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致敬!國家工程師》系列報道之四:ARJ21的最後考試
送交者: 嵐少爺 2014年10月09日02:42:1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ARJ21項目副總設計師趙春玲(第二排中)和她的團隊正在準備幾個月後的最後考試。(羅鑫 攝)

   編者按:13層樓高的8萬噸“大壓機”,鍛壓出飛機的起落架、主梁;上千個軟件組成的網絡控制系統,成為高鐵列車的大腦和神經;海上石油鑽井平台,期待着挽起南海的浪濤;4000噸起重機,將為大型核電站揚起臂膀。

   重大裝備製造,事關國家命脈、國家安全。在這個領域默默付出的人們,當得起“國家工程師”之名。他們專注的,是代表國家核心製造能力的大國重器;他們的事業,撐起國民經濟的脊梁。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新華網與《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推出大型報道《致敬!國家工程師》,向讀者介紹十個代表“中國創造”的重大技術裝備製造項目以及它們的核心團隊。

   到2014年9月,上海寶山區,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商飛公司”)總裝車間,巨大的轟鳴聲穿透廠房。80多名工人圍在綠黃色機體旁緊張忙碌,這架飛機的臨機發電機性能模擬測試即將開始。

   這就是中國國產支線客機ARJ21的總裝試驗現場。直到目睹完全過程,其複雜和精密程度依然難以用語言描述。

   2014年12月底,ARJ21必須通過最後的考試:爭取到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適航認證。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中國首款嚴格按照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國產噴氣飛機,ARJ21還在接受美國適航當局的“影子審查”,以期未來可以飛上北美以及更多地區的天空。也就是說,它要通過美國人所設定的各種條件下的飛行要求。

   作為一架飛機的“神經系統”,航電系統的綜合、可靠、精準,是決定考試成績的根本因素之一。

   比如,它是否能在數千米高空精確地預警結冰帶來的風險。

   距離總裝車間數十公里外的浦東新區金科南路5188號的上海市設計研究院,47歲的趙春玲——負責航電系統的ARJ21項目副總設計師,自2009年以來一直在準備這次考試。

   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製造的部件和系統源源不斷運往上海,趙春玲需要用航電系統將它們細緻連接,最終讓這架飛機飛起來。

   藍天怎麼就飛不起中國商用機

   趙春玲出生在河南偃師,父親是工人,母親來自農村。1985年高考時,因為數理化成績較好,她選擇了以航空為特色的西北工業大學。

   航電系統,即飛機上的通訊、導航、顯示、信息綜合處理和集成系統,也是飛機先進性、綜合化水平的集中體現。它負責給飛行員提供信息:我要去哪兒?我現在在哪?下一步我怎麼走?以及我有什麼問題。

   趙春玲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洛陽的613研究所,這是中國最好的航空控制系統研究機構。就在趙春玲上大學的1985年,中國決定控制軍工開支,自此,整個裝備製造業都進入低谷。十多年後,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改變終於到來。

   直到今天,趙春玲仍然認為,那時起的幾年是自己成長最快的時段。“軍機上有句話,叫‘型號成功我成才’,這段時期也給我們這些人很大的機會。”

   然而,她的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熬過在此之前那段漫長的低潮期。很多人離開,下海,或者到民企。時至今日,趙春玲的100多個大學同學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仍在航空系統工作。

   而她,因為“感覺這個事情還值得一干”,堅持下來了,“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做研究上,對於是不是應該作出別的選擇沒有想太多。” 從1985年看到第一架尚在設計中的飛機,在不為公眾所知的機構中默默工作了20年後,趙春玲於2006年出任613所副總師。

   同年,中國大飛機立項。 3年後,趙春玲自薦參與大飛機項目。

   與大飛機相比,後來趙春玲擔任副總師的ARJ21支線客機立項更早。

   與經常被悲情渲染的中國大飛機相比,中國的支線客機同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走過了一段艱難、坎坷、曲折的歷程。”

   中國國產民用飛機的起步,從支線飛機開始。早在20世紀60年代,原航空工業部就下達了參照外國型號研製小型客機的任務,也就是後來的“運7”。

   80年代完成後,“運7”曾經一度受到關注。但1986年航空界4位老同志聯名給鄧小平寫信,認為“對中國來說仍是空白的幹線飛機應當優先”。

   當時,與美國麥道公司共同研製“MD-82”幹線飛機的合作已經拉開帷幕,國產支線飛機的研製就此停滯。 到1993年,在中韓建交的大背景之下,韓國大宇集團提出合作研製或專利生產110~130座級飛機,即“AE-100”項目。

   最後因中韓間主導權的問題,“AE-100”不了了之。

   1998 年,曾經的“AE-100”中方總設計師牽頭推出一個70座級、窄機身支線飛機“NRJ”,但沒有得到支持。很快,這一項目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失敗。

   二三十年間,無論大飛機還是支線客機,中國人似乎失去了自主進軍天空的可能性。新華社記者劉濟美在《為了中國》一書中描述:“AE-100”解散、設計人員在北京告別,“面對吉凶未卜的前途,他們極其悲壯地喝了一次酒,幾十號人站在祖國的星空下掩面痛哭:這一輩子恐怕是再也別想研製民機了!他們站在祖國的藍天下擁抱告別:祖國的藍天上怎麼就飛不起來中國的商用飛機。”

   ARJ21支線客機150機械班組組長楊偉清曾服務過“運10”項目。這位59歲的技術工人向《我們東方周刊》回憶說,組裝“運10”時,雖然廠里條件非常艱苦,大家卻非常齊心。後來很多項目停止,工人無事可做,便相繼離開。 他四處遊蕩,在香港、無錫修了7年飛機,“特別希望有一天能回來。”如今組裝ARJ21的車間,就是當年“運10”的組裝廠。1985年,完成首飛的“運10”停止研製。

   從沒有遇到這樣苛刻的適航認證

   很多人在談及這些最終停擺的飛機和項目——運10、運7、MD-90、MPC-75、AE-100、NRJ 依然滿腔遺憾。

   其實,它們雖未給中國航天事業帶來質的飛躍,卻觸動了ARJ21項目在人員、技術、乃至體制方面量的爆發。

   “NRJ”失敗後,國內航空界人士再次提出國產支線客機項目。這個計劃在2000年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等領導人的支持。

   2002年“ARJ”終於立項。楊偉清等老一輩技術工人又從全國各地回到了商飛。

   到2008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第一架ARJ21飛機“ARJ21—700”也率先在上海大場機場首飛成功。

   正是由於對ARJ21飛機的良好預期,趙春玲被任命為ARJ21副總設計師。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ARJ21”航電、電氣系統的適航。正因為此間經歷了難以想象的困難,ARJ21飛機的交付從預期的2009年一直推遲到2014年。

   “飛機首飛並不算成功,必須拿到適航證,才能在別的國家運營飛行,表示此飛機的安全性設計符合適航標準規定的‘最低安全性要求’。”商飛公司適航中心主任郝蓮對《我們東方周刊》解釋說。

   “ARJ21”適航的關鍵是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許可,從而進入美國市場以及相當多以此為標準的國家。

   種種利益糾纏之下,“ARJ21”將受到也許是歷史上最嚴格的適航考察。中國人第一次應對此類試驗,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不願提供任何建議。

   趙春玲已經和適航團隊到過中國所有的極端自然環境:在嘉峪關做大側風試驗,到海拉爾做高寒試驗,去三亞做高溫試驗,到格爾木做高原試驗

   她說,做了20多年軍機研發,從來沒有遇到這樣苛刻的適航認證過程。

   僅為了結冰試驗,ARJ21飛機就去了新疆4次。“如果飛機結冰,影響最大的部分是機翼和發動機,所以必須測試結冰後冰層能否快速融化,以及飛機的操縱性將受到何種不利影響。這就需要飛機到能結冰的雲層里去。”

   烏魯木齊是從全國44個機場中選出來的,“當時我們單位的氣象員和中央氣象台的氣象員都來了,大家天天瞄着雲,雲層到哪就追到哪。追到雲,飛機還要在裡面呆上40分鐘,直至結冰。這是非常危險的。”

   最終只有2012年3月19日一次捕捉到滿足適航條件的結冰氣象,完成了部分試飛任務。後來,“ARJ21”只好在加拿大完成了全部自然結冰試飛科目的測試。

   對於適航審查,趙春玲感受最深的是“落後的國家賣東西,先進的國家賣標準”。

   “直到現在,我才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內涵。我們對美國的飛機認可,美國對我們的飛機卻並不認可。發達國家會用標準作為門檻禁止你進入。它自己制定適航規章,如果你的飛機不按這個標準來研製,就會被卡死。”趙春玲說。

   據郝蓮介紹,在300項試驗中已經完成了95%,300個試飛科目也完成了91%。關鍵是, 他們已經積累了經驗,“也知道流程如何”。

   這也正如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羅榮懷所言:“ARJ 相當於探路者,我在前面披荊斬棘,你們大客機在後面就好多了。”

   時至今日,趙春玲的100 多個大學同學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仍在航空系統工作。(羅鑫 攝)

   很後悔的一件事

   趙春玲工作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和供應商打交道。

   “總有人說國產飛機不安全,但我們的ARJ21實際上是很先進的,也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研製。譬如,航電系統選擇的供應商同樣為波音、空客研製航電系統。”趙春玲說,“在與他們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學到很多東西。後面的大飛機國產化率一定會相當高。”

   而眼下,這些先進的供應商卻總讓趙春玲感到心力交瘁。

   “她經常和美國人開電話會,因為時差,要開到夜裡12點。碰到很難纏的供應商,她會千方百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ARJ21性能設計師李棟成這樣評價。

   趙春玲覺得,“ARJ21”對自己的性格改變很大。最鍛煉她的,大概就是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

   2013年,在烏魯木齊試飛時飛機失速保護系統結冰。失速對於飛機來說,往往意味着墜毀。

   研究者連續幾天開會研討,認定問題來自供應商,但對方不承認,“你們安裝得不好。” 趙春玲等人又做了一次試驗,對方仍然狡辯。

   美國供貨商最後說,由中國人提出試驗條件,“這是將了我們一軍。我們提了要求,萬一後續忽略了哪個環節,他做的設計更改後又出了問題,還得我們承擔責任。”趙春玲說。

   試驗結果最終證明確實是供應商的問題,“這下老外徹底承認了,一分錢也沒要。但為了說服他們,我們做了太多的工作。”

   所有此類情況,都不能希望外國供貨商自己檢討問題,“他們就是不認,就是不搭理你,特別傲慢。他們覺得這方面我是一流的,你才學了幾天?但如果你什麼都不乾耗下去,時間都耗盡了。”

   “很難,每走一步都很難。”趙春玲說,“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主動權。別看老外嘴上不說,心裡肯定也打鼓:‘哦,原來商飛還是有能力的。’這一點你從他們態度的變化上就能看出來。”

   日以繼夜,趙春玲和整個ARJ21團隊獲得很多,也失去很多。

   比如,她因為開會將手機靜音,錯過了回洛陽見母親最後一面的機會。

   “這是我這輩子,很後悔很後悔的一件事。每次提起,我就沒法繼續說下去。”她靜默了很久,最終拿出紙巾,抹掉了眼角的淚水。

   不過,“國家有這麼大的項目,把你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上,你就得負起責任來。再說成就感還是有的。有時和離開航空事業的同學聊天,還是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她說。

   而付出似乎永遠不會結束。

   “殲-15”負責人羅陽因過勞、突發心臟病去世時,曾帶領趙春玲做項目的中航工業副總設計師孫聰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你說我們不加班能行嗎,我們在走,別人也在走,我們不加班你什麼時候能夠趕上人家?” “我的感觸特別深。就咱們這個底子、基礎,還想四平八穩?老外休假,我們也休假,那我們永遠也趕不上!”趙春玲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羅援少將:告訴你兩個很少人知道的故事
2013: 中國售土紅旗9詳情。很多信息,耐心看
2012: 圖文:四胞胎兄弟同時成為中國首艘航母
2012: S300發射失敗,一頭往下栽 組圖
2011: 中國空軍:“殲10B戰機試飛墜毀”純屬
2011: 德國“防務專家”: 中國研新多彈頭導彈
2010: 喜聞嫦娥二號成功進行第三次近月制動進
2010: 香椿樹:關注巴基斯坦,油罐車是塔利班
2009: 毛澤東打天下保天下僅靠兩個騙來的法寶
2009: 拿破崙十大比不了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