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阿瑟·米勒和他的《推销员之死》
送交者: 何昀 2005年03月02日12:53:05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阿瑟·米勒和他的《推销员之死》作者:何昀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的失败者,一个在茫茫人海中随时消失的小人物,在戏剧舞台却成了一个永恒的形象。几十年来,《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这部戏剧在美国舞台上长演不衰,剧中主人公Willy Loman成为美国梦破灭的一个典型。这部剧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搬上世界各地的舞台。该剧作者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于2月10日在纽约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9岁。《推销员之死》写于1949年,是米勒的成名作,正是这部深具震撼力的作品使米勒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

《推销员之死》的主角Willy Loman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他生活在纽约,有份正经工作,有车有房,两个儿子顺利长大成人,太太一辈子把持家务,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这部剧描写的是Loman这位年过六十的推销员在他人生最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事情。全剧讲述了一家人在头天晚上和次日发生的冲突,并采用意识流的写法,穿插了大量对往事的回忆,一步步揭示出一个暮年人已经崩溃的精神状态。

故事从Loman一次失败的业务旅行讲起。Loman辛辛苦苦为一家公司干了34年,到老来公司却不再给他发薪水,让他完全靠佣金过活。Loman并非一个得过且过的庸碌之辈,他一直有着远大的报复,渴望着成功,渴望着被人们接受和爱戴。年轻时候的Loman本来有机会随着他哥哥Ben到阿拉斯加冒险,但一位八十多岁的推销员成了他的榜样。那位老推销员是如此成功,只要每天在家里打几个电话,买主就川流不息地上门来。后来老头子死了,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参加他的葬礼。Loman对自己说:推销员是个好工作。

年轻时的Loman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他可以为家里拿回足够的薪水,两个儿子也让他脸上有光,尤其是大儿子Biff,生得一副好身板,是中学里的橄榄球明星,临毕业时已经得到三个大学的奖学金。二儿子Happy也有讨人喜欢,还特别有女人缘。Loman认为两个儿子今后也是做生意的好材料。他的宗旨是:要想在生意场上成功,最重要的是能讨人喜欢。两个儿子占着天生的优势,没有理由不成功啊。但是推销员的工作并不保靠。年过六十,Loman发现自己非常疲惫,生意也越来越不理想。到后来他几乎做不成任何生意,拿不到一分钱的工资,不得不向老朋友Charley借钱,回家对妻子慌称说是挣来的工资。Loman经常陷入精神恍忽的状态,在故事发生的这天,他回家告诉妻子Linda,他无法集中精力开车,不得不放弃当天的生意约会。

只有一件事情让Loman觉得欣慰,那就是他的两个儿子当天都回家来了。说到这两位已经成年的儿子,小儿子Happy本就住在纽约,在一家百货公司上班,有自己的公寓。大儿子Biff是最让Loman不满的。Biff本来有个很好的前景,但临近中学毕业时却因为数学成绩不及格,大学也没法去念。中学毕业后,Biff一直东游西荡,始终没有安定,35岁了,还拿不准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其实他心底里想到西部开个农场,但又知道父亲肯定会强烈反对。

妻子Linda深知Loman的危机,并察觉他已有自杀的念头,因此让两个儿子回家来,并要儿子关心一下父亲。不过等父子二人见了面却是一如既往的争吵。小儿子Happy灵机一动想了个主意,建议兄弟两个合伙做生意,销售体育用品,成立一个Loman Brothers公司。这个美丽前景让Loman暂时兴奋起来,并恢复了此前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大家商议,让Biff第二天一早去向从前的老板Oliver借一笔贷款,然后就可以开始自己的生意。Loman深受两个儿子的鼓舞,不但睡了个好觉,而且决定第二天一早向公司老板提出要求,就在纽约上班,不再跑长途了。不过次日他与老板Howard的谈判非常失败。公司不但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反而把他解雇了,因为他已不能给公司带来生意。

Biff去借贷款也没有成功。晚上兄弟俩碰面时Biff又一次打了退堂鼓。他告诉弟弟,自己染上惯偷的毛病,这些年来每次都因为偷窃而丢工作。就在今天,他借贷不成却又偷回了老板的一支钢笔。Biff告诉弟弟,他认为父亲这么多年来对他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给他很大压力。当天晚上,Loman对Biff白天一事无成果然大发脾气,Biff也很愤怒,因为父亲一直拒绝让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一次次打击促使Loman下了自杀的决心。因为他买了保险,如果死亡,家人可以得到两万元赔偿。他认为这足够帮助Biff建立自己的事业了。Loman终于撞车自杀了。不过他的葬礼并没有当年那位老推销员那样风光。只有一直借钱给他的老朋友Charley和他的儿子Bernard参加了葬礼。早先,Charley在得知Loman被公司解雇时,曾答应给Loman在自己的公司里安排个事情做,但遭到拒绝。Loman虽然是个失败者,但仍有自己的骄傲。Loman死后,妻子对Charley说:“我不明白,其实他需要的就是一点薪水。”Charley告诉她:“没有人是只要一点薪水就够的。”

剧作家阿瑟·米勒于1915年出生于纽约,青年时代正值横扫美国的大萧条时期(the Great Depression)。那一时期普通家庭的经历给他深刻影响,让他对现代社会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虽然讲的是美国人的故事,但揭示的是现代社会的通病。Willy Loman是毁在对成功的渴望和幻觉里,毁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无情操作下,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发生在中国,发生在当代。

米勒出身于贫寒之家,但《推销员之死》让他一夜成名,获得各种奖励。这部作品是如此成功,以至于米勒的其它十几部剧作都淹没在它的光环里。米勒另一个深受好评的剧本是《坩锅》(The Crucible),影射严酷的麦克锡主义。五十年底,美国政府严厉打击共产运动,很多左翼知识分子受到牵连,被盘问,被骚扰,甚至被关押。米勒也被国会传去作证,并因为拒绝说出当年一同参加集会的几个共产党作家的名字,而被定为藐视政府。

米勒不但有脍炙人口的作品,他本人的与性感明星梦露(Marilyn Monroe)的婚姻也使他当年成为媒体上的热门人物。不过这场婚姻只持续了三年,两个人62年离婚。同一年,梦露以自杀了结一生。时过境迁,1992年米勒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梦露,说她是“自我毁灭”(self-destructive),并说在他们结婚那几年,他一直在帮助梦露解决她的问题,但是没有成功。米勒除了写戏剧,还写了若干散文和短篇小说。他去世后,各界对他给予极高评价。

(大中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灵魂 爱 表演 邓晓芒
2002: 关于自由的真知灼见  汪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