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卡爾森攜手馬斯克打造推特新平台 爭奪2024大選話語權
送交者: 雷歌747 2023年05月10日22:51:0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卡爾森攜手馬斯克打造推特新平台

起訴福克斯 爭奪2024大選話語權

雷歌 2023510

 

59日,兩周前被福克斯新聞解僱的著名新聞評論主持人塔克·卡爾森公開宣布,他將在推特上重新經營他萬眾矚目的評論節目。同天,卡爾森的律師團隊也發表了措詞激烈的聲明,指責福克斯公司欺詐和違反合同。

這意味着卡爾森正式向福克斯宣戰,力圖奪回他在媒體平台上的話語權,為2024年美國大選發聲。

據悉,福克斯公司在解僱卡爾森時,承諾每年向卡爾森支付2000萬美元至20251月即美國大選結束,在此期間不許卡爾森在別的媒體平台上工作。

424日被福克斯突然解僱前,塔克·卡爾森不僅是福克斯新聞收視率最高的台柱子,也是全美國時政新聞評論主持人收視率的No.1。他在福克斯新聞晚8點黃金檔的時評節目《塔克·卡爾森之夜》(Tucker Carlson Tonight),每天有350萬左右的觀眾看直播,最高時曾達到530萬人。加上直播之後收看的觀眾,平均每個節目的觀眾超過2000萬人,在美國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卡爾森節目的直播收視率,比競爭對手CNNMSNBC的頭牌節目加起來還要高出不少,是美國新聞評論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美國現有六大電視平台,早期有三大無線綜合電視台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ABC(美國廣播公司)和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80年代後又崛起了專做新聞的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MSNBC(微軟全國廣播公司)和傳媒大亨默多克創辦的FOX NEWS(福克斯新聞)。在這六大電視平台中,只有福克斯新聞在政治上是偏保守派即右派立場,其他均為偏自由派的左派立場。

美國現在最有影響的報紙中,《紐約時報》一直是偏自由派的。《華盛頓郵報》被亞馬遜老闆貝索斯收購後急劇左轉。老派的《華爾街日報》之前一直是傳統的保守派立場,2007年被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後,為了與《紐約時報》競爭,政治立場偏向中立,左派和右派都可以在華爾街日報上開專欄。

進入新世紀後,藉助互聯網崛起的大型新媒體平台如谷歌(Google)、油管(YouTube)、臉書(Facebook),以及馬斯克收購前的推特(Twitter),清一色都是左派立場,而且比一般的左派更加激進。

不難看出,在美國輿論圈影響力巨大的媒體平台中,只有默多克的福克斯新聞是偏保守立場,其他基本是左派一統天下。

而福克斯新聞台的總基調是溫和的保守派立場,即中間偏右一點。相對而言,卡爾森則是傳統的保守派,在政治觀點上與保守派政治領袖川普和新崛起的佛州州長德桑蒂斯等人比較接近。

 

默多克突然解僱當家明星卡爾森,從許多角度看都令人費解。

據說默多克本人跟卡爾森的個人關係還不錯,兩家還走得挺近。此前公司也一直在跟卡爾森談續約合同,以年薪2000萬美元續約至2029年。雙方已基本達成一致。

現在默多克突然封殺自家的台柱子,晚8點黃金檔的收視率立即跌掉一半以上,損失有多大一時都難以估計。而且到20251月的20個月內,公司還得向卡爾森支付約3333萬美元。默多克畢竟是個生意人,沒有非常特別的理由,哪個生意人會幹這種自斷手腳的事?

在金牌主持突然下課的原因被所有人瘋狂猜測兩個星期後,卡爾森9日在推特上發了一條近三分鐘的視頻講話,24小時內的點擊量就超過了1億次!這是多麼可怕的人氣!

在視頻中,卡爾森抨擊了以《紐約時報》為代表的當今美國新聞媒體,用選擇性報道部分真相這種操控新聞的手段誤導大眾、散布謊言的卑劣,以及到處都是政治禁忌、“不准說什麼”的規則處處堵着媒體人的嘴、你直言真相就可能丟掉飯碗的可悲現狀。卡爾森強調,說出你所知道的真相是一個自由社會的保障,言論自由是民主的前提,這也是它被寫進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因。但在當今美國,允許自由言說的平台已經不多了,媒體巨頭中只剩下了推特。但推特上也充滿了那些假裝公正的媒體機構的宣傳,我們受夠了。卡爾森宣布,不久之後他將把已經做了六年半的節目(指《Tucker Carlson Tonight》)的新版本和其它一些東西帶到推特上。

在這個最新的短視頻中,卡爾森實際上也隱晦地提到了他被解僱的真相,就是他在新聞中不斷地突破“不准說什麼”的紅線。

今年36日,卡爾森在自己的節目中播出了從國會提供的長達4萬多小時的“1.6事件”現場錄像中整理的專輯,通過這個專題,卡爾森列舉事實揭露了以佩若西為首的“1.6委員會”扭曲真相欺騙公眾、把“1.6事件”描述成“叛亂”和“暴動”的驚世謊言。節目的播出讓一心想通過“1.6事件”給川普定罪的民主黨左派暴跳如雷。37日,民主黨參院領袖舒默等人公開向默多克喊話,要求默多克制止卡爾森的“妖言惑眾”。卡爾森“1.6事件”專題節目的第二集因此未能播出。

卡爾森早年曾在CNNMSNBC工作過,也是民主黨的擁躉。進了福克斯新聞後,思想傾向才逐漸轉變。與許多人一樣,卡爾森對川普本人的作派可能並不一定欣賞,但對川普的政策思路是真心擁護。實際上,正是卡爾森利用自己影響力巨大的節目平台,塑造了“川普主義”的完整敘事。“川普主義”在美國政壇的快速崛起,與卡爾森節目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自川普宣布競選2024之後,對川普的圍剿變本加厲。包括之前曼哈頓檢察官就封口費案重罪起訴的霸王硬上弓,以及9日紐約地方法院剛剛判定川普要賠償500萬美元這一更加離奇、毫無法律基礎的有關性侵和誹謗案的民事訴訟(估計一上訴,離開了紐約民主黨控制的地盤,這個案子就會馬上被推翻),不僅沒有擊倒川普,反而使川普人氣急升,把原來並駕齊驅的德桑蒂斯甩出30多個百分點。這一出人意料的反轉,說明民主黨激進左派的不擇手段不得人心,反而激發了更多人對川普遭受無底線政治迫害的同情,轉而支持川普。

隨着2024美國大選的日益臨近,把“川普主義”一手打造成型的名嘴卡爾森,將更加堅定地支持川普。對卡爾森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民主黨左派的坐臥不安是不難想見。

因此,做掉卡爾森,已經成為以拜登為首的民主黨上下與以麥康納爾為首的共和黨建制派的共同願望。所以,無論坊間羅列多少條開除卡爾森的可能原因,我覺得,爭奪2024美國大選的話語權,才是默多克在巨大壓力下,寧願損失上億也要把卡爾森冷凍到2024大選之後的核心原因,儘管我們現在還無法知曉其中的所有細節。

 

在卡爾森被解僱後的兩周內,他已經收到了包括NewsmaxRumble在內的數家媒體的真誠邀請,出價都在8位數到9位數,遠高於福克斯的年薪,而且都承諾給卡爾森規劃節目的充分自主權。

但與打壓卡爾森的對手們一樣,卡爾森自己關心的也不是錢,而是2024美國大選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因此,他要精心挑選發聲的平台。而被馬斯克收購、經馬斯克改造後的推特理所當然地成為卡爾森的首選。

我們都還記得,去年馬斯克宣布準備以44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推特,並批評了目前的媒體生態,聲稱要把推特改造成“言論自由”的公共平台後,馬斯克立即成為激進左派的眼中釘,並遭到了全國範圍內來自政壇、媒體和華爾街激進左派們的聯合圍剿:左派媒體上接二連三地爆出馬斯克的負面新聞包括所謂的性侵醜聞,廣告商相約不在推特上做廣告聲稱要整垮推特,還有人聯絡特斯拉的用戶對特斯拉公司進行集體訴訟從而迫使馬斯克要大力招聘一個龐大的律師團隊,而整天鼓吹環保倡導電動車的拜登,卻對不斷創新全球領先的特斯拉視而不見,在國情咨文中對特斯拉隻字不提,反而表揚一個季度中只生產26輛電動車的通用汽車“引領了電動汽車行業”,成為坊間笑柄……所有這些,都是因為馬斯克要把推特改造成“一個言論自由的公共平台”,破壞了左派控制一切的媒體生態。如果馬斯克不是財力雄厚的世界首富,不是憑創新能力讓自己的產品屹立不倒,不是影響力巨大的公眾人物,我估計在激進左派們的超常規圍剿下,馬斯克很難倖存。看看左派們對川普的圍剿,如出一轍。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卡爾森會放棄各種高價邀約,選擇馬斯克的推特作為自己的下一個發聲平台。

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道,卡爾森和馬斯克最近就合作事宜有過見面洽談,但尚未討論具體細節。

馬斯克發推說:“我們沒有簽署任何形式的協議。塔克與所有內容創作者遵守相同規則並獲得同樣的獎勵。”

馬斯克表示,他希望其他人,“尤其是左翼人士”,也會選擇成為推特上的內容創作者。

而卡爾森在最新視頻裡說到將在推特上做他的新節目時,提了一句“我們很感激能來到這裡”。這說明馬斯克與卡爾森之間應該有了一些明確的約定和共識,來支持卡爾森在推特上做大。

從卡爾森一個視頻一天內就帶來上億觀眾的超級人氣不難看出,卡爾森是個萬眾矚目的超級明星,自帶流量,或許他自己就能成為一個超級媒體。如果在早期發展以及與福克斯的解約官司中真的需要財務上的支持,這對馬斯克來說也是小菜一碟,甚至是一筆潛力巨大的投資。因此我覺得,卡爾森選擇與馬斯克的推特合作,建立自己的新平台,真是天作之合,對卡爾森以及馬斯克的推特,都是一個雙贏的上佳選擇,十分令人期待。

  歡迎關注“雷歌視角”,幫你挖掘新聞背後的新聞。(完)

 

雷歌視角油管頻道最新上線: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fm_D5GrSVn59znfs8JD1g

歡迎訂閱、轉發和點讚。謝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搞情報: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少
2022: 最新時局觀察:習下台屬謠言,中共侵台
2021: 亂港害民枉為人師,假造民意其心可誅
2021: 日媒:美日法11日起聯合軍演 法軍艦進
2020: 轉貼:亞裔應捍衛權利
2020: 以習近平為代表的官僚來領導經濟?
2019: Zt胡大朗批徐蘆申帖:貓思想的"行
2019: 七絕 題照(730)發財美夢寄黃粱
2018: 組合邏輯附加題:多控雙光樓梯燈
2018: 兒子的同學被母親殺死,死神這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