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ZT 和声音乐的来源 -全伊
送交者: mingcheng99 2010年11月12日13:50:57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和声音乐的来源

-全伊

喜欢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如果离开了和声的支持,只有单声部的旋律,那么我们今天的音乐几乎所剩无几了。因为从小的独唱/独奏的伴奏,到中型的重奏(室内乐作品),再到大的管弦乐/交响乐作品,都无一例外需要和声的支持。即便你不喜欢附庸风雅地欣赏各种古典音乐,你也可以想象一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配乐,如果没有和声,而只有单调的单声部的旋律,或者你唱卡拉OK时,没有任何伴奏,只有你一个人拿着话筒扯着嗓子在那里干嚎,那将是一副什么样的场面。当然,有时为了营造某种特殊的气氛,音乐作品中常常有较长时间的单声部旋律出现,那也只能是整体音乐结构中某种特殊的表现方式而已,不可能成为音乐表现的主流。

当今世界所有文明国家,不管种族/民族,不管是印度还是中东阿拉伯国家或是东方国家,尽管其音乐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几乎都早已将和声融进其音乐作品中,即便是某些民族特色很浓郁的作品,也不例外。

那么,和声这个概念和运用的形成历史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答案很简单,除了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世界上所有民族的音乐原本都没有和声的概念,更谈不上什么和声理论体系。而我们今天所用到的和声体系都无一例外的是从欧洲中世纪的和声音乐体系上发展而来的。更确切地说,和声体系在世界个民族音乐的广泛使用得助于一、二百年前欧洲的传教士们将欧洲的音乐体系伴随着各种西洋乐器带进世界各个国家(没错,中国的第一架钢琴和第一把小提琴等就是他们带进来的)。因此,欧洲音乐的和声体系及其理论,也就是现代文明世界通用的音乐理论体系。无论在哪个国家,今天你如果想修一门和音乐有关的课程,那么你上的乐理课的主要内容无非就是这套东西

和声的起源具体地说是来自9纪欧洲宗教音乐格列高利圣咏。在这之前,格列高利圣咏和各民族的地方音乐一样,都是单声部吟唱。只是圣咏大多是从希腊音乐中提炼出来的所谓“中古调式“或“教会调式”,如弗里几亚调式、利底亚调式等。这些调式所采用的音律素材都是

                        dol re mi fa sol la si

这7声音阶中的自然音列(即没有带升降号的变化音),朴实而纯净,很适合当时修道院内庄严肃穆、清心寡欲的宗教气氛。但这毕竟是单声部音乐,没有我们今天所听到的带有和声结构的音乐作品那么丰满。到了9纪,一些通音律的神职教士在原来的单声部下方加上平行四度(即各音保持等距离4度音程)和平行五度的独立声部,构成调音乐。"和声"的概念也从此产生。这种复调音乐形式名叫奥尔加农(Organum).到了1213纪,奥尔加农变得逐步完善和复杂起来。除了同向平行声部,还有反向逆行声部甚至斜向交错声部。和声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灵活和声动起来。逐步形成了一套不同声部相互点对点、音对音、段落对段落,甚至节奏型对节奏型上的对位手法和技巧。到了巴洛克时代(17纪初到十八世纪中期),欧洲调音乐 (polyphonic music) 达到了顶峰。音乐的调式也由传统的教会调式演变成现代人们所熟悉和习惯的大小调式。而和声的运用也在这个阶段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峰。当然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都是以圣经为题材的基督教音乐。这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大家只要记住维瓦尔第、亨德尔以及大名顶顶的JS巴赫这三位音乐家就可以了。

这个时期音乐特点之一是和声的各种不同功能不仅被广泛地使用在复调音乐上,也被用在支持音乐主旋律,突出旋律调式特征甚至色彩特征的和弦上。

和弦就是由某个音为根音,在其上方叠加3度音和5度音构成一个完全3和弦。如果这个3度音和根音是大3度,则这个和弦叫做大三和弦。如果是小三度,则叫做小三和弦。大三和弦一般用在大调式音乐的主和弦(以主音do为根音的和弦,也称I级和弦)),以及下属和弦(以下属音fa为根音的和弦,也称IV级和弦)以及属和弦(以属音sol为根音的和弦。也称V级和弦)这三个和弦构成的一个大调式的骨干和弦。所以也被称作一个调式体系中的正三和弦。其基本行进模式是

主和弦(I) … --->下属和弦(IV)---->属和弦(V)----->主和弦(结束)

其中最后三个和弦的行进模式:下属和弦(IV)---->属和弦(V)----->主和弦(结束)

构成一个调式和弦体系的典型的完全终止式(正格终止) 。而其中的属和弦往往是加入7度音(不谐和音程) 的所谓属7和弦。这种属七和弦由於其根音上的大三度音具有强烈的趋向主音的导向性,以及由於新添加的7度音和主音之间的半音程关系,当乐曲以属7和弦行进到主和弦而终止后,给人带来一种乐曲因属7和弦造成的紧张感由后面的主和弦解决后而产生的一种完满感觉(即和弦的解决)

样,小调式旋律也有自己的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系统。其行进模式和终止式和上述大调音乐相同。只是主和弦是以主音la为根音的小三和弦。下属和弦是以re为根音的小三和弦。但属和弦(即V级和弦)仍然是大三和弦(mi为根音),且往往在五度音上加上个不谐和的7度音程。

这套(被典型化了的)和声体系在巴罗克时代已经定型,一直被后来的古典和浪漫派音乐使用。直到如今,随着西方音乐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和被接受,也成了全世界(除纯民族原生态音乐外)各国所使用的和弦和声体系。

1920纪的印象派、现代派音乐则又在此基础上加进了其它音程(尤其是不谐和音程)的叠加,为和声的各种色彩和力度特征的丰富起到了一种别开生面的作用。德彪西的印象派作品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打破传统古典音乐的调式体系,将音乐建立在全音音列体系上(即一个八度内全部用全音音程来排列),冲破了传统的大小调式格局,使和声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支持大小调式的调式特征及各种调式/调性的转换,而更多的是独立于特定调式之外的色彩的表现及其瞬间的变化,斑驳陆离,如同一副色彩斑斓的印象派油画作品。此是后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国庆献礼原创歌曲《中国狂想曲》海石版
2009: 【江河万古流】 万方
2008: 小安、江上风、子荣演唱京剧《沙家浜》
2008: 《望月》- 开心豆豆/时光无限
2007: 红门:俺的追星汇报
2007: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新竹演唱、小声音
2006: 初恋女
2006: [高山快讯(五)]本报记者歌言志高山
2005: 艾昌永/廖昌永合唱:《喀秋莎》
2005: 紫荆园(翻唱)祖国啊, 我永远热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