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走近新加坡
送交者: teddy 2003年05月07日10:53:2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新加坡的氣候並不宜人,而且也不是以旅遊為經濟支柱的。有位朋友說的對大約只占新加坡經濟總量的5%。不過由於經營旅遊及其相關產業的大部分都是新加坡本地人,所以如果說新加坡的旅遊垮了的話,對新加坡人的打擊是很大的,因為失去的基本上都是新加坡人的工作機會。

現在的新加坡政府和執政的PAP在新加坡人心中的地位正在下降。在經歷了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後,新加坡人和現政府有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蜜月時期。新加坡人基本上來說是衣食無憂。政府從每一個新加坡人出生到死亡基本上就作好了種種安排。新加坡人已經不太習慣面對危機和競爭。曾經有新加坡的學者對中,港,台,新加坡這幾個華人積聚地區的年輕人進行了比較。新加坡人在其中最缺乏創意和吃苦精神。因為他們基本上來說沒有什麼苦可吃。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金融危機是個分水嶺。新加坡人的好日子似乎是越來越遠了。尤其是伴隨着中國的經濟崛起,隨着外資不斷的從新加坡外流,新加坡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威脅。新加坡政府不得不頒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對外資媚眼頻拋。新加坡的政策越來越偏向富人和商人,新加坡的貧富差距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大。現在新加坡的生活消費越來越高,人民的收入卻變少。這一切都促使新加坡人對現政府充滿了不滿。不過新加坡人很有特點,或許用一句話可以形容:永遠只是complain。如果你在新加坡生活工作過,你一定會吃驚於新加坡人的complain精神,往往你的第一印象是這個人一定是要離開公司了,不過實際情況卻是或許你已經離開公司而他們依然在complain。

新加坡大體上來說應該是一個法制的社會。這可能與李廣耀本人律師出身有關,所以建立了以法治國的基本出發點。在新加坡你幾乎隨處可以看到如下字樣:fine S$1000 - S$5000。新加坡的什麼都要罰款,新加坡的花園城市就是從這裡一步步得來的。老的新加坡人常常喜歡說:建國初期的新加坡就像現在的中國。新加坡和美國的法律最大的不同在於:在新加坡,法律沒有規定能做的就不可以做。在美國,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做的就可以做。

老一代的新加坡華人對中國依然有着非常質樸的感情,我非常懷疑他們對新加坡的認同感是否超過對中國的認同感。我最初到新加坡的時候,感慨於這裡華人的傳統保持的甚至要比中國大陸更加好。我的同事告訴我他的父親非常熱愛中國文化,非常偏中國。如果由他們來選擇的話,他們寧願是中國的朋友而不是敵人。在這裡有一個很偏激的例子。我的一個朋友的房東是第二代的新加坡人,他每次談到台獨得時候都會激動地不由自己。除了大罵台獨不是華人外,毅然要以志願身份參加中國大陸對抗台獨得軍事行動。

新一代的新加坡人大體上是受的純粹西方教育,英語程度要遠好過華語程度。而且不同程度上都有歧視華語的現象存在。現在新加坡在爭論一個問題:是否需要在英校用英語來教授華語。而且華語考試是用英語作答得。這些新加坡人大體上對中國的了解很有限,對西方生活方式非常崇拜。

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最害怕一件事情(前提是你有能力買房子):那就是組屋提升。舉個例子如下:電梯提升(提升以後每層可停),普通新加坡人只需要3000新幣,而永久居民需要39000新幣。如果是加半間屋似的提升,新加坡人需要10000新幣左右,而永久居民則需要6到7萬。

說句實話,對於新加坡而言,外來人才和外來資金同樣重要,缺一不可,新加坡人本身從事科技工作的能力比較差,而且新加坡人自身也對這樣的工作欠缺興趣。新加坡由於是一個島國,所以有嚴重的島國心態,經常變着法子的挖掘自己的優點,然後動不動就說自己哪些方面又是世界第幾等等。在新加坡的中國人的類型很多,但很多新加坡人眼中只看到小龍女和低級的勞工,他們並非不知道在新加坡更多的是高素質的中國科技人才。只是很多新加坡本地人的生活水準根本沒有辦法和這部分中國人相比,所以就一概裝作不見。因為從心裡上他們不接受,說句極端的就是,一個美國掃大街的白人可能也覺得自己比華人科學家要跟“高貴”。

其實中國對東南亞的經濟影響可以是很致命的,那就是人民幣貶值。如果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人民幣貶值的話,東南亞就真的完蛋了。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東南亞的各國對人民幣的堅挺是心存感激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為什麼政府絕對無權阻止國民回國?
2002: 什麼才是中國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