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才藝講座》第四講之《生活中的古典音樂》
送交者: 小樓一夜聽春雨 2009年04月13日04:32:59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生活中的古典音

--從流行音影,廣告

 

前言

 

曾經有某段時期,在我剛到大阪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突然把我吹捧成了“麥霸”...汗!年少輕狂也!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試問一個長達大半年時間沒有去K過歌的人,有何實力稱為麥霸涅?其實真正的麥霸另有其人,我只不過不幸的被他揪出來做擋箭牌了的...我自己喜歡的,其實是古典音樂與爵士樂。只不過既然是出去K歌嘛,自然就得唱唱流行歌曲了。難不成,要我在BarK歌的時候引頸高歌一曲《你那冰涼的小手》?這個主意貌似不錯,不過這首曲子難度太高,唱到一般可能就得斷氣了。也許《致福瑪麗婭》還可以去試試——不過就不知道是不是會被那些麥霸朋友們亂棍打出K歌房涅?

 

一說起古典音樂,可能大多數的現代人的第一反應都是:woo!這個太高雅,太深奧了,咱聽不懂也理解不了。然後就都對古典音樂敬而遠之了。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誤區,古典音樂並非一般人想象的那麼不食人間煙火。樂,陽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好,都是由旋律所構成的音樂自身總是有某種共性的。只要你聽得熟悉了,都會很自然地成生活的一部分。古典音樂元素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就都包含有古典音樂元素在裡頭。比如說我就發現在身旁的朋友們中,許多人都喜歡把帕海貝爾的《D大調卡農》作為自己手機的鈴聲來使用。他們每天聽着這段優美的旋律,已經不再去分辨它是古典還是流行了。在這次的講座中,我將從日常生活實例入手,給大家講解一些古典音樂的知識,希望能夠藉此引導大家走進古典音樂的神奇伊甸園。

 

 

基礎知識

 

首先,我們來澄清一下基本概念:什麼是古典音樂。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爾!不要一說起古典音樂,大家就只知道一個貝多芬,一個莫扎特。雖然他們兩人確實是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不過如果認識僅僅局限於此,那也實在是頭髮長過度了。

古典音,英文名為“classic music”,我們把它翻譯成了“古典音樂”了,其實如果譯成“典音樂”,會切一些,也有助於擺脫掉“古”這個貌似很脫離群眾的字眼。

通常我們所說的古典音樂,在狹上,指的是十八世下半至十九世初形成於的一,即“古典派”。這個樂派以海,莫扎特,多芬,勃拉姆斯其突出的代表人物。其音形式構完整,莊,有於之前的巴洛克音和之後的浪漫主

而廣上的古典音指的是從巴洛克(16001750)始一直到20,在歐洲文化傳統背景下作的音其中生了無數的音樂偉人,從巴赫亨德經過,莫扎特,多芬,舒伯特,舒曼,瓦格,肖邦,柴可夫斯基,直至上世勒,肖斯塔科奇等等大的音家。像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等顛覆性的西方代音的音也可入於古典音的範疇。

因此,就一般人而言,古典音泛指一切遵循西方音作的,具有進步思想,高度的藝術力和完善藝術形式的音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表面上看是兩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它們有不同的音樂特點,不同的表現方式,其實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的音樂組織方式的不同。 古典音樂的組織講究音樂的邏輯性,動機的統一性,音樂發展的連貫合理性等,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中的每個音符就像宇宙中的星球,合理存在、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絕大多數偉大的古典音樂都有較長的篇幅,表達完整複雜的思想,而且具有數學般嚴密的邏輯性。即使一些曲子採用了較短的篇幅,也仍然具有着嚴密而完整的結構。比如舒伯特的《第八交響曲“未完成”》,只有兩個樂章,但是結構已經是相當完美的了,以至於很難再給他增加篇幅。

而流行音樂則往往是為了情緒的宣泄而作的,喜怒哀樂,通過音樂的方式一吐為快。流行音樂篇幅短小,主題多變,但大部分為愛情,而且對於感情的表達都很淺顯直白,近乎雷同。音樂的組織缺乏嚴謹的理性思維方式,邏輯簡單,追求感性的表現。配器單一,多使用打擊樂與電聲合成。流行音樂由於過於迎合大眾喜好而很少注意藝術品位的引導,因此一般都被認為是淺薄的藝術。

打個簡單的比喻,流行音樂就好比是麥當勞肯德基里的快餐食品,而古典音樂則相當於香舍麗謝大街上的法式大餐。至於是喜歡快餐漢堡還是法式大餐,那就悉聽尊便了。 

     

 

古典音樂因其嚴謹、深邃、陶醉和沉思冥想等等特點一直被人們稱作“高雅音樂”或者“嚴肅音樂”。而通俗音樂因其具有大眾性和時代感,通常和“娛樂”緊密聯繫在一起。在一般人眼裡,“娛樂”和“高雅”似乎從來就是水火不相容,“高雅”很多時候給人以嚴肅、刻板的印象,而娛樂似乎常常就是庸俗的代名詞。正是這樣一種印象,使得很多人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對立起來,造成了對兩種音樂類型認識上的一些誤解。 

其實,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是一個相對的歷史性的概念。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被我們叫做高雅音樂嚴肅音樂,可在十八十九世紀,這些音樂便是當時的流行音樂。所以,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不存在絕對的分界線。同時,嚴肅音樂也是具有娛樂性。欣賞古典作品如果不能夠給人帶來愉悅感,這絕對不會是好音樂。愉悅主要是指精神層面的享受,而娛樂則趨向於生理方面。但是愉悅又是以娛樂為基礎的,沒有娛樂性的東西很難想象更在多大程度上給人以精神愉悅,因此娛樂並不是流行音樂的專利。另外,娛樂並非低俗。許多流行音樂是從古典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蔑視娛樂性,甚至把它同庸俗、膚淺、空洞等消極概念混為一談,進而否定它的存在價值。這樣,會把音樂引向純功利性,變成生硬的說教,以致同政治、經濟、哲學等劃上等號了。 

 

今天,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古典音樂市場正日趨萎靡,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何拯救古典音樂,培養更多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已經是一個相當迫切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也關繫到今後古典音樂如何走向的問題。

今天,古典音樂的發展走向有兩大潮流趨勢。一個是古樂運動,就是採用復古仿古的樂器來演奏古典音樂,用古樂運動人士的說法,這種作法會讓人真正聆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古典音樂。國際古樂運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哈濃庫特,加德納,平諾克等著名指揮家。其中的哈濃庫特更是已經成為了當代最重要的指揮大師之一,還曾經登上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台。

另外一個目前比較流行的趨勢,就是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有機結合起來,把古典音樂家包裝成偶像派,以流行音樂的包裝宣傳方式推廣古典音樂,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比如說,知名的保羅莫里哀輕音樂團,曼尼埃羅輕音樂團,THE BORN弦樂四重奏,陳美等等,所走的都是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道路。而對古典音樂的包裝,則有SONY唱片公司對譚盾(作曲家指揮家)的包裝,DG唱片公司對郎朗和李雲迪的包裝,還有EMI唱片公司對薩拉·布萊特曼,安德雷·波切利等人的包裝。

 

我們在這兒舉一個例子,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布萊特曼和波切利合作的《Time to say goodbye》,這首歌曲就算是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典範吧。布萊特曼想來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了吧?就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和劉歡做了合唱的那位漂亮的mm,當前國際樂壇最炙手可熱的大明星之一。波切利可能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其實波切利是一位我蠻欽佩的歌唱家。他是一位盲人,但是卻是當代最偉大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曾經被譽為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這三大男高音之後最偉大的男高音。這兩位俊男美女都是正統的歌劇科班出身,可是如今卻已經越來越偏去唱流行了。當然,現在新發明的一個新名詞是:古典流行跨界藝人。 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這是古典音樂淪落風塵的墮落表現。但是,正如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所說的: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Time to say goodbye》莎拉.布萊特曼,安德雷.波切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tivSTZrezc

 

 

生活中的古典音樂

 

以上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些古典音樂的相關概念,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古典音樂並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麼深奧難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古典音樂的元素。我們在不經意之間,時時刻刻都在享受着古典音樂的薰陶。下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是台灣少女組合SHE的《不想長大》,據說在國內狂流行的一首歌。但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呢,其實這首歌的主旋律,完完全全的照抄自莫扎特那首著名的《G調40號交響曲》中的第一章。這首曲子其是由國外的一個歌唱Sweet box自莫扎特,而SHE則只是拿來主義罷了。我想,大家既然能上《不想大》這樣子的歌曲,應該沒有什理由拒莫扎特的曲子才竟,莫扎特的豐富的弦,那是要比歌曲聽得太多了,也大得太多了。

 

《不想長大》SH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oPqCmzmuA

 

《莫扎特G小調第40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哈濃庫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C2ePGkmopg

 

下面,我將從流行歌曲,影配,廣告配等三個方面,大家介一下生活中隨的古典音,以及一些相的常和相的八卦消息趣趣事。有些內容,我以前曾在自己的博客上介紹過,可能有人曾經關。不過現在很忙,已幾百年沒有更新了。

 

一.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音

 

.塞巴斯蒂安.巴赫

 

起古典音,是無如何都巴赫。他被稱西方音之父,和莫扎特,多芬被公認為史上三位最大而不朽的音家。他也是我最喜的音

巴赫出生於德國的一個偉大的世家。二百年來,巴赫家族先後出了五十多位知名的音。巴赫從十八任多教堂和廷的樂長及管。生前以管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後,1829松指了他的《太受曲》,人才逐漸認識到它的不朽的藝術。巴赫是一位虔的信徒,把路德派新教的眾多歌和教會器管琴當作自己的作素材和音構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使他的宗教作品明地突破了教會音范,具有豐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膽的革新精神。其作以復調手法主,構思密,感情內在,富於哲理性和邏輯性,並在德國民族音的基上,集十六世以來尼德、意大利和法國等國音之大成,是巴克音樂發展的峰,同又是西方古典派的山鼻祖。巴赫的作品歐洲近代音生了極其深的影響,全人進步展指明了廣的景,世界古典音樂樹立了一座豐碑。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煙海,幾乎在所有他所涉獵的音樂領域,他都站在了一個最高峰的位置之上。他創作的《勃登堡奏曲》,被譽為巴洛克音樂的最高代表作;而《12平均律鍵盤曲集》集復調創藝術之大成,更是被譽“音中的舊”。舒曼曾經說過,“整個西方音都存在於巴赫的12平均律中”。

 

巴赫的作品被廣泛運用在流行音影配和廣告配中。下面我聽到的首來自慧琳的《Lovers Concerto》,奏曲,其旋律就改自巴赫的《小舞曲》。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旋律,非常適合於夜深人靜的候一個人默默的欣

 

陳慧琳 《Lover’s Concert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sIv3yEZsUM

 

巴赫《小步舞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1DDSLdDOo

 

 

莫扎特

 

如果說世間只有一位天才的話,他的名字就叫作“莫扎特”。 莫扎特也許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

莫扎特1756年出生於薩爾茲堡,自幼他便展現出那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3歲開始彈琴,6歲開始作曲,8歲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14歲是指揮樂隊演出了該歌劇。莫扎特創作時下筆如有神。他的傑作《第36號交響曲“林茨”》僅兩天就完成,而歌劇《費加羅德婚禮》序曲更是只花了一天時間。他還有過一邊賭博一邊作曲和一邊打球一邊作曲的偉大創舉。可以這麼說,莫扎特是為音樂而生的,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和音樂熔為一體了。難怪就連一生狂妄不羈的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稱作是音樂的基督。日本著名音樂評論家門馬直衛給莫扎特和貝多芬作了精確的評價:“莫扎特乃天之驕子,降臨凡塵;貝多芬為大地之子,升上蒼穹。”

莫扎特猶如驚鴻一瞥般掠過西方音樂的天空,就因感染風寒而撒手人間,享年僅僅35歲。他留下了那部未來得及完成的《安魂曲》,成為了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他這短短的一生當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有確切編號的就達到了600多部。這其中包括了22部歌劇和45部交響曲。後世的音樂史家們普遍認為,讓一個正常人在35年中把他所有的音樂作品撰抄一遍,也能把人活活累死。莫雜特的這些作品,幾乎每一部都是精品。儘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滿坎坷和艱辛,但他的音樂始終給人帶來的是真正的純美。他的音樂創作即繼承和發展了海頓等前輩的成果,又對後來的貝多芬等人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交響曲領域,他與海頓,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師;又與格魯克、瓦格納和威爾第等人並稱為歐洲歌劇史上四大巨子。

 

前面我們已經欣賞過由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改編的《不想長大》,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下五月天《知足》,改編自莫扎特的《C大調小星星變奏曲》。這首曲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非常的熟悉才對,因為在我們小時候學過的兒歌裡頭,就有這首曲子的旋律。

 

五月天 《知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dZ_CdoKuLs

 

莫扎特《C大調小星星變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izeEp3JKwc

 

 

貝多芬

 

貝多芬,應該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了吧。他被世人尊稱為樂聖,通常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繼承了德奧作曲家巴赫,海頓和莫扎特的音樂精髓,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倒了最頂峰,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之一。

貝多芬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也是與命運作不屈鬥爭的一生。貝多芬17701216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小城波昂。他的父親是個庸碌的宮廷歌手,嗜酒如命,經常醉酒毒打貝多芬,並強迫他學習各種樂器。貝多芬從11歲起就負擔起了養活家庭的重任。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言,但同時也養成了他堅強不屈的性格,並逐漸形成了他一生追求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偉大理想。他26歲時開始耳聾,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是毀滅性的。貝多芬曾一度想過自殺。但是他醒悟了過來,仍然頑強的創作,寫下了大量絕世之作。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絕不向它屈服。”晚年貝多芬徹底喪失了聽力。但他仍然創作出了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同時也被公認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作品,第九交響曲“合唱”。貝多芬最後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慘、最痛 苦的年月,孤寂和貧困的威脅使他窮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326日病逝於維也納。據說在他臨終的一刻,暴雨雷電交加,他舉起乾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後的奮擊。這種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精神,全部貫注在了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貝多芬的音樂可謂是西方音樂的典範及開源之作。在交響曲方面,他賦予了交響曲“神”,使之形神兼備。特別他的第九交響曲,取材於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反映了那個時代偉大的人民運動和最進步的思想,被公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作品,1979年美國探索者號宇宙飛船上就搭載了這首樂曲飛向遙遠的外太空,而且已經成為歐盟的盟歌。他創作的32首鋼琴奏鳴曲,與巴赫的《12平均律曲集》齊名,被稱為音樂中的“新約全書”。他一生中只寫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被尊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

 

下面我們將要欣賞到的是五月天的《快樂很偉大》,包含了來自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中的旋律。

 

五月天 《快樂很偉大》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JdPtRQD9I

 

 

舒伯特

 

舒伯特是偉大的奧地利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偉大的藝術歌曲之王!他是西方音樂史上繼莫扎特之後誕生的又一位偉大而不朽的音樂神童。

舒伯特八歲開始隨父、兄學習提琴和鋼琴。1811年在他14歲的時候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哈加爾的悲哀》,並寫下了第一支交響曲;十七歲為歌德的詩篇《紡車旁的葛萊卿》、《野玫瑰》、《魔王》等譜曲,這些曲子現在都已經成為了人類音樂寶庫中的不朽的精品;十八歲的時候完成了第二、三交響曲,兩部彌撒曲,五部歌劇,外加一百四十多首歌曲。舒伯特僅僅只在人世間渡過了三十一個春秋就因病英年早逝,但在他這短短的一生中給後世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總共寫下十四部歌劇、九部交響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這些音樂作品中又以歌曲尤為著稱,最著名的有:《死神與少女》、《搖籃曲》、《小夜曲》、《聖母頌》、《魔王》、《野玫瑰》、《鱒魚》,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天鵝之歌》等,因此他被後人尊稱為“藝術歌曲之王”。傳說曾有這麼一件事:一天,舒伯特與朋友到維也納郊外散步,走進一家小酒店,見到桌上有一本莎士比亞的詩集,便拿起來朗讀。忽然他叫道:“很好的旋律出來了,沒有五線紙怎麼辦?”朋友們立即將桌上的菜單翻過來劃了五條線遞給他。這時的舒伯特仿佛聽不到周圍的喧鬧,一口氣寫成了一首歌曲,便是那首著名的《聽!聽!雲雀》。

舒伯特逝世後,他的朋友和家人把他安葬在貝多芬的墓旁,永遠陪伴着這位偉大的樂聖,也是他心中最尊敬的偶像。在他的墓碑上篆刻着一首詩人格里爾帕策寫的詩:“死神在這裡埋藏了音樂的瑰寶, 甚至埋葬了更多美好的希望。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梁靜茹的《暖暖》,這首歌曲的開頭過門部分的一小段旋律,是來自舒伯特那首著名的《鱒魚五重奏》。根據這首曲子改編的藝術歌曲《鱒魚》,在中國也可以說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了。

 

梁靜茹 《暖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p2yBmRualw

 

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xVTpEyMEw

 

 

瓦格納

 

瓦格納也是西方音樂史上一個無可爭議不可思議的音樂天才,但同時也是西方音樂史上最有爭議性的人物。

瓦格納1813年出生於德國的萊比錫。他15歲時,看到了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里奧》,大受震驚,從此走上了音樂創作的道路。1948年瓦格納熱情投入了正在歐洲沸騰的1848年革命。革命失敗後,他受到政府通緝,倉皇逃離德累斯頓前往魏瑪投奔大鋼琴家李斯特,隨後在李斯特的幫助下移居蘇黎士尋求避難,開始了長達13年的流亡生涯。這一期間他完成了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並開始醞釀寫作《尼伯龍根的指環》。1861年他得到特赦回到德國慕尼黑,並獲得了路德維希二世的賞識。在慕尼黑期間,瓦格納愛上李斯特之女指揮家馮·彪羅之妻科西瑪·馮·彪羅,鬧得滿城風雨,並引起了宮廷的反感,他只得和科西瑪兩人離開慕尼黑私奔前往瑞士。為這事,李斯特一度和他斷交。關於這段故事,大家可以去找找《瓦格納和柯西瑪》這部電影來看看。1868年他悉心籌劃在拜羅伊特建造一座特殊的節日劇院,專門上演他的歌劇。1874年,瓦格納的連套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完成全部總譜。它由序劇《萊茵的黃金》,第一部《女武神》,第二部《齊格弗里德》和第三部《諸神的黃昏》組成。它從最初醞釀到全部完成歷經二十四年,而被柴科夫斯基稱為“人類的腦子裡所產生的最龐大的計劃之一”。1883年瓦格納在訪問威尼斯期間死於心臟病。二戰期間,拜羅伊特成為了希特勒宣揚民族主義人種主義的重要反動舞台,納粹德國的一大精神堡壘。希特勒將到拜羅伊特去欣賞瓦格納的戲劇作為對納粹戰爭英雄們的一大獎賞。戰後拜羅伊特一度被盟國監管整頓,1951年重新開演。在開幕紀念儀式上,偉大的福特文格勒指揮柏林愛樂上演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被廣泛公認為是貝九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演繹。

 

下面我們聽到的這首胡彥斌的《婚禮進行曲》,中間的一小節旋律來自於瓦格納的《婚禮進行曲》。音樂史上有兩首《婚禮進行曲》非常有名,一首是瓦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中的婚禮進行曲,另一首則是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序曲》中的婚禮進行曲。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首很流行的網絡歌曲,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歌詞是這樣子的:結婚了吧,sb了吧,以後要賺錢就兩個人花;離婚了吧,又sb了吧,以後要xx就買單了吧。這首非常雷人的歌曲,其旋律也正是這首瓦格納的《婚禮進行曲》。

 

胡彥斌 《婚禮進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jOu46ChjSQ

 

瓦格納《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之結婚進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Bt6Myv75jk

 

 

肖邦

 

肖邦是波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作曲家之一,是歐洲19浪漫主的代表人物,被譽

肖邦父是法國人,母親則是波。他也是一位大的天才,6歲便開始學習鋼琴,7歲時第一首作品B調G調舞曲,8歲開登台演出,12歲開始師瑟夫·斯內和作曲。他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調鋼琴和管弦樂變奏曲,取材於莫扎特的歌劇《唐璜》。這首曲子被介紹到德國後引起了音樂界的轟動1831年舒曼在著名的《萊比錫音樂評論》專欄上熱情洋溢的讚揚道:先生,向天才脫帽致敬吧!肖邦的作品予極高的1829年,肖邦在華沙,維也納,巴黎等地巡迴演出,深受好評。其後,波蘭爆發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起義,肖邦無法回國,移居巴黎,從此再也沒有踏上過祖國波蘭的土地。

肖邦由於肺結核而於1848年在巴黎去世,享年38歲。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舉辦肖邦葬禮的教堂來不允班中有女性,葬禮因此推了近兩周,最後教堂於做出讓步,允女歌手在黑幕簾後演唱,使得肖邦的願能達成。根據肖邦的願,他被葬於巴黎市內拉雪神父公墓他的心臟則被密封帶回了祖國波蘭,被永久的封存在了華沙聖十字教堂的柱子裡。肖邦在波的好友專程將故的一罐泥土到巴黎,灑在肖邦的墓上,終於使肖邦能安葬在波的土地之下

肖邦的短短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琴作品,如四部敘事曲、十餘部波舞曲,二十六首琴前奏曲,二十七首練習曲,四部諧謔曲,三部琴奏曲,至少三十二首多夜曲,五十九首祖卡,兩首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曲等。他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中熱情洋溢的歌頌着祖國波蘭,終其一生都在以音樂為武器向侵占瓜分了祖國的帝國主義列強們發起不懈的進攻,因此他的音樂作品又被讚譽為“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

 

最近有一件事,周杰倫最近出了一張專輯《十一月的肖邦》,裡頭有一首《夜曲》,改編自肖邦的《降E調夜曲第3號》。改編就改編了吧,偏偏周杰倫從此就有點飄飄然,自以為音樂浪漫得一B,可以比得上肖邦了。這件事情最近吵得有點火,坊間對他的討伐火力那是相當猛烈的。這是題外話了。我們來欣賞欣賞蔡依林的《離人節》,旋律改編自肖邦的E大調練習曲“離別”》,這首曲子可以說是肖邦所有的作品中旋律最優美動聽的,於音樂的字裡行間散發着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憂傷。

 

蔡依林 《離人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h3Qtp1M1ds

 

肖邦《E大調練習曲“離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rD1ZaNwdsU

 

 

荷爾斯特

 

荷爾斯特可能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甚至就算一般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可能也有好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但是有一首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歌曲,可能在座的諸位人人都耳熟能詳,呆會我會放給大家欣賞的。

斯特是英國最傑出作曲家之一。他1874921出身於一個音世家,受家庭境的影響,很早便樂發生了趣。他在幼年一直跟隨父習鋼琴。18歲時,荷斯特就已擔任教堂里的管與唱班指,並行音樂創1893年,十九的霍斯特考取了英國皇家音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後因手指患神炎而改學號,從音學院畢業以後,他曾在幾家院裡擔任號手和合唱指1905年開始,他長期在英國美國等地的音樂學校里任教,並進行自己的音樂創1934525日,霍斯特在英國敦逝世,年六十歲。

斯特作深受英國傳統的民歌、牧歌、宗教音及當歐洲新音的影響,並且由於受印度文學的影響而有一種東方的神秘色彩,樂表現含蓄,意境耐人味。荷斯特一生多部歌和舞有二十多首管弦作品。1916年,他根據朋友巴克斯解星占學的印象,寫成了管弦樂組曲《行星曲》。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曲中運用了大膽的藝術想象力和新的管弦和聲與配器技巧,表了宇宙神奇莫的境界。這部作品也被眾多的音樂評論認為是現代科幻音

下面我們欣賞到的這首平原綾香的《Jupiter》,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耳熟能詳的了。其實,這首歌曲的旋律,完完全全的是來自於荷爾斯特的《行星》組曲的第四首《木星-歡樂的使者》。

 

平原綾香 《Jupit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BrfgaIOwzU

 

荷爾斯特《行星組曲-木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6NopU9K_8M

 

 

二. 電影配樂中的古典音樂

 

上面我們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些西方音樂史上的偉大的音樂家,並讓大家透過一些流行歌曲來逐漸進入到古典音樂中來。其實改編自古典音樂的流行歌曲還有好些了,限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只能給大家欣賞到這兒了。我給大家的附表1中有自己整理出來的流行音樂中的古典音樂,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來聽一聽,同時對比一下改編的流行歌曲和原版的古典音樂,也是一件很high的事情啊。

 

下面,我將要大家講講電影配中的古典音,其古典音影的系,要比它和流行音密得多了。影從生之起,就和古典音樂發系了。1895米埃兄弟在巴黎放映史上第一部商片,們請琴家在現場表演,以此來招攬觀。而1915年大格里菲斯在《國家的》一片中,首次與音家布瑞合作為電影配也是影配端。歷史上,許多音樂大師都曾經為電影做過配樂的工作。法國浪漫主義音樂大師聖桑以自己的作品第128為電謀殺居伊公爵》配樂,俄羅斯民族樂派大師科菲夫也曾經為電《恐怖伊萬》配樂。其實,自從電影進入到有聲片時代之後,音樂就已經成為電影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它可以為電影的情節發展創立一個完美的氣氛,發揮出渲染氣氛、抒發情感、表達人物內心活動等等重要作用。

簡單說來,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電影中的配樂。第一,從音樂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影音可以分成原著音及非原著音兩大原著音,是作曲家專門為電寫的曲。比如說,我們下面欣賞到的這首《鋼琴課》的主題曲,就是由電影配樂大師麥克·紐曼專門為這部電影而創作的。《鋼琴課》是一部澳大利亞拍攝的電影,曾經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相信大家可能都看過了。這部電影中的配樂,簡直可以說得上首首都是精品,我建議大家有機會不妨去找一找這張電影配樂專輯來聽聽,當然也可以有機會的話到我家去欣賞一番。

 

珍妮·康平 《鋼琴

麥克·紐曼《The Sacrifice主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sxHuW26rc8

 

非原著音樂,是將既有的成作品配在影上。比如,在安東尼·明拉格執導的電影《英國病人》一片中,開頭的部分就運用《第五號交響曲》中的柔版這一章。男女主角乘坐着飛機在廣漠起伏的非洲沙漠上飛行盤旋,音樂緩緩地響起,一種淡淡的憂傷逐漸蔓延,這也給整部電影定下了一個感情基調。馬勒的音樂作品,通常都表現的是20世紀初那段激盪起伏的歷史環境下知識分子內心的苦悶,彷徨,壓抑的心理,相當的艱深難懂。但是這一段柔版樂章,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段音樂精品,也是馬勒所有音樂作品中最優美的一段旋律。大家如果喜歡的話,我強烈推薦去找找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的版本來欣賞。

 

安東尼·明拉格 《英國病人》

馬勒《第五交響曲-柔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c1Omvfrcng

上面介紹了電影配樂的第一種分類方式。如果我們個角度,從配搭配情方面來看,則影音樂則可分“Source Music”和“Score Music”這兩大。“Source Music”用在中出真正聲音來源,必取信於,因此主要是寫之用。例如,還是以明拉格的《英國病人》為例,女主角在一座房子的廢墟中發現了一架斷了腿的琴,不由得情不自禁的就在上面奏起來,這時出現的那首被彈奏的音樂就是source music,因為在故事中必真的找首琴曲來配。大家可以欣賞一下,她彈奏的這首曲子是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中的第2變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據說是寫給一位公爵治療失眠而作的。但是我想,聽了這麼歡快優美的曲子,即使昏昏欲睡的人也會馬上精神煥發睡意全消的,根本就難以起到催眠的作用。不過,這首曲子真是非常非常好聽的,要想欣賞全曲,推薦找找古爾德的版本,55年和83年的版本都行。

 

安東尼·明拉格 《英國病人》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2變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HtReeRxzRc

 

而“Score Music是指情中我無法找到聲音來源,但卻了烘托或情效果而存在,因此多是寫意之用。例如珍妮特·茲瓦克《時光倒流七十年》一片中,當男主角注釋着女主角的照片時,一段優美的背景音樂緩緩的響起,非常優雅、傷感、委婉動人而又熱情奔放,這段音樂來自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段音樂和電影故事水乳交融,完美和諧,甚至給人一種拉赫瑪尼諾夫的曲子原本就是為影片量身定製的錯覺。其實,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電影配樂中的音樂,大多數都是採用的score music的形式。因為電影最初都是默片,所以影配樂發展初期,好萊製作公司甚至要求,演一定要在“Score Music”出來,透過劇情交待清楚音來源,也就是儘量成“Source Music”,免得眾一頭霧水,找不到什麼東西在出音

 

珍妮特·茲瓦克《時光倒流七十年》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_JmUMkLy7g

 

綜上所述,電影配樂其實可以細分為四種類型:原著Source樂,原著Score樂,非原著Source樂,非原著Score樂。對於我們這節課的內容來說,重點需要關注的,其實是非原著Score樂,這也是古典音樂與電影結合最多的地方。

下面我們會給大家介紹欣賞一些電影配樂中的著名例子,以此來了解一下電影大師們是如何把古典音樂完美的運用在電影中的。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電影配樂最講究的就是音樂與故事情節的完美配合。為電影選擇配樂的,往往都是資深的音樂高人。所以,其實通過電影配樂去理解一段音樂的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再艱深難懂的音樂,通過畫面的視覺化效果,都會使人更容易理解的。

 

說起電影中的古典音樂,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大導演庫布里克在影片《2001太空漫遊》中對理查.斯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斯如是說-日出》的出神入化的運用了。

影片以這段氣勢恢弘的交響音樂作為序幕,振聾發聵,極富哲思,並由此而展開了一段有關人的進化、人性及宇宙的沉思和遐想。在庫布里克眼中,整個浩瀚的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舞場。所以在片中,當飛船遨遊在無垠的太空時候,與之相配的竟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的名曲《藍色的多瑙河》!經典的使用來源於經典的理解,而經典的理解又催發出經典的遐想和哲思。這部影片和這段旋律,絲絲入扣分毫不差,搭配得簡直就是完美無缺,令人不得不由衷的嘆服庫布里克的驚人獨到的眼光。

 

斯坦利·庫布里克 《2001太空漫遊》

理查.斯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斯如是說-日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WnmCu3U09w

 

在波拉克執導的《走出非洲》一片中,運用了莫扎特的《豎笛協奏曲》。這首曲子是莫扎特逝世之前的兩個月完成並題獻給好友豎笛演奏家斯塔德勒,因為莫扎特兩個月就英年早逝了,因此這首曲子也被世人稱為了莫扎特的“天鵝之歌”。這首曲子旋律一場的優美。略帶些憂傷,卻又充滿對生命的依戀。許多樂迷都對其鍾愛至極,將其奉為“天使的行板”。片中,羅伯特·雷福德與梅莉·斯特里普扮演的男女主角乘坐一架小型的雙翼飛機,在非洲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空翱翔,配上這段異常優美的《奏曲》第二樂章,用一句比較庸俗的話來說,那就是“只羨鴛鴦不羨仙”。

 

西德尼·波拉克《走出非洲》

莫扎特《豎笛協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i7oS_bCjpg

ject width="425" height="344">

 

貝多芬的作品也被廣泛的運用在電影配樂當中。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交織着理性與情感的強烈張力,因此常被運用在導演們反用在一些血腥暴力或者色情邪惡的場面中,以此來表現出種強烈反差戲劇性效果。比如在布里克的《條橙》一片中,主角阿萊士和他的同夥混混最喜的音不是某些人們視為暴力色情的搖滾樂,而恰恰是多芬的作品!當阿萊士和他同夥行兇作惡時歡樂頌》就會響起,在人感到驚愕同也起到了了一奇異的反效果。影片中兩個片斷很典,伴着的旋律,阿萊士和剛認識的兩個唱片店女孩做——段畫面用了慢快放。畫面的奏和音樂節奏相符,然表的是做但卻看的人沒有任何慾念,只得滑稽和震驚。而感化院阿萊士暴力向的治方法就是看一些暴力色情面同多芬,他眨眼,果後來阿萊士一聽多芬就心,當然也無法作這部電影其實富含了非常深刻的哲學思考。對於偉大的導演庫布里克,我永遠都滿了崇敬之情。

似的用法有很多。呂克松的名作《殺手萊昂》中,那位邪惡而神經質的警察敗類人狂,每次行兇殺人之前,要聽一段多芬的“歡樂頌”。在電影《猛警威龍》中,幾個江洋大盜打開了銀行金庫的鐵欄,一摞摞金磚赫然出現在眼前,隨之響起的也是這段“歡樂頌”。索德伯格的影片《十一羅漢》中,當竊賊們打開保險箱時,響起的音樂還是“歡樂頌”。這種音樂和畫面強烈的對比反差產生出極具戲劇性的效果,讓人一時間感觸複雜。如此反諷,可謂登峰造極。

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在吳宇森執導的變臉》中,尼古拉斯·凱奇所扮演的大反角在安裝好炸彈後,心情無比愉快,竟然跑到大廳里跟着合唱團一起高唱“哈利路亞”,一邊唱還一邊大肆調戲身邊的修女。哈里路是亨德的清唱《彌塞》中最有名的一段,恢宏壯的曲調了人類對萬能的主的無限敬仰。把這段音樂運用在這裡,生動地表現出了天使與魔鬼的兩面性,跟“變臉”這一主題可謂是不謀而合。

 

斯坦利·庫布里克《發條橙》

貝多芬 《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WQx-bAm2_4

 

呂克·貝松《殺手萊昂》

貝多芬 《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Ncw65sEeP8

 

斯卡尼的歌士》,可能大家都沒聽說過。但是其中的間奏曲及其美,令人百聽不,所以常被影作品引用。最早認識到它,是在科波拉拍攝的《教父》第三集中。這部影片中不僅把《鄉村騎士》的故事情節直接引用到電影中,還把音樂與電影巧妙而完美地結合起來。影片最後,老教父聽完兒子主演的歌劇《鄉村騎士》之後走出大廳時,在台階上受到仇家的槍擊,女兒不幸重彈而亡。在歌劇院外的台階上,望着懷裡被冤冤相報的子彈奪走生命的愛女,老教父心如刀攪,欲哭無淚,仰天悲號。在這組畫面背後,瑪斯卡尼《鄉村騎士》間奏曲悄然響起,那由弱漸強的弦樂將震撼人心的悲情撕扯到極點。姜文執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片中也多次運用了《鄉村騎士》的這段間奏曲。作為這影的情主看到米段音樂就會適響起,美舒的旋律再配上慢的恰當運用造出一如夢如幻的氣氛,很好的表達了軍對的朦朧的初戀感。還有一部,丁.西科塞斯在《怒的公牛》一片的開頭,也同樣運用了這段音樂作為背景。這三部電影,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型,但是都採用了這段音樂作為主題,而且都與故事情節完美的搭配在一起,讓人不得不驚嘆古典音樂無限的內涵和巨大的包容性。

 

佛朗西斯·科波拉《教父3

馬斯卡尼 《鄉村騎士-間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gYnp8bsX-Q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

馬斯卡尼 《鄉村騎士-間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bmcF_HGJhE

 

西科塞斯《憤怒的公牛》

馬斯卡尼 《鄉村騎士-間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Xdvq1JZfWA

 

美國大導演科波拉曾經拍攝過一部著名的反越戰的影片現代啟示錄》,並以此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這部反映越戰對人心靈摧殘的影片中,有這麼一組鏡頭。伯特.杜瓦扮演的直升機隊長帶領炸越南村莊一段,而炸的目的不是為別的,就是了建立一個安全的衝浪賽場!伴着機轟鳴聲,喇叭以大分的功率播放着瓦格納《尼伯龍根指環》第三部中的“女武神的騎行”這段音樂,而無辜的越南村民們則在火和音中呼號奔跑,其中有許多小學生。那刺激的聲音畫面深刻的揭露了戰爭的殘酷血腥泯滅人性,也揭示出隱含在大師精妙設計背後對有關那場戰爭的理性反思。

 

佛朗西斯·科波拉《現代啟示錄》

瓦格納《尼伯龍根指環-女武神的騎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3Cc7wlfkI

 

同樣為反越戰題材的電影,大導演奧利佛·斯通也憑藉《野戰排》一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榮譽。這位大導演同樣採用了一部古典音樂作品,來表現自己對越戰殘酷殺戮的思考。那段極具張力,充滿悲哀的旋律便是1983年美國作曲家巴伯根據自己第一弦樂四重奏改編的《弦樂柔板》。

 

奧利佛·斯通《野戰排》

巴伯《弦樂柔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CQeLQURNuw

 

以上我們簡單給大家介紹了一些在電影中出現的經典的古典音樂配樂。其實,如果我影的內容來看,在描寫古典音樂家,無論是作曲家,演奏家還是歌唱家的影中,無疑會更多的出現那些經典的古典音樂片段。比如說,敘述莫扎特生平的莫扎特(Amadeus)》,以及講述貝多芬情故事的《永恆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等片中,都分大量採用這兩位大作曲家的作品。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甚至電影《花都艷舞》一片就改編自美國作曲家葛什溫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這部作品。伯恩斯坦的音樂劇《西區故事》,比才的歌劇《卡門》,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就都曾經被搬上銀幕過。限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在附錄2中整理出了一部分,大家如果感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看。

 

 

. 廣告配樂中的古典音樂

 

與電影配樂的情況相類似,在廣告配樂中,也大量出現了古典音樂。我們試舉幾個例子給大家欣賞一下。

麻衣主演的アコム公司的電視廣告“マイペース篇”,其配就來自巴赫的《管弦樂組曲》第3曲之“G弦之歌”。首“G弦之歌”,因其之美妙聽,常常被獨取出來做演奏的,基本上位學小提琴的人都會練習過這首曲子的。李慧敏同學你應該過這段曲子吧。

第二個例子,在去年推出的資生堂公司的化妝品廣告MAQuillAGE_2008 Spring TVCM “伊東美咲篇中,採用了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第9克羅采》作為背景音樂。貝多芬的這首克羅采,是他所有小提琴奏鳴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藝術思想成就最高的一首,其次就是他的第5奏鳴曲春天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廣告中的這段音樂,是由日本著名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演奏的。

再舉一個例子,在電玩公司LEVEL5公司為索尼SP3遊戲平台開發的冒險類遊戲《白騎士物語》的廣告中,採用了舒伯特的名曲《致福瑪麗亞》作為背景音樂。這首曲子在西方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道聖誕節,各地的教堂里都會唱頌這首曲子的。

 

大島麻衣主演 アコム公司TVCM“マイペース篇”

巴赫《管弦樂組曲》第3曲之“G弦之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C5xagixiJ4

 

生堂MAQuillAGE_ 2008 Spring TVCM “伊東美咲篇”

多芬《小提琴奏曲第9號“克采”》諏訪內晶子 演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sGEjDT-CCc

 

LEVEL5公司開發的SP3冒險類遊戲《白騎士物語》TVCM

舒伯特《致福瑪麗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FKgGs-7Z8

 

另外還有很多很多了,我就不再一一舉例了。在附錄3中,我已經為大家把最近這三年之內在日本各種媒體廣告中出現的古典音樂整理了出來,全部的資料均來源於一個日本的古典音樂網站。因為是最近這三年的,所以這些廣告大家應該現在在電視裡還可以看到。以後大家閒着沒事打開電視機的時候,不妨多多注意一下那些廣告的背景音樂,這也算是培養自己的音樂素質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吧。

 

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把在廣告中出現的古典音樂做一個統計的話,從統計結果中,可以大致了解到哪位音樂家,或者是哪首音樂作品在日本人氣最旺,最受歡迎。下面就是從2003年至2007年這幾年當中的統計結果。

首先我們來看看作曲家的統計結果。2003年,最受歡迎的作曲家是貝多芬,一共有6首曲子22次被使用。緊隨其後的是巴赫,10首曲子16次被使用。貝多芬單曲的使用率更高,巴赫作品的使用面更廣。2004年,巴赫和貝多芬的被引用次數相同,但巴赫作品的引用曲數更多。20052006接連兩年仍然是由巴赫和貝多芬占據了前兩名。2007年,貝多芬排第一,巴赫排在了第六位。單看這份統計結果,巴赫和貝多芬顯然是在日本最受歡迎的音樂家。綜合這幾年的情況來看,貝多芬的作品一共有98次被使用,排在第一位,樂聖就是樂聖,真不愧是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巴赫則以83次排在第二位,遙遙領先排在第三位的柴可夫斯基(59次)。第四和第五分別是肖邦(45次)和約翰·斯特勞斯(38次)。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事實就是,偉大的莫扎特,居然沒有在這個統計結果中上榜。這似乎是與我們的常識有點不符。雖然統計數字很可能會有偏差,但是連續幾年都出現同樣的偏差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這是一個挺值得深思的有趣的結果。

 

2003

順位

作曲家

回數

曲數

1

貝多芬

22

6

2

巴赫

16

10

3

柴可夫斯基

10

6

3

肖邦

10

7

3

維瓦爾第

10

2

4

舒伯特

9

5

5

薩蒂

8

2

5

比才

8

2

5

亨德爾

8

2

5

門德爾松

8

3

 

2004

順位

作曲家

回數

曲數

1

巴赫

18

10

1

貝多芬

18

7

2

柴可夫斯基

14

5

2

肖邦

12

9

3

埃爾加

10

2

4

德彪西

8

7

4

荷爾斯特

8

3

5

斯特勞斯

7

1

5

比才

7

3

6

舒伯特

6

2

6

莫扎特

6

5

6

拉威爾

6

3

 

2005

順位

作曲家

回數

曲數

1

巴赫

24

11

2

貝多芬

16

8

3

斯特勞斯

12

6

4

柴可夫斯基

11

6

5

肖邦

10

9

6

薩蒂

9

2

7

荷爾斯特

8

1

7

普契尼

8

3

7

莫扎特

8

7

7

拉威爾

8

3

 

2006

順位

作曲家

回數

曲數

1

巴赫

17

7

2

貝多芬

15

8

3

拉威爾

9

3

4

斯特勞斯

7

5

4

肖邦

7

6

4

威爾第

7

4

5

維瓦爾第

6

2

5

普契尼

6

2

5

柴可夫斯基

6

2

5

薩蒂

6

3

 

2007

順位

作曲家

回數

曲數

1

貝多芬

27

8

2

柴可夫斯基

18

6

3

莫扎特

17

11

4

斯特勞斯

12

4

5

德彪西

9

6

6

舒伯特

8

3

6

巴赫

8

5

7

拉威爾

7

2

8

威爾第

6

4

8

埃爾加

6

2

8

肖邦

6

5

8

勃拉姆斯

6

4

 

2003-2007作曲家綜合排名

1

2

3

4

5

貝多芬

巴赫

柴可夫斯基

肖邦

約翰·斯特勞斯

98

83

59

45

38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考察一下不同作品被使用的頻率,我們可以研究一下哪些音樂作品是最受歡迎的。2003年至2007年這5年中的統計結果都如下表所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遙遙領先,以41次的被引用次數而榮登最受CM歡迎古典音樂作品的寶座。果然不愧是史上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作品。荷爾斯特的《行星》組曲以30次榮獲榜眼。前面已經說過了,《行星》組曲中的第四樂章“木星”,在日本人氣狂高,果然是證據支持的啊。第三名的是拉威爾的《波萊羅》。這首樂曲的管弦色彩極其豐富,是法國浪漫主義音樂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維瓦爾第的協奏曲《四季》和比才的歌劇《卡門》,同以22次的引用數而並列第四名。這兩首曲子也不用我再介紹了,廣大樂迷們都是耳熟能詳的了。不過,巴赫的作品並沒能在這個統計中榜上提名。在我看來,巴赫是因為優秀作品太多,而嚴重分散了每首作品的被引用次數啊。

 

2003

順位

曲名

作曲家

回數

1

9交響曲第4樂章

貝多芬

13

2

四季

維瓦爾第

8

3

《卡門》前奏曲

比才

7

3

《阿依達》大進行曲

貝爾蒂

7

4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理查斯特勞斯

5

4

ジュトゥ

薩蒂

5

4

D大調卡農

帕海貝爾

5

4

G弦之歌

巴赫

5

5

《仲夏夜之夢》之結婚進行曲

門德爾松

4

5

致福瑪麗亞

舒伯特

4

5

藍色多瑙河

約翰斯特勞斯

4

5

《胡桃夾子》之鮮花華爾茲進行曲

柴可夫斯基

4

5

行星組曲之木星

荷爾斯特

4

 

2004

順位

曲名

作曲家

回數

1

威風堂堂進行曲

埃爾加

9

2

9交響曲第4樂章

貝多芬

8

2

行星組曲之木星·火星

荷爾斯特

8

3

《胡桃夾子》之鮮花華爾茲進行曲

柴可夫斯基

7

4

《卡門》前奏曲

比才

6

5

波萊羅

拉威爾

5

6

9交響曲“新世界

德沃夏克

4

6

《阿依達》大進行曲

貝爾蒂

4

6

拉德斯基進行曲

約翰·斯特勞斯

4

6

E大調練習曲“離別”

肖邦

4

6

野玫瑰

舒伯特

4

 

2005

曲名

作曲家

回數

1

行星組曲之木星/火星

荷爾斯特

8

2

ガボット

ゴセック

7

3

波萊羅

拉威爾

6

3

ジュトゥ

薩蒂

6

4

D大調卡農

帕海貝爾

5

4

5交響曲命運

貝多芬

5

4

拉德斯基進行曲

約翰·斯特勞斯

5

4

愛之夢

李斯特

5

4

四季

維瓦爾第

5

5

威風堂堂進行曲

埃爾加

4

5

G弦之歌

巴赫

4

5

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4

5

展覽會繪畫

穆索爾斯基

4

 

2006

 

順位

曲名

作曲家

回數

1

9交響曲第4樂章

貝多芬

8

2

波萊羅

拉威爾

7

3

G弦之歌

巴赫

5

3

《圖蘭朵》今夜無法入睡

普契尼

5

3

四季

維瓦爾第

5

3

行星組曲之木星·火星

荷爾斯特

5

4

ジュトゥ

薩蒂

4

4

主よ人の望みと喜びよ

巴赫

4

4

卡門

比才

4

4

阿依達

威爾第

4

 

2007

順位

曲名

作曲家

回數

1

9交響曲

貝多芬

12

2

胡桃夾子

柴可夫斯基

10

3

鋼琴奏鳴曲第8號“悲愴”

貝多芬

3

藍色多瑙河

斯特勞斯

4

アイネクライネナハトムジーク

莫扎特

5

波萊羅

拉威爾

6

威風堂堂進行曲

埃爾加

6

行星組曲之木星

荷爾斯特

6

卡門

比才

7

藍色迴旋曲

葛什溫

7

四季

維瓦爾第

7

D大調卡農

帕海貝爾

7

致福瑪麗亞

舒伯特

 

2003-2007作品綜合排名

1

2

3

4

4

貝多芬

荷爾斯特

拉威爾

維瓦爾第

比才

《第9交響曲》

《行星組曲》

《波萊羅》

《四季》

《卡門》

41

30

24

22

22

 

 

結束語

 

今天的古典音樂欣賞入門講座到此就結束了。在最後,有一句話要告訴所有的朋友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古典音樂,她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謝謝大家!

 

0%(0)
0%(0)
  非常感謝! - 點綴 04/15/09 (186)
  非常好的講座!  /無內容 - HaiShi 04/15/09 (239)
  謝謝分享!收藏了!  /無內容 - 小雨~ 04/14/09 (241)
  謝小樓毀人不倦:-)讀來養眼又養耳。繼續啊!  /無內容 - 聽呆了 04/14/09 (191)
  這麼浩瀚博深的知識及古典名曲介紹,深謝,收藏了!  /無內容 - emory854 04/14/09 (186)
  慢慢品嘗  /無內容 - longevergreen 04/13/09 (178)
  崇拜一下下!  /無內容 - longevergreen 04/13/09 (211)
  饒有興趣地看完春雨的介紹,謝謝!  /無內容 - 江山多嬌 04/13/09 (178)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簡單吉他彈掃《聖哉、聖哉、聖哉》
2008: 反藏獨: 從鹽湖城到舊金山的N個瞬間
2007: 【原創原誦】《兩棵樹》朗誦 清月曉歌|
2007: =====送給三位班長,你們辛苦了!=====
2006: xialibaren(朗讀)《只因你回到我身旁》
2006: 【高山年慶·高山絮語】藍軍伙夫: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