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追憶The Beatles 6(上) 《Let it be》
送交者: 弦歌·歸鳥 2007年03月10日05:02:09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Two of us (From Anthology 4, not the version in "Let it be")

  註:關於這個flashplayer 播放器,它所支持的採樣率有限,有些不是 44.1khz
整倍數的歌曲聽起來速度會有問題,(上次莫愁提出的就是這個問題,已在原貼修正),
所以我儘可能找的都是能在這個瀏覽器播放的。找不到的就只好單播了,有些歌曲不是
很流行,就不太容易找。
  謝謝上次回貼的朋友,特別感謝莫愁的實話。還是那句話,找喜歡的歌聽,
如果不喜歡這類搖滾的歌曲,just bypss it. Thanks.

*  *  *  *  *  *

Album: Let it be
The Beatles, 1970

1. Two of Us
2. Dig a Pony
3. Across the Universe
4. I Me Mine
5. Dig It
6. Let It Be
7. Maggie Mae
8. I've Got a Feeling
9. One After 909
10.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11. For You Blue
12. Get Back


  本張專輯如果按照骨灰甲殼蟲迷的說法,應該屬於一張拼湊的不完整專輯,
專輯中不少歌曲都在結尾處倉促結束,狀態比較勉強。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 Get Back, Let it be,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之外,
我個人比較喜歡 Paul 和 John 和聲如兄弟一般感覺的 Two of us(這個我沒找到
let it be 裡面的,只好找了 Anthology 4 裡面的錄音室 Demo,感覺不如原碟里的流
暢),以及充滿幻想和文學氣息的 Across the Universe

  Words are flowing out like endless rain into a paper cup,
  They slither while they pass, They slip away across the universe.

  言語流瀉而下,象無盡的雨絲飄入紙杯;
  悄然滑落的印跡,如穿過這個靜寂的宇宙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是的,每個人都是它自己的宇宙,沒有什麼能夠
將它改變。

  如果是對甲殼蟲超級愛好的朋友,除了這張專輯外,還可以建議你去聽一下《Let it be...Naked》以及屋頂演唱會的錄像,參見以下介紹。我這裡放了一個 youtube 上面的
第一部分 url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YeHXtCOd5I
總共3部分,右邊有後面兩部分,really cool, recommended.

  2003 年 Paul 自己推出的 《Let It Be... Naked》雙CD,將當年錄音室的歌曲原音重現。以下是 VeryCD 的關於 Naked 版的介紹:


本文後面部分內容轉載自網上
*  *  *  *  *  *  *  *

  披頭四樂團一九六九年的「Let It Be」專輯,其實是約翰藍儂的「私釀版」,因為他
瞞着其他成員將母帶交給製作人Phil Spector處理,結果原本素雅的歌曲充滿華麗風格,保
羅麥可尼忍了34年後,終於在2003年推出原音重現版。

  EMI唱片公司表示,「Let It Be」專輯原本是披頭四的「Get Back」計劃,想重覓剛出
道時四人編制的簡單和絕對。

  「Get Back」計劃準備將披頭四演唱會彩排過程側拍下來,當作紀錄片在電視播放,演
唱會所錄下的一切,則當作「Get Back」現場專輯發行。

  由於當時成員感情不睦,最後甚至連演唱會地點都無法達成共識,錄製好的母帶便被擱
置一旁,後錄的「Abbey Road」專輯則已經發行,而從「Get Back」改名「Let It Be」的
專輯卻沒有進展。

  後來約翰藍儂悄悄瞞着其他團員,將「Let It Be」專輯母帶交給製作人Phil Spector
處理,於是,原本一身素雅的「Let It Be」讓Phil經過管絃樂、女聲合唱等“巧手”後交
出「Let It Be」專輯;然而,團員保羅麥卡尼在聽過自己本身最自豪之作“Let It Be”以
及“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被Phil“整型”過後的濃妝艷抹甚不自然,且保羅認為
當時披頭四四人錄音的狀況皆不甚理想,竟就讓得意之作就這般問世實在心有遺憾;於是,
在事隔34年之後,終於將最原始的版本催生成功!
  為穿了34年華服的「Let It Be」“脫個光光”還它一身單純素雅,【Let It Be原音重
現】於焉形成。
  【Let It Be原音重現】版本移除了之前保羅一直耿耿於懷Phil Spector所製作的部
分,還移除了“dig it”和“Maggie Mae”兩首歌、加入“don't let me down”一曲。

  這張專輯能夠在30年後重見天日,是源於保羅·麥卡特尼與影片導演邁克爾
(Michael)在飛機上的一次會面。從此之後《Let It Be》踏上了回歸之路。

  三位音響工程師花了18個月的時間為《Let It Be》進行了重新的縮混,除去了管弦
樂、聖詠合唱和重重的音效,讓唱片在毫無裝飾下以真實的赤裸姿態表現出來。《Let It
Be》被命名為《Let It Be...Naked》,被清減後的《Let It Be...Naked》感覺依舊偉大,
但卻少了一份激情而突顯傷感。在《Let It Be...Naked》裡你可以重新體會到歌曲在當年
錄音室中本原的精彩。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如是說。

  ......

  披頭唱片「讓它去」(Let It Be)的灌製實況,也拍成了同名的紀錄電影……藍儂和麥
卡尼在「蘋果公司」的屋頂露臺上,披髮當風,鼓琴而歌的氣概,該是搖滾樂最動人的一
幕。-余光中, 1972年4月「披髮當風,鼓琴而歌」這八個字,打從我十六歲那年瘋狂愛上
披頭,並且同時初讀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文集以來,就深深鐫刻在我的記憶里。後來我
終於買到盜版錄影帶,目睹了那場傳奇的屋頂演唱會。當鏡頭用大仰角對着約翰藍儂和保羅
麥卡尼,在倫敦冬季的寒風中,隨着林哥史達的一聲鼓擊,藍儂刷下電吉他,唱出Don’t
Let Me Down的時刻,那個畫面,幾乎凝塑了我整個青春期的夢想。那是大氣磅礡的、自信
飽滿的聲音,那是整個世界都必須屏住呼吸仰望的高度。那每一個音符都是生命的渴求,滿
漲着愛的慾望。那是救贖的詩篇,那是天使的翅膀。

  1969年錄製的Let It Be專輯背後,是一連串的挫折和衝突。它對披頭成員帶來的痛
苦,直到二十一世紀都還殘留着不快的餘味。於是,我們竟然在它問世三十三年之後,又等
到了一個新的版本--相信這是保羅麥卡尼憋了許多年的一樁「大願」。

  錄製Let It Be的時候,四個披頭之間已經有了無法彌補的裂痕:鼓手林哥受不了自己
老被使喚來使喚去,一度忿而離團,好不容易才被勸回來。團長藍儂和前衛藝術家小野洋子
墜入愛河,興致勃勃搞實驗音樂和反戰行動,對披頭四愈來愈沒興趣。吉他手喬治哈里遜受
夠了藍儂和麥卡尼無視於他愈來愈懾人的創作才華,老把他當成小弟弟,也不認真處理他的
歌。全團四分五裂,只剩下保羅麥卡尼還極力要讓披頭走下去。

  保羅麥卡尼認為,早已飛越千山萬水、在短短十年曆經幾世幾劫的披頭,應該重返他們
玩音樂的根源,回歸單純的「四件式樂團」編制,玩玩直來直往的搖滾樂,就像他們剛出道
的時候在破酒吧里打拼的那個樣子,他相信這樣可以讓團員重新找回音樂的熱情。

  在他的構想中,披頭的新專輯將會是一場演唱會實況錄音,同時製作一齣電視特別節
目,記錄披頭四在錄音間裡排練新歌的情形,最後帶到演唱會現場的大高潮。由於整個構想
都標舉「反璞歸真、原汁原味」的精神,他們遂把這個計畫命名為"Get Back"--這也是保
羅麥卡尼的一首新歌。

  結果事情完全不是麥卡尼想像的那樣:為了遷就電視攝影的需要,他們全體搬出錄音
室,來到一個冷颼颼、空蕩蕩的攝影棚,除了保羅,每個人的臉都很臭,藍儂尤其痛恨身旁
永遠有人拿鏡頭對着你拍。對於保羅的熱情和苦心,其他幾個並不領情。到了最後,沒有人
有心情去想演唱會的事,他們決定在自己開的「蘋果公司」屋頂架起器材唱幾首歌,作為紀
錄片的收尾,然後大家把這件事忘掉算了。

  1969年1月30日,他們踏上公司屋頂,唱了四十二分鐘,直到腳下的街道被駐足圍觀的
民眾擠成交通阻塞,附近的屋頂都掛滿了看熱鬧的人,警察才來勒令他們停止,因為聲量太
大了。這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團體最後一次的公開表演,也是後來留在Let It
Be紀錄片裡的搖滾史經典段落。第二天,他們回到錄音室,進行紀錄片最後一天的拍攝,又
唱了幾首歌。這兩天的錄音,便是後來Let It Be專輯的骨架。

  錄完這些歌之後,四披頭馬上把它們拋到腦後,重新打起精神、集中火力,完成了最後
一張登峰造極之作Abbey Road。足足過了一整年,到披頭形同解散的1970年三月底,藍儂才
瞞着他們長久以來的固定製作人喬治馬丁,把這堆帶子拿給傳奇製作人菲爾史倍克特,精修
細剪,迭錄了大量的管絃樂和女子和聲,把原本意圖「反璞歸真」的Get Back,變成了後人
熟知的,具備史倍克特典型的、層層迭迭「音牆」效果的Let It Be。

  麥卡尼對藍儂此舉憤怒異常,尤其是The Long And Wingding這首他的得意之作,原本
只是一首鋼琴彈唱、儉約樸質的抒情曲,卻被史倍克特加上了厚厚的管絃樂和女聲合唱隊,
和他自己的設想天差地遠。儘管這個版本仍然衝上排行榜冠軍、成為披頭最受歡迎的抒情曲
之一,麥卡尼仍然對史倍克特的「扭曲」耿耿於懷。在它登上排行榜冠軍三十三年之後,麥
卡尼終於得償夙願,把它和其他十首歌「還原」,脫下史倍克特替它穿上的華美衣裳,抹去
所有的胭脂和濃妝,儘量讓它回歸到當初Get Back計劃的精神。

  這張專輯的目的是重現「披頭在錄音室里演奏這些歌的狀態」。就像麥卡尼說的:「姑
且把那些成功事蹟擺到一邊,披頭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搖滾樂團。只要我們坐下來好好玩音
樂,我們總能玩得很不錯。」"Let It Be...Naked"便是讓披頭重新回到「四件式樂團」的
狀態,讓你聆聽到這些歌曲最最原汁原味的聲音。沒錯,儘管錄製過程有那麼多的不快和衝
突,但回到音樂上來看,Let It Be,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Get Back, Don’t Let
Me Down, Across The Universe, Two of Us...誰能忽視這些歌曲的輝煌光芒?當披頭集
中精神「來真的」的時候,他們仍然是沒有對手的。

  2003年的「裸體版」Let It Be,不僅修整了曲目、拿掉了管絃樂和合唱隊,還加入眾
口鑠金的藍儂作品Don’t Let Me Down。新世代的錄音師善用21世紀的錄音間後製技術,讓
音樂聽起來更生動、更細膩,「好像披頭就在你房間裡演出一樣」,他們說。假如你是這幾
年開始才聽披頭的年輕樂迷,不熟悉Let It Be原始專輯的面貌,強烈建議你把「裸體版」
和「原始版」都拿出來聽聽看。儘管麥卡尼對史倍克特頗有微辭,但沒有人會否認他強烈的
風格也替原始專輯添上了獨一無二的魅力。況且,那樣的聲音安排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的集
體記憶,不是說改就改的。

*  *  *  *  *  *  *  *  * 

A Paranoid Kid的X&Y 的追憶 The Beatles 6(上)

其實唱片封套上的Paul McCartney(右上)挺像本·拉登的。你說是不是?蒼白的臉,茫然的
大眼睛,大鬍子......不要說了,再說下去Paul要被布什總統下通緝令了。

是什麼令Paul如此疲憊不堪?

1969年,樂隊已然近乎四分五裂,成員們各忙各的,都很少能碰面。這種狀況持續下去會是
什麼結果大家心裡都清楚,只是真正着急的卻似乎只有Paul一個人。

為了挽回現狀,Paul全力策劃了"Get Back Session"--以Live(現場演奏)的形式錄製一張回
歸早期Beatles音樂風格的唱片,並且將錄製唱片的過程拍攝下來在電視節目中播放。這個
計劃的目的在於使樂隊重新找回從前的感覺,畢竟自從1966年三藩市的最後一次巡演,
Beatles都很長時間沒有過現場演出了。

"讓我們從頭來過好嗎?"這樣一句常常出現在愛情電影的某個淒涼場景的充滿了無奈的台
詞,這次卻意外地出自Paul McCartney之口。

最初專輯被取名為Get Back,封套(見下圖)使人一看就想起他們的首張專輯Please Please Me 。

重返故地能否重拾舊情,一切能否真的回到從前呢?在這裡Paul忽視了一個問題:此時的成
員們已經完全不同於六年前剛出道時的那四個人了,他們已然各有各的想法與主張,互不相
讓。在決定演出場所的時候,John首先與Paul產生意見分歧。而在練習的過程中,George又
因為吉他奏法橫遭干涉而與 Paul翻臉並宣布退出樂隊,直到Paul表示了歉意才勉強歸隊。

在一派亂鬨鬨的景象中,錄音工作繼續着。

就在此時,樂隊中唯一可以服眾的製作人喬治·馬丁突然宣布退出。樂隊頓如一盤散沙,無
奈之下Paul找來了格林.瓊斯擔任唱片製作。此時,唱片名已被眾人改為Let It Be,而唱片
封套也被改為了左手邊你所看到的樣子。原計劃要在電視上播出的內容被編輯成為電影。一
切都不再是Paul當初策劃的"Get Back Session"了。難怪照片上的Paul會如此疲憊不堪。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由于格林.瓊斯的辦事不力,John和George不顧Paul的反對,請來了資
深製作人Phil Spector來繼續唱片製作的工作。當Phil Spector將交響樂等等音樂元素加入
到唱片中時,"Get Back"的意義也因此不復存在了。

此時的四人都意識到了分別的日子已然不遠,但是他們並不情願以這樣一張四不像的專輯來
為Beatles畫上句號。他們將"Get Back Session"留下的一切爛攤子扔給了Phil Spector之
後,全身心地投入到最後一張專輯--Abbey Road的製作中去。

此後為了迎合影片的上映,Let It Be的發行被一拖再拖,直到1970年才發售。而此時史詩
般的頂尖傑作Abbey Road都已經面世很久了。

從發行年月來看,Let It Be(1970年發行)在Abbey Road(1969年發行)之後。許多人因此錯
把Let It Be認作為The Beatles的最後一張專輯。其實不然。

請記住:Abbey Road才是the Beatles的最後一作。

說到這裡,你一定對於Let It Be的內容不抱什麼希望了吧?其實也不然。
雖然沒能達到"Get Back"的目的,但是Let It Be仍不失為一張高水準的傑作。
流芳千古的歌曲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Let It Be,Get Back皆出自這裡。它們的作
者是認認真真的,想過 "從頭來過" 的,有着蒼白的臉,茫然的大眼睛,大鬍子的Paul
McCartney。

原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樂聲.地主.浪花:智取威虎山選段
2006: 白玉蘭翻唱《祖國是我永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