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維爾德:解放前怎樣考駕照
送交者: 維爾德 2015年04月26日23:38:2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知道,只要開車上路,就得把駕照帶上,無照駕駛是會受到處罰的。

解放前有沒有這個規矩呢?咱們看過幾份文件就知道了。

1928年,北平市政府出台《交通守則》:“若須在北平市內駕駛汽車,須持有駕駛執照,無執照者罰銀十元,已領執照而駕車時不攜帶者罰銀四元。”沒有駕照就上路,罰你10塊大洋;有駕照卻不帶駕照,罰你4塊大洋。

1932年,漢口市政府出台《市街交通管理規則》:“汽車及汽力腳踏車司機應向公安局登記,並考驗合格,發給執照,方可駕車。無司機執照者罰銀十元,已領執照而駕車時不攜帶者罰銀三元,借用他人執照者罰銀五元,另將該執照吊銷。”汽力腳踏車就是摩托,無論開汽車還是騎摩托,都要經過漢口市公安局登記,都要考取駕照,否則罰款10塊大洋。如果你考了駕照,開車或者騎摩托時沒有帶在身上,罰你3塊大洋。如果你借用他人的駕照,罰你5塊大洋,同時將所借的駕照吊銷。

1943622,蔣介石給重慶國民政府下達了一份手令:“凡汽車司機均須持有駕駛執照方可准其駕駛,至於外籍司機,其欲在我國境內駕駛者,不論其有無本國執照,均須經我國政府之核准,領得我國執照方准行駛,否則概予取締,希即擬定條例實施為要。”蔣介石的意思是說,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你在中國開車,就不准無照駕駛。

由此可見,在解放前開車一樣要帶駕照,不帶駕照一樣會受罰。

現在的駕照是考出來的,在解放前領駕照需不需要經過考試呢?同樣需要。只是民國時代四分五裂,政令不一,自始至終沒有搞過統一的駕照考試。

以上海為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前,這座城市有三個衙門可以頒發駕照:一、公共租界工部局,二、法租界工部局,三、上海市政府公安局。想拿英美駕照,去公共租界工部局考試;想拿法國駕照,去法租界工部局參加考試;想拿中國駕照,去上海公安局參加考試。好在這三種駕照都能通用。

但是上海的駕照只能在上海用,到了北京就不一定好使了,因為北平市政府有規定:“持外地執照者若須在北平市內駕駛汽車,須到公安局呈驗執照,經考試合格後,方得駕車入市。”也就是說,當你從上海開車到北京的時候,必須把車停到郊區,然後搭車去北京市公安局參加一場臨時的駕照考試,考試通過了才能把車開進去。這一點跟我們現在大不一樣,現在不管是哪個地方頒發的駕照,在大陸每座城市都是通用的,除非你拿的是港澳台駕照或者外國駕照。

為什麼民國時代的駕照在國內不能通行無阻呢?因為各地的駕照考試區別太大,對駕駛員的要求千差萬別。北京是這樣規定的:“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四肢健全、耳目聰明、無神經病者,方可考取駕駛執照。”上海的條件卻比較寬鬆:“年齡在十七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經考驗合格,即可領取駕駛執照。”開個車而已,管你有沒有神經病幹嘛?現在司機堵到尿急的時候,繞一個鐘頭也找不到停車位的時候,有幾個不犯神經病?

再說考試。

北京的駕照考試包括兩大部分,先是口試,再是“實地考驗”。口試相當於現在駕照考試的“科目一”,主要考汽車構造和駕駛規則,只是我們今天全是電腦答題,而民國北京卻是口頭答題——考官發問,考生回答,答得好,讓你通過,答得不好,下回再考。

實地考驗又分兩個環節。先是場考,考啟動、掛擋、換擋、轉向和熄火;然後路考,考轉向、倒車、上坡和下坡。現在駕照考試里的“單邊橋”、“S彎”、“左右庫”、“定點停車”等等,在民國北京統統沒有。

上海的駕照考試一般沒有口試環節,直接考你實戰技術。具體怎麼考,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又有區別。公共租界按美國辦法考,場地先進,無需上路,考場裡有寬道、窄道、彎道、土坎、山坡、停車場、交通管制的各種燈光,考生一一通過,場考加路考就全考完了。法租界也是這樣,只不過考場裡又加了一段特別光滑的玻璃路面,這段路面專門用來測驗考生的雪地行車技術。至於華界是怎麼測試的,暫時還沒找到相關記載,估計當時的上海市公安局應該又有一套獨特的測驗方法。

去年南京某報記者採訪一個老司機,詢問解放前怎樣考駕照,老司機說當時根本沒有駕校,考生們都是跟着老司機在實踐中學會開車的。其實不然,我查閱民國報刊,發現當時還是有駕校的。

1934年,《齊塘月刊》提到了廣州西關的“南洋駕校”,該駕校除了招收廣州考生,還有惠州、雲門等地的青年前去報名。這所駕校主要培養公共汽車司機和貨車司機,培訓期為半年,半年後選送成績較好的學員參加廣州市公安局組織的駕照考試。一旦拿到駕照,這些學員會被廣東境內的運輸公司和客運公司搶走,月薪在70塊毫洋左右(折合50塊大洋)。而據中山大學法學院經濟調查處1934年對廣州工薪階層的抽樣調查,車床工人平均月薪30塊毫洋,輪船工人平均月薪26塊毫洋,建築工人平均月薪25塊毫洋,碼頭力工平均月薪15塊毫洋,裁衣女工平均月薪11塊毫洋,電機修理工平均月薪46塊毫洋,都沒有汽車司機的收入優厚。所以對當時的年輕人來說,去駕校學開車絕對是一項理性選擇。用當時報紙上的評論說:“各處相繼築路,駕駛人員所需極多,少年人學習此工,正合潮流之至。”

早在1930年,上海光華大學附中就設有駕校,該校學生課餘學習開車,每天下午練習一小時,一個月後參加學校內部舉行的駕駛測驗,通過後可以領到一個“駕駛徽章”。憑該徽章參加正式的駕照考試,可以能得到加分。

上世紀三十年代是國民黨基本統一中國的時候,經濟發展相對較快,汽車數量迅速增加,公路里程也越來越長,雖然汽車數量和各地路況跟今天遠遠沒法比,但學開車和考駕照在當時畢竟成了一件非常時髦的事兒。對窮人的孩子來講,有了駕照就可以找到一份收入較高的好工作;對達官顯貴的孩子來講,他們家中不缺錢,甚至也不缺車,所以他們對學車和拿照的興趣更為濃厚。在這種“大好形勢”下,駕校自然應運而生。

那時候,江浙地區的駕校多半擁有教會背景,有些教會大學自身就辦有駕校或者駕駛培訓班。另外各地基督教青年會也相繼開設了一批駕校,這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青島青年會興辦的“聖約翰汽車駕駛學校”。聖約翰駕校在1934年開辦,1937年停辦,三四年時間培訓了630名學員,其中490名順利考到了駕照。抗戰以後,江南城市大半淪陷,各地青年會駕校轉移到重慶、成都、昆明、柳州等地,為培養抗戰運輸隊出了大力。

解放前甚至還出現了女子駕校。

1947年,上海房地產大亨厲樹雄的前妻傅文浩女士在上海創辦“女子駕駛人學校”。這位傅女士本人就會開車,1936年上海市舉辦過一次“滬杭公路汽車競賽”,傅文浩報名參加,她駕駛一輛跑車,用兩小時五十分跑完全程,第一個抵達終點,當時上海各大媒體競相報道,成了一大新聞。傅文浩說:“中國一切都落後,中國女子能駕駛汽車的真如鳳毛麟角,而且一般人看見一個女子開車,莫不嘖嘖稱奇,偶然停在路口,總擁上去一大批好奇的看客。實在外國女子開車十有九會,並無啥稀奇,我國這種舊腦筋實在大應改革。開車的技術並不十分困難,只要膽大心細,便可一學即會。況且我國公路已逐漸修復,駕駛人才實在需要。”所以在抗戰勝利後,她在上海辦起了女子駕校。她的駕校有一特色:既重視駕駛技藝,又重視機械原理,讓女學員掌握初步的汽車修理技術,萬一路上出了毛病,自己下車打開引擎蓋,操起鉗子就能搞定,決不讓男司機看笑話。

除了傅文浩,國民黨時期上海市最後一任市長吳國楨的夫人也是開車能手。據當時媒體報道,吳國楨每天下午五點下班,其夫人每天四點半從莘福路家中開車出發,去市政府門口接他,然後夫妻雙雙把家還。市政府本來給吳市長派了司機,但是市長夫人的駕駛技術更為出色,所以吳市長寧可讓夫人來接。也許這位吳太太的駕駛技術就是在女子駕校學會的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右撇子: 當街拉尿的對錯還有疑問嗎?
2014: 明鏡網∶2013中國最新國情報告∶不看不
2013: 廉潔奉公、純樸向上的毛澤東時代
2013: 希臘:要求德國賠償二戰損失與危機無關
2012: 英媒:薄瓜瓜花巨資購買網絡域名
2012: 原來很早就有人找過了:域名Guagua.com
2011: 傅作義部下軍官"起義"後的情
2011: 老照片:揭秘建國後日本戰犯在華改造的
2010: 天壇網友團結起來:決不能讓天壇成為蚊
2010: 烏有之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