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國人為何仇日而不仇俄?
送交者: 啼笑皆非 2006年03月24日09:57:1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提起日本,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好感的,這已經在社科院的幾次民意調查中得以證實,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日本人,當然應當仇恨!“日本人殺了我們很多中國人,侵略我們很長時間,日本至今死不認罪,而且日本還占領者我們的釣魚島,日本阻礙台灣回歸祖國懷抱”,列舉日本人的罪狀很輕而易舉,的確,日本人實在太可恨了,直到前幾天,我也一直是這樣想的,提起日本真是恨不能咬牙切齒。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到底為什麼仇日,仇恨到底有什麼用,特別是當我想到,對於同樣給中華民族造成深重災難的俄羅斯,民眾為什麼能對其這麼友好,至少不是仇恨的,這是為什麼?

  之後我把這兩者進行了比較,突然感到很沮喪,我突然發現我們仇日的根源不在日本,而在我們中國人自己。

  首先看看日本和俄羅斯在歷史上對中國的侵略:

  日本: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就走上了強國道路,之後侵略中國成了中日關係主軸。但自從二戰戰敗之後,基本上又回到原來的起點,除了吞併了原來屬於中國屬國的琉球國之外,幾乎一無所獲。

  俄羅斯:自彼得大帝登基以來,俄羅斯不斷向東擴展,且不說吞併了浩瀚的西北利亞(整個西北利亞是中國古代帝王放逐罪犯的地方,因為那兒不能耕種而覺得沒有用,既沒有自己去派兵駐守,也對俄羅斯吞併那塊領土根本不在乎,這一點中國歷史書懶得提),俄羅斯割去了中國604044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還通過唆使外蒙古獨立並武力占領外蒙古阻撓中國統一其,這又去掉了1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說,俄羅斯連占帶分將中國版圖減少了四分之一,而且這些領土很多都是未開發的土地,其中至少有150萬平方公里土地像東北一樣肥沃,足夠移民幾個億,可以大大緩解中國目前的人口擁擠現象。在對待黑龍江以北的中國公民,以及在八國聯軍中,俄羅斯對中國人的屠殺也從來是沒有絲毫的猶豫的。蠻狠的俄羅斯胃口不可謂不大,曾一度要將整個中國變成它的“黃俄羅斯”,中國北方的新疆、內外蒙、東北曾一塊變成它的勢力範圍。這一段歷史真是令每一個中國人感到膽寒。

  再看二者對待歷史的態度:

  日本:儘管沒有在中日的正式文件中向中國道歉,但口頭道歉還是很多次了(姑且不論這種道歉是不是口是心非),日本還通過經濟援助(儘管比起其造成的損失來說很微不足道)對中國經濟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日本的教科書對其侵略儘量避重就輕,但畢竟說了侵略(或者“進入”中國),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但在國內還是有反對的聲音,應該說日本還是有愧疚感的。

  俄羅斯:俄羅斯對自己的歷史從來是極其自豪的,在它的歷史書中你看不到俄羅斯侵略他國之說,“俄羅斯首先發現了並占領了遠東(西北利亞)”,對於從中國割去的領土,“清帝國將不平等的《尼布楚條約》強加給俄羅斯,並占領了俄羅斯人首先發現的黑龍江以北的土地,中俄愛暉及其他條約是俄羅斯將被中國占領的土地重新奪回來,還通過外交斡旋阻止了英法聯軍對中國的進一步侵略。”俄羅斯還認為:在滿族人對中國各民族進行血腥的鎮壓的時候,俄羅斯人對中國人(漢族),蒙古人,新疆人進行無私的援助,幫助他們反抗入侵者。俄羅斯無私的援助中國抗日,俄羅斯的英勇戰士無私的趕走了在滿洲的日本人,俄羅斯無私的援助中國建設新的國家。總之,俄羅斯對中國和蒙古都是無私的幫助,只有恩情,沒有一絲一毫的悔意。

  按道理,中國人應該更恨俄國人才是,為什麼卻相反呢?

  經過深入的思考,我認為這個原因是如下幾個方面:

  日本是小國,而俄國是大國。

  日本不僅僅是個小國,還曾經是一個很弱的國家,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中,日本始終是個小日本,特別是日本曾經是一個中國人很輕視的“東夷”、“倭人”。但是,和中國不同,日本很早就覺醒了,並以極快的速度成為列強之一,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中國人的打擊遠遠大於這之前歷次西方列強侵略我們造成的打擊。是什麼原因使一個很小的日本具有吞胬我巨大中華的能力?這在中國永遠是一個抹不掉的奇恥大辱!俄羅斯則不然,俄羅斯作為西方的一員,很早就是一個龐大的國家,中國對其強大已經習慣了。

  打個比方,有三個人,兩個窮鬼和一個富人,兩個窮鬼均受富人欺侮,同病相憐,窮鬼甲開始比窮鬼乙要相對富裕得多,窮鬼甲並沒有欺侮窮鬼乙,但後來窮鬼乙超過了窮鬼甲,並且和富人勾結起來,開始不斷地欺侮窮鬼甲,我想這是很自然的,之後窮鬼甲恨原窮鬼乙的程度要遠遠大於對富人的仇恨。中國人更恨日本人的原因與之有些類似。

  中國人恨日本,我認為中國的自我恥辱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日本是戰敗國,而俄國是戰勝國,但日本之後又強大了。

作為戰敗國,理所當然的應該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對於戰勝國俄國,我們已經不可能對其進行約束,那麼對日本這個曾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的戰敗國,要使他永遠不能再威脅中國安全,這是理所當然的想法。但是,日本並不是一個容易屈服的國家,歷史的機遇再度使他崛起,再一次給中國人造成極大的衝擊,可以說是舊仇未報,又添新恨。

  德國的存在,增加了這種仇恨和不滿。為什麼同為戰敗國的德國能做的事,日本卻不能做,在下面的章節,我將就中國人的自卑情節與這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日本和中國同屬黃種人,俄羅斯則是白種人。

  日本人是黃種人,和中國人長的差不多,而且曾經是中國的好學生,日本文化到處是中國的影子,但是,強大起來的日本卻和白種人勾結起來,肆意侮辱和屠殺中國人並占領中國土地。

  打個比方,哥哥和弟弟本來關係不錯,後來來了一個外人,對二者進行欺侮,但後來弟弟和外人勾結起來欺侮哥哥,哥哥對弟弟的仇恨肯定要大於外人。對叛徒的恨大於對外人的恨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人的自豪和自卑情緒。

  這也許是關鍵問題所在。中國的遼闊復員、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足以使每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但也正是這種自豪加劇了中國人的自卑,中國的自豪原因和殘酷的現實令每一個國人都感到扼腕嘆息和痛恨。

  令人欣慰的是現在中國正在正確的道路上走,中國正日益強大,中國要贏得尊嚴,中國要找回昔日的榮耀,敏感的中國人開始緊張的注視着周圍,希望別人都對中國表示出對一個大國和強國應有的尊重。這也是為什麼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姑且認為這是一場勝利)後中國人狂喜、為什麼中國人對兩彈一星成功狂熱支持、為什麼外國人隨便讚揚一句“中國變化太大了”感到很欣慰的原因。中國人是敏感的,也反映出中國人的極其自卑,不然就不會對這麼一些微不足道的稱讚和成就感到很自豪。

  馬立誠說,美國和日本的戰爭也很慘烈,美國人在二戰也死了很多人,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美國人毫不在乎,這是美國的一種自信表現。因為美國不擔心一個強大的日本。我覺得這一點很有道理。

  自尊自卑的中國需要尊重,很自然的,我們總是將同為軸心國戰敗國的日本和德國進行比較(在這裡我並不想為日本爭辯,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屠殺和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還是有區別的,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屠殺是出於對反抗的報復,而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則是一種種族滅絕政策),德國人能做的事情為什麼日本人做不到,特別是當日本向美國、韓國甚至荷蘭書面道歉卻不向中國道歉,這給中國人的刺激非常之大,我們中國人很自然的就將這和日本對中國的不尊重乃至輕視聯繫起來,以前的關於日本殘酷對待中國人的記憶再次復活,日本領導人參拜供奉着屠殺中國人的劊子手的靖國神社給中國人再次極大的刺激,對日本的仇恨自然加碼。

  去年中日足球對抗賽,看着中國運動員一次次通過犯規阻止中田因壽的進攻,中天因受每一次都聳聳肩,對同夥很有風度的笑一笑,看着這種場面,說真的我感到刺激非常大,至今印象深刻,也許中田英壽並無他意,但我分明感到它的笑是一種嘲笑,一種輕蔑,我很快又和電視中看到的戰爭年代野蠻的日本人聯想起來。

  現在想起來,當時也許是過敏,實際上是我的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強烈的自卑感。中國人實際上還怕着日本人,不自信,擔心日本的再度重來,日本的巨大經濟規模和對中國的經濟滲透,以及被宣傳的日本擴軍的報道,這是造成了中國人的極大的心理壓力。

  俄羅斯不一樣,首先俄羅斯是一個戰勝國,沒有任何一個戰勝國對其曾經侵略的國家道過歉,儘管俄羅斯是歷史上劣跡最多的野蠻國家之一,因為沒有類比,所以我們中國人對其對中國的野蠻侵略也就似乎不存在要求其道歉的合法理由,對歷史也就不了了之。

  而且,現在俄羅斯也衰落了,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樣對中國了,特別是俄國人經濟比我們差,一些俄羅斯人跑到中國來掙錢,連俄羅斯的女人也要到中國來賣淫掙錢,這些消息給中國人極大的安慰。

自卑容易產生民族主義,因為民族主義通常是保護弱者的有效工具,但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民族主義不僅能保護弱者,還是一種進行侵略擴張的工具,容易產生仇恨,至少可以讓仇恨升級。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更恨強大的日本和美國,但並不很恨俄國,對於其他的像越南、印度並不恨,是因為和他們相比,我們感到自信,對歷史也就算了。

  去年秋天,我在網上遇到一個韓國人,聊到後來,他談到了朝鮮人闖進韓國駐華使以及隨後發生的中韓外交風波,(在此,我姑且以他所認為使館事件原因為事實),他認為中國警察闖進韓國使館抓人是因為中國人對韓國的輕視,他說,中國警察並沒有闖進德國使館抓人(那幾天,朝鮮人也闖進了德國使館),是因為中國人尊重德國。我對這一點大惑不解,我本來以為韓國人最氣憤的是中國闖進韓國使館違反了外交公約以及對待朝鮮人的態度,而這個韓國佬專挑出這一點進行埋怨。之後又講到韓日世界盃,韓國人對中國全面負面報道韓國球隊在世界盃中取得的成績感到很敏感和憤怒,那一段時間幾乎成了中韓媒體的口水戰。現在想起來,這實際上是韓國人的一種自卑情緒。在龐大的中國面前,韓國人還是感到自卑的和敏感的,韓國足球和中國足球一樣也還是自卑的。

  我在此以這個事例來說明中國對日本的仇恨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卑至少是不自信的表現。

  台灣的中國人,為了和大陸對抗,肆意討好日本人,還出了一個自稱前半輩子是日本人的李登輝,我們的大陸人一聽就火了,真是恥辱啊!怎麼出了這樣的中國人?我們實在不懂,幹嗎要和日本人扯上關係,他們難道不知道日本不希望中國強大嗎?怎麼出現了這樣不可思議的中國人?其實,在台灣人看來,這沒有什麼不對,因為他們的宣傳機構一直宣傳中(華民國)日友好,他們被灌輸的腦海中,日本是一個可以結交的比較友好的國家。不過,他們也弄不懂我們大陸為什麼要和俄國人扯在一起,為什麼不和別的國家交好卻要和俄國人親密?在他們看,俄國人就是魔鬼,俄國人就是肆意霸占中國領土對中國懷有巨大野心並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國家,幹什麼都不應當和俄國人扯上關係。

  這個事例我想足夠解釋政治在中國人仇日而不仇俄的現實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了。

  復仇心態。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仇恨日本是因為日本加在我們身上的恥辱實在太大了,復仇的觀念在相當多的熱血青年中是非常強烈的。但是,我們必須明白,在當今的國際秩序中,中國不可能殺到日本去,兩個掌握了核彈技術的國家對抗是不可想象的,中日戰爭是不可想象的。

  仇恨到底好不好?我認為仇恨唯一的用處是:使這個民族時刻警醒着要發奮圖強(但這個目的通過理性的民族主義就能達到),其他只有壞處。

  試想,你願不願意和一個仇恨你的國家結為朋友?你願不願意援助這樣的國家?我想絕不會有這樣的蠢人。

  巴基斯坦對中國很友好,提起這樣的國家,提起它的人民,我們就感到親切,我們願意援助這樣的國家,如果巴基斯坦發表討好中國的話,我想中國人很少有人認為他們是條狗(那些瞧不起巴基斯坦的人實際上是嫌他的貧窮,而並不是因為它他討好中國),大多數感到很高興,如果政府對這樣的國家進行援助,人民是不會有意見的。

  越南在對中國友好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覺得他像條狗,也並沒有瞧不起他們,而是很高興並樂於援助,因為我們覺得援助這樣的國家值得;後來越南仇視中國,中國人非常氣憤,並立即停止了對越南的所有援助,並恨恨的教訓了一頓越南。

  朝鮮和中國關係不錯,我們願意援助,韓國發表友好言論,我們感到高興,我們樂於推動朝韓統一,但是,後來朝鮮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中國友好,韓國通過對中國朝鮮族(韓國人稱他們為同胞)過分的關心以及在歷史書中過分渲染中國過去對朝鮮的侵略而流露出來的對中國東北領土的野心,這個時候,我們就對他們提高了警惕,使我們中國人確信一個統一的朝鮮對中國沒有什麼好處,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幫助朝韓統一了,相反我們要想方設法阻止一個統一的朝鮮出現在中國邊界上。

  我們原諒了俄羅斯,非常務實的承認既成事實(我們明白俄羅斯占領的中國領土是永不可能再收回了),俄羅斯明白中國不會通過武力去奪取它的遠東領土,俄羅斯人不會認為這是中國的軟骨病,相反他們感到高興,他們對中國放心了,也願意和中國發展友好關係,願意賣武器給中國,這也是中俄能發展友好關係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說,中國對俄國的原諒和既往不咎是中俄友好的根本原因。

  中日關係現在已經結成了一個死結,要解開這個死結,需要中日雙方共同努力,日本再進攻中國也是痴人說夢,我認為這絕無可能。中國也不可能去進攻日本。對日本的仇恨只能使日本對我們更加警惕和防範,也就更能使日本走向軍事大國。日本作為一個戰敗國,已經享受了足夠的懲罰,戰敗者有戰敗者的不滿,戰勝者應有戰勝者的大度,對日本國民的一些作為戰敗國的憤怒情緒的適當理解,以及對當前的既成事實的承認,與時俱進,我認為還是可行的。從這個意義上,我支持馬力誠的觀點,既然我們可以原諒俄羅斯並和俄羅斯發展友好關係,為什麼我們不可以試着原諒日本?原諒日本並不表示我們軟弱,日本也樂見和我們結成友好關係,畢竟中日友好符合兩國的長遠利益。中日友好,則雙方得利;中日仇恨,則兩敗俱傷,外人得利。

  歸根到底,我認為中國人仇/日而不仇俄羅斯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我們中國人自己,中國人自卑和恥辱感外加國家落後和政治因素以及日本的一些做法是造成中日仇恨的主要原因。我們中國人必須明白,仇恨於事無補,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不足,並儘快使自己強大起來,這種觀點也是馬先生文章提到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馬先生認為,對中國來說,“更為根本而又無法迴避的大問題,則是全國各界殷殷企盼的政治改革與民主建設。因此,中國的戰略仍然應該是韜光養晦,穩定發展,重點在於突破國內的瓶頸。中國外交的重要目標,是在未來三五十年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如果你做到任何一條,就可能名垂青史
2005: 對日說不 看政府的了
2004: 亞辛的死,有幾句話不吐不快
2004: 喻華峰案之我見
2003: 人類理想國將在美國的率領下在全球實現
2003: 從李奇微的七日法則看伊拉克戰局
2002: 防止暴力是參與工潮者的要務之一
2002: 是共產黨倡導不講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