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兩岸熱點話題反映治亂高下
送交者: 落英 2007年03月06日08:55:2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兩岸熱點話題反映治亂高下

當下北京正在舉行全國人大、政協兩個會議,新聞很熱鬧;據報道,採訪“兩會”的國際新聞單位和記者人數為歷年之冠。台灣沒有“兩會”,但是政壇好漢摩拳擦 掌,準備為年底的立委選舉和明年初的總統大選使盡渾身解數,再加上陳水扁總統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其熱鬧與轟動,竟然也絲毫不比大其數十倍的大陸遜色,叫 人嘖嘖稱奇。
  就在台海兩岸都有熱鬧新聞之際,僅僅從雙方的熱點話題來作一對照,馬上就可發現兩幅迥異的圖景,並且讓人強烈感受到迥異圖景預判着各自的未來——或許不足以預判50年、100年後的禍福,但是,10年、20年內的榮衰,大概已是人人心中有數。
   在中國經濟連續四年以兩位數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全國人大今年的最主要新聞點是《物權法草案》,這是要明確立法保護私有財產的大問題。這個法律草案,醞釀 十餘年,經人大常委會七次修改,幾經波折,到今年才正式提出審議,是因為草案在奉行社會主義的中國有“石破天驚”的震撼性,是事涉經濟要偏左還是要偏右的 大問題。主張立法與反對立法者,爭辯激烈,但是,不論怎麼吵,目標卻都是為百姓的富裕和諧着想。在台灣呢,恰恰相反,現在最大的話題是陳水扁在元宵節突然 拋出的“四要一沒有”——“台灣要獨立、要正名、要新憲、要發展;台灣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問題”——以及民進黨政府在全島各地掀起的“批蔣”、“去 中”鬥爭。換言之,在經濟上是左是右,扁政府不管,它關注的是政治鬥爭,而人民則在紛亂中一再劃分藍綠、統獨、中台。倘若台灣社會依然是“錢淹腳目”、 “肥到流油”,鬧一鬧或許也無妨,但是,台灣的現實情況是政府財政日趨窘迫,而走投無路去自殺的人民則每年高達三四千。
  在兩岸處境如此 強烈反差之下,彼此的政策竟然也非常有趣地南轅北轍:大陸在想方設法不讓經濟增長太猛,要抑制股市過熱,例如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就連續三年把增長目標定 在8%而已;台灣呢,有個詞叫“保四”,也就是如何竭盡全力保住持續下墜的增長率不要低於4%。在股市上,大陸一直在或明或暗“擠泡泡”,台灣則是要“吹 泡泡”而不可得,政府甚至一再“扶市”、“造市”。如果再將兩岸的新聞關鍵詞語羅列出來,反差會彰顯得更清晰。“物權”、“稅制”、“房價”、“就業”、 “教育”、“醫療”、“三農”、“食品”、“節能”、“反腐”,是《人民日報》歸納出來大陸人民提及最多的十大關鍵詞。其中,或有兩三個詞如教育、就業、 反腐也是台灣人民提得較多的詞語,但是,真正相比起來,台灣媒體上的關鍵詞語實在沒幾個是跟上述十大關鍵詞一樣攸關民生的。“藍綠”、“二二八”、“元 凶”、“改名”、“國務機要費”、“特別費”、“內線交易”、“主體意識”、“十一寇”、“四大天王”、“連馬王”……幾乎全是政治鬥爭詞語或者腐敗丑 聞。
  在台灣政治人物都汲汲於功名富貴的鬥爭之際,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在媒體上一席“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的談話,即便只是官 話,仍讓人不得不為中國百姓感到安慰。畢竟,大官們越是講民生大事,就越躲不了須交出民生政績;如果大官都在忙着搞鬥爭,民生再苦,他們也沒空管你。台灣 股民在股市猛跌之後創造出“四要一沒有”順口溜,最能反映這種無奈:“股市要長紅、要大漲、要漲停、要萬點,而且,沒有陳水扁”。
  從兩岸的對照,可以說,大陸在求治,台灣不怕亂,這讓人想起2000年陳水扁上台前李遠哲“提升”與“沉淪”的名言。令人感慨的是,當前情況是大陸在拼命“提升”,而台灣卻不斷“沉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切尼誤傷事件背後的故事
2006: 維護左派在黨天下辦網的權利!
2005: 一草: 繁瑣的英制度量與米國的保守主義
2005: 台灣是家人,日本是親戚,美國是朋友
2004: 阿拉伯土種不出美國草
2004: 由人權生法律還是由法律生人權?
2003: 中國人,給我一個恨美國的理由!
2003: 用中國2000年人口變化圖來紀念人民領袖
2002: 漢奸們好好學習學習
2002: “陽謀”-公布一封“內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