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北京對台政策僵化
送交者: 葛來儀 2004年07月29日18:49:4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在朝鮮核武問題上,北京展現了靈活的外交手腕。中國是六邊會談的東道主,在會中扮演折衝協調的角色,大力化解各造歧見,致力在異中求同。中國的外交努力贏得六邊會談所有參與國的讚美,從而為其區域及全球形象加分,儼然成為國際社會中謹守本分的一員。

阻撓接軌國際失民心

相形之下,北京在台灣問題上就毫無外交手腕可言。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失敗,近年來日益明顯。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有增無減,而更讓中國大陸失望的是,海峽兩岸的經濟整合,幷未強化台灣民眾和大陸政治統一的意願。中國大陸成功阻止台灣加入若干區域及國際組織的努力,但也讓大陸想爭取的台灣民心益形疏遠,可說得不償失。

中國致力擴展軍備,卻無法嚇阻台灣採取北京不以為然的政策;大陸猛批陳水扁,拒絕和他打交道,但台灣人民反而把選票投給了他。北京堅持台灣必須接受「一個中國」 原則,兩岸才能復談,台灣方面卻堅決不從。

如果中國大陸的台灣政策,也能像在朝鮮核武問題上展現彈性與技巧,也許就能打破兩岸關係的僵局,以下是幾點淺見。

展現策略彈性復協商

北京對平壤的態度,一向是祭出胡蘿蔔而非棍棒。中國為了讓朝鮮持續參與六邊會談,提供了可觀的經援作為誘因,同時也敦促美國等國以回饋方式促使朝鮮解除武裝。但北京和台北打交道時,總是傾向強硬手段,很少施以正面的激勵。陳水扁在二○○四年五月的就職演說中,承諾憲改將依循現行憲法的規定來進行,而且將不會觸及統獨等敏感議題。美國對陳水扁的承諾表示讚揚,但中國卻對美國的肯定予以痛批。北京覺得金正日表現良好的話,就應該予以鼓勵,但陳水扁採取了低姿態,北京卻不願予以肯定,惟恐這麼一來會使他更大着膽子推動台獨。

在最後一回合六邊會談前,華府要求朝鮮同意全面徹底、信而有徵地清除其核武計劃,朝鮮表示礙難接受,北京遂敦促華府修正其立場。北京認為,如此強硬的主張,只會阻撓甚至破壞整個會談。布什當局從善如流,同意不再使用如此強烈的字眼,但也沒放棄其立場。北京和台灣打交道時,卻死硬要求台北當局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交出國家主權給中國,幷同意「一國兩制」的統一模式,這種要求台灣當然無法接受。中國應該學學美國,展現策略彈性、修正其提案,好讓兩岸恢復最起碼的協商。

缺乏互信焉能解爭議

中國解決朝鮮核武問題的一個關鍵,是點出平壤的不安全感使得會談難有進展。北京要求美國為首的各造提出安全保證,讓朝鮮領導高層感到安心,即使他們放棄了核武嚇阻能力,也不會遭受軍事攻擊。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台灣,在大陸武力威嚇下的台北當局,當然害怕和北京打交道。大陸對台的攻擊能力與日俱增,讓台灣開始尋求取得可以打擊大陸的武器,一方面作為報復策略,一方面也在削弱人民解放軍持續發動攻勢的能力。事實上大陸如果可以採取建立互信的措施,幷且宣示除非台灣正式宣布獨立,否則絕不會動武,才更符合中國本身的利益。

北京雖然積極推動六邊會談,但也不改其一貫主張,亦即朝鮮核武問題的核心,是平壤與華府的敵對態勢。為了消弭疑慮、建立互信,中國一有機會就把美國和朝鮮談判代表送作堆,進行雙邊會談。台海兩岸僵局的核心,盡所皆知也是缺乏互信;雙方連協商都不肯,如何能有解決辦法?

大陸對台政策適得其反

中國在處理諸多區域及國際問題上,愈來愈懂得採取細膩、高明而有自信的外交手腕。相形之下,中國的對台政策幷未與時俱進,反而是綁手綁腳、缺乏創意,結果常常適得其反。北京應該從主辦六邊會談的經驗中汲取教訓,採取新的對台政策。

作者為華盛頓戰略國際研究中心(CSIS)及檀香山太平洋論壇研究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無意義之戰:誰為禍首?
2003: 朝鮮戰爭是平局,抗美援朝戰爭卻是勝利
2002: 八百壯士”倖存者:從戰士到戰俘從未屈
2002: 驚天動地的松滬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