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俄軍演牽制美軍幕後
送交者: zdwissb 2004年08月09日16:45:4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俄計劃聯合軍演,似在台海針對美軍。俄軍曾擁有世界超強攻擊力,但如今軍費嚴重短缺,戰力大降。一旦中美台海交鋒,作為盟友的俄軍根本無實力牽制美軍,更不願為北京火中取栗。

俄羅斯能不能重振雄風?這跟中國大有關係。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不久前到莫斯科進行高級軍事會談,簽署了《中俄聯合軍演備忘錄》,這是中俄(蘇)建交五十五年來的第一次舉行雙邊的軍事演習。中國希望一旦在台灣海峽動武時,如果美國介入,俄羅斯能在東北亞牽制美國。筆者認為;俄軍根本無力牽制美軍,更不會為中國火中取栗。

俄羅斯目前仍是世界第一大國,一千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有一萬二千枚戰略核彈頭,它現在國際上說話也有份量。有人也回憶蘇俄歷史上曾經三次重振雄風。

一八一二年,拿破崙軍隊一直打到莫斯科,當時整個歐洲大陸幾乎都臣服於拿破崙大炮之下,俄羅斯儘管付出了慘重的民族代價,但仍頂住了,沒有投降,終於把法軍拖垮,因此亞歷山大一世得到了整個歐洲的尊重。

第二次重振雄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軍被德軍打得屢戰屢敗,但俄國人口歐洲第一,國土是二千四百萬平方公里,有本錢屢敗屢戰。儘管列寧簽署了割地賠款的《布列斯特條約》,最後還是得到喘息,恢復了國力。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蘇軍又讓德國打得丟盔卸甲,納粹坦克兵已經望到克里姆林宮的尖頂,蘇聯犧牲了二千萬的人口,傷亡幾百個師,但是在盟國大力輸血之下頂住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蘇聯終於成為世界超級大國,能和美國分庭抗禮。冷戰時期,美國在朝鮮戰爭打敗了,越南戰爭打敗了,蘇聯咄咄逼人,好像一個禮拜就可以打到巴黎。當時「北約」已經下決心用幾千枚核彈來遏制蘇軍的裝甲軍團,西方世界倒好像有點頂不住了。

回顧俄羅斯有三次都可以死灰復燃,為什麼這一次不能重振雄風了呢?因為蘇俄雄風的標準太高。據一九八四年美國統計,蘇軍總人數是六百四十萬,有七至八萬枚核彈頭,有全世界最大的裝甲部隊和炮兵部隊,還有世界第一數量的空軍及縱橫四大洋的海軍。今天俄國絕對不可能恢復到世界超強的程度。

在八十年代,蘇聯潛艇(包括核潛艇)有四百零八艘。中國今天號稱第三潛艇大國,也不過是五、六十艘,質量和噸位比前蘇聯差很遠。蘇聯的水面艦隻有七百零三艘,包括四艘航空母艦、還有大量的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兩棲登陸艦,快速運輸艦,綜合戰鬥力非常強。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每況愈下。二零零三年的實力衰退到六十一艘潛艇,二零零五年還要縮減為三十艘,水面艦隻要由一百四十六艘萎縮為五十六艘。即使現役的俄艦很多也不堪一戰。

俄軍最好的「颱風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三萬噸,可以潛到八百公尺以下的海底。「颱風級」核潛艇裝有二十枚導彈,打擊範圍是八千公里到一萬二公里,可以在本國近海打到美國。一枚導彈上有八個分彈頭,即使一艘「颱風級」核潛艇,也具備毀滅美國所有大中城市的戰力。

蘇軍全盛時有十多艘「颱風級」核潛艇,現在縮減成為三艘了,而其中只有一艘配有核彈,其他兩艘是空的,有核攻擊的這一艘也只有半數的十枚核導彈,其維護的水平也達不到戰備條例的要求,海軍向國防部申請一百一十萬美元維修保養,作為國家戰略的保證,俄羅斯卻撥不出來。今年聯合軍演時,俄羅斯出了一個國際大笑話:普京作為三軍統帥親自到核潛艇去視察導彈的發射的時候,居然在他眼皮底下有一枚導彈發射不出去,另一枚發射出去沒有多久就偏離彈道,只好引爆。一兩天之內三枚導彈發射失敗不是偶然的,普京作為三軍統帥現場視察,俄軍肯定把最好的裝備拿出來展示,連「樣板」導彈都發射失敗,這樣的海軍還敢說重振雄風嗎?

俄國空軍萎縮表現在新式戰機研製的失敗。他把剛剛研製成功科技最高的戰機賣給印度和越南等小國,印度買了號稱最先進的「蘇-30MKI」,單價三千八百萬美元,但是印軍到今天為止,還不能做「大法輪」、「眼鏡蛇」等特技動作,而且發動機只使用一百二十小時就要大修,還發現葉片普遍有脫落的現象。俄羅斯人解釋為「印度太熱了,太潮濕了」,印度只得下令「蘇-30」全部停飛。「蘇-30MKI」的相控陣雷達應該可以當一架小型空中預警機來用,事實上只有「蘇-27」水平,機載相控陣雷達、安裝有前置鴨翼和矢量推力發動機等設備不能按時到位,只能使用較低水平的設備代替。這些「蘇--30」飛機的機載雷達探測精度和識別目標的能力也不足。此外,前不久有一架逆火式轟炸機「圖-22」失事了,機毀人亡。原因是缺少維修經費,買進新戰機的計劃更是十幾年來的絕響。可見貴為戰略空軍也難為無米之炊,遑論每年只飛二三十小時的戰術飛行員了。

俄羅斯陸軍為什麼解決不了車臣問題?最近普京撤換了總參謀長、國防部長等軍方領導人,其中包括在車臣打得不好的俄軍司令,因為在今年「蘇軍攻克柏林」的紀念盛典上,車臣總統竟被游擊隊炸死了。據莫斯科的《共青團報》說,俄羅斯打車臣主力特種兵和傘兵的來源成問題,沒有人願意當義務兵去車臣送死。

俄軍改革用二十倍的工資來吸引人去當特種兵,還有住房,還承諾解決就業問題,但是幾個師管區招兵工作也不理想,招來的不是酒鬼就是流浪漢,還有犯罪記錄的。新的志願兵條例特別寬鬆,每天完成了訓練也可以去城裡過夜生活,這樣的士兵還能打仗?

今年俄軍士兵自殺人數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可見士氣之低落。原蘇俄戰略火箭軍種縮編為兵種,表示無心無力與美國爭霸;在痛失十四個加盟共和國及東歐衛星國之後,俄國乖乖做個地區性大國算了。

在中俄關係、中蘇關係歷史上,中方不斷吃虧、受騙。今天,中國仍把俄羅斯當作「哥們」,出訪的領導人互相擁抱,還是一貫制的「熊式」。國防部長曹剛川到了莫斯科閱兵的時候,用俄語跟俄軍說「同志」。普京難道不是共產黨的叛徒嗎?為什麼還叫作「同志」?

中俄關係史一再證明蘇俄對中國是虛偽、左右逢源的態度。一九五零年朝鮮戰爭爆發時,北韓和蘇聯是軍事同盟國。北韓每個軍團、師團都是蘇聯一手訓練出來的,都由蘇軍顧問說了算。當美軍仁川登陸,打得北韓二十萬精銳部隊輸個精光,只剩下一兩萬殘兵。蘇聯作為盟友應該挺身而出,但是莫斯科沒有出兵,只是施展外交手段,把中國推上戰場。中國志願軍傷亡很大,朝鮮戰爭令中國的建設大大推遲,還欠下蘇聯軍費一筆巨債,並因此和西方世界為敵十幾年,備受國際圍堵。

今年舉行的美國全球七個航空母艦聯合軍演,展示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這個軍事演習「千里來龍」在台灣結穴,全球美軍戰略從歐洲到亞洲的東移。在中國周邊軍事比較嚴峻的情勢下,軍隊常備不懈第一條就是結盟,俄羅斯人講中俄雙邊聯合軍演有無可比擬的條件,比如武器裝備,軍隊建制以至軍事思想都很接近。俄軍的重振雄風好像能配合中國解決台灣問題。

但是,最靠近台灣的俄羅斯遠東艦隊已經嚴重萎縮,本來有「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還有「基輔級」航空母艦,現在全部賣作廢鐵了,連巡洋艦都減縮,只剩下一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還有「基洛級」潛艇,俄羅斯整個太平洋艦隊的戰鬥力只相當於中國北海艦隊。

俄傳統是左右逢源

如果俄海軍全力以赴的話,能不能牽制住美日聯軍一個月另當別論,它願不願意牽制,才是最大的疑問。俄國簽訂了中俄雙邊聯合演習備忘錄,但也和美國簽訂了類似的條款,而且要聯合演習二十次,過去俄美之間已經有過多次的軍事演習。如果中美發生戰爭,俄羅斯應該「非敵即友」,但它過去既支援中國抗日,同時也承認滿州國。將來中美間如有軍事交鋒,恐怕莫斯科也可以這樣左右逢源,這樣的「戰略夥伴」有何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航母發展的另類方向
2003: 對中日關係的其他感想
2002: 統獨的實質
2002: 林肯總統為黑奴還是為南北統一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