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帖子
宋詞格律初步--GEORGES摘自王力著
送交者: GEORGES3000 2014年04月13日05:15:41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宋詞格律初步--GEORGES摘自王力著"詩詞格律"


宋詞初稱為"曲詞",是配樂的。它和樂府詩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後來跟樂府一樣逐漸與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 把詞稱為"詩餘"。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 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 定的。
  

一.詞的分類與牌調:

    大致可分三類:(1 )小令;(2 )中調;(3 )長調

         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 外為長調(其特點,除了字數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一)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即詞譜).

    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 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

    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種名 稱,那隻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1 )本來是樂曲的名稱. 例如《菩薩蠻》,《西江 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2 )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例如《憶秦娥》,《憶江南》,《念奴嬌》等;
3 )本來就是詞是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欸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 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 夜。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 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詞 . 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

 

(二)單調、雙調、三迭、四迭
  

詞有單調、雙調、三迭、四迭的分別.
 

(1).單調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詩,只不過的長短句罷 了。例如: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雙調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或長調. 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為前後兩闋.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這樣,字 數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譜配着兩首歌詞. 不相等的,一般是開頭的兩三句字數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換頭".雙調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 例如
  

踏莎行(彬州旅舍) []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鷓鴣天 []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碌{ 左為革} ,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 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輪藎? []張元干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兎。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易老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雁不到書成誰與?"依詞律應作一句讀.
  

像《踏莎行》、《漁家傲》,前後兩闋字數完全相等。其它各詞, 前後闋字數基本上相同。
  

(3).三迭就是三闋,


(4)四迭就是四闋。


三迭、四迭的詞很少見,這裡就 不舉例了。


     二.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

 

(一)詞韻
  

關於詞韻,並沒有任何正式的規定。

    戈載的《詞林正韻》,把平 上去三聲分為十四部,入聲分為五部,共十九部。

    據說是取古代著名 詞人的詞,參酌而定的。從前遵用的人頗多。

    其實這十九部不過是把 詩韻大致合併,和上章所述古體詩的寬韻差不多.
 

(甲)平上去聲十四部:1 )平聲東冬,上聲董腫,去聲送宋。2 )平聲江陽,上聲講養,去聲絳漾。3 )平聲支微齊,又灰半[29];上聲紙尾薺,又賄半;去聲寘未霽,又泰半、隊半。4 )平聲魚虞;上聲語麌;去聲御遇。5 )平聲佳半,灰半;上聲蟹,又賄半;去聲泰半、卦半、隊半。6 )平聲真文,又元半,上聲軫吻,又阮半;去聲震問,又願半。7 )平聲寒刪先,又元半;上聲旱潸銑,又阮半;去聲翰諫霰,又願半。8 )平聲蕭肴豪,上聲筱巧皓,去聲嘯效號。9 )平聲歌,上聲哿,去聲個.10)平聲麻,又佳半;上聲馬,去聲禡,又卦半。11)平聲庾青蒸,上聲梗迥,去聲敬徑。12)平聲尤,上聲有,去聲宥。13)平聲侵,上聲寢,去聲沁。14)平聲覃鹽咸,上聲感儉豏,去聲勘艷陷。
  

(乙)入聲五部:1 )屋沃。2 )覺藥。3 )質物錫職緝。4)物月曷黠屑葉5 )合洽。
這十九部大約只能適合宋詞的多數情況. 其實在某些詞人的筆下,第六部早已與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與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語音發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響。
  

入聲韻的獨立性很強。某些詞在習慣上是用入聲韻的,例如《憶 秦娥》、《念奴嬌》等。
平韻與仄韻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調規定用平韻,就不能用仄韻;規定用仄韻,就不能用平韻。除非有另一體.
只有上去兩聲是可以通押的。這種通押的情況在唐代古體詩中已 經開始了。

 

(二)詞的平仄
  

詞的特點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顯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有些詞,一讀就知道這是從七絕或七律脫胎出 來的。


    例如《浣溪沙》四十二字,就是六個律句組成的,很像一首不 粘的七律,減去第三、第七兩句。這詞的後闋開頭用對仗,就像律詩 頸聯用對仗一樣。《菩薩蠻》前後闋末句本來用拗句(仄平平仄平), 但是後代詞人許多人都用了律句,以致萬樹《詞律》不能不在第三字 注云"可仄"。如果前後闋末句都用了律句,那麼,整首《菩薩蠻》 都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組成的了。不過要注意一點:詞句常常是不 粘不對的。像《菩薩蠻》開頭兩句雖然都是律句,但它們的平仄不是 對立的。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數是律句,連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 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數是律句。現在分別加以敘述。
  

1.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須晴日",平仄仄如 "俱往矣",仄平平如"照無眠"。兩個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 笠,綠蓑衣"
  

2.四字句--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如"天高雲淡",仄仄平平如"怒髮衝冠"。兩個 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如果先平腳,後仄腳, 則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3.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擴展,我們把平起變為仄起,仄 起變為平起,就擴展成為六字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如"我欲乘風歸去";平平仄仄平平如"紅旗漫捲西風"。兩個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4.八字句--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聲,則第 五字往往用平聲;如果第三字用平聲,則第五字往往用仄聲。下五字 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聲的如"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第三字用
平聲的如"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5.九字句--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 一般都用兩個律句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 盡,千古風流人物"
  

6.十一字句. --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如"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又如"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詞中還有二字句、一字句、一字豆. 現在再分別加以敘述。
7.二字句--二字句一般是平仄(第一字平聲,第二字仄聲), 而且往往是迭句。如"山下,山下"。又如王建《調笑令》,"團扇, 團扇。……弦管,弦管"。個別詞牌也用平仄,如辛棄疾《南鄉子》:"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8.一字句--一字句很少見。只有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一字豆。--一字豆是詞的特點之一。懂得一字豆,纔不至於誤 解詞句的平仄。有些五字句,實際上是上一下四。例如"望長城內外" 望字是一字豆,"長城內外"是四字律句。這樣,"長城內外,惟余 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就成為整齊的對仗。
  

9.特種律--特種律句主要指的是比較特別的仄腳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腳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但是特種律句則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腳六字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但是特種律句 則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憶秦娥》前後闋末句,依 《詞律》就該是特種律句。其實,前後闋倒數第二句也常常用特種律 句。如"馬蹄聲碎,喇叭聲咽""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如夢 令》的六字句也常用特種律句。如"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 ""直指武夷山下""風展紅旗如畫"。又如"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卻道海棠依舊""應是綠肥紅瘦"
  

10.拗句--大多數的詞牌都是沒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數詞牌 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嬌》前後闋末句(如"一時多少豪傑" "一樽還酹江月"),《水調歌頭》前闋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 上宮闕"),後闋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橋飛架南北"),都是" 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總之,從律句去了解詞的平仄,十分之九的問題都解決了.

 

(三)詞的對仗
  

詞的對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對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對仗,例如西江月前後闋頭兩句。此類固定的對仗的很少 見的。
  

一般用對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園春》前闋第二三兩 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兩句;後闋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第七八兩句。又如《念奴嬌》前後闋第五六兩句。又如《浣溪沙》後 闋頭兩句。
  

《沁園春》前闋第四五六七兩聯,如"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後闋第三四五六兩聯,如"惜秦皇漢武,略 輪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是以兩句對兩句,跟一般對仗不同。像這樣以兩句對兩句的對仗,稱為扇面對[.
 

凡前後兩句字數相同的,都有用對仗的可能。例如《憶秦娥》前 後闋末兩句,《水調歌頭》前闋第五六兩句,後闋第六七兩句,等等。 但是這些地方用不用對仗完全是自由的。
  

詞的對仗,有兩點和律詩不同


第一,詞的對仗不一定要以平對 仄,以仄對平。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又如"望長城內外,惟 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城對河,是平對平;外對下,是仄 對仄)。

第二,詞的對仗可以允許同字相對。如"千里冰封"" 陽如血"
  

除了這兩點之外,詞的對仗跟詩的對仗的一樣的。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都是從律詩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的。因此, 要研究詞,最好是先研究律詩。律詩研究好了,詞就容易懂了。


    三. 詞譜

 

每一詞牌的格式,叫做詞譜. 依照詞譜所規定的字數、平仄以及其它格式來寫詞,叫做"填詞""",就是依譜填寫的意思。
  

古人所謂詞譜,乃是擺出一件樣品,讓大家照樣去填。


    下面是萬 樹《詞律》所列《菩薩蠻》的詞譜原來的樣子
菩薩蠻(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重迭金) 李白
平可仄林漠可平漠煙如織韻寒可仄山一可平帶傷心碧葉瞑可平色 入高樓換平有可平人樓可仄上愁葉平玉可平階空竚立三換仄宿可平鳥 歸飛急三葉仄何可仄處是歸程四換平長可仄亭連可仄短亭四葉平

 

《詞律》在詞牌下面註明規定的字數,詞牌的別名;在詞中註明 平仄和叶韻。凡平仄均可的地方,註明"可平""可仄"(於平聲 字下面註明"可仄",於仄聲字下面註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 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沒有注,這就表明必須依照林字的 平仄,林字平聲,就應照填一個平聲字。""字下面注個韻字,表示這裡該用韻:""字下面注個葉字,表示這裡該叶韻(即與""字押韻)。當然並不規定押哪一上韻,但是要求一個仄聲韻。""字下面注"換平",是說換平聲韻。""字下面注"葉平",是說 葉平聲韻。""字下面注"三換仄",是說在第三個韻又換了仄聲 韻:""字下面注"三葉仄",是說葉仄聲韻:""字下面注 "四換平",是說在第四個韻又換了平聲韻:""字下面注"四葉 ",是說葉平聲韻。萬樹是清初時代的人;在萬樹以前,詞人們早已填詞,那又依照誰人所定的詞譜呢?古人並不需要詞譜,只要有了 樣品,就可以照填。


    試看辛棄疾所填的一首《菩薩蠻》: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詞共享四十四個字,共享四個韻,其中兩個仄聲韻,兩個平聲 韻,並且平仄韻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詞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 詞,甚至原詞前闋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後闋用"平平平仄平" 都完全模仿了。

 

這裡有一個問題:拿誰的詞來做樣品呢?如果說寫《菩薩蠻》要 拿李白原詞做樣品,李白又拿誰的詞做樣品呢?其實《菩薩蠻》的最 早的作者(李白?)並不需要任何樣品,因為《菩薩蠻》是按曲譜而 作出的。民間作品多數是入樂演唱的,所以只須按曲作詞,而不需要 照樣填詞. 至於後世某些詞調,那又是另一種情況. 詞人創造一種詞調,後人跟着填詞. 詞牌是越來越多的。有些詞牌是後起的,那只能拿較晚的作品作為樣品。

本來,唐宋人填詞就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一個詞牌往往有幾種 別體. 詞中本來就是律句占優勢;有些詞的拗句又常常被後代詞人改為律句。例如《菩薩蠻》前後闋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為" 平仄仄平"


有些詞,如《念奴嬌》、《水調歌頭》等,在開始的時 期就有相當大的靈活性,所以後代更自由一些。


大致說來,小令的格 律最嚴,中調較寬,長調更寬。


我們研究詞律的時候,既要仔細考究 它的規則,又要知道它的變化。不求甚解和膠柱鼓瑟都是不對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俺冒昧給各位詩友留個騎驢的作業:
2013: 【解語花】 愛花, 就先體會花之神韻
2012: 答山哥:“君以己才必登科”
2011: 和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
2011: 陰錯陽差
2010: 七律:詠春
2010: [七律] 羞鎖閒窗
2009: 春風雨夜珠江南
2009: 四月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