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胡錫進 美國李昌鈺 音樂人高曉松 台灣李敖 鳳凰衛視曹志雄z
送交者: histor 2015年11月30日21:16:2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樂清吳秀環 環球時報胡錫進 美國李昌鈺 音樂人高曉松 台灣李敖 - 鳳凰衛視曹志雄 [ 12766 bytes | 2015-11-30 ]
這是個使中國人想炸塌上海東方明珠塔殺光中共政治局常委的案件-包括己退休政治局-[0bytes|2015-11-30]
這個案子成這樣子,使全中國飽暖的十三億人寒心,生二胎越多-生下來也寒心-[86bytes|2015-11-30]
經濟發展只能飽暖人身,不能暖人心,司法透明政務透明才暖人心-曹劌論案-[0bytes|2015-11-30]

 


樂清吳秀環 環球時報胡錫進 美國李昌鈺 音樂人高曉松 台灣李敖
發帖者: 鳳凰衛視曹志雄 (時間:2015-11-30 23:41:00)

--------------------------------------------------------------------------------
http://www. 【】
樂清吳秀環 環球時報胡錫進 美國李昌鈺 音樂人高曉松 台灣李敖 鳳凰衛視曹志雄

 

“我是樂清虹橋人,祖籍就是這裡的。”這是吳承之接到記者電話後的第一句話,“虹橋”二字,他特地用樂清方言強調了一下。

 

1950年,因父母工作調至上海茶葉進出口公司,9歲的吳承之隨父母舉家遷往上海。18歲那年,吳承之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落戶北京,成家立業,退休前是一名地質學專家。


在樂清度過童年的他,仍會幾句簡單的家鄉話,“說得不順溜,不過我基本能聽懂樂清方言。”這名已經72歲高齡的老人,依稀記得自己所在的村叫“吳宅”(經記者查詢,樂清虹橋確有一個吳宅村),他稱多年前,村里還找他入過族譜,“我是‘承’字輩的,輩分比較高。”


他的二妹和一些遠房親戚還住在樂清,大妹和小妹則生活在上海。朱令出事之前,吳承之稱自己會經常回老家探親,“但1995年後,我再也沒回去過。我的生活全變了,我要照顧孩子,還要等公安的調查結果。”他的語氣顯得蒼老無力。

 

----------------------------------------------------------------------------

 

吳承之的二妹吳秀環,今年69歲,家住樂清市淡溪鎮黃塘村。昨天,記者趕到吳秀環家中。“1994年,侄女朱令中毒住院後,從沒出過遠門的我趕去北京探望,當時朱令躺在病床上只能兩眼微微睜開,喊她也沒有回應。我都不敢相信這就是過去那個清秀伶俐的侄女。”吳秀環說,哥哥一家一直是家族的驕傲,哥哥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兩個侄女又分別考入了北大和清華。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卻接連遇到不幸。朱令出事後,幫不上什麼忙的她時常為哥哥一家人念經祈福。

 

吳承之94歲高齡的父親居住在上海,也牽掛着病中的孫女。“老爺子由兩個妹妹代為照顧。老爺子也知道孫女的事,但我不想讓他過多傷心,很少提及,好在他的身體還算硬朗。”吳承之說,他很感謝家鄉親友的記掛。自己很想多見見父親,回家鄉看看,但現在只能每天守着朱令照顧,未能盡足孝道是一大遺憾。

 

很多關注“朱令案”的人心裡都清楚,這案子,或許沒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採訪的最後,這個原本準備好的話題,記者一直難以開口,只因真的不想再觸痛老人內心的傷處。或許,他心裡也閃過這個想法,但他仍懷着希冀,而這小小的希冀,給了這位72歲老人支撐下去的力量。

 

-------------------------------------------------------


溫州網–溫州都市報


相關閱讀:溫籍清華女生“鉈中毒”案 21年等不到一個真相

 

在樂清市虹橋鎮周宅村虹港中路的一幢老宅里,吳家族人介紹,朱令的父親小時候就生活在這裡。

 

溫州網訊 “十幾年前就接到過同樣的答覆,我不奇怪,也不會放棄。”年逾七旬的吳承之語氣依然平靜。樂清虹橋人吳承之是轟動全國的清華女生“鉈中毒”案被害人朱令的父親。昨天,他剛接到一個遺憾的消息:北京警方微博回應稱因投毒案證據滅失無法破案。

 

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感謝家鄉媒體對此事的關注,“我們堅持了這麼多年,沒有理由到現在就算了,我們還要等待真相,我們要的是信息公開。”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發布消息稱:感謝社會各界對“朱令令案”(朱令隨母姓,朱令令是其身份證全名)的關注,他們對這起案件未能偵破深感遺憾,對朱令令個人遭遇的不幸和家人承受的痛苦深表理解和同情。

 

北京警方稱,“公安機關和偵查人員對所有的刑事案件特別是嚴重侵害公民生命安全的案件,都會盡職盡責、全力以赴開展偵破工作,但也確有一些案件受偵辦條件限制,礙於證據滅失等客觀因素,最終無法偵破。對此,也希望社會公眾能夠理性客觀看待,尊重偵查工作規律,理解支持公安機關依法辦案。”

 

所謂“受偵辦條件限制”,北京警方進行了解釋:從朱令令出現中毒症狀到公安機關接報案件,時間已近半年,相關場所沒有監控設施,犯罪痕跡物證已經滅失,儘管辦案人員採取了當時能夠使用的各種刑事偵查措施,仍未獲取認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證據,因此案件未能偵破。

 

“平安北京”發布消息之前,吳承之已經提前收到了這一答覆。“北京市公安局的人來過家裡,跟我口頭通報了他們的調查情況,說這是程序要到位,然後就走了。”

 

在苦苦堅持了19年後,等來的依然是“無法破案”的冰冷通報,吳承之的語氣,比前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更顯疲憊。接受採訪時,他兩次提到“我累了”。但停頓片刻後,吳承之突然冒出一句:“我不會放棄。”

 

他稱,早在1998年,警方就給過他們夫婦同樣的答覆,因為證據缺失,案件難以偵破,希望受害人家屬能理解,並對朱令的遭遇表示同情。吳承之說,為什麼會“證據缺失”?為什麼在他們報案後物證發生兩次失竊?很顯然,兇手有意毀滅證據。 “如果要放棄,十幾年前就放棄了。”說到這裡,吳承之情緒有些激動:“我們要求案件信息公開。”

 

從北京警方回應看,“朱令案”並未結案,但礙於客觀原因目前難以偵破。寧有懸案,也不能製造冤案。這是底線。公眾應理性看待,希望警方也能更加充分公開案情信息。一旦有新證據,就重啟調查。

 

南都評論:


【司法若不介入,那麼案件就無法回歸本原】

 

事到如今,“朱令案”已經不再是過去遺忘在某個抽屜的簡單投毒案,而成為一起全民追問、跨國抗議的世紀大案,它所製造的影響力,已經足以吞噬嫌疑人有序的日常生活,也可以重創傷痕累累的中國司法形象。更重要的是,不論輿論層面的事件如何升級,司法若不介入,那麼案件就無法回歸本原,真相和公義就無法被鍛造。

 

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輯):


【官方缺公信力是癥結】


一、同情朱令和她的家人。二、反對是孫維下毒的有罪推定。三、斷言孫維的“家庭背景”阻止了當年調查,(目前)這只能是臆測。四、呼籲官方出面回應輿論,介紹當年未能破案的情況,說明重審或不重審的理由。朱令中毒案破不了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官方缺公信力是癥結。

 

王琳(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以司法公開化解疑雲】


朱令案相關信息若是仍塵封在司法檔案里,疑慮將更加強烈地指向具體的個人。“人人都是福爾摩斯”並不是司法群眾路線的勝利,而是司法的尷尬。

 

-----------------------------------------------------------------------------

 

李昌鈺透露五招調查手段 稱“朱令案”仍有機會偵破

 

神探李昌鈺在接受採訪時稱,“朱令案”仍有機會偵破。吳家得知這一消息非常欣喜,吳承之希望警方能聽聽李昌鈺的調查論據

 

《南方都市報》的報道稱,神探李昌鈺談“朱令案”時認為仍有機會破案。李昌鈺說,在美國遇到這種情況,FBI等部門都會合作,提供原始資料。就算警方沒有繼續調查,受害人家屬或媒體也可向法官申請查看案卷。最近他剛偵破了一起40多年前的“冷案”,正是在當年的原始證據中找到新物證。

 

李昌鈺介紹了五招調查手段:


第一,要追查的是毒物來源。可以調查有無哪位教授在實驗中會用到這一劇毒,教授的學生中有誰能接觸到並與被害人有交集。


第二,根據血液中毒物的含量測定中毒的具體時間,看在那段時間誰和被害人在一起。李昌鈺稱之為“人工智慧”。他說:“這種投毒案件,通常接近的人才有機會。”


第三,追查投毒的途徑。可以在被害人的個人生活物品中尋找兇手的蛛絲馬跡。


第四,調查誰會有投毒動機。“大學生中毒,就要看看有沒有和人爭風吃醋、有沒有和誰有矛盾”。


第五,可對嫌疑人測謊。

 

當溫都記者告知吳承之這一消息後,他欣喜地說:“李昌鈺我知道,很有名的。”他稱自己還未看到這一消息,第二天讓人幫忙找出來看看。同時,吳承之也希望北京警方能聽聽李昌鈺的說法。

 

李昌鈺簡介:

 

李昌鈺現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科學諮詢中心的名譽主席,也是紐黑文大學法醫學的全職教授,有着“華裔神探”的美譽。他從事鑑識工作50多年,處理過8000多起案件,並曾參與調查“肯尼迪遇刺案”、“克林頓性醜聞案”等重大歷史事件。2013年5月9日李昌鈺表示偵破陳年投毒案並非無望,可對嫌犯測謊。

 


------------------------------------------------------------------------


記者聯繫上朱媽媽時,她還在家裡洗碗,之後要幫朱令做恢復訓練。

 

這麼多年來,朱媽媽每天的安排都是如此:早上起床買菜,上午7點開始給朱令清理氣管,“她肺部功能比較弱,肺部已經萎縮到正常人的三分之一,每天得吸痰、霧化,再幫她把衣服穿好,給她洗漱。”做完這些之後,朱媽媽給朱令餵早餐。由於朱令吃飯時很容易嗆食,朱媽媽每次都得小心翼翼,像呵護三四歲的孩子般用心。

 

然後,吳承之將朱令抱到輪椅上,朱媽媽再從身後抱着女兒,開始做康復訓練,讓女兒練習站立。這期間,朱媽媽還得給女兒做全身按摩,防止她的肌肉進一步萎縮。

 

就這樣,兩位老人每天要忙到晚上12點才能上床睡覺,“朱令差不多這個時間睡,有時會早點,她睡下了我們才睡。”朱媽媽和老伴入睡後,每天夜裡還必須要醒來幾次,“每隔兩個小時,得起床去幫她翻個身,一聽到有聲響,也要起床幫她小便。”

 

自責沒能保護好女兒,是不合格的母親

 

前天,有兩名快遞員送來兩束康乃馨給朱媽媽,“有好幾十朵,也不知道誰送的,她很開心。”吳承之說,還有一名陌生女網友送來一盒蛋糕,祝這位堅強的母親節日快樂。“朱令氣管切開後就不能出聲了,老伴已經很久沒能聽到女兒喊她一聲‘媽媽’了。”吳承之說,朱令能認得他們,但發音一直存在障礙。

 

“為什麼上天會把如此殘忍、稀罕的結局加在我的一雙女兒身上?我該怎麼去保護我的女兒?我根本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此前,朱媽媽接受採訪時如此自責。1989年4月,朱明新的大女兒,就讀於北大生物系三年級的吳今,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旅行中失足摔下懸崖,不幸遇難。1994年底,厄運降臨到二女兒朱令身上。

 

朱媽媽坦言自己很恨投毒的人,讓風華正茂的朱令變成如今這樣,讓女兒的青春過早凋零。她稱按照女兒當時的計劃,如今肯定會有個幸福的前程。

 

她和吳承之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真相的到來,“我相信時代在進步,這事情總會有公開的一天。但這得看時間,我們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吳承之說,北京警方發布通報稱“礙於證據滅失無法偵破”後,他也看到《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呼籲能公開案情,“希望能在輿論的幫助下,重新啟動案件的偵查。”但通報發布後截至目前,北京警方尚未對此事再做回應。

 

近日,音樂人高曉松在微博中發布了一則音樂視頻:“本在彈琴給這首歌謠譜曲,搜歌詞時看到這位女音樂人(我不知是誰)已錄了一個版本,很好聽,比我寫得好,配上畫面和獨白,熱淚盈眶。”

 

這首歌名為《大麥歌》,由美國現代著名女詩人沙拉·迪斯德爾所寫,而朱令讀高中時,對歌詞做了翻譯(後來證實是台灣李敖在年輕的時候翻譯的版本,朱令將之略有改動):


大麥俯身偃,海濱有低地,巨風動地來,放歌殊未已;


大麥俯身偃,既偃且復起,顛仆不能折,昂揚傷痛里;


我生也柔弱,日夜逝如此,直把千古愁,化作臨風曲。

 


“朱令案”回顧:


1994年11月24日,21歲的清華女生朱令因不明原因發病,四肢疼痛,雙手麻木,病因無法確診。


1995年4月,朱令被診斷為兩次鉈中毒。同年5月7號,“清華鉈中毒案”正式立案。


1997年4月,朱令的室友孫某被北京市公安局14處作為嫌疑人帶走訊問,持續8小時,然後放回。


1998年8月,警方稱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孫某和朱令中毒案有關。


2002年,朱令的中學同學貝志城發表文章“朱令案件的一些情況”,明確表示懷疑孫某為兇手。


2005年,孫某在“天涯論壇”發表《駁斥朱令鉈中毒案件引發的謠言》一文,回應網絡的懷疑。


2006年,《新民周刊》報道,稱清華大學曾向警方提供消息,與朱令同宿舍的孫某因為課題能接觸到鉈鹽。


2013年4月,復旦大學突發投毒案後,讓19年前的朱令案又成為熱點。網友普遍認為,孫某家庭背景顯赫,導致案件受到不公處理。


2013年4月17日晚,貝志誠在公開一份“發帖指南”,在這份據稱是黑客截取的郵件資料當中,發信人孫某詳細指導同學如何從人品、社團狀況、學校管理等方面,跟帖支持她將要在天涯社區發布的聲明,並提出了“最好不要用自己家的電腦、IP”、“不要給朱家提供額外的信息”以及拒絕記者採訪要求等注意事項。


4月18日,風口浪尖上的孫維(孫維的祖父孫越崎原為民革中央民譽主席,孫維的伯父孫服孚凌原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發帖再證清白:“我比任何人都想將真兇繩之以法。”

 


鳳凰衛視的員工跟帖爆料孫維當年接受鳳凰衛視採訪露出破綻 毒害朱令嫌疑極大

http://www.l99.com/1631707/blog/view/696723


相關討論

http://bbs.tianya.cn/post-free-3246883-1.shtml

http://book.ifeng.com/yeneizixun/detail_2013_05/31/25947956_0.shtml

 


記者通過鳳凰衛視公關部聯繫到《魯豫有約》執行製片人曹志雄。曹志雄向記者證實了此前網上貼出的孫維與鳳凰衛視接觸一事,但由於孫維方面的原因(孫維要求節目必需有自己審查之後才可以播出),採訪暫時中止。


  3月29日,一位網友在百度“朱令吧”貼出消息,稱“鳳凰衛視將採訪孫維,卻要經過孫家審查才能播出”,該帖很快被刪。

  據知情人向記者透露,這個與孫維接觸的欄目正是《魯豫有約》。3月1日,孫維在丈夫、哥哥的陪同下來到北京鳳凰會館,與魯豫見面。


  曹志雄說,《魯豫有約》一直在關注朱令鉈中毒事件,並且兵分兩路,一路采朱家,一路在年前就嘗試與孫維接觸。孫家出面的主要是孫維的哥哥。


  “我們和孫家接觸了三四次,魯豫也和他們聊了整整一下午。雖然他們最終沒有同意接受錄製,但還是談了很多東西。主要是理了一條時間線索,講了從當初到現在的生活上的一些變化。”曹志雄也表示,不會涉及太多案情。“如果警方的人不出來說話,那會有失公允。”


  在談及孫維為何不接受採訪,曹志雄透露,最大理由是網上輿論給她的壓力過大,她擔心這種情況下出來說話會與網上輿論形成一種因果關係:“你逼我,我就出來說話,那你逼我不就有成效了嗎?”基於多方面的考慮,到現在為止,孫維沒有答應與魯豫進行一次正式的訪談。


  但曹志雄表示《魯豫有約》還與孫家一直保持聯絡,不排除今後有好時機做成節目。“我不逼你。都是高智商的人,我逼你效果也不會太好。自己願意說最好。”


  網上同時盛傳孫家與鳳凰衛視簽訂了一個“內容保密協議”。曹志雄證明這個協議確實存在,主要規定不允許透露雙方講述的內容。“還行,孫維挺和藹的。”曹志雄最後說。


  孫父證實“孫維聲明”


  2月7日,記者按照網上公布的地址找到孫維位於木樨地的家。大門口細心盤查訪客的警衛顯示出這個院子的不一般。


  記者見到了孫維的父親。


  青年周末(以下簡稱“青周”):現在網上對孫維的議論很多,您和她本人是否想作出回應?

  孫父:你相信網上的東西嗎?造謠造得我們自己都覺得,真是這樣?太離譜。我們沒有必要管。

  青周:在天涯網上以“孫維聲明”為ID發表的兩篇聲明是孫維寫的嗎?

  孫父:這個我可以告訴你,只有這兩篇聲明是孫維寫的,其它的都不是。

  青周:孫維為什麼不選擇傳統媒體發表聲明,而要選擇在網上發帖的方式?

  孫父:我們以後會接受傳統媒體的採訪,但不是現在。

  你是第一個找上門來的記者,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採取這樣的方式。我們現在不接受採訪。

  記者後來數次撥打孫家電話,均無人接聽。

  “我無條件支持孫維”

  記者輾轉與孫維的丈夫聯繫上時,他同樣拒絕了記者的採訪請求。“我和我的家人無條件支持孫維。”他說。

  3月6日,記者來到孫維丈夫任總經理的公司,已是人去樓空,只有一台斷線的電話。

  記者向物管公司詢問時得知,從年後起這個辦公室就一直沒人,但沒有退租。

  記者發稿前曾致電孫維家,電話接通後電話那邊有一男聲應答,但記者表明身份後,電話那邊卻沉默半分鐘,掛上電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十問胡耀邦之子胡德平
2014: 江青的慘敗 —— 圖    
2013: 阿妞不牛:對東海識別區的識別
2013: 羅援:美B-52前來是一種羞辱,毋庸諱言
2012: 薄熙來同志沒有屈服
2012: 黨媒列空談誤國四大罪 炮轟薄熙來虛偽
2011: 海倫·克拉克在非中脫貧發展會議上的講
2011: 劉學偉: 西方還來得及遏止中國的崛起嗎
2010: YDX: 美軍還沒越過38線,牛鬼蛇神們就
2010: 金家發炮,誰家發愁?談談北韓到底是誰