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歐陽峰:菜鳥上路--我的第一份工
送交者: 歐陽峰 2011年12月14日14:47:0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在我讀博士的時候,正是美國面臨日本高技術挑戰一籌莫展的年代。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關鍵是:誰來支付研發的成本和承擔產品失敗的風險?不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的“創新”就鬥不過日本的“模仿,改進”戰略。所以,當我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聽到一個公司首席科學家的一個學術報告,發現在公司也能有如此的學術活動,就產生了極大興趣。我隨後發信與那個科學家聯繫,拿到了一份工作。去了之後慢慢發現,那個公司的確有一條別具一格的成功之路。

  那是一個製造科學儀器的公司,原來規模很小。而那個首席科學家(原來是教授)帶着他自己的一個研究成果加盟,才使得公司上了一個層次。這個研究成果會對這種儀器的能力帶來革命性的提升。但雖然理論上證明了可行性,是否能在系統上實現還是個大問號。而且為了實現這種能力,除了這個理論突破外還需要好幾項現在沒有的配套技術。所以這個開發項目是一個非常耗時,耗錢而且風險很高的項目。而這個公司不是依靠巨額投資,而是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他們先把那些配套技術分別整合到現有產品上,每一步都形成了功能有所增強,對於科學研究有附加價值的新產品。這樣不但帶來的持續的銷售利潤來支持研發,而且培養了用戶,讓他們習慣於以新的方式從事科研。同時,他們開發了一個“中間級”的產品,既用來驗證新理論和模擬的結果,又大大增強了現有產品的性能。就這樣,分了幾步,花了近十年,終於達到了目標,而且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的確是一條成功的道路,但也是很難複製的。一般產品的研發過程,很難產生可以賣出的中間產品。而即使這家公司,後來也沒有能夠繼續創新了。所以只能說我經歷了一個個例吧。然而,因為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學校以外的工作,那段經歷還是留下了幾個對我影響深遠的職場心得。

  本來我讀書的專業是使用這家公司的產品的,所以加入公司也是作為“應用科學家”,從用戶的角度設計產品的性能,和幫助公司與用戶溝通。但不久我就發現,因為公司產品發展周期較長,而用戶群體也不大,我作為用戶的專業知識發揮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這個組的研發工程師中機械專業的比較多,熟悉電子線路和計算機的絕無僅有。因為我已經決定不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了,這正好是我轉行的一個機會。利用自己的電子線路和基本數學知識,我很快就成為新產品設計的主力,並為內部質量控制流程設計製作了一些設備和程序,改善了自動化和重複性。後來,我們在產品換代時需要評估一批供應商的攝像機樣品。我在一位同事的指導下制定了測試方案,把我們的特殊要求“翻譯”成供應商能懂,能做的測試流程。這些經歷讓我認識到,學物理的不見得非要做物理才有前途。物理專業對於實驗技能和理論/實驗結合對照的思路訓練,當我們從事其他工作時也是很有益處的。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心態上的調整:不把自己定位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而是有一組特定技能的人,然後在公司的環境中找到最能創造價值的角色。專業是自己的資本而不是限制。這是我學到的第一課。

  雖然科研的經歷和訓練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但我也經歷了公司環境的“文化衝擊”。在科研中,證明了一件事做不成也是一個貢獻(所謂negativeresult)。證明完了,就可以做下一件事了。但在公司不同。做不成,不管證明多嚴密,還是沒有價值。我的小老闆只是個本科畢業,專業上所知甚少。但他有個優點就是從不放棄。遇到“死路”,他會設法改變限制條件,犧牲某些方面,把無解的問題變成有解。很多時候他乾脆拋開理論分析,採用“瞎貓碰死耗子”的做法。嘿,最後還總能解決。跟他幹了一陣,我的心態也開始轉變,不把理論分析看得那麼重要,而更看重實際經驗。例如有一次我們收到的一批元件有漏電的問題。本來按照合同退回供應商就完了。但那樣的話我們自己的生產計劃就要被拖延了。我也採取“瞎貓碰死耗子”的做法,毫無理論根據地採用加壓通電過夜的“burn-in” 處理,居然解決了問題。還有一次,我們需要調整供應商器件上幾個時鐘的相對相位來滿足我們的需要。為了能繼續使用便宜的通用產品,我就在電路中的一個電感上並聯一個可調電阻來調節相位。理論上說,這樣“硬來”會導致波形的扭曲而影響穩定性。但測試下來對使用沒有問題,就做進產品里了。“做成功才是硬道理”,理論只是引導而不是規範。這是我學到的第二課。

  剛進公司不久,我的工作就受到好評。這主要是因為我埋頭幹活,交給我的任務從不掉鏈子。其實這是我們從小受教育得來的基本素質,想不到在老美文化中居然是個重要優點呢。但不久我也發現,公司老闆與學校導師不同,他們沒有教育,培養我們的責任,而只有使用我們的興趣。所以在公司里,必須自己照顧自己。有要求要提出,有權益要爭取。到公司後第一次加薪,我的結果很不錯。但到了第二年,小老闆說我幹得很好,但公司今年利潤不好,大家都加得少。我就和他確認說:你是說我的表現本來應該多加,但因為公司的問題少加了,是嗎?他說是。我就不說啥了。會後我找了其他組的哥們,打聽到他們加薪範圍還是和去年一樣。有了這個 “炮彈”,我就再次找到小老闆,告訴他別組加薪的幅度,說看來公司欺負咱們組呢,咱得去爭一把。過了兩天,他就又給我加了一筆。還有一次,我用在公司的工作向學術會議投了一篇稿被接受了。但開會時公司為了節省開支不讓我去。我就直接找到大老闆,說投了稿不宣讀會受處罰,不利於我的學術前途。既然公司沒錢,那我自己出錢用假期去,只要公司同意就行。大老闆也知道他沒有道理阻止我那樣做,但真的做了傳出去也很不好聽,於是還是讓我加入了公司開會的團隊。當然,更重要的是自己把握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因為我打定了轉行的主意,就利用公司項目的需要學習了影像處理的算法和計算機編程的技巧。後來利用這些技能找到了與物理毫不相關的工作,為“轉業”邁出了第一步。牢記管理層與員工的利益衝突,有立場,有技巧地維護自己利益,規劃自己的前途,這是我的第三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

  要說那段時間最大的遺憾,也是一個技術項目。當時為了解決一個限制儀器性能的關鍵問題,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思想,涉及到對於一種感受元件的不同使用方法。當時公司的主管科學家認為這是物理上不可能的,還專門寫了一個memo表明他的立場。但我認為值得一試。於是我與一個供應商聯繫,由他們提供了免費的樣品機器給我們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原理是可行的,但實用上有嚴重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由公司花錢進行改裝。但因為公司不支持,我也就放棄了。最近查看這個公司的網頁,發現他們推出了這個“革命性”的新技術。所以我很遺憾二十多年前沒有再堅持一下,或乾脆拉出去單幹。說到底,還是自信不夠。

  雖然在那個公司只待了三年,而且為了綠卡每每有“暫棲身”的感覺,但那畢竟是我走上職場的第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和一個人的童年一樣,不管是否幸福,都有很多值得回憶的東西。我也希望這個故事,能給其他“菜鳥”一個借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美國面試的常見問題
2009: 格丘山:女兒的日本房子
2008: 涉嫌欺詐的那斯達克前主席伯納德-馬多
2007: 今日國軍無懼共軍的理由
2007: 曾國藩的奇遇
2006: 一位京官的談話讓我領悟做人之道
2006: 鞋子,饅頭,總理,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