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帖子
不合平仄,非格律詩!
送交者: GEORGES3000 2015年05月23日14:04:13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不合平仄,非格律詩!

一.關於平仄:

某君自已不諳格律,標明寫的三首絕律,全出格.自己不懂也就算了,

居然主張:格律詩不要平仄(按某君幾篇連續貼子高論得出).

真是荒繆之極!

本人自己寫不好或寫不來格律詩,那就不要標上"絕律"字樣就是.沒人強迫.也不會有人笑話.

標上了格律詩,又不讓人評論,這算啥啊?

說的好聽點,叫"濫竽充數",說的難聽一點,就叫"既要xx,又要xx".不懂裝懂,才真被人瞧不起.

此外:

某君不懂中國文學詩詞發展史,居然得出李白那個時代無平仄格律規範之結論,,真愚昧無知到了極點.

事實正好相反:李白與杜甫等人,無一不是精通平仄格律的大詩人.

二.關於聲韻:

某君完全不懂聲韻學,其寫的詩,分不清古韻與今韻.

在下貼中,居然說出:宋朝出現的"平水韻"(即所謂的古韻)之外行話;

三.結論:

某君古典詩詞理一竅不通.

如不服氣,那麼就請某君來的真格的,連續幾天,每天寫出一兩首合格的絕律(這個要求不過分吧?)給大家看看,怎樣?

不要只會擺出一付架子,那是沒用的.是驢是馬來出來溜溜,怎樣?

四.最後

告訴某君:

類似下面的貼子內容,就不要貼出來丟人現眼了.

僅我所知,近二年來,對你所有的貼子裡所談到的內容,

本壇以曹賢兄為首的兄弟們,就有過無數貼子對之討論過,比你的那點"東西",深入和高出過不知多少倍.

本壇無論是在詩詞理論上,或者是在詩詞創作實踐上,高出你的人大有人在.你就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本人在本壇才中擋水平,你就招架不住,如高人出來提問,你就更慘了.

曹賢兄是一直在給你面子.

我說的是大實話,沒有蒙你.

你水平慢慢提高了,大家自然會為你鼓掌,因沒人和你有直接利害關係衝突.

但就你現在這三首格律詩的水平,論你怎麼顯擺.是沒有用的.

詩壇不是政壇,你那些手法對任何人沒有用的.要想人們從內心看的起你,就要你自己勤奮與付出.

本壇人都在默守一條規則:

1.從不到人家貼子裡主動挑事(你不到我的貼子裡顯擺,我壓根就沒時間看你的貼子);你不先做出該舉動,我絕不會復你貼.

這是因為首先要尊重他人勞動,誰看過人家的貼子,覺的不好,最多看過了之.因為人家做出了努力.

2.寫的好的,就給一聲鼓勵.


2015.5.22



--------------------------------------------------------------------------------------------------------------


死綁平仄, 不如無詩! 送交者: 公孫明 2015年05月23日07:23:16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死綁平仄, 不如無詩!

詩詞講求音韻,而文字上音韻的表達則由口語發音而定,口語發音則隨着時間跟空間的變換產生變化,因之文字上的音律也相對地產生變化。以是之故,詩詞裡很多平聲或仄聲不都是一成不變的。

一般來說,我們尊重律詩跟絕句關於平仄上的規則擺布,但是在用字時,何者為平,何者為仄,着眼於口語在時間跟空間上的變化,也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了。

重要的是先有詩詞的產生,才有後來平仄規範的出現。譬如宋朝出現的“平水韻”(即所謂古韻),就是宋人總匯唐人詩詞的結果。我們很難想象李白當年沿着長江順流而下,觸景生情豪情大發,擊劍長吟時,生出的美句是由於手裡有着那麼一本平仄規矩的。因此,對於很多大詩人大詞家而言,他們的作品是不能用事後有先見之明的平仄規範的;他們的偉大,不在於尊守規範,而在於創作!

時間有限不能在此長篇大論,結論是:

我們不能斤斤計較受制於語音發展的平仄規範而過於“着相”。

忙中找出有一篇很好關於平仄討論的短文(雖然缺少了關於粵語九音的討論),錄之於下,以供同好的參考:

普通話四個聲調等同於中古漢語四個聲調嗎?(轉載)

http://wenwen.sogou.com/z/q592888379.htm

喜歡寫作和研討格律詩詞的人,經常要為弄清所用字的平、仄聲而煩惱。 的確,由於年代久遠,漢語語音不斷發展變化,古今讀音相差很大。不好好花點功夫,還真是弄不明白。 有不少人這樣認為: 現代漢語的四聲中,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對嗎?不完全對。 試舉幾個例子為證。 場、探、俱、筒、喻、燉、跑、摟,今讀音為上、去聲,按上面的說法,應當歸入仄聲,但古讀音卻全部是平聲。一、七、八、十、茗,今讀音為陰平、陽平,應當歸入平聲,但古讀音卻全部是仄聲。

中國古代文學史,分為上古、中古和近古三個時期。中古由魏晉初期起,止於明朝中葉。在此期間產生了不少在文學史上影響巨大的作品,如詩、詞、駢體文等。它們都與平仄密切相關。

現代漢語普通話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其中陰平和陽平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為仄聲――注意,這是我們現代人的分法。中古時期漢語也有四個聲調,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平上去入四聲,其中的上去入三聲為仄聲。

在語音的發展過程中, 中古漢語的平聲轉化為現代的陰平和陽平;中古漢語的上聲大部分轉化為現代的上聲,小部分轉化為去聲;中古漢語的去聲全部轉化為現代的去聲;而入聲的轉化最為複雜,現代漢語的四個聲調中都有。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仄聲(上聲和去聲)全部由中古漢語的仄聲(上、去、入三聲)轉化而來,而平聲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入聲,所有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為仄聲的在中古漢語中亦為仄聲,而平聲則不一定。

如果把現代平聲中的中古入聲字辨認出來,那麼現代人根據普通話平仄來推測中古文學中的平仄,就不是很難了。以下五點方法很有用處:

一、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聲母是 b、d、g、j、z、zh 同時聲調為陽平的字,在中古漢語中為入聲字。如:拔、答、格、夾、雜、哲等。

二、關於多音字。現代的很多多音字在中古時為單音,根據一種讀音可以推知其在中古時為入聲,則該字在中古時為入聲字。如:度,它的一個讀音為du(去聲),根據這個讀音我們無法斷定它在中古時為去聲字還時入聲字;但它還有一個讀音為duo(陽平) ,根據第一種方法推知該音由中古的入聲轉化而來,所以度 字在中古時為入聲字。

三、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韻母為ve的字(que、xue例外),音節為 zh、ch、sh+ uo的字,音節為 b、p、m、d、t、n、l +ie的字,音節為f、z、c、s+a的字在中古時都為入聲字;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音節以n、ng結尾的字,音節為 zi、ci、si、er 的字都不是入聲字。

四、已知某個字為中古入聲字,則以它為聲旁的字為入聲字;反過來也是如此(已知某形聲字為中古入聲字,則它的聲旁或同聲旁的字為入聲字)。如:答 字根據第一種方法可推知其為中古入聲字,則其聲旁合 為入聲字,同聲旁的字盒為入聲字。

五、根據語言常識判斷。1.多背誦押入聲韻的詩詞。2.八成以上的成語第二、四字平仄相反。3.聯繫當地方言。入聲字消失的方言地區,原為入聲字的字,讀音有時有規律。

除了上述五點,還可以藉助一些標註古今漢語讀音平仄對照的工具書,以及相關的電腦軟件。

。。。。。。。。。。。。。。。。。。。。

參考文:

http://bbs.creaders.net/poem/bbsviewer.php?trd_id=1060171&blog_id=220073

偶得《潑猴成詩》一首- 公孫明

-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poem/bbsviewer.php?trd_id=1061101#sthash.5mfXm4Xn.dpuf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沁園春】 圍棋
2014: 書生閒臥聽夢語,明月清輝灑窗台
2013: 【我之騎驢】 猜花 (步李義山韻, 共1
2013: 摸魚兒·風雨贈別
2012: 狼 - 自序
2012:
2011: 海子的詩 5 首
2011: 古風 夢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