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國的家庭收支情況,當然不能只談收入不談支出。但相對來說,談收入比較容易一些,因為每個家庭的收入雖然有很大的差別,但根據統計數字還是能夠做出大致的判斷,原因是美國人的灰色收入很少,統計數字統計不到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不同類型家庭的收入情況可以有比較詳細的描述。但支出情況就不同了,原因是即使是同一個類型的家庭,在收入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每家的支出,可以因為各人消費觀的不同而千差萬別,大不相同。以雙親家庭收入為例,假如同樣收入為7萬美元一年,自己買房住與租房住的支出就相差很大;有汽車與沒有汽車的支出也不相同;子女上大學還是上小學支出更是不一樣;有人節省,有人大手大腳,難以一概而論。現在有讀者想了解美國家庭的支出情況,那我就勉為其難,但希望讀者了解所談支出只是個案,不能推而廣之。

拿紐約市皇后區的一個丈夫35歲、妻子31歲、年入51000美元的家庭為例,看看這家人家的開銷。51000美元比2009年家庭收入中位數49777略高一點。這家人家有一個讀小學的孩子,住在自己買來的合作公寓中(紐約皇后區的高樓有許多屬於合作公寓,房價相對比較便宜,但每月的管理費較高,同時房子的買賣以及出租都受到公寓管理委員會的嚴格限制)。這家人家買的是兩房兩廳的單元,一年前買入價是16萬美元,頭款百分之二十去掉32000美元,貸款12萬8千,30年固定貸款利率為5%,目前每個月還款687美元;合作公寓每個月的管理費840美元包括水電煤氣;房屋稅每個月205美元;由於住在法拉盛,公共交通方便,這家人家只有一輛2006年的豐田車,每月的汽車保險為45美元;汽油費大概120美元;這家人有公司提供的醫療保險,每個月自己交付的月費以及其他醫療費用為380美元;此外還有人壽保險,夫婦倆每個月60美元;三個人的伙食開銷每個月大概在500美元左右;另外手機、電話、電視、互聯網的開銷每個月不到200美元。以上支出合計約為3037美元。

每個月這個人家的收入是4250美元,支出3037美元,支出占收入的72%;這家人家每月存入退休賬戶500美元(按規定最多可以存入833美元,這部分錢在提取之前不必交所得稅),這樣他們每個月剩餘的錢為713美元。

根據這家人家的房貸還款情況看,他們在繳稅時,一定是使用標準繳稅法,年收入51000美元,減去6000美元退休存款,調整後的收入是45000美元;去除標準減稅額11400美元以及每人3650美元的減稅額(3人),應該交稅的收入為22650美元。據此,他們一年應繳的聯邦稅為2556美元;但根據他們的收入,夫婦兩人可以獲得800美元的退稅(Making work pay credit),這樣他們交的稅便是1756美元(他們有一個讀小學的孩子,很可能還有其它免稅額,此處略去不計),折合每月146美元。此外他們還需要繳納每月247美元的紐約州稅以及紐約市稅,這樣,減去交稅的部分(713-146-247),這家人家每月還有320美元的余錢。但前面提到的開銷,只是每個月必須的,並不包括其它各項開銷,比如購買服裝、旅遊、添置日常用品、外出就餐、看電影聽音樂會等娛樂開銷,所以,從經濟上看,這家人家並不寬裕,但也夠用了。

需要指出的是,從這家人家的收入看,他們應交的聯邦稅只有1756美元,只占實際收入的3.4%,根本不是通常人們以為的25%的稅率,很多美國人都弄不懂這方面的實際情況,外國傳媒就更加“蒙差差”了。(有關個人稅率的詳細情況,請看相關博文(美國人究竟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上)美國人究竟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中)美國人究竟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下))。

另外,這家人家每月存入500美元退休金,占每月收入的將近12%,這個儲蓄率在美國來說是很高的,假定這個儲蓄額不變的話,到他們67歲退休時,可以有20萬左右的存款,加上雇主存入的相應部分以及每年的投資成長率,很容易超過百萬美元,那是一筆可觀的數額。

紐約皇后區有許多這類合作公寓,價格十幾萬美元,深受華人喜愛(照片:Johnny S.)

上述這個家庭的收支情況只是個案,現在再用政府的統計數字來做驗證,看看整體的情況。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2008年消費家庭(consumer units)稅前平均收入為 69456美元,消費支出為53785美元,支出占收入的77%;其中 35歲到44歲的消費家庭收入為86709美元,支出為64195美元,支出占消費的74%,與上述紐約這戶人家的消費支出72%的比例差不多。所以大致可以說,不包括繳稅的部分,美國家庭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大概在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