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谭韵英风:现代京剧 红云岗 点着了炉中火红光闪亮 (重录)
送交者: 谭韵英风 2014年08月05日22:04:13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问候各位山友,激动人心的时刻,山上又热闹起来了, 大腕们纷纷云游归来, 好不热闹。 于是也忍不住要来再来献一丑。这段唱前些时候唱了, 没有用视频伴奏。 今天再试试,结尾处还是难以胜任。 将就了。谢谢!


伴奏取自张春秋大师主演的红云岗一剧。


红云岗(京剧)编剧:山东省京剧团《红云岗》剧组

主要演员:

张春秋 -----英 嫂
刘玉铭 -----郑英田
原 光 -----张打娘
王俊生 -----侯 三
杨志刚 -----方铁军

剧情介绍:
一九四七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我主力部队转移外线歼敌。解放军某部排长方铁军在狙击战中英勇负伤,追赶部队时,昏倒在山路上。地方党组织受部队委托,派人寻找未遇。敌人进入沂蒙山区后,为获取我军情报,命还乡团搜捕我伤员。
贫农出身的英嫂,上山挖菜,发现方铁军,用乳汁将他救醒,掩藏在红云岗,对他加以精心护理。英嫂和方铁军机智地与还乡团进行斗争,英嫂还说服胆小怕事的丈夫去东山送信。危机关头,村支书带领地方武装赶到,将还乡团全部歼灭。  


红云岗 点着了炉中火红光闪亮 唱词


红嫂:【二黄二眼】

点着了炉中火红光闪亮,一样的家务事非同往常。
平日里只煮过粗茶淡饭,今日里为亲人细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火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身在炉火边,心飞红云岗。炊烟连硝烟,茅屋通战场。
愿同志伤早愈,身强力壮,踏平原越山岭,去打豺狼。
直到把反动派彻底埋葬,迎来个新中国遍地春光。

---------------------------------------------------------------------------------------------------------------------------

发现一篇不错的文章。 文章的一些观点和提法有似乎有些过时, 但有关样板戏有不错的背景介绍, 可以一读。


革命现代京剧与革命样板戏

湘江潮

艺术来源于生活,革命现代京剧来源于中国人民火热的革命和建设这一生活,它更能激发中国人民投身到火热的革命和建设,向帝修反进行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这就是毛主席钟情于革命文艺特别是革命现代京剧的缘故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当时为了宣传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所以采取了这种人民大众在当时都比较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提出,舞台不能都交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要展示革命题材以及工农大众、革命人民的现实生活,首先排出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称为样板戏,以后又排演了出了《杜鹃山》、《海港》等一大批到现在都有深刻影响的剧目,各地方剧团、文工团、京剧院也根据“样板”排演,这些京剧统称为革命现代京剧。  

这批样板戏在继承传统京剧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967年6月,《人民日报》率先号召“普及革命样板戏,推动文艺革命的发展”,直到文革晚期媒体上仍在号召“进一步掀起普及革命样板戏的热潮”。革命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样板戏”一词源于《红旗》杂志第6期社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随后,《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第一次开列了“八个革命样板戏”名单,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滨》。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样板戏在成为样板之前,有的作品已有“前身”。如《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红灯记》的前身是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海港》的前身是淮剧《海港的早晨》等。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收藏的视线和触角延伸到样板戏产生的历史背景上,那么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戏改”(戏剧改革)运动(歌剧《白毛女》即为延安时期首创)和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性现代戏创作,直至样板戏产生、传播的全过程。包括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红云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草原儿女》、《沂蒙颂》等大戏,京剧《审椅子》、《战海浪》、《江津渡》等小戏,以及“革命交响音乐”(是交响乐伴唱,或是名为戏的清唱剧,实属于声乐套曲)《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等音乐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或者再加上京剧《龙江颂》等六七个剧目。此外当时(主要是文革后期)公演的戏剧作品还有京剧非样板戏的很多剧目(《铁流战士》、《芦花淀》、《瑶山春》、《苗岭风雷》、《草原银河》、《红色少年》、《三斤化肥》等等)、各种地方戏剧目和话剧剧目等等。

  1967年5、6月间,已有的八个样板作品,即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七个戏剧,及“交响音乐”《沙家浜》,在首都集中上演,并被高度赞誉和宣传。这时报纸上有一篇著名的评论文章,即《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其中五次出现了“(这)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字样。

别有用心的人说文革时期八个片子来回倒,八个片子是革命样板,绝不是全部!那个时期的戏剧及电影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那个 时期,深受欢迎的现代京剧《龙江颂》就没有被列为样板戏。但《龙江颂》思想性艺术性是相当棒的!那时的革命文艺真可谓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啊!什么是“文化 强国”?那时才是真正的“文化强国”,今天的中国是不是?人民心里最清楚!

《智取威虎山》是文化大革命中拍摄的第一部“样板戏”电影。毛主席曾先后两次观看。当年毛主席看得很仔细,对唱词一字一句进行反复品味,他曾两次接见演出人员。他用探讨的口气向编 导人员提议,把剧中第五场唱词“迎来春天换人间”一句改为:“迎来春色换人间”,因为“春色”比春天更具革命浪漫主义;把第九场“小分队整戎装飞速前进” 中的“戎装”改为“行装”,因为“行装”更大众化。

工人题材的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为现代京剧《海港》。1967年春,该剧赴京参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纪念演出。毛主席于6月看后说:“《海港》可以成为样板戏,但要突出敌我矛盾。”

 毛主席看了《奇袭白虎团》后很高兴,他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对人说:“好。玲珑剔透,声情并茂。”

是什么使那个时代的革命文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以革命现代京剧为例。第一,从内容方面,它是符合毛主席关于文艺 是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的。样板戏中歌颂的主人公都是工农兵典型,样板戏的剧情都取材于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人物的形象相当大众化,极易为广大 工农兵群众所理解所接受,增强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第二,从艺术形式方面,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京剧进行 了改革,同时对西洋乐器进行了借鉴,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第三,样板戏也是毛主席文艺普及与提高方针深入宣传贯彻的产物。一个戏剧,一本小说, 质量如何,社会效果如何,评判的最终发言人应该是人民大众。


-----------------------------------------------------------------------------------------------------------

从《红嫂》到《红云岗》

2010-05-12 12:1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续一把蒙山柴炉红火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5月8日晚,现代京剧《红云岗》在山东省梨园大剧院上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电影版英嫂的饰演者 85岁的张春秋,与电影版刁鬼的饰演者75岁的王玉瑾,共同演出了《红云岗》第四场,再现了“为亲人熬鸡汤”的感人故事。

    《红云岗》原名《红嫂》,尽管不是“文革”期间的八部革命样板戏,但毛主席对这部戏的喜爱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八部样板戏。1976年,几经波折的《红云岗》终于被拍成了电影。日前,记者采访了张春秋与王玉瑾老人,听他们讲述《 红云岗》的辉煌与坎坷。

    将红嫂故事搬上舞台

    1963年秋,为了繁荣现代京剧的创作,文化部决定次年在北京举行全国性的京剧观摩演出。为挑选出优秀的剧目参加这次演出,山东省文化部门决定在全省举行京剧汇演。淄博市京剧团将作家刘知侠根据沂南县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创作的短篇小说《红嫂》,改编成了现代戏。

    在 1964年春天举行的全省京剧汇演中,《红嫂》因故事感人,唱腔优美,与山东省京剧团演出的《奇袭白虎团》脱颖而出,一起获得了晋京参加全国京剧观摩演出的入场券。

    为了把《红嫂》打造成精品,省有关部门决定重新组班子,演员也要全省挑选。不久,梅兰芳的弟子、被借调到青岛市京剧团的张春秋接到了省里的一个电话:“你是学梅派的,现在有个任务,想让你出演《红嫂》。”张春秋说:“《红嫂》不是淄博市京剧团的吗,怎么让我演?”“让你来演,不代表淄博,也不代表青岛,是要代表全省来完成这个任务。”

    从张春秋接下任务到晋京演出,只有短短20天的时间,这对于识字不多也不识谱的张春秋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张春秋回忆说:“我开始排《红嫂》的时候,《奇袭白虎团》已经去北京参加汇演的第一轮演出了,《红嫂》排在第五轮。当时时间太紧,没时间体验生活了,我只是了解了一下小说《红嫂》的故事,就开始排戏。演员、导演都不熟,唱腔不会,词今天刚背了,明天又改了。当时的压力确实很大。”

    戏排得差不多了,省领导来审查,最后确定了张春秋饰演红嫂的 A 组,淄博京剧团原来饰演红嫂的演员杨淑萍作为 B 组参加观摩汇演。为了演出更加协调,又把周信芳的弟子、青岛市京剧团的另一名演员李师斌调来演彭林。

    周总理自己买票看演出

    1964年6月20日,淄博市京剧团与青岛市京剧团联合出演的《红嫂》参加了全国京剧现代剧观摩演出大会。

    《红嫂》演出的第一场是在北京的二七剧场。精彩的表演,感人的剧情,博得了观众的满堂彩。在首都剧院演第二场戏的时候,刚从国外访问归来的周恩来总理赶来观看汇演。“ 周总理是自己买票进来的,我们在台上演出都不知道总理来了。演出结束后,切灯了,总理走上台来接见我们。他说这个戏的题材好,演得更好,唱腔的创新也非常好,我们听了都很激动。”总理还专门召集《红嫂》剧团领导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就乐曲、唱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剧团于是根据总理的意见和建议对《红嫂》进行了反复修改和排练。

    观摩演出结束后,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颁奖仪式。张春秋饰演的《红嫂》荣获演出奖。在颁奖时,周总理握着张春秋的手说:“你就是演红嫂的?演得很好!”

    张春秋说,山东的一“红”一“白”两出戏获得了成功,像《沙家浜》、《红灯记》等都有个模子,山东的这两个戏都是“ 白手起家”,全部是自己创作的。后来,来观摩学习的全国文艺界单位想学《红嫂》的最多。

    去北戴河为毛主席演出

    1964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推荐下,《红嫂》与《奇袭白虎团》剧组专程到北戴河为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8月 10日,《奇袭白虎团》演出结束后,马上装台,8月 12日,《红嫂》在北戴河亮相。毛主席在观看过程中频频点头,以示赞赏。演出结束后,毛主席高兴地走上台,握着张春秋的手说:“哎呀,谢谢你们,演得好!”并与全体演职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随后,毛主席参加了座谈会,他高兴地说:“《红嫂》这台戏可用‘玲珑剔透’来概括,剧本编写得细致,人物表演得细腻,充分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毛主席还特别提到了《红嫂》的唱腔风格。《红嫂》选用的是张派唱腔,在唱腔中穿插了一句南梆子,毛主席说:“这样不好,还是改用西皮原板,京剧里南梆子是用来表现小家碧玉的传统人物,而红嫂是革命中的英雄人物,还是用西皮原板好”。剧中“熬鸡汤”一场戏开始是用的四平调转慢板转快三眼,毛主席说:“不用四平调,用二簧慢板。因为传统文戏四平调表现的还是小家碧玉,二簧慢板则表现的是大家气派的人物,还是用二簧慢板好。”

    毛主席看得如此仔细,点评得如此内行,令大家十分惊讶和敬佩。毛主席还鼓励大家说:“这次山东带来两个好戏,我看了很高兴。《红嫂》这出戏是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

    12年才拍成的电影

    1964年,文化部决定由上海天马电影厂将《红嫂》拍成电影。为了提高节目质量,省领导又对许多角色进行了演员的调整,青岛市京剧团的演员王玉瑾被调来演刁鬼。

    1965年,电影导演傅超武带着《红嫂》主演们,先后多次到沂南县的马牧池村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让演员们有了很多收获。王玉瑾说,一开始刁鬼穿着马裤、皮鞋,戴着礼帽,很“洋气”。但是他从老乡们那里了解到,还乡团的土地主是被扫地出门的,他们跟随国民党的军队打回来是来报仇的。因此,在他的建议下,服装师按沂蒙山区穿孝的风俗,给刁鬼的衣服边裹上白布,纽扣和帽子边也是白的,以此来象征复仇。

    1966年初,《红嫂》剧组来到上海,试好镜头准备开拍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电影停拍,张春秋、王玉瑾等演员又回到了青岛市京剧团。

    1970年春天,张春秋接到通知,恢复毛主席看的那一稿《红嫂》,赶紧来北京。这时她已经4年没唱过戏了,嗓子还没恢复过来,就赶到了北京。《红嫂》开始转战于人民剧场、首都剧场、民族文化宫等北京各大剧场之间,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就这样呆了11个月。后来总理听说演员想家了,便批准《红嫂》“回家”,又说:“你们不要说什么青岛的淄博的,就叫山东省《红嫂》剧组。”1974年,《红嫂》剧组并入山东省京剧院。

    回到山东后,《红嫂》依然在修改,每次修改后,演员们就要去临沂、沂水等农村体验生活。直到1975年,《红嫂》再次调往北京,可住了 5天,负责审查节目的领导因病没有审查,又让剧组打道回府。此后,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将《红嫂》的音乐进行了改编,省内文学水平较高的导演、编剧也都调过来,改写剧本。直到1975年12月,电影版《红嫂》才最终定稿,并改名为《红云岗》。

    1976年春天,《红云岗》终于开拍,因为再拖下去,很多演员都不能上镜头了。这距离1964年决定拍电影已有12年之久。张春秋感慨地说:“刚接红嫂任务的时候我38岁,拍电影的时候已经50出头了,红嫂都熬成红奶奶了!”

    《红云岗》的拍摄也并非一帆风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国家主要领导人先后去世,又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电影拍摄一直拍拍停停。直到1976年9月份,电影才最终拍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木棉道》D调二重唱 BY 雨霁初虹/中国
2013: 【踩地雷情歌会】露露学E歌《一曲销魂
2012: 我也来问问:《风,告诉我》- 中国狼
2012: 轻舟情万缕 学唱: 佩仪
2011: 学唱 曲蔓地 by listenmusic
2011: 《今天是你的生日》 喜看潮哥回家-听他
2010: 【送小红】: 《你是我的海》by 玉兰
2010: 【送小红】《梦江南》by 逍遥乐
2009: 送一唱迎糊班:一首旧唱【朋友】 by 剑
2009: 男声小合唱《万丈豪情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