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加国华人 不要在沉默中丢失政治资源
送交者: itisgood 2005年05月18日16:33:55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加国华人 不要在沉默中丢失政治资源

加拿大政坛很热闹。国会今天开明关,议员闪电般转换阵营,马田充满喜剧色彩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危机……在一幕幕闹剧背后,是政治人物及其所代表势力的利益重新分配。
如此热闹的加拿大,独独华人这一块是冷清的。华人没有自己的声音,没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没有自己的游说集团。华人的命运由政治家们支配,华人的利益由政治家们考量,只与华人自己无关。法律允许华人父母团聚移民,可申请时限遥遥无期,没有政治家出来讲话。臭名昭著的人头税,据说由本届政府拨款“最终解决”,计算下来只有区区几百万,没见那个政治家出来说不。
华人有自己的国会议员吗?听说是有。人口比例比华裔低得多的印巴裔,居然推出六个国会议员,这可谁都知道。看看印巴裔在保障本族利益中的表现,就知道加拿大的政治是多么直接。印度裔国会议员,动不动就在国会中大喊大叫:“印度人的短期旅游签证太不好办,我们的亲属探亲来不了!”于是这个问题就在有效解决,同时政府出来声明:“国会议员可以写推荐信,他们每人都有固定的短期签证配额。”六个印巴裔国会议员,一年多弄到多少签证?中国人,你不希望你的亲朋顺利访问加拿大?
华人正在沉默中丢失政治资源,而这个资源原来是公平搬在你面前的。至少没有人限制华人的言论自由,也没有取消华人的投票权。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印巴裔后,笔者看到不少华人的优势:中国人存在一些地域矛盾,但相比印巴裔,中国人没有宗教问题、没有民族冲突、没有世仇。与锡克独立运动比起来,台独是真正的和平运动,至今没有流一滴血。顺便说一句,无论台湾何去何从,笔者都真诚地希望海峡永远不流血。退一万步,加拿大的华人都是同文同种同源同宗,这样从理论上说,就应该比印巴裔推选出更多的国会议员。
华人在加拿大的政治表现并非一片昏黑,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大中报》记者采访联邦税务部长麦考伦(John McCallum),此公不仅当场颇失政治家水准,还公然把双脚翘到了桌子上。明显不尊重华人媒体和华人记者。《大中报》对此进行公开报道,同属中文媒体的《多伦多都市报》和《多伦多信息港》进行跟进报道。这是目前加国乱局中一次难得的华文媒体集体演出。
华人参政刚刚开始,特别是大陆新移民还没有完全进入生活角色,所以政治艺术难免粗糙,而税务部长(这个头衔远比他的名字重要)没见到对报道有什么反应。这事儿其实好办,已经参与的几家媒体完全可以做一个三周战术布置。第一周把这事儿先抖出来,第二周可以分头采访一下部长当年的同学老师,然后根据不同结果进行报道:中小学同学师友居然回忆不起部长,为什么?从小上课就翘脚,当了部长也不改?小时很规距,怎么当了部长反倒没礼貌?第三周,可以把华裔族群对此事的反应,配上各种部长的大照片(如果照片拍的不好,应该不是媒体的错),几家媒体发发专题专版。当然,具体操作之前,一定要咨询律师,不要侵犯部长大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律师的意见也公开报道一下。
三周战术的结果,可能有三:一、部长大人从此与华裔彻底绝裂,这没什么,华裔在加拿大原本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二、部长大人对这些媒体照样不理不踩。那就再来一个三周战术吧,实在没版面就牺牲点娱乐版,我不信部长大人的玉照不如港台三流女星的走光照好看。三、部长大人把更多接触基层的时间投入到华人社区,并解决不少具体问题。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几家媒体一定不要忘了,到时检讨一下自己不了解加拿大的翘脚文化,并请专家证明部长翘脚是其亲民随和的表现。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华人参政吧。那怕大选时多去当几回义工呢,也离那个无日或忘、梦寐以求的“主流社会”近了一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建国五十三年史(完整版)
2002: 林奕华:才女情战美女 张爱玲VS林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