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三大建樹”論如何影響中國輿論?
送交者: 格致夫 2014年08月17日19:47:5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格致夫:習近平“三大建樹”論如何影響中國輿論?


8月10日,筆者在鳳凰網首發一文《四中全會前看習近平新政的三大建樹》(見附錄2)。該文並未上鳳凰博報頭版頭條,而被編輯推至“觀察家”版塊首篇,同時上了鳳凰網首頁和微信的“微頭條”,點擊量為21萬,不算很高。

兩天后,在一網站首頁偶然看到習近平“三大建樹”的標題,打開發現是轉載人民日報一記者發表的一篇雄文《追夢一年半:習近平的三大建樹》(見附錄1)。筆者感到有些蹊蹺,居然有人會與我有完全相同的思路?不約而同地將習一年半來的政績歸結為“三大建樹”?打開全文瀏覽一遍方才明白,該文竟然是筆者前文的改寫!此君不僅直接採用了筆者“三大建樹”的提法,而且主要內容照搬筆者大量原文,包括開篇語、三大建樹的一些具體內容、以及基本結論等,甚至包括筆者引用孟子的一段話。與筆者提綱挈領式的時評短文相比,該文基本骨架未變,只是擴充了內容(增加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的一些講話),語言也更加官方。

該文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後,被廣泛轉載。包括萬維網、人民網、央視網、中國青年報所屬“中青在線”,以及新浪、騰訊等國內各大門戶網站、香港大公報、南華早報、明報、信報,以及BBC等國際媒體。一時間,習的“三大建樹”充斥各大網站首頁。

騰訊網轉載該文後,引發讀者熱議,評論多達12000餘條見(截圖)!而BBC中文網甚至專門採訪了美國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著名政治評論員李成。他認為,三大建樹的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習近平主導了中共歷史上最大規模、層次最高的反腐運動,還推進了包括取消勞教制度、改革戶籍制度、城市化等意義深遠的改革。對於所謂習近平反腐是權力鬥爭的觀點,李成則不同意。他說:“中共合法性遭到了很大的挑戰。如果不制止腐敗,中共本身就無法倖存下去,所以肯定要制止。”“當然,習近平在反腐的時候,是要鞏固他的權力的。你可以說,鞏固權力和派系鬥爭是有關係的。但我不覺得他在直接打擊其政治上的異己。”詳見萬維網轉載的BBC專文《習近平“追夢一年半” 有成就有風險》



純屬巧合,與筆者發文差不多同一時間,香港南華早報網刊登了香港智庫天大研究院研究員伍俊飛文章《中興領袖習近平》!兩篇充分肯定習近平政績的文章幾乎同時出台,於是引發海內外華文媒體和評論者廣泛關注。有評論斷言, 這是官方行為,是黨報、官媒新一輪輿論造勢,旨在強化習的權威。更有人認為,這是內部權鬥的反應!如美國《世界新聞網》8月14日的一篇社論,就認為這是中共宣傳部門所為。

最有趣的是,筆者文中羅列出中國在南海、東海的一些具體舉措,人民日報記者一字未改照搬了這些內容,BBC中文網的專文竟然據此推測,這些行動是習親自批準的!其原文為:“《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文章證實,中國近來'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海空常態化巡視釣魚島、對菲坐灘廢艦實施隔離限制、981鑽井平台南海鑽探油氣資源、進行南海島礁工程建設等前所未有的強硬舉措'都是習近平親自決策的。” 他們哪知道,那只是筆者個人做的一個概括而已!並且我相信,南華早報的那篇文章亦屬作者個人行為,與中宣部官方意圖無關。但文字一旦由人民日報記者發出,便被賦予了不同意義!嚴謹、客觀如BBC,竟然也會犯這樣的錯誤,實在令筆者意外。

最後,筆者不知該抱怨這位很牛的人民日報記者也玩兒抄襲這種有失身份的小聰明?還是該感謝他有效傳播了筆者的觀點?但有一點很清楚,中國雖然經這麼多年普及宣傳,不僅知識產權保護依然不到位,甚至知識產權的觀念,及一般的法治觀念,也都很淡薄。一位國家最權威媒體的記者,居然也可以把他人文章改一改,就敢明目張胆地發到引領輿論導向的人民日報網站!

========================
附錄:

1】人民日報記者8月12日評論文:《追夢一年半:習近平的三大建樹》

(高亮文字來自筆者博文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即將於今年10月召開,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根據以往四中全會的傳統,全會還將聚焦黨的建設,並進行部分人事調整。考慮到十八大以來,已有40多名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落馬,這次全會勢必將對未來中國政治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因此,消息一經公布,便迅速占據了媒體的重要位置和時段。其實,十八大以來,聚光燈一直就沒有離開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他們做出的每項重大決策,都會在第一時間成為海內外熱議的話題。如今,距離習近平掌控中國這艘大船已經過去了一年半時間,他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概括說來,至少有三大建樹為人稱道。

◆鐵腕反腐,“拍蠅打虎”深得民心

反腐無疑是十八大以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習近平毫不遮掩地指出,我們黨面臨着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幹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

話雖說的平實,但力量卻有千鈞。這是新一屆黨的領導人對腐敗的首次“宣戰”,更是向全國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2013年初,習近平在十八屆中紀委一次全會上,明確提出了“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新理念,反腐新序幕從此揭開,力度空前的“反腐風暴”橫掃全國。

“打虎拍蠅”,剜除毒瘤。從李春城、劉志軍,到薄熙來、徐才厚,再到周永康,一個個彪形“老虎”被揪出來,查處級別越來越高,落馬速度越來越快;從“科長”到“村長”,從“遲到早退”到“服務態度”,一隻只群眾身邊的蒼蠅被拍扁,“蠅蟻之事”不再是漏網之魚,只要違犯黨紀國法,一樣嚴懲不貸。

滌盪“四風”,清掃痼疾。制度牢籠加速收緊,“四風”問題不再是小問題。剎住腐敗,從管好錢袋子開始。各類新規相繼出台,從節日禁令到衣食住行,再到公車改革,財政部與審計署在“管錢”方面形成合力;根治腐敗,還要管住作風。從大的紀律原則,到小的工作細節,中紀委接連打出“組合拳”,全黨作風加速轉變,良好的政治生態正在形成。

孟子有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無疑,國內外的觀察者、評論者都不得不承認,鐵腕反腐是習近平上任以來贏得民心的一大政績。


◆力推改革,幅度和力度都超預期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閉幕,習近平首次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身份面對中外媒體。在不長的講話中,他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

隨後,履新不到一個月的習近平,將首次離京考察的目的地,選在了改革前沿——廣東。他來到深圳蓮花山公園,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習近平用一種再清晰不過的方式,向世人宣誓了他堅定不移的改革決心。

習近平說到做到。過去的一年半,中國改革的幅度和推進的力度都讓國內外大吃一驚:

2013年4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決定。15個領域60項改革任務,為中國未來改革規劃了雄心勃勃的藍圖。

今年1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習近平以組長身份首次亮相。隨後,習近平又相繼擔任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組長以及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等與改革相關的重要職務。他不避險阻親自“衝鋒”的潛台詞只有一個:誰都別想在改革問題上拖延、扯皮。

號令統一,改革大步向前。單獨二孩、廢除勞教、新型城鎮化、收入分配、戶籍、紀檢等領域的改革,或已經實施或揭開面紗。政府簡政放權取得實效,去年以來,發改委取消和下放了44項行政審批事項,需報中央管理層面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60%。就連外界看來頗為神秘的軍隊改革也提上日程。今年八一前夕,習近平到福建慰問部隊官兵,提出要紮實推進部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

這些攸關全局的關鍵性改革進入實施階段,給普通民眾帶來了新的希望和信心,也贏得了老百姓對於改革的堅定支持。

◆外交布局,軟硬兩手凸顯“大國范”

國際舞台上,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同樣大動作頻頻。

在處理與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度等國的領土、領海爭端時,習近平一改往日韜光養晦、被動應對的傳統方式,採取了包括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海空常態化巡視釣魚島、對菲坐灘廢艦實施隔離限制、981鑽井平台南海鑽探油氣資源、進行南海島礁工程建設等前所未有的強硬舉措,維護疆域主權。

從國際大格局看,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習近平不慌不忙,用“習式太極”絕招——“世界再平衡”應對之:

強化、改善與俄羅斯、印度兩大鄰居的合作關係,發展、平衡與中亞、韓國、東盟國家間關係;推進、鞏固與歐盟及歐洲重要國家間的經貿關係;繼續擴展、深化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和實體合作;不失時機地全面進入拉美這個美國傳統“後院”。

去年3月始,習近平的足跡已遍及亞、歐、非、美四大洲許多國家,用中國獨特的方式,廣結、深結世界朋友。從提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宏大構想,到推動中國高鐵“走出去”、中國—拉共體論壇以及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一記記看似平和的“軟拳”,讓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面臨破產窘境。中美關係這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在不斷的合作與博弈中穩步向前推進,保持了斗而不破。

一年半,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只是短暫一瞬,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用實際行動讓老百姓看到了希望。雖然中國夢的實現過程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方向正確就不怕路遠。
-----------------------------------------

2】筆者8月10日時評博文:《四中全會前看習近平新政的三大建樹》

高亮文字被人民日報記者抄襲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即將於今年10月召開,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這個攸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性全局性焦點。根據以往四中全會的傳統,全會還將聚焦黨的建設,以及進行部分人事調整。考慮到18大反腐以來,已有40多名部省級以上高官落馬,此次人事調整將十分引人注目。無疑,這次全會亦將為反腐制度化提供強力支持。這一重大新聞一經公布,引起海內外不少觀察者和評論者對新一屆政府工作的不少關注和評論。在筆者看來,回顧習近平履新一年半來的主要工作,可將其歸納為三大建樹。


1】鐵腕反腐“老虎”,深得民望。

得民心者得天下!習總上任伊始即展開聲勢浩大的鐵腕反腐,拿下周永康,一舉打破了“刑不上常委”這個人們心目中所謂的“潛規則”!更有數百上千各級貪腐官員被關進籠子。特別是薄熙來、徐才厚、周永康三位政治局委員(包括軍委副主席)及以上級特大老虎的相繼落馬,習、王的中國式反腐一再給廣大民眾帶來震撼和驚喜,給貪腐分子以空前的震懾和打擊,亦超出國內外眾多觀察者、評論者的預期和想象。習、王“打虎上山”這台大戲已經屬於中共建政65年來的絕唱!僅憑這一點,習就足以在中共歷史上留下反腐第一總書記美名!


兩千多年前孟子有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無疑,國內外的觀察者、評論者都不得不承認,鐵腕反腐是習近平主席上任以來贏得民心的第一大建樹。


2】用“世界再平衡”應對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

在國際大舞台上,習李政府同樣大動作頻出。在中國東海、南海與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間的領海爭端,甚至也包括與印度的邊境爭議等棘手問題上,習李政府一改以往蹈光養晦、被動應對的軟弱手法,採取了包括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海空常態化巡視釣魚島、對菲坐灘廢艦實施隔離限制、981鑽井平台靠近九段線鑽探油氣資源、進行南海島礁工程建設等前所未有的主動行動宣示、維護疆域主權。


從國際大格局看,面對美國人大肆宣揚“亞太再平衡”咄咄逼人戰略,習近平政府則不空口說大話,用堅實的行動勾畫出一幅中國式“世界再平衡”藍圖應對之!這包括:強化、改善與俄羅斯、印度兩大鄰居的合作關係,發展、平衡與中亞、韓國、東盟國家間關係;推進、鞏固與歐盟及歐洲重要國家間的經貿關係;繼續擴展、深化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和實體合作;不失時機地全面進入拉美這個美國傳統“後院”。


始自去年3月,習近平的足跡已遍及亞、歐、非、美四大洲許多國家,建立全球性優化合作關係的經濟大戰略已經成形。習摒棄冷戰思維,提出在世界範圍內建立命運共同體新理念,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大構想,以及中國高鐵“走出去”的全球架構。特別是在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已有經驗基礎上,最新宣布的中國-拉共體合作論壇,以及金磚國家發展銀行和基金的成立等重大成果,成為中國“世界再平衡”經濟大戰略布局完成的重要標誌!在中美關係這對世界上最重要雙邊關繫上,與美國在國際、國內大、小舞台上進行多層面合作與“涼戰”博弈,斗而不破,不斷探索、磨合習提出的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有效途徑和模式。


3】各項改革決定和舉措的出台與落實,為習提出的中國夢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從國內反腐和國際外交大布局這兩個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已經可以看出習李新一屆政府的不凡追求!而執掌一個國家的基本面,首先應該體現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進取上。當然,其成效需要更長時日才能顯現。習首先通過十八屆三中全會出台的60條決定為中國未來改革規劃了雄心勃勃的藍圖。該藍圖內容十分豐富,且幅度驚人。甚至超出了許多國內外觀察者的預想!而此後深改委和國安委的相繼成立,為這些改革方案的落實提供了組織保障。隨着勞教制度的迅速廢除,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特別是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公車制度改革等,一些攸關全局的關鍵性改革進入實施階段,更給普通民眾帶來新的希望和信心。


總之,習總以不凡的氣魄和果敢的大手筆在短期內取得上述三大建樹,令海內外觀察者不得不對其刮目相看。而這三大建樹無疑都服務於一個總目標——中國夢的實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中國首席女法醫不願與黑暗的中國法醫界
2013: 薄瓜瓜“非常想糾正父母的負面價值觀”
2012: 紐約時報: 谷開l來案里的12個疑點
2012: 有獎大競猜---薄熙來的命運
2011: 語錄:社會的發展規律最簡單就是這三樣
2011: 華夏族與非華夏族的區別:男子髻發與否
2010: 中共內部的左傾盲動主義再次遭到了徹頭
2010: 英國《金融時報》:小心為美國衰落鼓掌
2009: 文革的第一批受害者正是底層反抗壓迫者
2009: 60年前,共產黨新華日報上的新民主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