安全,而北約也做出了相應承諾。有評論認為,擅長“空手道”的普京似乎是在借對手之力來順勢化解對手的衝擊力,此舉可謂相當明智。

  其次,俄不斷顯示其潛在的軍事實力,警告美國不可輕舉妄動。俄軍方2月10日開始舉行戰略核力量和常規部隊聯合軍事演習,這是時隔20多年後俄舉行的又一次大規模核演習。最近,普京還邀請到訪的法國總統希拉克參觀原蘇聯時代建造的絕密航天中心,顯示了俄所擁有的不容忽視的軍事高科技力量。普京4月2日還公開指出,俄將對本國軍事政策進行相應修訂,以對應北約向俄邊界靠近的事實。這些無疑都是在向美國發出明確的信號。

  再有,俄進一步同與美國關係不睦的兩個西歐大國──法國和德國發展戰略合作關係。俄與法德兩國在伊拉克等諸多國際熱點問題上保持一致的立場。北約正式吸收7國前後,希拉克總統和德國總理施羅德前後訪問莫斯科,就北約東擴問題進行了磋商。顯然,俄法德3國加強戰略合作將對美國構成一種制約力量。

  北約內部:新老成員各有小算盤

  蘇聯和華約解體後,中東歐國家失去了安全依託,紛紛提出了“走向歐洲”和加入北約及歐盟的要求,目的是向西方靠攏,尋求美國的安全保護。雖然這些國家如願以償地加入了北約,但是,“新歐洲”國家在加入北約後,在處理與美國、俄羅斯和西歐關係上面臨更為錯綜複雜的局面。

  這些新成員地處北約的戰略前沿,是北約對付俄的“排頭兵”,自然也是俄“回應”北約的首要目標。因此,它們既要努力履行北約的義務,尋求北約的保護,同時又不能過分刺激俄。因此,不少新入約國家紛紛表示要同莫斯科保持良好關係,反對在其國土建立美國軍事基地。另外,新入約國家過分“親美”的立場也造成西歐國家的不滿,導致所謂“新老歐洲”之間的矛盾,而“新歐洲”畢竟離不開“老歐洲”,特別是不少國家即將正式加入歐盟,在經濟上需要西歐國家的支持。

  與此同時,法德等國始終對北約“全球化”和美國的真實意圖存在疑慮。建設歐洲獨立防務體系始終是西歐國家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增強發言權、制約美國獨攬大權的一項根本性戰略。歐洲獨立防務問題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提出來,但進展不大。最近幾年,在法德等國的推動下,這個計劃的實施出現轉機。去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後不久,法德與另外兩個反戰國家比利時和盧森堡就儘快加強歐洲獨立防務能力問題達成協議,要求儘快成立歐盟軍事總部。此後歐盟有關機構還就加強歐洲防務提出了多項具體建議。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希拉克、施羅德和英國首相布萊爾去年9月和今年3月在柏林兩次舉行首腦會晤。3國領導人一致認為“歐盟必須具有一種不依賴北約的策劃和指揮軍事行動的能力”。法德英還共同提出了建立一支由3國各派1500人參加的歐盟快速反應部隊的“戰鬥群計劃”。法德英成為歐洲建設的“三駕馬車”,無疑對推動歐洲獨立防務發揮關鍵的作用。對於歐洲決心加速獨立防務計劃的事實,美國自然心懷疑慮,擔心歐盟的獨立防務和軍事行動能力提高將會危及北約的政治軍事作用。美國官員直言不諱地說,歐洲獨立防務是“對北約前途最大的威脅”。

  與俄聯手也是法德等國對付美國的一項策略。7國正式加入北約之際,希拉克和施羅德相繼訪問莫斯科與普京會晤,這顯然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最近幾年,法德與俄在一系列國際熱點問題上進行磋商保持一致立場,特別是在對發動伊拉克戰爭以及戰後重建等問題上配合默契,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場合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對美國單邊主義行為構成了一定的制約。輿論普遍認為,在北約東擴計劃逐步實施過程中,法德等國與美國的摩擦還會出現,而與俄的戰略合作也將會繼續加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DF31 與 NMD 的 較 量
2003: 解放軍目前裝備的反坦克導彈揭密!
2002: 台灣前途一片光明
2002: 中國網民給落難的阿拉法特先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