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為罵人的中國球迷辯護一把
送交者: 鉗工 2004年08月16日11:54:1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為罵人的中國球迷辯護一把

亞洲杯賽場上奏起日本國歌時,工體球迷齊刷刷坐下了,一片噓聲。球迷們在賽場上打出“還我釣魚島”的標語,比賽結束後球迷們在場外齊聲高喊:“小日本,沙比!小日本,沙比!”據說還有球迷砸了日本大使館和日本足球隊的車。之後,日本媒體、海外中文媒體一片譴責之聲。我悉心找了一下,翻遍了所有在日本發行的中文報紙,居然沒有看到一篇為中國球迷辯護的文章。那麼只好由我這個混混來為中國球迷們辯護一下,平衡一下輿論。


1.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本身沒錯

罵人對不對?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民族主義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罵人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罵人也許有錯,但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本身並沒有錯。

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是強國之本。縱觀全世界,所有的軍事大國和政治大國無一例外的都是民族主義大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無一例外。中國如果想強大起來,就必須鼓勵民族主義,鼓勵愛國主義。在這個問題上千萬不能像瑞典、瑞士、新西蘭那種沒出息的中立國家學習,瑞士那種國家永遠不可能成為強國。中日爭奪冠軍的那場球賽,最令人激動的就是觀眾的噓聲,那麼的整齊,那麼的豪放,如果能夠永遠這樣團結一心,中國何愁不強。

表達民族主義的方法很多,罵人毫無疑問是比較容易受攻擊的一種。但是這無所謂,罵人比打人好多了,美國人表達民族主義的方法是打人,看科索沃不順眼就打科索沃,看阿富汗不順眼就打阿富汗,看伊拉克不順眼就打伊拉克,轟炸婚禮,殘殺兒童,美國人表達民族主義的手段比中國球迷低級多了,不罵美國人,反倒罵中國人,這種人是崇洋媚外的走狗。

2.中國人有表達憤怒的權利

日本強占釣魚島,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以及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要求日本天皇從明年開始參拜靖國神社...這些都引起中國人的憤怒。既然石原慎太郎可以肆無忌彈的辱罵中國人是“支.那.人”,既然日本官方可以為石原辯護,說石原慎太郎有他言論自由,那麼中國球迷們為什麼不可以使用一下自己的言論自由呢?為什麼不可以自由地表達一下憤怒呢?

日本官方長期以來有一個宣傳策略,只要提到二戰,就把自己打扮成受害國的樣子,日本媒體總是播放日本人民如何受戰爭之苦,老百姓如何不得已而參戰,原子彈爆炸是多麼的慘,可是日本媒體卻隻字不提那場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痛苦。中國東北發生的日軍遺留毒氣彈傷人事件,日本媒體也是一律不報道。日本人的年輕人長期受官方洗腦,根本不懂中國人為什麼反日,也不懂中國人為什麼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他們腦子全都變傻了,中國球迷們管他們叫“沙比”是很確切的稱呼,雖有辱意,但也算客觀。

3.要的就是當面罵

小說《四世同堂》中祁瑞全對錢先生說過這麼一句話:“侵略者要是肯承認別人也是人,也有人性,會發火,他就無法侵略了!日本人始終認為咱們都是狗,提着打着都不吭一聲的狗!”

在《四世同堂》的年代,中國人不敢當面罵日本人,我們那時候受辱。但是現在不同了,我們寧可辱人,也絕不受辱。什麼是大國風範?橫行霸道就是大國風範。中國人經過了八年抗戰,打敗了日本人,為的就是揚眉吐氣,為的就是能當面罵小日本。政府沒有任何資格要求民眾保持理智,中日之間要想實現和平,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打掉日本人的氣焰。

我認為這次亞洲杯足球賽是成功的。比賽開始後,我在東京街頭轉了一圈,路邊的商店裡幾乎都在播放比賽實況,連咖啡館裡都擠滿了看球的顧客。日本人過去從來沒有這樣關心過足球,正是中國球迷的反日情緒,使日本人普遍關心這場比賽。小泉內閣上台後,中日關係驟然惡化,日本的政客一直試圖對日本國內掩蓋中日關繫緊張的事實,沒想到這層美麗的窗戶紙,被亞洲杯球賽給捅破了,由此,中日外交危機暴露無遺。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反日?的確該讓日本人民好好想一想了。這個窗戶紙捅得很好。

4.日本完全可以不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

既然看不慣反日情緒,那麼日本完全可以不來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嘛,只要日本繼續對華強硬政策,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就不會變。我們歡迎約旦、泰國、伊朗等等友好國家參加,日本不來,奧運會也照樣開。

奧運會從來就是政治鬥爭的一部分。1980年蘇聯莫斯科舉辦第22屆奧運會,美國、日本、聯邦德國、加拿大等國就拒絕參加。1984年的美國洛杉磯舉辦23屆奧運會,蘇聯以及14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拒絕參加,以此作為美國拒絕參加莫斯科奧運會的報復。那麼中國北京2008年辦奧運會,日本也沒必要強迫自己來參加嘛。既然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客觀存在,不以日本政府的抗議為轉移,那麼日本還是不來參加比較好,讓小泉首相在靖國神社裡給你們辦個小奧運助興去吧。

5.奧林匹克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相悖

馬克思主義認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階級之間相互衝突的過程。社會從根本上說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階級衝突是引起社會變遷的原因,衝突使人們在相互作用中聯繫在一起。馬克思認為,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都階級鬥爭的歷史。而暴力,正是每一個孕育着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

而奧林匹克精神與馬克思主義正好相反。《奧林匹克憲章》中說,奧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這實際上是相當理想主義的,很不現實。

階級之間雖然會出現妥協、友誼,但那只是暫時的,相對的;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團結只能在同一階級內出現。不同階級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才是長期存在,不可調和的。比方說,日本與中國的釣魚島之爭,難道是因為不夠互相了解嗎?不是,中日之間的衝突完全是利益使然。美國與伊拉克在石油市場上有什麼公平競爭嗎?沒有。槍桿子裡面出霸權。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北朝鮮和韓國體育代表團聚集在同一旗幟下的場景令人感動,但是奧運會結束後,朝鮮半島立即回到現實的冷戰狀態。

中國參加與申辦奧運會的決策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我不打算反對。但是中國千萬不能忘記,奧運會編制出來的和平煙霧是用來迷惑敵人的,自己決不能暈頭轉向,不要以為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與美國、日本就實現和解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周恩來錯在何時何處?
2003: 不全是中國皇帝的錯
2002: 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2002: 有中國特色的“曲線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