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為什麼美國的雞肉如此便宜
送交者: 憤怒的綿羊 2012年10月10日00:49:38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多數人,不難回憶起兒時對雞肉的嚮往。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一年能吃上兩三次雞肉,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美國也有類似的情況。在1960年,美國人平均每年消耗28磅雞肉(1磅大約454克)、60磅豬肉和65磅牛肉。到了2006年,雞肉的人均年消耗量增加到了87磅,牛肉持平,而豬肉則下降了一些。

  雞肉之所以得到如此青睞,最重要的原因是價格優勢。相比於四十多年前,美國的食物總體價格增加了近6倍,而雞肉則只增加了2倍多。現在,美國很多超市裡的整雞每磅不到一美元,比多數蔬菜要便宜。此外,與豬肉、牛肉、羊肉這樣的“紅肉”相比,雞肉被認為在營養方面更為優越。物美價廉,自然也就更受歡迎了。

  為什麼美國的雞肉如此便宜呢?

  首先,從“長肉”的角度說,雞的效率更高。如果我們把禽畜當作一個“生物反應器”——作用是把穀物和草等飼料轉化成肉,那麼就可以用“轉化效率”來比較不同的禽畜。蛋白質是肉中最受關注的成分,所以人們經常用多少公斤穀物生產一公斤肉、或者用多少植物蛋白轉化成了動物蛋白來進行比較。不同學者採用的模型和數據略有不同,得到的效率具體值也略有不同。一組典型的結果是:得到1公斤牛肉、豬肉和雞肉,所需要的穀物分別為7公斤、4公斤和2公斤;而牛、豬和雞,把植物蛋白質轉化為動物蛋白質的效率分別為6%、9%和18%。也就說說,在常見的肉中,雞的生產效率是最高,牛的表現最差。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平均估算。同一種動物,不同的品種、不同的飼料、不同的養殖方式,所得到的效率相差也非常大。“有機”“傳統”的養殖方式,自然資源的利用率要低得多。除了不到2%的“有機雞”“走地雞”,美國基本上都是大規模的“肉雞”。在生產效率和成本方面,肉雞的優勢是其他肉望塵莫及的。美國對於“有機雞”“走地雞”要求不是很明確,我們不妨來參考歐盟的規定: “有機飼養”,每隻雞的活動空間大於2平方米,生長期大於81天;“走地雞”分別是1平方米和56天;而“肉雞”,每平方米可以養15到20隻,生長期一般在6周之內。

  除了“肉雞”的養殖方式,規模大也是美國雞肉成本低廉的原因。全美國只有2萬個左右的養雞場,每年生產近90億隻雞。一個中等規模的雞場,每年出產40多萬隻,只需要一個家庭來經營。這些養雞場絕大多數只是雞肉產銷鏈上的一環,由經銷公司提供雞崽和飼料,而雞農付出場地、勞動、電、水等等。因為規模大,每隻雞的養殖費用低到了20-30美分,雞農依然能夠接受。

  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樣生產出來的雞肉,已經不是心目中的“雞肉”了。在“雞肉的味道”上,它確實不如傳統的雞。雞肉的香味很大程度上由其中的“呈味核苷酸”決定,而“勁道”“有嚼頭”則是由肉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決定。這些決定風味和口感的成分跟雞的生長期有關。生長時間越短,“雞味”越淡,也越嫩。不過這些影響風味口感的成分跟營養沒有什麼關係。從食品科學的角度來看,肉雞的肉依然是優質的食物。

  在世界上,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東西是很少的。肉雞的生產方式,自然也有飽受爭議的地方。它大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但是雞舍很擁擠,必然導致空氣質量很差,排放氣體中高濃度的氨對於雞的眼睛和呼吸道都容易造成損傷。而大量的雞擠在一起,也容易導致和傳染疾病,因此又不得不使用抗生素。現在抗生素的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它對環境、生態的影響,爭論一直不息。

  這些技術上的問題還能通過技術改進來解決,動物福利方面的批判則使問題更加複雜。比如,為了避免雞之間互相爭鬥,會剪去它們的尖嘴。因為光吃不動,它們的身體快速生長而雞腿纖弱,以至於無法承擔自身的重量。此外,缺乏運動還影響關節和心臟方面的健康。說得極端一點:肉雞不是健康的動物,而只是超負荷運轉的 “雞肉生產線”。對於“敬畏自然”“尊重動物生命”的動物福利者,這是很難接受的事情。

  但,這就是人類面臨的現實。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人們也想吃更多的肉。目前,中國人平均每年消費的雞肉不到10公斤。相對於二三十年前,是很大的改善了。但如果要達到美國的消費水平,雞肉的產量差不多還需要增加4倍。按照“傳統”的養雞方式,我們的自然資源如何能夠承擔呢?

  拿 “有機”“傳統”雞跟肉雞“單挑”,是沒有意義的。作為個人,我們當然可以多賺錢,去買生產成本高的“好吃”的雞肉。如果從全社會的高度來看,不提高雞肉的生產效率,就只能有一部分人能夠吃上。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不妨把問題簡化一下:

  一個有100人的村子,除了修路、蓋房子、種糧食、建遊樂場所之外,只能有一小塊地的土地用來養雞了,比如10平方米。按照歐盟的標準,如果養“有機雞”,一年可以養出20隻;養“走地雞”,一年可以養出60隻;養“肉雞”,一年可以養出1000隻以上。如果你是村裡的首富,或許有能力把那20隻有機雞全部買下,讓其他人看着你吃。但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村民,你是去追求每年只能吃到幾塊“好吃”的雞肉呢?還是選擇吃10隻“味道沒那麼好”、但是營養沒什麼差別的肉雞?

  現在的肉雞生產方式遠非完美,甚至可以說從技術到產業都存在許多問題。不過,這些缺陷可能通過技術進步和產業優化來逐漸改進。對於消費者,除非滿足於兒時每年吃幾次雞肉所得到的那種“幸福”,否則,沉湎於“以前的雞肉”,跟懷念30年前一輛自行車帶來的欣喜,並無二致。


雲無心以出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中國的網民需要做大國民嗎?
2011: 不可忽視的北美求職的細節
2010: 美國工作實錄:職業的高低
2010: 美國初中生規章制度中的性條目
2009: 智商不等於智慧
2008: 楊林: Obama 為什麼不配作美國總統
2008: fito: 我為什麼堅決反對美國共和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