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施化:激進當道何日方休?
送交者: 施化 2015年09月01日13:11:4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我這個感慨由來已久,但一直不知道如何表達。語言雖說是表達思想的,但其豐富性遠遠地落在思想後面。把思想比作一個房間的話,語言只是一隻書桌抽屜。一個人說出一段語言,並不保證另一個人也通過同樣的詞句,理解你的原意。不被理解,孤獨和自言自語,是獨立思考者的常態。

標題里所說的激進,不是指某一個人,一群人或一派人,而是指大眾。可能涉及每一個人,所有人。而且,這裡指的是中國。至於其餘的國家,由於觀察閱讀得還不夠,不敢妄下斷論。

這種激進的大眾思潮,近一兩百年來,無論什麼人當政,奉行哪一種主義,它都像牛鼻子上的那條繩索,牽着中國朝着苦難的方向走。只朝這一個方向,怎樣奔突也找不到出口。與激進思潮相悖的其它各種思潮,哪怕再有閃光和智慧,都毫無例外地被大潮捲走,衝擊得七零八落,無影無蹤。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種奇觀,卻一直未被人加以注意和研究。

如何用語言來描述我說的這個激進,確實有點難度。不過今天先開個頭,慢慢與有同感的朋友們討論切磋,假以時日,到了將來某一天,也許會有一定共識。

我想表達的激進,是一種希望快速變化,變得更正確,更先進,更高級,更美好的要求和衝動。而且,不容等待,必須越快越好,最好在一夜之間實現。用最少的功夫,最省的費用,不拖泥帶水和婆婆媽媽,快刀斬亂麻。衝動僅僅限於少數人或部分人還不要緊,只要大多數人不跟着衝動,也無大礙。要命的是,在近兩百年間,幾乎沒有一個時代,中國不被激進的衝動占上風和主導。這種趨勢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依然如舊。這就是我在標題里說的,激進當道。一般來說,激進使用的手段都是強力直至暴力。

初聽上去這很不錯啊,有什麼可非議的呢?人類不就是追求正確,少犯錯誤,朝着美好的方向前進的嗎?我希望也是這個邏輯,但事實證明相反。

先回顧一下歷史。

回到中國尚處在半封閉狀態的老大帝國清末。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門戶被另一個世界強行打開。這個世界對中國來說曾經是完全陌生的。從這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思考應對之策。近代思想家鄭觀應是其中之一。他的傳世之作《盛世危言》,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出版,封面題為:“首為商戰鼓與呼”,內容包括了建設現代國家和解決當日危難的所有問題。明確提出仿照西方國家法律,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指出國弱民窮根源乃在於專制政治。鄭觀應寫這本書,花了二十多年。裡面的主張,我以為,哪怕在今天實行也不過時。結果呢,一百多年過去,中國人早把他的主張丟得精光。三個對近代史最有影響的此書崇拜者,康有為,孫中山,毛澤東,雖受過作者的啟示,卻用激烈主張,把方向引到更加專制。

雖然看起來康有為搞的是君主立憲,可謂鄭觀應的徒弟,但實際上他要的是殺人政變,結果激化了矛盾,終於失敗。孫中山顯然換了一套,不惜用十大起義來達到目的,可惜不是民主政治的目的,僅僅是改換朝代和自己當政。毛澤東同斯諾談話,兩次提到《盛世危言》給予他的影響:“我讀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書,我當時非常喜歡這本書。”他用暴力革命奪取了中國政權,但書裡提到的要求基本上一樣都沒有實行過。這證明了激進思潮是如何戰勝漸進的,至少在這三個人身上表現如此。他們的政見流傳至今,比鄭觀應的影響力大不知多少倍。

激進思潮在甲午事變,庚子事變,直至後來的九一八事變,八一三事變,都得到充分顯現。總之,在中外衝突中,主戰的一方總是占上風,而主張暫緩一步,見機而行的人,一律落荒而逃。事實證明,在不該儘早投入戰爭的時候,倉促開戰,只不過給了敵人更好的藉口和機會。而自己不是完敗就是慘勝,完全不占便宜。在這方面,獨立作者的歷史記載有很多,千萬不要只讀兩黨文宣。

這裡主要提一下被視為抗戰英明領袖的蔣介石。有最新資料披露,蔣在對日本控制的遼東半島問題上,表現得過於激進。當年的遼東半島,有如1949後的香港。歷史積案的處理方法可有不同選擇,但要看準時機。蔣卻選擇了快速解決,刺激了關東軍的侵華野心。在放棄東北以後,又患得患失發動八一三上海事變,以挽回他的聲譽。事變後,日本內閣的主戰派立刻接掌權力,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俄國人同樣有與日本的領土爭端,可是卻一直在等待機會,並不斷挑動中日開戰,把戰火引向東方。直到抗戰晚期,他再出兵漁翁得利。比較起來,中國人激動有餘,理性不足。為什麼我們想不到讓日俄相爭,而本國從中得利呢?當然這都是後話。只想說明,在歷史緊要關頭,激進總是最大程度地獲取民心。民眾如此,為取得民眾擁戴的領袖自然也不得不如此,或投其所好,沽名釣利。

中共建政本身就是激進思潮的產物,建政之後更加激進。在今天看來,一個資本主義尚未發展的國家,卻要用武力奪權來建設社會主義,激進得不可思議。而這種變態激進,卻得到了當時從精英到草根的大部認同。中共黨內有開明人士認為,該黨的歷史錯誤主要是左傾。但每當到了清算左傾的歷史關頭,政治運動都把方向推向更左。比如五九年的廬山會議,六六年的文革。燃燒到全國的文革同大躍進一樣,使中國人激動和亢奮,似乎十分對胃口。文革失敗以後,應該有反思了吧?沒有。自那以來沒有過一次黨代大會把清左列為議題,對文革教訓的總結只觸及皮毛,不了了之。接着而來的,卻是一次次在經濟上的激進,不惜任何代價發財致富。結果是殺雞取卵,到現在連多下一個蛋都困難了。

六四是一次嚴峻的考驗,考驗中國人的理性是否合格。結果不合格。八十年代在中國覺醒的自由民主要求順應潮流,極其自然。可是這個思潮很快就化為激進。在廣場上,本地和外地來的青年學生,用高聲呼喊投票,幾次否決了戰略撤退。似乎認為,中國的民主未來可以一蹴而成,一場民主革命就可以永久改變一個古老國家的千年面貌。他們把機會拱手送給了投機家。這與“戊戌變法”的失敗如出一轍,一百年沒有進步。

前不久,在萬維博客上有一次芹泥領銜的討論,對比胡適和魯迅兩人的思想貢獻。這次討論還原的史實,更加印證了我的感慨。胡和魯兩人,一個是溫和的,一個是激進的,中國人卻給了他們完全不同的評價和機會。溫和的是走狗,而激進的是旗手。比如在帝國主義定義上,中國人完全不認同胡適的帝國主義無須有論,而哄抬帝國主義害中國論,直到至今。假設胡適還在世,繼續重複一遍哪有什麼帝國主義,一定會被網上的一片罵聲淹沒。

帝國主義是激進的馬克思主義繼承人列寧杜撰的概念,事實上從來沒有存在過。比如對內壟斷和對外擴張兩個特徵,硬要去湊,法西斯德國和軍國主義日本也許夠格,但也不完全。況且已經失敗了。今天中國人仍把英美稱為帝國主義,理由是干涉國際事務。但那同擴張占據殖民地本質上毫無共同之處。這麼淺陋的認識卻這麼強勢,只由於激進。因為不同意的立馬被打成漢奸、走狗。習近平很快要去訪美,這種激進會對他形成極大壓力。談妥協議嗎?那就成了兒皇帝,製造爭端嗎?何必多此一舉。為了取悅大眾,他或將不得不冒險激進,使訪問白費蠟,無功而返。

性格決定命運,幾百年間快速地原地兜圈,也許是中國人激進當道的最好結果。壞一點的就不說了,已經有人說過,通向地獄的道路是用善良的願望鋪成的。”

2015-9-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xpt:今天的中俄, 未來的世界
2014: 習近平能讓官僚改邪歸正嗎(續完)
2013: 274:9, 萬維網友還是有水平的!
2013: 飯總得一口一口地吃,反動派總得一個一
2012: 薄飯最怕有人說薄熙來將會東山再起搞政
2012: 貪官污吏倒薄的黑色恐怖籠罩神州大地時
2011: 毛不是純粹原教旨的馬克思主義者。
2011: 山東由來多豪俊,幾多豪傑甘白刃!——
2010: 蜀帖龍: 反對湯唯飾演毛澤東初戀女友
2010: 墓葬和墓碑不會因為要區分而寫“魏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