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芦笛: “鸟笼民主”会有前途吗?
送交者: 芦笛 2004年09月25日09:40:27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鸟笼民主”会有前途吗?

芦笛

最近敬爱的胡总总算三年的媳妇熬出了头,如同光绪爷般亲政了,立刻就惊动一众忠党爱国同志,或颂“和平转移政权”之难能可贵,或寄大的希望于明君,八字还没见一撇就歌颂伟大光荣正确,甚至为此侮辱纠缠胆敢质疑者,以致老芦走了好几天还在后面追骂不已,当真是让人纳闷哪儿来的这股子药力。

这种种反应,其实只反映了中国人的悲哀。因为对国事乃至自己的命运毫无支配力,于是只能“奚我后,后来其苏”(“等待吾王前来征服咱们这地方,吾王来了,咱们也就解放了”)。这调子据说是从成汤时代就唱起来的,一直唱了四千年,至今还是咱们的主旋律。光是这个事实,就足以让人心碎。

更令人心碎的是咱们颂圣的标准越来越低,居然连“和平移交政权”都歌颂起来了。这一不是传统社会的改朝换代,二不是台湾式的国民党和平下台,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过去传统社会只要不是改朝换代,又何时不是“和平移交政权”?就连改朝换代也可以是“和平移交政权”,魏禅晋、后周禅宋、大清逊位不都是这样的么?

连党天下内部传棒没有大打出手、殃及国民,咱们都得大喜过望,“我们放声来歌唱,战士永远忠于党”,只说明了咱们这个社会倒退了多远,而人民的希望又被我党压到了多低多可怜的程度!

这当然不是人民而是我党的耻辱。别说积极分子们,就连老芦自己,又何尝不在内心深处寄大的希望于明君?这理由我已经反复说过多次了:我党是唯一能够给中国社会带来进步的政治势力。任何社会进步要想发生,不说得由我党推动,起码得由他们默认才能成为现实。

正因为此,我才特别注意胡温“新政”的施政纲领,结果不出所料,我党一路提拔上去的积极分子,其思维方式早在50年代即已定型,绝对没有足够的智力和胆魄,去大刀阔斧地实行真正必要的社会改革。

这必要的社会改革我已经在旧帖中反复讲了,那便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把中国建设为真正的资本主义法治国家,为最终实行民主奠定基础,第二步才是学习日本、台湾、南韩等国经验,在一个拥挤的东方社会中尝试实行民主。如果胡温能在当国期间作到了第一步,那就是共党开国以来最大的民族英雄。

做到第一步的关键措施我也指出了,那便是逐步回到“解放”前去,在政治上逐步放开思想统治和舆论管制,实行舆论独立和司法独立,在经济上逐渐完成公平廉洁的私有化,打击抑制官僚资产阶级,学习日本和台湾经验,鼓励扶植民间私有的中小企业,慎重解决三农问题,实行公平廉洁的土地私有化,并立法保证个体农户的权益不被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侵夺,等等。如果基本做到了这些,则中国就有望变成不民主但仍然拥有相当程度的自由、平等、均富的开明专制国家,如此才有实行民主的前提。

但目前迹象提示,胡温“新政”要搞的并不是这一套。他们一面口口声声“科学治国,民主治国,法律治国”,一面又斩钉截铁地断言“历史已经证明西方式民主在中国行不通”。

这才是天大笑话。如同科学一样,民主本是西方人发明的。敢问世上除了“西方式民主”,还能有什么别的“民主”?这提法岂不是和“西方式科学”一样荒唐?你要不搞民主,fine,那就乾脆别提什么“民主治国”行了,何必自暴其短,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无知与?????

那么,什么是“新政”心目中的“民主”呢?答曰:“鸟笼民主”。

所谓“鸟笼经济”乃是冒充经济学家的经济官员陈云的祸国发明。那意思是,个体经济必须是计划经济笼子里关着的鸟,它勉强能飞,但只能在那笼子里扑腾。如今看来,胡温要搞的“民主治国”也就是这一套,说白了也就是“民主治党”。在我党心目中,两者从来是一件事,所以闹出这文字笑话来也不是偶然的。

“鸟笼民主”的具体措施似乎也可以看出点端倪来了,那就是,在党外厉行铁腕统治,加强思想统治和舆论管理,镇压异议人士,而在党内则放松控制,适度增加党内言论自由、扩大上层决策的咨询范围,提高施政的透明度。

这其间最重要的一个具体措施,便是把党代会变成“人民代表大会”那样的常设机构。地方各级党魁,以后都得由这常设的地方党代会名义上选出,再报经中央批准,才能正式就职。在执政期间,还得在名义上受党代会的监督和制约,并须及时向之述职。

这大概就是胡温能做到的最大限度的“政改”。换言之,他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内松外紧”,放松对党的控制,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希望以实现党内民主保持党的活力,避免堕入“腐败周期律”,而以加强对人民的铁腕控制来维持政权的稳定。

从理论上来说,这似乎也是一种对“中国式民主”的摸索。

我在答“战争与和平”网友的帖子里介绍过,平民政治在西方也是上世纪才全面铺开的。此前英国实行的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鸟笼民主”,也就是以财产、教育程度、甚至性别来限制公民资格。国民必须有一定的财产和文化程度,才能获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到了上世纪初,这套作法才逐渐被打破,最后进化为全民民主,如今国民无论财产、教育、性别、种族如何,到了16岁就自动成为公民。

在我看来,以限制公民资格来搞有限民主,确实是一种搞“穷民主”的聪明办法,使国家在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中坚前就能实行民主治国,既能享受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又能避免南斯拉夫式灾难,国家政权被暴民劫持,全国陷于战乱,甚至演出种族灭绝的惨剧来。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党要推行的“党内民主”,似乎也是一种模拟,只是他们太无知,意识不到这点而已。

可惜在我看来,这终将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须知英国式的“鸟笼民主”虽然限制了民主的范围,但它却体现了民主的真义,那就是“相反相成,共存共荣”,始终使用了两党政治那种聪明设计。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全在于“反对”。就是这“反对”使得权力得到制约和抗衡,使得政权保持了廉洁,使得决策具有合理性,使得国家保持了勃勃生机。

可惜国人却死也悟不出这点来。在咱们的字典里,“反对”就意味着“捣乱”、“推翻”、“打倒”、“消灭”、“批倒批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而“执政”就意味着坚决彻底全部乾净地压倒消灭政敌。

这传统其实不是从我党开始的,当年袁大总统就为这反对派的存在伤够了脑筋,他觉得国民党是捣乱分子,专门掣肘,让他无法专心治国。他特别反感“党派内阁”的主张,认为全国应该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对,为此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人材内阁”的主张。在他看来,执政就是个“举才任能”的问题。有人处处掣肘,国家还怎么能治理好?

这其实就是敬爱的胡总那“历史证明,西方式民主在中国行不通”伟大发现的由来,他其实也没怎么错。民主在中国行不通,首先是因为统治者不容旁人反对,决不会与反对者共存共荣。

不幸的是,既然如此,那党内民主也就绝对行不通。其实一党执政也可以实行民主。日本自民党包揽内阁几十年,人家不也是民主国家么?但那有个本质区别,人家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内各派轮流坐桩,在某种程度上也实行了西方式的相反相成。

所以,要实行真正的党内民主,前提是必须容忍党内有合法的反对派。两派各自在党内拉帮结派,费厄泼赖,公平角逐政治局那党内内阁。敢问我党可有那胆识这么干?

再乐观的挺胡志士恐怕也不敢说这话吧?但如果做不到这点,还有什么“民主”可言?没有对抗,就绝对不会有清除腐败的压力。胡温想靠实行“没有对抗的党内民主”来保持党的廉洁,“拒腐蚀,永不沾”,完全是缘木求鱼。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新政”收拾不了我党那腐烂怪物,能立竿见影的,还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如此而已。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邓小平可不可以讨论
2003: 假如台湾独立
2002: 台湾人惊讶大陆的进步
2002: “恭喜发财”-中国人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