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對照習胖小琳,古代科舉制度真太公平了!
送交者: 毳折騰 2014年07月30日14:37:1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武則天主政時,曾首創了由皇帝主持,覆核進士資格的殿試

對照習胖小琳,古代科舉制度真太公平了!

比起現在的太子黨終身制,古代至清末的科舉制度還是挺公平的。狀元進士哪一個不是
憑真才實學考出來的?!最關鍵的是平民百姓也有機會。窮書生靠苦讀書當上大官的比
比皆是。比如范仲淹,...

看現在的鞋胖,小零,榴園,他們憑的啥子?


秦朝以前,中國社會採用分封制,選士也依靠世襲制度。漢代選拔民間人才採用的是察
舉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三國時代,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兩晉、六朝時沿用此制。。由中央
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
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的現象。

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於開皇七年(587年)命各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
」。隋煬帝在大業元年(605年)設進士科取士,成為以後的科舉。在整個隋朝的三十
八年內,總共舉行了四至五次科考,總共取秀才、進士十二人。

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制度。唐朝的科舉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
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
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國子監(國子學
、弘文館、崇文館)、各地學館入學考試合格的學生。鄉貢則是通過府試、州試的人,
又稱舉人;考頭名的稱解元。通過朝庭尚書省的省試者稱為進士及第,考頭名的稱狀元
,其餘分甲第和乙第。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試外,還有臨時不定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科舉
考試,叫制科。這時科舉仍然留有一定的察舉制影子。考官在評卷時,考生的名聲往往
是考慮因素之一。這樣做的原意跟舉察一樣,是希望可以兼顧人材在試場外的表現。但
同時這亦無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現士子與考官之間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敗壞
時,弊病更甚。到了唐代後期,出身寒門由科舉入仕者漸多,與世族門蔭入仕者形成兩
大官僚派系集團,互相傾軋,史稱「牛李黨爭」。

武則天主政時,曾首創了由皇帝主持,覆核進士資格的殿試;和取武將的武科舉。但是
,二者在唐朝時並未有成為定例。

宋代進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舉制度,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體制。宋朝的科舉制度公平
性大幅提升,許多大臣的子孫也未考上科舉,僅能擔任中低階官員。皇帝欲加強對取士
過程的控制,減少考官及士子聯黨結派的可能。自宋太祖開寶六年起,取錄的進士一律
要經過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後一關殿試,名次也由皇帝親定。自此以後,進士都是「天
子門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門生。取士的數量大增,每科進士通常達數百人,並且放寬
了應考條件,不論財富、聲望、年齡皆可應考,對偏遠地方的考生更給予路費。自宋英
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開考,三年一科,之後為明、清二朝所沿襲,至科舉被
廢為止,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
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
弊,考官俱為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
為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並
且由多人閱卷。而殿試則於宮內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於殿
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中國現在海軍比起中途島之戰的日本海軍
2013: 令國人震撼:一個越南軍官私下對中國海
2012: 偉大領袖談他自己的死和後事處理,如此
2012: 毛澤東為什麼要感謝日本皇軍侵略中國?
2011: 安瑪: 向汪洋網絡問政
2011: 鐵道部駁斥停搜救毀證據
2010: 朱雨心: 南海問題的技術措施
2010: 中國領導人:在最壞情況下將美軍驅逐出
2009: 建議看電視劇《東方紅》 看蔣家王朝如
2009: 美國共和黨就是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