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读了一首好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写的《春怀示邻里》,全篇为: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细品之余,自忖何不把如何欣赏古诗的点滴心得写来,或对喜爱古典诗词的网友有助,不亦乐乎?于是才有了这篇小文。
如何能完全读懂且能欣赏一首古诗?其实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首古诗进行轮番的透视。果然得珠玉,则煜煜亮眼,不幸遇粗石,必黯黯无光。今番就以陈师道这首七律为例来详细说明。
第一层透视 读一首古诗先要读懂字词的含义:
1- 剩欲:“剩”字用得是不是有点儿怪?其实“剩”作副词用时还有“更、更加”和“尽管”等含义。
宋代词人欧阳修用“剩”和“把”组合成“剩把”这个词,表示“随便怎么样把...”的意思。他有这么一句诗:
凭君剩把芳尊倒。(宋欧阳修)
若把“剩”和“欲”组合成“剩欲”,则可理解为“非常想要...”宋代诗人陆游非常喜欢用“剩欲”这个词,只举一例:
晨过天庆(宋陆游)
萝月挂团璧,松风号急滩。孤灯经院晓,残雪醮坛寒。
剩欲闲扶杖,何妨醉堕冠。诗成兴不尽,万里跨青鸾。
2- 网开三面:典出《史記.卷三.殷本紀》之“汤出,見野張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这样的:“商汤外出,看见一人四面都围着网来捕兽,那人还祷告说:‘只要是地上跑的兽,都被我捕到网里来!’夏汤说:‘天啦,你这么捕捉,兽都要绝种了!’于是让他把三面都打开,只留下一面有网,并替他祷告道:‘想往左逃,就往左!向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认从天命的,才被我捉住!’诸侯国听到这件事,赞道:‘汤伯的仁德最宽厚,竟能惠及禽兽。’”
有人把“不用命”译成“不要命的”,个见以为太粗浅,不像商汤说出来的话。
3- 趁:“趁”字的本义是“追、随、趋”。
4- 两衙:“两衙”这个词若与“蜂”字连起来用,则有颇多逗趣的典故和含义。不过得先从“衙”字说起:
“衙”指旧时的官署。人们一看到“衙”字,眼前立马浮现出七品县官开堂审案的排场:县官坐在中间,两边各排着一列衙役,个个手拄杀威棒,大喊一声“威武”。和“衙”字组成的词自然都与这个情形相关,如:
衙门:就是县官审案的大堂,另外还特指“六扇门”这种抓捕、审问、关押犯人的地方。
衙退:就是“退衙”,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句诗: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唐白居易)
唐代诗人李洞也有句诗:
朝回座客酬琴价,衙退留僧写鹤真。(唐李洞)
逗趣的是,咱们中华古人早就发现“蜂”的习性颇与人类社会相似:群蜂早晚都会聚集一次,簇拥着女(蜂)王,听从号令,就像衙门里的衙役在大堂上排班参见县官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蜂衙”。还是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
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宋陆游)”
推而广之,“衙退”二字自然也可以形容群蜂参见蜂王之后分散而去的情景。宋代诗人钱昭度有句诗:
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宋钱昭度)
--- 古人还认为蜂若聚合在一起就意味着潮水要上来了,而蚂蚁若在地上攒成一堆则要下大雨。笔者幼年在地里玩儿,凡见到蚂蚁扎堆成团,总是赶紧回家,过不了多一会儿,雨真得会来。但对蜂聚则潮至的现象,则感受不深,当地人也没这个说法。还有
衙集:也形容群蜂飞集而来。
那么“两衙”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说到人类社会,就是指大堂上衙役排列在县官两边的场面;如果指蜂的世界,则一是指群蜂簇拥着蜂王的时候,二是指群蜂晨昏两次会聚到蜂王那儿报到的习性。
5- 南邻:查资料,陈师道写这首诗时常与邻人寇十一来往,“南邻”指的应该就是他。
6- 只今:指“现在、如今”,李白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 宫里人”的诗句
7- 容有:“容”作副词用有“或许、大概”的含义。故“容有”可理解为“也许还有...”
能一直跟着笔者读到这儿的网友,耐性值得赞叹。这么几个字竟然说了大半天。其实欣赏古典诗词玩儿的就是“咬文嚼字”,不耐烦咬文嚼字又何必欣赏古典诗词?有人说,俺欣赏诗词,欣赏的是诗意!诗意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用句子表达出来的对不?而句子又是什么组成的?是字词。
第二层透视 再从字面上读懂全篇每一句话的含义:
断墙著雨蜗成字,
--- 雨后,断墙上蜗牛爬过,它留下的痕迹,就像一个个读不懂的篆字。(所以蜗牛爬过的痕迹又被戏称为“蜗篆”。)
老屋无僧燕作家。
--- 僧化缘在外,老屋只有檐下的燕子,在自顾自地过着一如既往的日子。
剩欲出门追语笑,
--- 其实我蛮想出门跟大家一起说笑一回,
却嫌归鬓著尘沙。
--- 可又怕回来后鬓上会落满外面的沙尘。
风翻蛛网开三面,
--- 风把蛛网的三面都吹开,(让善良无辜的虫儿多几分自由。)
雷动蜂窠趁两衙。
--- 雷却为蜂阵助威,排成两衙。(准备去摧残无力自卫的丛花。)
有人把上面这句理解为褒义,说是作者羡慕那群蜂因为有蜂王做主还能排列成衙。个见以为比较牵强,很难和全篇的诗意融合。难道陈师道要找个有势力的人作靠山好作威作福?这与他“却嫌归鬓著尘沙”的清高自洁的性格相互冲突。所以这句还是理解为贬义为宜,一方面是他期待的“蛛网开三面”,另一方面是他不甘心遇到的“蜂窠趁两衙”。世上不但没有三面打开的网,反而处处是六扇门紧闭的衙门。
屡失南邻春事约,
--- 屡次未能应允南邻之约一起赏春,深以为憾,
只今容有未开花。
--- 但时尚未晚,现在应该还有含苞未放的好花。
第三层透视 再透过每句的字面含义,来感受全篇所包含的寓意
一个相同的句子,让不同的读者来读,会感受到不同的寓意;甚至让相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空或心境中再读,也会感受到的与先前不同的寓意。笔者读陈师道这首诗,感受出的寓意自然也是一己之见,不必与其他读者相同。
要真正理解一首古诗的寓意,对作者本人及其写诗时的处境都要有所了解,否则只能望文生义地猜测。笔者对陈师道及其诗作了解甚少,查资料:此诗大约作于1100年春,当时的陈师道家居徐州,生活清贫,聊以读书作诗自遣。逐句读来: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 “断墙”和“老屋”渲染的正是清贫,“僧”则是作者对自己清苦困境的自嘲,僧让人想到清心寡欲、钵食稀粥的生涯。“无僧燕作家”暗喻“僧”常要到外面奔波,只剩下燕子竟然成了老屋的主人。
剩欲出门追语笑,
--- 这句的诗眼是“追”字。渲染的是万般无奈地求人帮助,还要给人笑脸。“剩欲”二字最令人心酸,其实是“不得不欲”啊。
却嫌归鬓著尘沙。
--- 而这句的诗眼是“嫌”字,说明作者内心里其实是多么厌恶让社会的污浊来沾染自己的清高品格。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 这两句应该就是作者“出门追语笑”的不同遭遇。网开三面的好待遇他是否碰到过?而窠趁两衙的恶阵势他又碰到过几回?这些都只有作者自知了。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 尾联这两句能读出作者强自解脱的无奈,既然出门“追语笑”总是“著风沙”而归,那么践南邻春事之约不是聊可消愁?字里行间颇含着丝丝期待。
第四层透视 欣赏古典诗词,总要从艺术角度对作者用笔的高妙之处来体味一番
诗题为:“春怀示邻里”。从“邻里”二字看,不是写给一个人,而出面邀请他的“南邻”只是邻里之一。这首诗婉转地向邻里说明了不能应约的无奈,也顺便表达了自己清苦奔波的生活和心情。尤其是尾联对邻里约会的珍惜,一句“只今容有未开花”的宽慰会让邻里觉得贴心。而全篇渲染出来的这种感人的效果,都与作者的笔力密不可分:
1- 意境老辣苍野,蕴化梦之谐,请见首联和颈联: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 著雨墙断,“蜗成字”写出来的是什么暗示?僧去屋空,“燕作家”又看中了老屋哪一处风水?作者自嘲般地写来,笔触正是苍野老辣。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 “蛛网”和“蜂窠”一方面渲染出老屋的破旧荒凉,另一方面又映射出神秘。网开三面放走的那一对蝴蝶是不是梁山伯和祝英台?而蜂王的小女儿又是不是《聊斋》里的“绿衣女”?以蜘蛛之贪婪,恨不得网尽飞肉,岂会网开三面?那蜂王排衙,又要指派鹰犬绑架何人?此亦真亦幻,堪称化梦之笔,惹人联想,而一首好诗的最基本特征就是能惹人联想。
另外,此联的“网开三面”和“蜂趁两衙”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毫不突兀,也足见融典之妙。
2- 用笔峭拔生奇,有点金之力,请看颔联和尾联: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 出句的“欲追语笑”俗得掉渣,而对句的“嫌著尘沙”却雅得清澈,让全篇的格调陡然拔高,这就是点石成金的笔力。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 出句的“失春事约”不乏遗憾,而对句偏说“有未开花”,出人意表,让人期待,这就是峭拔生奇。
3- 借这番逐联比较还发现:作者在章法上也突破了律诗常见的“起承转合”或“首联铺垫、颔联描景、颈联叙事、尾联兴叹”的常见路数,偏让描景、叙事、议论三者交叉,而将伤怀暗寓其中,让读者自己感受而叹。请看: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描景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叙事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描景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叙事
最后,第五层透视 逐字核查全篇的格律(常见有人赏析一首诗,总把格律放在首位,实无必要。无论写诗还是读诗,需要首先感受的还是诗意。而格律则特末事尔。):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这首诗平起(首句不入韵),用平水韵六麻韵,全篇合律。除尾联外,前三联都采用对仗。
须提醒注意的是:古人对仗所采用的标准与咱们今人不同,今人对仗的标准是:不但上下句词性要相对,语法结构还要相同。如绿岛兄大作中的
青岭蒸腾云绕雾,金沙翻卷水融丸。
青岭vs金沙 都是“形容词+名词”组成的偏正词组
蒸腾vs翻卷 都是“联合动词”
云绕雾vs水融丸 都是“主谓宾结构”
而古人就不然了,讲究的只是字与字相对,但每个字都要分清“虚实死活”,如陈师道这首的颔联“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其中
出门vs归鬓
出和归都是“活虚字”,可以相对;门和鬓都是“实字”,也可以相对。但从语法上看,则
出门而去 vs 归来时的鬓角上
这二者的语法结构毫无相同之处。可见古人对仗时只着眼在字面上的“虚实死活”,而不考虑语法,因为那时语法还没被总结出来。笔者以前写过一篇小文:
评诗:古人不懂语法,只按字之“虚实死活”来对仗
感兴趣的网友不妨一看。
一首古诗,若经过上面五层透视之后,犹未见明显瑕疵,则实属好诗。当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