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其實我們都是玩具
送交者: 啊哎呋唉 2015年02月05日13:03:2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其實我們都是玩具

“其實我們都是玩具!”新浪博客“我就是我”一篇好萊塢影評的大標題。

《玩具總動員3》,好萊塢迪斯尼影片公司2010年發行的一部3D動畫片。

“我就是我”在觀後感中這樣寫道:幼兒園,一個讓描繪它的詞語都變得美好的地方,卻出現了該系列動畫從未真正意義上存在過的“大BOSS”,令這個似乎是玩具天堂的地方頓時危機四伏。但仔細想想,如果沒有這個BOSS,幼兒園對許多玩具來說依然是噩夢,與其說是這裡讓玩具們失望,還不如說是玩具們先前將其想象得太好。而一旦世界的真面目出現在你面前,壓迫與恐懼迎面撲來,你的做法是像土豆大叔那樣憤怒反抗?像電話大哥一樣沉默容忍?還是像小丑那樣徹底逃避?甚至是像BOSS一樣助紂為虐?都由你自己決定。

網絡其他相關影評:玩具們來到陽光托兒所原本以為來到了天堂玩具們被拉扯、被吞食、被敲打、被肢解幾乎是天天上演的戲碼人人自危,玩具們即將一起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逃亡行動……

其實我們都是玩具!

今年伊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129日,教育部長袁貴仁在一場座談會上發言,提到“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加強對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我們的課堂”。短短幾十字,捅了輿論場的馬蜂窩,瞬間引發巨大爭議。近幾個月來,關於中國高校教育的意識形態問題,已有幾波爭議熱潮。去年7月,中央第十二巡視組點出了不少高校存在的所謂意識形態問題。11月,《遼寧日報》的一封《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公開信以“呲必中國”一詞引爆了輿論。去年底,習近平親自就高校意識形態作出指示,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今年伊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124日,求是網發表年輕宣傳工作者徐嵐的文章《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難在哪裡?》,點名批評賀衛方、陳丹青。

 

其實我們都是玩具!

 

讀報補丁

 

25日香港《東方日報》刊登獨立時事評論員東步亮評論《他們真的相信他們的意識形態嗎?》——

一個有信仰的人,是值得人們尊敬的但是在中國大地上,有一個有着8600萬成員的黨,它號稱信仰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而給人的印象和感覺,卻是他們根本不相信他們所宣稱信仰的主義。遠的不說,就說最近他們提出要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引發的熱議。想想看,一個真正讓他們信仰的主義,一種真正滲入他們骨髓的意識形態,還需要黨中央發文件來加強、需要總書記發表講話來強調、需要教育部長開會發言來學習貫徹嗎?一種意識形態和信仰真正受到追捧,一定是它的追隨者自覺自愿地、從心底里接受並同意,時刻踐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而不是天天發文件、講官話、強迫壓制人人學習過關的。幾十年來需要天天強調加強才能維持的意識形態,要麼他們自己都根本不信,要麼就是它確實沒有任何價值,早就該被徹底拋棄鄧小平還活着的話,他看到微博上公知、大V們對大搞意識形態的一片批駁之聲,他還會繼續總結說我們三十年最大的失誤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做好嗎?當然不是。是人們覺醒了,他們那套政治意識形態已經沒人相信。中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搞三十年,也不會有人信,因為連他們自己都不信。他們自己都不信的一個最有力證據是,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西方的大學去學習、接受西方價值觀教育的,恰恰就是這些宣稱自己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且不說馬克思主義本身是不是來自西方。習近平的女兒在美國留過學眾所周知,教育部長袁貴仁的兒子也是在美國留過學的。中共多數的高官,子女有幾人沒有被送到西方留學的?恐怕要掰着手指頭來數是的,他們嘴上喊信仰馬克思主義,騙老百姓也相信,然後他們偷偷地自己去信、教育兒女去信資本主義。這真是天大的笑話中共常常自欺欺人,可是常常連小人和騙子也當不好,以至遭人恥笑,顏面無存。真箇是天底下幾千年也難得一見的奇觀。

 

許知遠倫敦金融時報《中國紀事》專欄2月新作《拋棄理想的青年人》——

 

《紐約時報》記者Hedrick Smith試圖為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描繪了一幅全景畫。這個時代不是斯大林時代的全面嚴酷,也不是赫魯曉夫時代的“解凍”後的雀躍,而是一個新的控制時代。統治者似乎與民眾達成了一種新的默契,後者不再是“革命者”、“生產者”,而變成了“消費者”......西方曾對這轉變充滿期待,一種匯合(convergence )理論由此誕生。對於西方與蘇聯來說,倘若“他們可以搭乘同樣的噴射機,往返着陸於同樣的機場,駕着同樣的汽車、穿同式的衣服,打同式樣的領帶。同樣發射太空人入太空,同樣建造原子動力工廠,同樣把問題交給電腦解決,彼此的年輕人都能對着搖滾樂打着同樣的拍子”,這很可能導致共產主義生活與資本主義生活已變得更相近,甚至逐漸一致。

 

《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22日在其博客中轉貼一篇署名詹萬承的文章,標題是《媒體札記:風聲鶴唳》——

教育部長22個字組成的短句,像是一架盤旋在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頭頂的敵機,過去五天來一直在嗡嗡作響,好像隨時都有可能擲下炸彈,轟得知識分子群體雞犬不寧無疑,袁部長這一次是撞到了民間輿論場的槍口上,尤其,教育部又是眾多部委中不那麼強勢一個。接受各方憤怒口水的檢閱,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質疑爭辯過程中,另一段部長大人四年前講話也被挖出,被視作食言自肥:“201137日下午,在全國政協教育界別的聯組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聽取了政協委員方方面面的建議,並當場給予答覆有人認為高等教育當然有意識形態屬性,不能過度引入,袁貴仁指出更多引進外國資源都沒風險,因為在中國的土地上,有黨的組織,有中國的優勢。我們還派那麼多人出去,在資本主義窩裡都不受影響,還怕在自己這裡受影響?’”…2014年年底遼寧日報祭出呲必中國一詞以來,輿論場上關於高校課堂話語權的議題一直甚囂塵上。輿論一不留神就對某些信息作出過度解讀,可是回頭一想好像又覺得與蛛絲馬跡暗合。於是,坐井觀天式猜測,驚弓之鳥般心態,義正言辭地控訴,強而有力的反擊,交織在五彩的輿論場上,為各取所需提供着便利。

MIDWAY: 當節目淡入《滬上人物》專訪時間。

《俞梅蓀“上海”21周年》傳奇。從所謂的“十四大絕密文件泄密案”開始,這位被體制內騙徒坑蒙拐騙二十餘載的超級老實人,顛沛流離,妻離子散,雖傾家蕩產,卻秉性不移:圍繞着身邊的赤色騙徒,樂此不疲地一騙二十餘年,竟然: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

對此梅蓀苦笑袒言——自身的毫不設防和過度簡約型處世態度,或許是面對幾乎清一色低劣騙術卻百試不爽屢屢中招的關鍵內應!

這裡,最淺顯的問題或者說事實是——俞梅蓀不幸因“泄密罪”鋃鐺入獄,可當年中南海14大絕密文件的“竊密罪”同案疑犯教唆疑犯慫恿疑犯——《文匯報》黨委書記兼總編輯張啟文匯報駐京記者站主任,首席記者王捷南以及文匯報職工唐增元等諸君,卻毫髮無損,不但毫髮無損,甚至大多數人事後都拔官晉爵——王捷南在俞服刑期間升任文匯報國內記者部主任,張啟承則同樣在梅蓀服刑期間的在1996年被選任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新聞學會會長!

勿言撲朔迷離,

我們都是玩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許志永的問題。
2014: 春晚後反毛者之方寸巨亂
2013: 德國之聲:"當局無法在政治上與薄
2013: 薄案難與政治切割 海口爆挺薄熙來示威
2012: 共產黨真是臭不可聞啊!駐英大使劉曉明
2012: 中國近代史就一句話:毛澤東把漢人變成
2011: 與一個老生產隊長的對話記要
2011: 不敢相信 這樣的繁榮街景竟是抗日時期(
2010: 制裁波音,不如制裁GM。
2010: 奧巴馬,14億中國人鄙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