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载人航天不符“韬光养晦”的基本国策
送交者: 汗青 2003年11月05日10:06:3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在各方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在不同地方的表现大为不同。中国人都觉得这是件了不起的成就,为此感到兴奋,甚至要以此为契机大张旗鼓地搞更大的登月飞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算是宇航员杨利伟的家乡辽宁葫芦岛,该市领导号召民众广泛征集、挖掘和整理航天英雄杨利伟成长的“优秀事迹”,教育并激励家乡人民“学英雄、做英雄”,并将在龙湾新区建造神舟五号飞船模型和身着宇航服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大型塑像,作为葫芦岛市的标志性建筑展示于世人。葫芦岛还将邀请杨利伟回家乡举办专题报告和出席表彰大会,并且对生育、养育、培育了"航天英雄"的杨利伟父母奖励别墅一套,等等、等等。

而国外的反应则要低调得多,许多人甚至不解杨利伟何为航天英雄。当年苏联第一个宇航员是英雄,因为其时火箭性能和回收技术都还很不成熟,生命维持系统远不完备,对在太空环境可能对人造成的健康危害也知之甚少充满危险,作为首位上太空的探险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而几十年后的今天,不论是火箭技术还是对太空的认知都已非常成熟,中国的飞船就学习了俄罗斯的技术和经验,吃螃蟹早已成了人们争先恐后的事情,宇航员的风险已经很有限,有人花几千万美元买得上天一游,谈不上什么“航天英雄”。而因一人上天,父母连带获奖别墅,也不是很能让人理解的。

国外的舆论大多认为中国的这次载人发射政治意义大于航天飞行,美国非官方研究组织“海军分析中心”高级分析员迪恩·陈说,神舟五号计划的用途很有限,中国政府对此的“主要考虑是赢得国际声望和经济利益,像北京夺得奥运会主办权一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置疑:“为什么中国可以资助20亿美元的航天项目还需要什么国际援助?”

虽然两种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去除感性的因素,从本质上看中国还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刚刚初步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人民收入还很低。航天飞行也确实花费巨大,为了发射神舟五号这一艘载人飞船,之前发射了四次试验飞船,试验包括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仿真人(具备心跳、血压、脉搏)进行实际测量等等,每次的花费高达8亿人民币。这一切都是为了飞船载一个人,神舟五号的发射花费就更高,其总体要求是,飞船的每一个系统要做到一次故障,正常飞行;二次故障,安全返回,这必须有很大覆盖范围的测控保证,数艘远望号测控船远征在南太平洋、南大西洋执行任务,成本在10亿人民币以上。为了送一个人上天发射成本增加了几十亿,这可是一笔巨大的代价,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负担更加沉重。从技术上说,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等都有能力发射载人飞船,他们没有这样做是因为搞载人航天花费大、风险高,而能带来的回报却很少,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价值,成本效益太低而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中国的这次发射结果似乎不但回报少而且还带来负面的影响。在经济上,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针对此事,谈到日本长期对中国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ODA)问题,表示以中国发射飞船为由要削减对华经援。谷垣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指出,日本政府内部由于中国发射载人太空船成功以及经济的发展,已出现削减对中国提供ODA的要求,今后将慎重检讨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问题。他表示政府内部存在对经援中国严峻的看法,日本将根据八月修改的ODA大纲,仔细研究明年对中国提供ODA的问题。日本舆论甚至认为中国的载人发射耗资就超过了日本宇宙开发预算,有那么多的钱把人送上太空,自然也有财力解决温饱、教育等问题,应该完全停止对中国的援助。

这花了巨资的神舟五号不但没有带来可观的回报,而且还可能因此失去一些例行的援助,实在是很不经济。有的批评者比喻说这象是一个家庭贫困者,却要花费大量的扶贫款买一个时髦的手机挂在胸前作炫耀,很不得体。

一般认为发射载人飞船主要是为了政治上的利好,可是神舟五号成功的发射招来一片的“中国威胁”论调。美国舆论说中国的航天计划都有军方参与,这本身就是把空间技术军事化的标志;日本防卫白皮书则分析,中国的太空计划与军事关系密切,发射“神五“的技术便基于弹道导弹之上,因此载人航天就本身是和平的也与军事关系密切。

这些“中国威胁”论调固然是没有道理的,但中国要真是把这些钱用来发展国防科技就算招引流言蜚语也值一些,增强了国防实力,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而这射飞船却是无的放矢,凭空引来“中国威胁论”,在政治上也很不明智,更是和“韬光养晦”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韬光养晦”的真谛是收敛锋芒,隐藏踪迹,把声名才华掩藏起来,以使别人或敌手放松警惕,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外交上便是要迷惑对手或敌方为前提的,否则,就达不到“掩藏自己”和“出其不意”的目的。而发射载人飞船则正好相反,过份炫耀虚拟的形像,只能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非议。

为了施行“韬光养晦”政策中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实质上的让步,如今为了面子上的虚名而让这项策略前功尽弃实在是不值得。载人飞船已经发射了,巨大的成本代价已经付出了,今后应该努力争取尽可能大的回报。而至于登月飞行不知还要付出多少成本,招来多少威胁论,这还是多作论证,少鲁莽冒的进为好。

2003年10月23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爱国主义和恨国主义
2002: 话说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