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漢加:印度總理訪加花絮
送交者: 漢加 2015年04月25日10:02:1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漢加風系列(168

印度總理訪加花絮

作者:漢加

時隔四十二年,首位印度總理於4月14起到加拿大進行國事訪問。印度總理莫迪繼已故甘地總理訪加後的“破冰之旅”,在加國掀起了一股熱潮。在溫哥華的筆者,從新聞報道中看到,加拿大給了莫迪(Narendra Modi)很高的禮遇:禮炮、紅地毯、總理哈珀三天全程陪同。短短幾天內,加印兩國簽署了16項貿易協議,金額達到16億加元。

4月16日莫迪的專機到訪溫哥華。筆者接到採訪通知,去了機場及當晚的國宴。在此,和讀者們分享一些感觸及花絮。


預計莫迪將在16日14:25分抵達溫哥華,採訪通知要求各位記者在13:00於列治文某酒店集合,過時不候。過往,筆者聽聞過有記者在採訪哈珀總理時,因遲到一分鐘,被擋在門口不得入內的經歷。所以對於來自政府的採訪要求,一般都不敢懈怠,基本會準時出現。說到準時,筆者頗有些感概,想多說幾句題外話:聯邦政府的記者會,有時候就開短短的十多分鐘;西人貿易局的餐會、RCMP的表彰會等等,通知幾點開始,總是先讓人開吃,吃完了再發言。所以若去晚了,會議就散了、人全走光;或已經全吃完,西餐不會再端上來。而華裔的各種會,除了區澤光、楊蕭慧儀的聚會是例外,大多數的活動通知從18:00開始,不到19:15~19:30是不會開始講話的。動筷大致會在20:30。所以筆者每次都會事先吃飽,才去工作。幸好現在手機上有了微信、QQ,偶爾不幸中刀遇到傻等,埋頭狂作手指運動,倒也不至於發呆無聊。


閒話少表。在酒店二樓被查ID、記者證、名片後,一群記者下得樓去,換乘校車school bus前往機場。其實就算不被細細查驗,也很難混雜入內:平日跑政府線的記者基本上就這幾個,和負責登記的保守黨義工臉都熟。

被車拉到一個空蕩蕩的大倉庫後,門口迎接眾記者的是安檢:攝影記者的大小鏡頭又沉且重。安保一隻只很細緻地檢查。人則被要求脫鞋、摸襠。隨後記者被引入一個小教室內坐等。間中有名警察牽着條尖耳朵的搜索犬進場。警察不禁止記者拍狗,但要求不能拍警察的臉,怕被Post(貼)到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去。手機信號還是有的。

等了許久,通知記者可以去室外了。右邊有個一端開口的鐵框子,後面搭好了一個供攝影用的高台。記者不能跑出這個鐵框的範圍------有個套着嘜耳、戴墨鏡的黑衣保鏢盯着吶;左邊另用鐵框子圈出一塊空地,裡面是社區內有頭有臉的印裔大佬。戶外陽光燦爛,鳥兒自由翱翔。筆者抬頭突發奇想,如果有恐怖分子混入、以手機作信號指引,遙控無人機攜帶炸藥,那豈不是要血濺當場?看來記者這個職業還是挺有挑戰性的。(注:家裡領導看到筆者寫的這段“突發奇想”,強烈建議漢加刪除。很少有人會冒出這麼些奇怪的念頭。然而,在新聞現場,漢加總試圖觀察出些不同的細節之處.比如現場保鏢的動作)


印度專機降落了。6個皇家騎警踩着儀仗隊的正步,後面跟着一溜BC省的國會議員、參議員。前往迎接的國會議員沒有一個戴遮陽帽,自然也沒有戴墨鏡。有幾個女士還踩着高跟鞋。溫哥華的陽光一向兇猛,不戴太陽鏡來遮擋陽光,抵禦紫外線對眼睛的侵害,會增加得白內障的風險。可見,當國會議員不僅要拼腦力而且需要付出體力及健康的代價。

接着開來了十多輛閃着警燈,但不鳴笛的車子。作為西方G7國家,加拿大真是蠻實惠的:這些警車從大小到車的產地全不一樣,高高低低、新舊不等;在機翼前方下鋪的紅地毯,也就短短一截。飛機後翼的機艙打開,下來幾個隨行的印度攝影記者,比如印度最大的通訊社Trust press of India 的資深記者。

從遠處又悄無聲息的開來了十幾輛黑色的SUV及小轎車,大多是美國的雪佛萊。哈珀總理走了出來。隨後,機艙的前方打開,在第一個隨員出現後,莫迪總理單獨出現在樓梯上,便於記者拍照。遠方,仍然是不停的各國航班的起降,沒有鮮花奉上、沒有筆者小時候,在中國街頭看到、聽到的“歡迎、歡迎”的熱烈歡呼聲。


至於當晚20:15的國宴,在溫哥華市中心的一家hotel的二樓舉辦,要求記者19:15前到達。筆者前往的時候,沒遇到封路,住店客照常進出大堂。只是離開酒店一個block的街區,趴多了幾台警車,散散地站了些RCMP。Hotel的入口處,列隊排了些盛裝的印度裔。通往二樓的樓梯口站着一個便衣女警,逐個檢查通行卡。酒店靠近水景的吧檯,照常營業。筆者一眼瞥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來自多倫多的華裔參議員鬍子修。

這次辦理媒體登記手續,沒有要求安檢,同樣後來又牽來了條警犬到處嗅。陸陸續續進來一些平時常在電視裡看到的CBC、CTV、Global TV、Omni TV等頻繁出鏡的主播。筆者和一名印度裔的記者交換了信息。他給出的是自家餐館的名片。看來這加拿大,和中國江蘇台的主持孟非一樣:餐廳老闆愛出任媒體記者

接下來的國宴,氣氛熱烈,然而菜品簡單。兩國領導人熱情致辭。莫迪發言時,找來的英文口譯帶着濃厚的印度口音,但一點也不妨礙400多名賓客不斷的笑聲、掌聲。

待筆者結束採訪,走到酒店大門時,才發現不知何時多了一條警戒線:門外有幾位原著民正在示威,抗議C51法案。看到酒店走出了媒體人,才開始起勁敲鼓吶喊。


望着夜色中美麗的溫哥華,寧靜而安詳。喜歡這樣的加拿大:樸實而不奢華,簡單且充滿着信任。抗議、遊行是每一個加拿大人的民主權利。在電視裡看到在16日下午,當莫迪參觀印度教及錫克教神廟時,也有不少錫克裔在街頭抗議。然而,讓人民平和地表達自己的訴求,而不是動用警力清場,這不正體現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特色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50年後美國啥樣?
2013: 北美崔哥:從波士頓爆炸案看中國人來了
2013: 2013年美國10大最佳和10大最差職業出爐
2012: 和美國人打交道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2012: 美國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小紅莓
2011: 美國城市裡的農貿市場
2011: 美國的汽油標號和油價
2010: 故宮裡沒有茅房皇帝怎樣方便?
2010: 地方風味:美國華人賣國內房產怎麼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